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貝殼研究院基於貝殼找房沉澱的經紀人數據,深入全面展現新一代經紀人生存圖景,發布經紀人數據生存全景圖。其中不難發現90後已成為中堅力量,具有未婚、男性為主、學歷偏低等統計特徵。此外,房產經紀人這一職業具有長服務周期、遠遷徙、跨城市就業的特點,高學歷趨勢加速。
存量時代到來,房地產經紀行業的經濟與社會價值正變得日益重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1)房地產經紀行業產業貢獻率提升,隨著存量時代到來,產業價值鏈重構,從英美國家經驗看,房地產租賃與經紀行業附加值佔房地產行業比重超過70%,對GDP直接拉動率約8%;(2)房地產經紀行業成為就業穩定器,從業人員增速高於物業與開發。根據貝殼研究院與中房經聯調研數據,2020年,房地產經紀公司超8成未關店裁員,而貝殼平臺累計新入職超25萬人,為15萬大學生解決了就業問題。(3)經紀人是家庭購房和租房過程中的護航者,70%消費者不了解房地產交易流程和風險點,需要經紀人協助。
那麼,中國接近180萬的房地產經紀人是怎樣的生存面貌?
90後成為經紀人中堅力量 高學歷趨勢不可逆
2020年貝殼平臺經紀人年齡中位數28歲,平均年齡29歲;90後人群是主要力量,佔比過半。而20歲以下人群作為新成長起來的一代正迎頭趕上,逐漸進入房地產經紀行業。
過半經紀人未婚,一線城市未婚比例更高。2020 年,全國未婚經紀人佔比超五成;一線城市未婚經紀人佔比遠超全國平均值,其中上海市最高,佔比超八成。
店東群體更為年長,資歷更為成熟。相較於經紀人而言,店東年齡普遍偏大,近六成店東為80後,另有約 17%的店東年齡40歲以上。大多數店東曾是經紀人,在業績、資歷、人際關係和社會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後轉為做店東。
中國經紀行業的學歷水平遠遠落後於其他專業性服務業,但高於傳統服務業。公開數據顯示,律師本科及以上佔比高達95%,會計、證券、銀行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均超過60%,本科學歷已經成為行業入職基礎門檻。根據貝殼平臺經紀人調研發現,大專及以下學歷經紀人成為行業的主力,佔比約八成,學歷水平遠不及其他專業性行業。不過,同傳統服務業相比,房地產經紀人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近 17%。
高學歷經紀人佔比逐年提升。2020 年,一線城市中,每10個經紀人約有3個高學歷經紀人,其中畢業於985、211名校的經紀人佔高學歷經紀人比重7.3%,不乏來自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等頂級名校的經紀人。
消費者角度看,消費者對服務者品質期待和要求越來越高;行業角度看,高學歷經紀人的優質率、成材率更高,且優質人才在投入一定資源後不斷增值;業務角度看,行業對專業度的要求也不斷提升,高學歷經紀人對於數位化新趨勢的接受程度更高,理解和學習新工具的能力更強。
經紀人越來越重視數位化技術,成為主要的社區服務者
在消費網際網路時期,消費者率先完成數位化移民,而產業網際網路的崛起,數位化技術加快對供給端改革,新一代經紀人加速實現數字新移民。以VR帶看、線上貸款籤約和AI助手上線為裡程碑,標誌著房地產經紀行業進入數字智能化時代,經紀人數位化升級趨勢更顯著。接近 50%的經紀人線上作業時間佔據一半以上,並且超80%經紀人高度認可數位化技術提升對於效率和專業性的提升。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貝殼平臺上的經紀人和消費者,共同發起了超過 3300萬次VR帶看,人均VR累計帶看10次。
優秀經紀人往往是社區專家,且兼具社區公民與社區助手的特質,積極承擔社區服務者的角色。貝殼的數字社區服務解決方案以經紀人和門店為依託,經紀人轉型為社區助手,通過參與社區公共活動、公益活動等,為社區提供價值,從而保持與社區業主的良好連接,成為「情感」意義上的社區公民。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全國29城近8000家鏈家門店內外,經紀人共計服務社區居民超千萬人次,積極參與社區共建。據貝殼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約四成貝殼平臺經紀人參與過3次以上社區服務,近10%經紀人參與10次以上社區服務。而且高學歷經紀人參加社區服務的意願更強、頻次更多。本科及以上經紀人參與10次以上社區服務的佔比近10%。
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背負「黑中介」20年有餘,長期困囿於社會認可度低、收入不穩定等職業體驗不足的問題,行業難以沉澱專業服務者,消費者滿意度低。然而,行業正在告別舊時代,隨著政府、協會、平臺以及各參與方努力,民法典護航,監管完善,企業關懷,新一代經紀人以技術和專業知識武裝,終身志業者比例超1/3,且職業推薦率超80%。消費者對於經紀人的印象大為改觀,專業、熱情、服務、責任、信賴成為經紀人標籤,經紀人的社會形象更正面。2020年12月22日,北京鏈家房產經紀人李黎明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作為行業首例,進一步表明行業價值、社會認可度的不斷提升。
推廣
來源: 北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編:谷晟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