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教材大小不一 教材尺寸新標準6月將啟用
「早在兩年前,就有消息稱教材長胖,是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可改了兩年,還是大的大,小的小,書包裡也是長長短短,要整理好這些書可不容易!」因此,家長們呼籲能否規範教科書尺寸。 調查:新學期課本大小各異 記者昨天在一所小學看到,部分新課本的「身材」的確發生了變化。三年級上學期還是16開的教材,這學期卻變成A4紙的尺寸,即大16開。
-
天津2012年調整部分自考課程安排及教材
根據社會需求和全國考辦有關要求,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決定對2012年4月、7月、10月考試部分課程考試安排及部分課程使用教材進行調整,具體內容如下。 一、調整部分課程考試安排: 1、2012年4月14日(星期六)下午增加「工業化學」(代碼為:0709)課程的考試,所涉及的專業為「生物技術(一)」(本)(專業代碼為:569)、化學工程(本)(專業代碼為:586)、化學工程(環境化工方向)(本)(專業代碼為:672)。
-
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
據外媒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宣布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報導如下:(北京綜合訊)澳門特區與中國教育部屬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已合作完成澳門部分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任務。出版社說,這套教材將引導學生增進「愛國愛澳」情感,並宣布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綜合新華社和澎湃新聞報導,已完成編寫的澳門中小學教材包括《品德與公民》《歷史》和《地理》。
-
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
來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如此規定,首先受影響的便是學校教學——不僅要面臨近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更有一項近乎專為教學設定,那便是: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記者上周調查了解到,今年西安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將全部使用教育部編寫的教材。部編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做了調整。
-
連雲港市中小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等教材有變化
眼下,進入開學倒計時,筆者從市教育部門得知,中小學部分學校教材出現新變化,小學一年級語文變了、小學二年級的英語變了,小學和初中的品德教材也將更名,還將新增心理健康教育課。 《心理健康》教材全新亮相 日前,江蘇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南京舉行,今年秋季新學期起,我市中小學的學生手中,將比往年多了一本《心理健康》的新課本。我市相關課程老師也參加了培訓。
-
中小學「思想品德」教材改名「道德與法治」
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昨日發布通知稱,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從2016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
天津中小學免費電子版教材來了!
各學科教師用書、中等職業教材、特殊教育教材的部分電子版也將免費發布。 同時,人民教育出版社將「人教點讀」APP等數字教學資源免費向社會開放,以方便教師進行網絡教學,學生在家自主學習。
-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電子版連結
關於發布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電子版連結的通告根據《關於認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學用書供應工作的通知》(國教材辦〔2020〕2號)要求,現將各中小學教材編寫出版單位提供的免費電子版教材連結統一予以公布。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指導學校根據需要做好下載使用工作。
-
句子長得「讓人斷氣」 中小學語文教材部分內容存在瑕疵
-中小學語文教材部分內容存在瑕疵,我市一些教師、家長給予挑刺 -教育專家稱教材總體是適合學生的,我們要尊重教材但不要盲從「我得給教材挑挑刺!」吳先生忍不住跟朋友吐槽。無獨有偶,另一名家長李女士也表示,她為了幫助兒子記住這句話,也費了很大的勁。 教材是根據教學大綱和實際需要,為師生教學應用而專門編選的材料。不少老師、家長卻發現,即便是一些權威教材,也存在一些瑕疵。
-
「張衡地動儀」從教材消失?是因為本身不科學,還是正常教材調整
教材中安排的地動儀的歷史背景由於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在其去世後不久,其製作方法就失傳,後人一直也無法再製作出類似的器材。而我們小時候在歷史書中看到的地動儀,根本就不是古代的遺特。而是在70多年前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相關歷史資料復原的。
-
中小學"人教版"等教材被取消 科學課成必修
日前,全國中小學陸續迎來開學季。據了解,9月新學年開學,全國將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並修訂課程目標。此外,中小學起始年級將採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語文教科書。中小學語文教材結束「一綱多本」 實現全國通用9月1日起,全國就讀於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結束。
-
江西2010年調整自考部分課程使用教材通知
各設區市(縣、市區)招考辦、各有關學校: 根據教材供應實際情況,在2009年7月下發的《關於自學考試調整部分課程使用教材的通知》(贛考辦字[2009]49號)文件基礎上,並徵求有關主考學校意見後,現將部分專業部分課程使用教材變更情況補充通知如下: 一、2010年1月考試起調整教材
-
書薦丨《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史(晚清—民國)》:追溯「中式英語」的...
