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有望成中小學正式課程
我國已立項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預計2014年建成
天文學年會
本報訊(記者方夷敏 實習生郭高萍 通訊員朱玉尊)從一張網中看「嫦娥」,用1美元的望遠鏡觀天,天文有望進中小學課本……昨日,中國天文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在廣州大學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一系列新鮮火辣的天文信息:2014年我國建成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我國「光譜工廠」明年投入使用等等。
「最大」望遠鏡將領先世界
記者在昨天的會議中了解到,中國將建立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據FAST項目的負責人,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博士介紹,這個項目在設計上有很多自主創新內容。比如,利用貴州天然的喀斯特窪坑作為臺址,在挖坑內鋪設由5000多個單元組成的直徑500米的球冠狀反射面,並且,每個單元都可以自由調整反射方向,形成主動反射面。
南博士說,FAST的信號接收面積,有30個足球場那麼大。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20到30年保持世界第一流設備的地位。
目前,FAST項目已經在今年7月10日正式立項,國家將投入6億元用於項目的建設。據估計,如果資金到位順利的話,2014年該項目就能順利完成。屆時,我國對星際分子、暗物質以及星際通訊信號的探索能力,都將大幅度提升。同時,也能完善和提高我國VLBI網的檢測能力。
「光譜工廠」明年投入使用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LAMOST 項目總經理趙永恆在昨天的會議上說,經過十多年的建設,我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將在明年8月底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趙永恆說,「光譜工廠」投入使用以後,將利用5年的時間,來對1000多萬顆行星進行光譜分析,分析結果將對星系的形成、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研究等天文學難題的解決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廣州大學正建天文臺
記者了解到,廣州大學天體物理中心是目前華南地區高校中僅有的學科點。目前廣大正在建設天文臺,不僅將與國家級研究小組共享設備,遠程遙控,還在大學城校區配備光學望遠鏡進行教學,培養專業的天文人才。
據了解,2009年還是國際天文年,國際上一些天文學會和愛好者已經迫不及待為此準備了。朱進說,有人正在研究一種只賣1美元的普及型望遠鏡,還有人號召國際天文學家寫「宇宙日記」的博客。
此外,天文學會還有希望天文知識能進入正式的中小學課本裡。朱進說,在條件允許的城市,中學課程可以由市教育局設定,這是有可能的,「我覺得廣州和北京最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