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區微景觀!寶山這個社區的「兒童議事廳」亮了

2021-01-10 瀟湘晨報

兒|童|議|事|廳|啟|動

前幾日,如果你正好路過紫辰苑活動室,總能聽到裡面時不時傳出熱烈的討論聲、伴隨著歡快的笑聲和掌聲,吸引著你情不自禁上前查探,透過玻璃窗往裡看,大大會議桌前圍坐著一個個小小的身影正在熱烈的討論著什麼。原來是我們紫辰苑的「小小議員們」正在鄭重其事地開著「圓桌會議」,居委的阿姨們將一件大事交給孩子們去做:以「社區微景觀,我們設計!」的主題,通過激發兒童創意創想,為小區公共空間提供創意性、建設性設計方案。

小巴臘子開會咯

會議開始前,首先推選出一名光榮的議事會Leader~

議事會上,首先由社工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幫助小朋友們理解小區公共空間建設的背景、計劃和做法。確定在小區公共空間內選取了1個改造點,準備打造「社區微景觀」。通過社工引導,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小朋友們提出了許多有童趣、有創意又兼具實用性的點子。

我叫多多,我喜歡畫畫,我們學校課外活動時老師教過我們在廢舊輪胎上畫畫,很好看哦,我們可不可以也試一試在小區裡畫輪胎?

好呀好呀,我家陽臺上正好多餘的廢舊輪胎,爸爸媽媽一直沒扔掉……

我爺爺養了好多花,我可以讓我爺爺給一些花的種子來種。

廢舊輪胎可以畫畫,我家有輛廢舊自行車,是不是也可以拿來裝飾呀?

紙上談兵非英雄,趁熱打鐵看成果。且隨著小編移步到A區步行街的小花園,DIY彩繪陣地已安排妥當,就等著小藝術家們去創造發揮啦!

給「寶馬」換新衣

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

我要把那舊車子,刷成新模樣。

活動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來圍觀,他們無不透露著羨慕的小眼神。

寶馬已待位

舊輪胎華麗變身啦

加勒比海盜的助力,團隊戰鬥力立即UP↑

空間魔術師上線啦

討論"寶馬"擺放位置

小小臂膀,推動大大輪胎

排排坐,欣賞下作品

雖然年紀還小,但孩子們用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團隊合作的行動力,向大人們證明自己的實力「不可小覷」哦!讓我們共同期待紫辰苑兒童議事廳在下一次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和意外吧!

楊行鎮紫辰苑居民區地居住人群以年輕人和孩子居多,兒童作為一個獨立個體,需要被尊重和平等對待。紫辰苑黨總支積極鼓勵社區兒童親身參與小區微治理,整合公共資源,搭建有效載體,只為更好地傾聽他們的聲音,吸納他們的建議,助力共建共享小區公共空間。相信一次次議事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從中不斷成長、開拓思維,逐步養成關注社區公共問題的好習慣和擁有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成為一個有想法、有擔當的「社區小管家」。

(來源:上海寶山)