《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史(晚清—民國)》陳自鵬 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本書為一項關於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的課題研究成果,主要對晚清至民國時期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的發展歷史進行了梳理和總結。作為一門外來學科,英語教育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教材的缺乏,從「拿來主義」到模仿借鑑,再到自主開發,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走過了一段艱難但穩步向前的發展歷程。本書將這一歷程分為萌芽期、啟動期、發展期與自立期四個階段,對各個階段的引進教材和自編教材分別進行系統梳理,並選取代表性教材進行特點分析和內容舉隅, 同時配以極其難得的教材舊照,為我國的英語教育史和教材史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史料。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教材浪費」引熱議 部分學校需要提前購買教材 兩套教材家長覺得...
11月15日,微信公眾號「瞭望」發表了一篇名為《教材浪費驚人:全國教材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元》的推文,引發網友熱議。20日上午,都市時報記者走訪舊書市場、新華書店,採訪多位學生家長發現,部分學校需要提前購買教材,學校開學再發一套,兩套教材有些浪費。而每年的寒暑假,舊書市場、新華書店等,教材銷量驟增。
-
人教社:借鑑澳門經驗,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研發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堅持「人教社」)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合編教材工作已取得新進展:官方近日披露,相關教材的英文版、葡文版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目前,澳門中小學使用的合編教材包括《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 據人教社官網9月30日消息,9月29日,由人教社舉辦的澳門教材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教材主要編者、學界專家就有關問題進行介紹和研討。
-
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的圖片,為什麼被中小學教材「除名」了?
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的圖片,為什麼被中小學教材「除名」了?張衡一直作為中國古代的優秀科學家被人們所尊崇,在我們小時候的教材裡面,張衡也和他的地動儀一起被印在了書本上供我們學習。張衡和地動儀但是小編發現,在現在最新的教材裡面,張衡所發明的「地動儀」的圖片卻被中小學教材除去了
-
關於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海洋」板塊 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的建議
三、海洋國土知識「進教材」時不我待。與我國一海之隔的日本目前正在修改教材,擬把釣魚島屬於日本納入教材。2014年4月,中宣部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關於提升全民海洋意識宣傳教育方案>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快推進海洋知識「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
-
山東各地中小學實現「課前到書」 揭秘:新編教材有啥...
全省中小學將「課前到書」 「新教材來了!」開學在即,記者調查山東多地中小學發現,許多學校教材都已早早到位,開學之後將給學生們統一發新書。 在濟南經五路小學,記者獲悉,教材都已到位,9月1日,該校學生報到當天,新課本已經發到學生們手中。記者獲悉,今年起,山東義務教育階段全部年級課本都將使用統編教材。
-
"九大行星"成歷史 冥王星"降級"明年才能入教材
負責北京市中小學課本出版的出版社有關人士25日透露,中小學教材將根據天文學界的決定進行調整,但由於目前秋季課本已印刷完畢,有關內容的修改最早要等到明年春季。據人民教育出版社負責人介紹,按照過去的慣例,中小學教材將對太陽系行星體系的內容作相應調整,不過,這要等到明年秋季印刷時才能更正過來。而負責北京市中小學課本出版的北京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等機構有關人士表示,今年秋季課本已經印刷完畢,修改相關內容最早要等到明年春季。 雖說9月份開學時使用的教科書仍然是「老版」,但部分中小學教師已著手調整教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