9月22日下午,遠眺與廣州花地灣廣州魚市場相鄰的地鐵A湧。南都記者 馬強 攝
9月5日南都《周一見》。
周一見·回頭看
位於荔灣區的地鐵A湧,水質長期保持在劣五類,最黑最臭的河段長不過200米,但經過多年、反覆整治,一直不見成效。一個多月前,浙江一家公司在該湧進行免費生物治理試驗,前兩周取得了效果,但被高濃汙水「襲擊」打回原形。9月5日,南都《周一見》以《臭湧有三色 難找排汙源》為題進行了報導,當天上午,時任荔灣區區長劉捷,荔灣區常務副區長、地鐵A湧區級河長劉晨輝等召開現場協調會並採取了相關措施,但河湧繼續黑臭,治理公司停止了繼續治理的試驗,河湧綠藻大面積暴發。廣州魚市場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制定了治理方案,也購買了機器設備,但還沒有運到。
周一見·緣由
荔灣區的地鐵A湧全長約650米,已經過好幾輪治理,水質一直非常糟糕,黑臭異常。在該區環保局退休工作人員黎先生眼裡,該湧是屢治屢敗。9月5日,南都《周一見》報導後,廣州市治水辦表示已下發了督辦函給荔灣區政府,要求9月20日前摸查、清除汙染源,並回文說明排查整改情況,但昨日治水辦表示暫未收到反饋。
記者回訪
三色河湧統一變成綠色
9月初,南都記者走訪地鐵A湧發現,河湧從花蕾路處到下遊的三岔水道處長約650米,從花蕾路到當地市民所說的「一橋」位置,水體呈深青色,有些許異味;往下走水質越來越黑,腥臭味濃烈,「三橋」位置是一個明顯的河湧水色分界點,一邊灰色,一邊黑色,惡臭難聞。往下是做生物治理試驗的公司建起的擋水土壩,土堆以下不再採取治理措施,是兩條河湧的交匯點,但水質呈淡綠色。
上周五南都記者回訪發現,曾有3種顏色的河湧變成了統一的綠色。「這是因為水體富營養化造成了綠藻的暴發,這樣水體裡面會更缺氧,造成惡性循環。」荔灣區環保局退休老工程師黎先生表示。
記者現場發現,治理試驗公司此前設置的密集的曝氣管道已不再運作,且下遊攔水土壩已打開,高濃度的汙水流向下遊,下遊原本青綠的水體也變成了綠色。
治理公司已經停止治理
由於土壩被打開洩水,河湧內的水位很低,河湧內靠近兩邊堤岸的位置露出不少水泥建造的類似花壇的池子。黎先生稱,以前治水時採取植物修復的方式,因為效果不明顯而放棄了,因此留下了這些池子。「不知道應該用屢敗屢戰來形容還是用屢戰屢敗來形容了。」黎先生說。
黎老先生表示,從現場的情況來看,治理試驗公司採取的治理策略是曝氣、生物修復、濾膜機的組合措施,曝氣管道的設置很有必要,也會有一定效果。
9月5日區長召開現場會後,汙染源解決了沒有?治理試驗公司為什麼會停止曝氣?如果曝氣繼續進行,水體是否不會暴發大面積綠藻?昨日,治理試驗公司員工黃先生表示,治理試驗已停止好幾天了,這是公司的決定,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經記者再三追問,黃先生苦笑著說:「我只能說,廣州的情況太複雜了。」至於汙染源有沒有查出來、有沒有解決,黃先生表示,好像是堵了一個汙水口,對於還有沒有高濃度汙水流進來的問題,「大家都看得到嘛」。
最新進展
主要排汙口封堵後又打開了
根據廣州市治水辦的調查,在金鵬路跨地鐵A湧橋下右岸排水口,有疑似企業廢水排入河湧。在金鵬路跨湧橋橋底東岸位置,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大型排汙口,大量有濃烈魚腥臭味的汙水從此排入地鐵A湧,造成河湧下遊水質嚴重黑臭。
9月5日南都《周一見》報導後,相關部門對這一排汙口進行了封堵。但封堵之後,在下雨天,周邊地區出現水浸,因此判斷這一排水口對周邊的洩洪排澇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因此這一排汙口又被打開了。
據了解,待廣州魚市場及仟名裕魚市場完成排水改造後,將汙水處理達標之後排入市政管道,徹底解決魚市場對地鐵A湧的汙染。
荔灣區環保局:力爭9月底前完成治理工程
9月5日上午,時任荔灣區區長劉捷、常務副區長劉晨輝組織區水務和農業、環保等部門及相關街道辦負責人,在地鐵A湧召開現場辦公會議,研究部署該湧水質黑臭整治工作。針對疑似排汙單位的廣州魚市場,劉捷要求區水務局聯合區環保局,共同督促其進行汙水深度處理項目工程的落實。為進一步加快魚市場汙水治理設施升級改造項目的建設進度,9月1日,荔灣區環保局約談了廣州水產集團有限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要求該單位加強環境管理工作,加快工程治汙進度。有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在9月底前完成治理工程項目,對3個魚市場之一、目前尚無整改的仟名裕市場,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採取嚴厲措施。
各方說法
市治水辦:
荔灣區尚未反饋摸查情況
對於地鐵A湧黑臭依然且大面積綠藻暴發的情況,廣州市治水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市治水辦初步調查確定,地鐵A湧的汙染源來自周邊的魚市場,並給荔灣區下發了督辦函,要求在9月20日前反饋汙染源的摸查情況及整治情況,但目前暫未收到反饋。
廣州市治水辦於9月9日對地鐵A湧及廣州魚市場廢水再次進行了檢測,數據顯示,地鐵A湧的水質存在輕度黑臭問題,魚市場的廢水排放超標,其中化學需氧量超標了3.16倍、總磷超標3.21倍、總氮超標1.8倍、氨氮超標1.96倍、氯化物超標了4.4倍。
廣州魚市場:
汙水經沉澱過濾後
排入市政管網
廣州魚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汙水在經過三級沉澱過濾後,排放到了市政管網中,與地鐵A湧的黑臭汙染沒有關係。但該工作人員承認,政府相關部門檢測發現,他們排入市政管網的廢水濃度超標,所以他們正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整改。
南都記者從荔灣區了解到,經調查該魚市場汙水確實是通過市政管網排放,但不排除下雨天存在溢流的情況,但主要汙染源應該不是該魚市場。工作人員說,公司已購買機器設備,等設備運到後,魚市場的汙水會經過機器設備的處理後再排入市政管網。
南都記者現場看到,在魚市場旁有一個配貨管理貨區,牆上的告示寫有「魚市場排汙系統升級改造工程」字樣,配貨區內靠近河湧的一個區域被圍蔽起來。
仟名裕市場:
市場小沒什麼汙水
仟名裕魚市場不像廣州魚市場緊挨著河湧,但距離地鐵A湧也才幾十米。該市場工作人員稱,該市場很小,沒有什麼汙水,市場內產生的少量汙水都是通過管槽流進地下蓄水池,處理後再流進市政管網,和地鐵A湧的汙染沒有關係。
但這一說法被荔灣區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否認,其表示,據官方初步調查,仟名裕魚市場確實有一個地下蓄水池,但汙水並沒有經過處理,直接通過之前的雨水口每隔一段時間就直接排入了地鐵A湧。從目前調查的情況來看,該魚市場與地鐵A湧的汙染有直接關係,腥臭的汙水應該就來自該市場。
統籌:南都記者 劉軍
採寫:南都記者 劉軍 實習生 李明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