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中小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等教材有變化

2021-01-09 中國教育在線

  眼下,進入開學倒計時,筆者從市教育部門得知,中小學部分學校教材出現新變化,小學一年級語文變了、小學二年級的英語變了,小學和初中的品德教材也將更名,還將新增心理健康教育課。

  《心理健康》教材全新亮相

  日前,江蘇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南京舉行,今年秋季新學期起,我市中小學的學生手中,將比往年多了一本《心理健康》的新課本。我市相關課程老師也參加了培訓。

  江蘇科技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與北師大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心理健康》分別在我市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使用。從一年級到高三年級,每個年級一冊,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提供。這三套教材於今年3月通過省教育廳的審查,成為地方教材,將從今年秋季開始,正式走進中小學課堂。

  據省教育廳要求,小學、初中、高中須每兩周開設不少於1課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校要結合教材組織開展各種有益於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思想品德》統一改名

  2016年起,小學和初中的思想品德課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也就是說,今年秋季入讀小學一年級及初一的孩子,將使用全新的教材。

  參與新版教材修訂的市教育局教研室相關教研員表示,更名為《道德與法治》體現了對法治教育的重視,但要讓新增的這些法治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教學方式也要有相應改變。

  一年級語文使用新教材

  我市小學生使用的是蘇教版語文教材,今年秋季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新生將使用新教材。據知情人士透露,書變大了,預計是16K,也就是接近A4紙那麼大,在配圖上更加精緻,貼近孩子的特點。

  內容上的變化,首先是漢語拼音。以前一年級上學期一兩個月學完拼音,但新的修訂版引導老師把學習拼音的時間拉長,過去在拼讀背誦方面要求高,現在難度有所降低。有關人士透露,這是根據課標做出的變化,更貼近兒童的需要,符合語文規律。

  二年級英語教材改版

  今年秋季新學期,小學二年級英語將使用新的改版教材。該教材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共分八個單元,內容圍繞小學生的學校和社會生活,很接地氣,還配有有趣的遊戲和歌謠。有關人士表示,這本書注重與中高年級的英語教材銜接,難度有所降低,主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筆者了解到,從2012年起小學英語教材開始改版,當時三年級從牛津教材改成現在的譯林出版社新修訂小學英語教材,現在各個年級都銜接上了。國家規定小學生學英語是從三年級開始,一二年級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英語課,但並不強制,江蘇也是如此。今年新改版的就是小學二年級上學期教材。新的修訂教材難度有所降低,更多的是考慮與三年級銜接,每本書都是八個單元,圍繞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話題展開。有的話題可能在一、二年級出現過,但到了中高年級還會出現,只不過同樣的對話,句子加長了。這樣有利於學生平穩過渡。

