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湖 ■王雲濤製圖 紅點為水閘
■王雲濤製圖
「南肺」
萬畝果園水汙染調查之2
■策劃統籌:何姍 ■採寫:新快報記者 陳文 何姍 實習生 林思敏 攝影 黎湛均 陳文
四個方向水閘林立 海珠湖與河湧清濁分明
萬畝果園內河湧上的新舊水閘,目前是如何運作的,這些河湧水閘到底對萬畝果園的保護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為了摸清海珠湖水閘分布以及與周圍河湧之間的聯動狀況,了解其與萬畝果園之間的關係,新快報記者三次繞海珠湖觀察,並邀請了相關專家和政協委員一起查看了直接與海珠湖相連的4座水閘,以及與萬畝果園相同的河湧上的水閘情況。
現場調查
西面
東風村:
「水閘關閉防止汙水
流入海珠湖」?
海珠湖在它的外圍有一條河湧繞海珠湖一周,如同它的護衛河一樣。石榴崗河、大圍湧、大塘湧、上衝湧、楊灣湧、西碌湧等河湧又與這條外圍河湧相連,再通過水閘與海珠湖相同。
從海珠湖北廣場往西過不久,就看到一個大水閘,把海珠湖與外圍河湧斷開。
正在水閘上安裝設備的工作人員指著這些設備介紹說,這個就是防止對面這條海珠湖外圍河湧裡的髒水和垃圾流進海珠湖的。
海珠湖外圍河湧水質明顯比海珠湖差一些,也沒有海珠湖那麼清澈。海珠湖外圍河湧又與一條不寬的河湧相連,這條河湧上有一座橋,經過這座橋可以看到又有一座水閘。水閘的對面,水質發黑,上面漂浮著垃圾,散發著明顯腥臭味道。
東風村民告訴新快報記者,原來本地所有河湧在通往珠江的出口處都有水閘,主要是為了配合珠江的潮汐的漲落,防止果園裡的河湧淹沒果基或者乾旱。這些水閘有的是自動的,有的需要人去開關。那些自動的水閘大多建在小河湧上,比較小,河湧漲潮和退潮時水一衝就開了,大的水閘需要專人去管理。
「最近一段時間,為了治理河湧,特別是挖了海珠湖,為了防止周圍村裡的汙水沿著河湧流入海珠湖,新建了很多水閘,我們東風村就新建了4個水閘,現在因長期關閘,水都不流動了。萬畝果園裡的水流出流入都變得沒有什麼規律。」村民李先生介紹,因為確實搞不懂什麼時候開閘,什麼時候關閘。
海珠區政協常委梁平說,從目前來看,由於開閘、關閘到底是按照什麼規定和標準來進行,村民都不知道,這對萬畝果園的管理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此外,只要略懂農業生產的本地村民都知道潮汐規律,河湧水每日必然會有兩次潮汐漲退,過去只要不是汛期高峰,一般是不會關水閘的。
東北方
大塘湧:「水閘基本不開,大塘湧成臭水溝」
走到海珠湖的東北面,三座小一些的水閘也依舊是關著的。
在水閘的北側,是與海珠湖外圍河湧相通的大塘湧。大塘湧經過新滘南路的隧道與之相連。走過隧道查看,有水閘依舊把大塘湧與海珠湖斷開。7月初觀察大塘湧,在大塘村的一段,水流很小,露出了烏黑淤泥,8月初再觀察,大塘村一邊的河湧則是汙水橫流,漂浮著各種垃圾,氣味難聞。
大塘村的白老伯告訴新快報記者,以前大塘湧與對面萬畝果園的河湧都是相連的,水質也很清的,後來大塘村變成了城中村,水質慢慢就不好了。「海珠湖挖了後,水閘基本不開,大塘湧便成了臭水溝,夏天蚊蟲很多,臭氣燻天,大家意見很大。」
西南方
上湧:「水閘何時開何時關不清楚」
再往海珠湖西面走,外圍河湧的水質開始變得渾濁起來,對岸有一些房屋建築,河湧上有一些垃圾漂浮著。
不久,又看見海珠湖西南邊與外圍河湧之間的一個水閘將海珠湖與河湧嚴嚴實實地隔開。新快報記者三次來這裡都沒有看到這個水閘開過。
往前走不久,是上湧與海珠湖外圍河湧的交匯處,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到上湧的水閘也是關著的。走進上湧附近,又有水閘與海珠湖外圍河湧斷開。
