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男子養著一條和「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同時也是頂級毒魚——鱷雀鱔,飼養了一段時間後,因為無力承擔高額的飼料費用,18日上午,男子準備在佛山東平河內將其放生。幸好在附近巡邏的民警發現了,制止了男子的行為。專家表示,這種「淡水殺手」在國內暫時沒有天敵,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
男子欲放生「怪魚」
18日上午,記者在禪城高新派出所裡見到了這條「怪魚」。只見其長得扁而長,足有70釐米長,有著像鱷魚一樣的嘴巴,如蛇一般的皮膚,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
據高新派出所社區民警利永鵬介紹,當天上午他正在轄區內的東平河邊巡邏,以防溺水事故。其間,他發現一名男子站在河邊,形跡可疑,手裡還提著一個黑色的大塑膠袋,利永鵬遂對其進行盤查,令他感到驚訝的是,袋裡面竟然裝了一條長70釐米「怪魚」。「這條怪魚體色黃黑相間、腹部白色,嘴巴酷似鱷魚嘴,上下頜還有骨板,嘴裡長滿了白色鋒利的牙齒。它的身體被菱形的硬鱗覆蓋,像是蛇皮,摸起來表面溼滑。」
利永鵬隨後向該男子「阿友」了解到,原來這條「怪魚」是去年國慶的時候,他在東平河邊「拾獲」的。由於當時魚體較小只有10釐米、形狀又比較特別,於是「阿友」將其帶回宿舍飼養。平時買點小魚小蝦和飼料餵養,幾個月後「怪魚」迅速長大,迄今為止已經超過70釐米了。可是,每天要花二三十塊錢買魚蝦和飼料,加上飼養環境的限制,「阿友」已經無法再飼養這條「怪魚」。由於相處時間長了,「阿友」又不捨得將魚殺死,於是考慮將它放生,所以就出現了上述的那一幕。
該物種已生存億年
隨後,民警找到了魚類專家。經專家鑑定,這條「怪魚」原來是鱷雀鱔,是和「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又稱「淡水殺手」。其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是一種古老魚種。「這種『淡水殺手』在國內暫時沒有天敵,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鱷雀鱔是淡水肉食類魚種,原產於美洲地區,成年的鱷雀鱔體長可以達到3米,如若放到天然水域,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它是「直腸子」,吞噬能力類似於蛇,可以吞下達到自己身體長度三分之二的獵物。「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它幾乎通吃」。 由於它位於食物鏈頂端,沒有天敵,加之繁殖能力強,所以極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傷害。此外,鱷雀鱔堪稱頂級毒魚,與河豚一樣,在排卵期能產生劇毒物質,人吃上幾口就會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民警已將該條鱷雀鱔暫扣,準備移交農林漁業部門處理。而對打算放生鱷雀鱔的「阿友」,由於並未造成嚴重後果,民警對其進行了口頭警告。
網上50元就能買一對
記者發現,像鱷雀鱔這樣的「怪魚」,在淘寶網上就有銷售。18日晚,記者在淘寶搜索「鱷雀鱔」,出現數百個結果。其中一家名叫「長運漁場」的店鋪鱷雀鱔銷量最高,月銷已達80筆。店主表示,出售的鱷雀鱔都是國產的,每條都有18-20釐米長,50元一對。「買回去都是觀賞用的,但千萬不要和其他魚種養一起,它很兇的。」記者在評價中看到,買家們對這條魚最多的評價就是「兇殘」。「它身體五分之四大的魚都能吃得下。」 一名買家說。
專家
呼籲規範外來物種販售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建酬表示,鱷雀鱔是被當作觀賞魚引進國內的,是可以進行買賣的。「只要不是禁止交易的、保護級別的魚種,都是可以引進和買賣的,所以鱷雀鱔也可以。」但是他認為,現在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越來越多,問題也越來越多,而規範缺失,「有必要對這塊進行規範,哪些物品禁養、禁售,都要有明文規定。」
律師說法
危害生態系統須擔責
廣東邦南律師事務所律師戴國梁也告訴記者,《野生動物保護法》對野外放生有明確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幹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傷害的,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要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