【來源:上海寶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朝陽區觀音堂社區打造廣場微景觀
    為擴大項目宣傳,提升微景觀在社區的影響力,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讓更多社區居民了解微景觀,珍惜愛護社區,北京市朝陽區觀音堂社區聯合立德社工於2020年10月29日,開展觀音景園小區廣場發布會。「微景觀 大幸福」觀音景園社區多彩空間打造項目自6月份開展以來,通過居民意見徵集,挖掘社區居民志願者,通過議事協商和民主決策,按照居民意見制定廣場微景觀打造方案。
  • 衛生死角變「口袋公園」,寧波這個社區的微景觀火了
    衛生死角變「口袋公園」,寧波這個社區的微景觀火了 2020-06-09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涼亭換「新衣」,安貞街道安外社區「微景觀」改造太驚豔!
    社區是城市行政管理最基層的一級組織,與群眾聯繫最為密切,是創衛的「主戰場」之一。創建國家衛生區行動啟動以來,朝陽區老舊小區社區微景觀改造項目有力推進了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打造了一批有文化品位、創意特色和實際功效的社區微景觀,提升了社區品質。
  • 創意剪紙植根寶山這個社區,為社區文化增添活力
    創意剪紙植根寶山這個社區,為社區文化增添活力 2020-12-02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三江社區開展「包容並蓄,共賞三江」微景觀打造行動成效顯著
    「包容並蓄,共賞三江」為主題的微景觀打造行動,獲得居民的拍手稱讚。  據介紹,三江社區中的三江悅府小區是一個安置小區,回遷居民有著懷舊情懷,也有對新的居住環境有著期待。鑑於這樣的情況,社區邀請了規劃師班魯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規劃,主要通過布局童趣景觀雕塑,描繪懷舊牆繪,挖掘百年楊氏祖訓,揚家風、淳社風等,重塑共同記憶,以鄉愁為紐帶,重構熟人小區氛圍。
  • 「視頻」「海綿城市」小區是這樣:雨水豐沛時綠化帶就是「微景觀」
    在無錫的禾嘉苑小區,居民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今天上午,由無錫市北大街街道古運河社區牽手13家單位黨組織打造的「融和」黨建聯盟籤約,經過宜居改造的「海綿小區」,讓前來參觀的人們眼前一亮。「雨水多的時候,這裡就會流水潺潺,成為一道道『微景觀』。」
  • 微更新·微景觀
    年初,針對居民的「急難愁盼」煩心事,金牛山街道把周家山社區確定為今年「宜居示範居住區」,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指導其因地制宜推進微更新、量力而行打造微景觀,讓廣大居民們切實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 這樣的社區微景觀,你見過嗎?
    這樣的社區微景觀,你見過嗎?在認識到民主和法治是推進社區基層治理「馬車」的兩個「輪子」,彭五居民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發動群眾力量,引進社會專業力量,全方位聚焦民眾需求,緊密對接需求供給,大膽探索實施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治融合」社區治理工作法,打造形成共建
  • 參與式社區「微景觀」營造 再現城市生活美學
    中國公益在線11月6日電(公益記者 金舒敏)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對身處的住宅小區,除了滿足生活起居的需求之外,更有參與社區治理、提升審美觀和生活品質等其他更高的追求。參與式社區「微景觀」營造服務項目旨在通過小區內公共空間微更新,以較低的成本,發動居民群眾一起對老舊小區公共空間進行小而美的改造,提高居民對小區公共空間和環境的關注,提高居民參與小區公共事宜的議事能力和參與熱情。項目承接以來,杭州市江幹區丁蘭街道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積極聯繫落地社區,開展前期調研,截止目前,已調研社區居民800人,社區工作人員48人。
  • 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
    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做到居民的心坎兒裡,這個忙我們幫了。>「這次改造讓我眼前一亮。小區整體環境視覺上大大提升,整潔度提高了很多,好幾年不敢開窗,現在終於可以打開了,心裡踏實了、安全了。
  • ...我的手藝 我的創意 我的生活」——打造獨一無二的創意微景觀...
    「我的手藝 我的創意 我的生活」浦興社區手工創意微景觀盆栽製作活動活動概要對於身處都市居家、辦公的我們,微景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微景觀,是盆景的縮小版本。它是利用苔蘚、微樹樁、多肉等生長環境習性相近的微型植物,搭配各種造型精緻的山石、擺件、沙子等物件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微生態系統,營造出一個濃縮大自然景觀的可以放在辦公格子間、窗口不佔位、好打理、易養護的桌面盆栽。
  • 中海怡翠社區開展微景觀DIY活動
    深圳信息網消息(通訊員 鍾賢惠)為豐富社區居民的暑期生活,加深社區家庭之間的互動,促進社區鄰裡關係和諧。7月18日上午,在深圳市龍崗區委宣傳部、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支持下,中海怡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小空間裡的山清水秀」親子家庭植物微景觀DIY活動。
  • |未來小區裡都是這樣的「微景觀」
    冰城垃圾分類開啟加速模式丨全市9城區每個街道辦至少1個居民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日前在南崗區錦繡華城、三環信息苑、興南路21號院三個試點小區,紛紛建設了嶄新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有專門的負責人指導居民按照「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標準投放垃圾,如果你還沒弄明白怎麼分類,可以通過垃圾投放箱後面的宣傳版學習一番,圖文並茂地分類指導知識可以讓百姓一目了然
  • 當陽熊家山社區「2+1」模式合力打造特色小區
    當陽熊家山社區「2+1」模式合力打造特色小區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5日電 (王濤 魏茜)「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1月3日,冬日的暖陽柔和地灑在大地上,給人無限愜意,當陽市玉陽街道熊家山社區紡織小區居民張遠鴻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健身,小區裡環境乾淨舒適,車輛停放有序,刷黑的路面在陽光下格外引人注目
  • 文化路街道:打造街頭微景觀,扮靚城市風景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通訊員 呂晶晶 為進一步提升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街道辦事處以「千百十」道路改造提升工作為切入口,充分弘揚「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根據街巷的自身特點、文化傳統、業態,注入時尚元素和文化元素,加強街頭小遊園建設,美化環境加快對中心城區主要路段、重點區域的綠化改造,塑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小節點、微景觀
  • 「行知求真 以文化人」 上海寶山打造特色教育文化平臺
    10月18日,在陶行知先生的第二故鄉上海市寶山區大場鎮,上海「行知讀書會」恰好走過一周年,成為「行知基因」融入寶山教育文化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上海寶山弘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崇高精神,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構建多樣化、系統化、立體化的教育文化平臺。
  • 滄州一小區路燈2年沒有亮起來,社區表示已上報相關部門
    本報訊 (記者 馬曉彤)近日,新華區東麗花園小區居民向記者反映,這兩年,小區院內的10多盞路燈一直不亮。一到晚上,小區裡就漆黑一片。居民希望這些路燈可以重新亮起來。1月2日,記者來到東麗花園小區。小區共8棟樓。
  • 石獅:港邊村打造「海蠣之鄉」微景觀
    1月4日,記者在永寧鎮港邊村看到,該村「海蠣之鄉」微景觀已基本完工,這裡原本是一處倒塌的古厝,如今被改造成獨具港邊村特色的小公園。不僅風景宜人,而且富有文化底蘊。「我們村有80多戶村民養殖海蠣,港邊村的海蠣個大味鮮,口感更好。」
  • 「尋寶」古北,找到社區治理「金鑰匙」
    作為國際社區,古北居民人數超過3萬,且居住著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若以「管理」的視角來看,一定是問題多、不好管。但議事廳不是「管理」邏輯而是「治理」邏輯,是自治、共治。由61名中外議事員組成的議事廳,包含了9名核心議事員、分區塊設立了10名區塊議事員,並進一步依照小區的不同設立42名小區議事員。
  • 苔蘚微景觀|邂逅微景觀
    苔蘚微景觀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看似元素繁多,但底部都是一樣的,一般由輕石基質、水苔、泥炭土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