當地的果農告訴大家,這些水閘何時開、何時關,我們都不清楚,很久都沒看到它開過。多年前,水閘開關都是有時間的規律的,大家心裡都有數。自從汙染越來越嚴重,水閘開關也越來越沒有規律了,這對萬畝果園保護很不利。
走到海珠湖的南邊,海珠湖外圍的河湧看上去依舊與海珠湖的水差別較大。
走到後滘湧的東段看到河湧上有一個水閘,即後滘水閘,也是關著的。水閘周圍有不少垃圾漂在水上。
海珠湖的正南邊是西祿湧與海珠湖外圍河湧相連的。連接處有西祿湧水閘把西祿湧與海珠湖外圍河湧斷開。
當地居民說:「這水閘建了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也是很難看到它開過。」
走到海珠湖的東南方向,一座新建的水閘再次將海珠湖與外圍河湧斷開,依舊是一邊清澈一邊汙濁不堪。
東南方
後滘湧、西祿湧:
「很難看到水閘開過」
關水閘:河湧汙水不經海珠湖改道入果園
海珠區政協常委梁平說,就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水閘的管理和調控對萬畝果園的保護很關鍵,萬畝果園內的河湧與珠江相連,與珠江一起同步漲潮退潮。這些水閘的作用是,當雨季時果園受浸,在這個時期,每當退潮時就應該開閘,使果園內的水可以及時沿河湧水道自然排走,否則,河湧成了人為的斷頭湧,造成萬畝果園的水因排不出而受水澇影響。
自從河湧整治工程後,不少村民反映從沒見過河湧退潮,並說現在的做法顯然是儘量不讓海珠湖上遊河湧支流的水流入,因為這些水一流過來就會影響這邊海珠湖的水質。海珠區有很多的水閘和很多自然的水道,一些河湧的水流入石榴崗河。現在建了水閘,汙濁的水就不經過海珠湖了,被迫改道,有些就會流入(或者停留)萬畝果園,對萬畝果園是有一定影響的。
海珠區的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海珠湖建成後將對其東邊的萬畝果林的保護起到積極的作用。「由於近年來不少河湧淤泥沉積,河床升高,萬畝果林的部分樹木根部常年被淤泥浸泡,且河水汙染嚴重,對果樹生長很不利,等海珠湖建成後,整個生態環境會變好,果樹生長狀況也將大大改善。」
「但實際上,自從海珠湖建成蓄水後,水閘就很少開啟。」當地居民證實說。
陳姨、杜叔:
常叫人開閘但被拒絕
正在龍潭村萬畝果園整理果樹的陳姨、杜叔被問及果園內河湧情況,就憤怒地說道:「水是果樹的命,現在建了水閘以後,搞得果園內的水過多的時候排不出去,水少的時候又不開閘,搞得我們這些果農的意見都很大。」
他說,雖然自己經常去叫人開閘,但是都被一一拒絕,「因為開水閘的人說也不能隨便開,要經過上級的批示才能開,過程十分麻煩。我們果園內的排水情況非常不樂觀,經常是要水的時候不給水,不要水的時候又不讓排,真是把大家都氣死了。」
關於河湧整治問題,陳阿姨氣憤地說:「萬畝果園裡的有些河湧整治越來越壞,河床越來越高,水越來越臭了。而且現在建了水閘更加不利於種植了,不像以前水都是自出自入的,現在都不是按照果農的需求來開閘關閘的。」
政協常委提案:
水閘長期關閉
從沒見過河湧退潮
政協常委梁平也曾在提案中指出:「不少內河湧新建了水閘,建水閘的理由是用於『調水補水』。問題是這些水閘如今長期關閘,很多村民對此曾多次反映,治水之後從沒見過『水幹』(河湧退潮),若今後都這樣,地區河湧就將失去大自然所賦予的潮汐功能和作用。在廣州地區,所有河湧都是珠江支流,由於潮汐的作用,這些河湧原來每天都會有兩次數百萬立方米的水在流進和流出,可以說原來的河湧水是一種『活水』,它日復一日地衝刷河道和更換河水,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來進行『水體自淨』。」
陳文、何姍、林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