  原標題:連雲港市中小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等教材有變化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思想品德」教材改名「道德與法治」
    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昨日發布通知稱,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從2016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 今秋中小學教材部分調整
    本報訊(記者孫剛)從市教委了解到,為配合今秋本市中小學教材調整,本市出臺了《天津市中小學2005年秋季教學用書徵訂說明》。  進入課改實驗教學用書  本市義務教育學段進入課改實驗教學用書,依據《天津市九年義務教育課改實驗課程安排(試用)》,並按照《天津市2005年秋季中小學教學用書徵訂目錄》選用相應學科的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學參考書及其配套教材。
  • 浙江不予批准溫州等地區更換初中、小學思想品德學科教材版本
    溫州市教育局及有關縣(市、區)教育局: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15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教基二廳〔2015〕1號)規定,鑑於義務教育德育、語文、歷史學科尚未完成全套教材的編寫、修訂,上述學科仍沿用原出版社出版的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不得更換其他版本。
  • 中小學以後都沒有《思想品德》課了?
    據中國之聲旗下微信公號「新聞縱橫」(ID:xinwenzongheng)29日消息,從2017年的秋季學期也就是9月1日起,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將在全國所有地區初始年級投入使用。新教材歷經五年編審,會讓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第一課,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袁女士家的小豆包剛剛領回人生中第一套小學課本。
  • 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
    據外媒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宣布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報導如下:(北京綜合訊)澳門特區與中國教育部屬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已合作完成澳門部分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任務。出版社說,這套教材將引導學生增進「愛國愛澳」情感,並宣布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綜合新華社和澎湃新聞報導,已完成編寫的澳門中小學教材包括《品德與公民》《歷史》和《地理》。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從目錄內容上看,義務教育用書改動不大,但高中課程用書有較大幅度變動。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超過140萬人正在關注8月23日 哈爾濱小到中雨轉雷陣雨 16℃~23℃4-5級轉3-4級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其他年級冊次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換版本。這意味著,今年9月開學,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替換為 「部編本」教材 。 除此之外 ,德育和歷史教材也將大換血。什麼是部編教材?都有哪些變化呢?這些變化該如何應對呢?老師和家長們不必惶恐,這裡有小編一一整理出來的內容,以及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將為家長老師們一一支招,化解新教材改革中遇到的種種難題。
  • 中小學教材大小不一 教材尺寸新標準6月將啟用
    「新教材的尺寸怎麼這麼怪啊!」新學期才開始,本報教育熱線(63527488)接到家長電話,有的小學教材「身材」發生變化,「長高長胖」了,由原來的16開變成大16開!而有的教材則維持原樣。
  • 江蘇2017年秋季中小學「統編教材」目錄公布
    道德與法治、語文一年級、七年級將統一使用新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將統一使用新統編教材!江蘇省教育廳近日印發《江蘇省2017年秋季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目錄》,並對教學用書相關事項進行明確規定。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通知指出,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以下簡稱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其中,義務教育六·三學制的地區,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此次部編版教材可謂是「大有來頭」。
  • 山東各地中小學實現「課前到書」 揭秘:新編教材有啥...
    按照教育部要求,秋季學期開始,山東省義務教育全部年級和高一年級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三個科目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記者從山東教育發布獲悉,全省中小學校實現「課前到書」,相關學科教師培訓工作正在進行。  聚焦:  多所學校新教材來了!
  • 義務教育全科教材即將修訂,英語會被踢出高考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說實話,現在中小學教材確實比較混亂,版本太多,比如人教版、北師大版、華師版、魯教版、蘇教版、滬教版等幾十個版本。  在義務教育全科教材全面修訂之際,大家最期待的是什麼呢?從網友的留言來看,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英語是否會被踢出高考?  近年來,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理由也很簡單。一是英語佔據中小學生太多的學習時間,擠佔了語文數學物理等科目的學習時間;二是英語分值太高埋沒了一些數理化很好但英語偏科的人才。
  • 新學期廈門小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 教材「變臉」首次使用「部編本」
    從下學期起,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以及初一年的歷史,都將使用「部編本」。 「道德與法治」就是之前的「思想品德」課,即俗稱的「政治課」。  今年,全國的小學約有50%,初中約有60%,使用「部編本」。  部編本,顧名思義,就是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
  • 語文教材裡的魯迅作品,減了多少?
    全國中小學今日開學,包括語文教科書在內的統編三科教材正式啟用。每次語文教材改版,都會引發「魯迅作品大撤退」的議論,這次也不例外。百年來,魯迅作品在教科書中,經歷了怎樣的浮沉?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所出《初級中學語文課本》和《高級中學語文課本》的「編輯大意」中說,「無論哪一門功課,都有完成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務。這個任務,在語文科更顯得重要。要通過語文科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不能單靠幾篇說理的論文」。
  • 臺灣中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著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是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的?圍繞這一話題,新華社駐臺記者走訪了島內教育管理單位、一線教學工作者以及學生家長。
  • 書薦丨《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史(晚清—民國)》:追溯「中式英語」的...
    《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史(晚清—民國)》陳自鵬 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本書為一項關於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的課題研究成果,主要對晚清至民國時期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的發展歷史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在這一時期,中國被動打開國門,開始接觸和接受各種外來事物,而英語便是其中之一。作為一門外來學科,英語教育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教材的缺乏,從「拿來主義」到模仿借鑑,再到自主開發,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走過了一段艱難但穩步向前的發展歷程。
  • 中小學英語是完全取消還是堅決保留?實質上是個課程改革的大問題
    但是,在現有的中小學課程中,英語是必修課,國家投入巨資普及義務教育,有相當一部分經費投入到英語教學上(英語教材印刷,英語教師工資培訓等),估計得有上百億不止,學生也要花很多錢在英語學習上,總數無法計算。花近十年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英語,但是,仍然有很多學生學不好,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過早的成為差生,產生自卑、放棄心理,很多學生的學生生涯因英語成績差而止步於中考、高考。
  • 中小學"人教版"等教材被取消 科學課成必修
    日前,全國中小學陸續迎來開學季。據了解,9月新學年開學,全國將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並修訂課程目標。此外,中小學起始年級將採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語文教科書。中小學語文教材結束「一綱多本」 實現全國通用9月1日起,全國就讀於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結束。
  • 滬小一生將使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分為上下兩冊
    滬上幾位資深小學語文老師說,此次語文教材的變化,呈現出幾個鮮明的特徵:  ●從課文選篇來看,以一年級上冊為例,安排了14篇課文,分為「自然四季」「想像」「兒童生活」「觀察」4個單元,體現出人文主題的多樣性。
  • 2020年廬江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初級職稱評審面試教材版本及考評...
    2020年廬江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初級職稱評審面試教材版本及考評課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