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
組件生產的光伏
膠膜廠商,一方面因為近期出貨量大、賺錢效應明顯而興奮;另外,也關注到了
EVA樹脂這一原材料近期價格的大漲變化,對企業的生產安排帶來了重大影響。由於EVA佔光伏膠膜成本額的90%以上,光伏組件有需要膠膜才能生產,所以最近EVA價格暴漲後,也會間接影響到光伏組件的生產。除
玻璃之外,光伏膠膜將是目前最缺貨的新能源材料,且這種缺貨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10月14日,寧波臺塑的EVA/7470K系列、EVA/臺塑/7350M系列EVA價格為14600元/噸和14000元/噸,短短一周內已漲至17800元、17500元,漲幅分別是21.9%和25%。雖然其他石化產品也在相應上漲,但EVA在塑料領域的升勢行情堪稱「一枝獨秀」。
光伏產業中,EVA主要用在光伏封裝膠膜的使用上。膠膜及
背板都是太陽能電池組件關鍵封裝材料,對太陽能電池組件起到封裝和保護作用,能提高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並延長組件的使用壽命。以傳統單玻晶矽組件為例,採用光伏膠膜和背板進行封裝。
對於光伏封裝膠膜生產商來說,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EVA樹脂,這部分的原材料採購額佔公司原材料總額的90%之多。由於EVA跟隨原油走勢,所以當價格波動頻繁的原油有變化時,EVA的市場價必然會動起來。
這波EVA的漲價行情,將直接抬升光伏膠膜的成本。
2019年,某膠膜企業的EVA樹脂採購單價為11425元每噸,相比2018年的漲幅並不高。但目前,按照有關廠家17000多元每噸的EVA價格看,相比去年均價約漲幅達55.7%。未來,光伏膠膜報價不僅在整體報價上有所抬升,疊加光伏電站諸多項目受前期疫情和現有工期的加速在短期內正向前推進的原因,組件必然會增加對膠膜的訂貨量,讓原本就供需偏緊的膠膜更是「一片難求」。
有相關消息稱,目前膠膜廠商有的已被預訂到了12月,短期內插不進任何量級訂單。
2018年,全球的封裝膠膜市場為13.4億平方米,我國市場約9.7億平方米,市場規模110億。其中,EVA膠膜佔比90%,POE膠膜佔比9%。2019年,組件出貨量為138GW,同比增長19.3%。按照目前1GW的組件所需膠膜面積1150萬平方米來計算,全球封裝膠膜的需求約合16.1億平方米,相比2018年漲幅為20.14%。
從國內供應商來看,主要EVA膠膜公司有福斯特、斯威克、海優新材、3M、鹿山、百佳及其他企業。其中,2019年全年福斯特的市場佔比高達57%,斯威克、海優新材為13%、10%,其他公司為20%。
儘管各大膠膜廠商都在現階段持續擴產,但在2021年就形成大量升勢的可能性不大,一時半會提供比組件擴產規模大的產能,很難達成。
2020年,福斯特產能已大至8.45億平方米,仍供不應求。今年9月,福斯特計劃自籌資金建設年產2.5億平方米光伏膠膜項目。加上另有3.5億平方米的技術改造項目正進行,短期內該公司的擴產量應在6億平方米左右,但整體達產的時間至少是在2021年。
東方日升旗下的斯威克也在今年8月宣布,於義烏投資3億平方米的膠膜項目,約合30GW的組件,預計2025年年底達產。
賽伍技術在今年8月也宣布,將在浙江開展年產2.55億平方米的封裝膠膜建設,註冊資金1.68億。
海優新材在2019年的膠膜產能是1.43億平方米,產能利用率已經高達97%。目前計劃新增1.7億平方米的產能。
百佳也計劃在鹽城做總產能為28GW的項目,其中一期項目在2020年8月投產,建設配套4GW光伏組件封裝膠膜產能;二期在今年第四季度投產,產能為12GW。
因此,預計國內核心膠膜廠家的擴產量總體在16億平方米左右,但投資跨度長達2020年到2025年,1~2年來看其膠膜產品的供需依然非常緊。
膠膜廠商一方面沒有做非常多的庫存給到組件廠商;另外在備貨環節,公司也不可能提前囤積太多EVA,提前發到組件商那裡。這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首先,前面說過,EVA價格主要掛靠國際原油市場,這也導致它的報價是隨行就市的。如果光伏膠膜採購方做大量的囤積,企業本身的運營會暗藏巨大的風險。
其次,光伏膠膜的行業客戶是大型光伏組件廠,產品銷售回款的周期略長。而膠膜對EVA樹脂的購買,採購付款結算帳期較短。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導致膠膜廠商不僅要有充足的營運資金來做調撥,也必須儘快將EVA製造成光伏膠膜、賣給組件廠家且催款,再來做下一輪的原材料備貨及加工生產。只有這樣的正常循環,才可能實現當年的大量銷售及回款。
如果囤著EVA不賣,其資金成本和庫存都會彰顯極大壓力。
而且,大部分組件廠商也能接受光伏膠膜的價格略漲,畢竟膠膜本身的供應還是非常緊張的,先期尋求合適價格並且下訂單,才能拿到膠膜做組件。2019年,福斯特的原材料EVA樹脂採購量為33.6萬噸,價格出現了同比上升,其營業成本也略有上升。這點也可看出,福斯特在購買EVA的時候也會分批、分量、分期做採購。整體而言它會以銷定產、定原材料量。
大部分的膠膜廠商,會有多個EVA供貨商及貿易商,如江蘇斯爾邦、LG化學、臺塑工業、韓華道達爾等;貿易商為上實國際貿易、上海成套集團等。
作為膠膜廠商來說,它們會定期比較不同供應商的報價和交貨期,來依據生產需求進行供應商和採購數量的確定,再根據資金安排選擇直接向哪些廠商做採購的方式實現。
目前,在價格大漲的情況下,膠膜廠商的內部管控就顯得很重要了。如果價格過高,企業就得迴避一些漲幅太快的EVA企業,再通過適當的結算周期和交貨時間來安排工廠的膠膜生產,並向組件廠商交貨。
整體來說,在EVA樹脂大漲階段,膠膜的壓力也不小:一方面需要看原材料價格走勢,另外也不能對下遊客戶組件廠商提價太多,否則容易將部分市場份額拱手讓出。
在EVA產品沒有大漲時,膠膜雖然供應偏緊,但彼此報價也一直咬得很緊。畢竟組件廠商因地面電站補貼減少、各項成本控制等原因將供應商的價格線牢牢守住。現階段膠膜供應有所不足,組件廠商可能也會鬆口,不完全以價格論英雄。
不僅如此,一些膠膜廠商因運營業務的需要,與合作夥伴還存在著既採購又銷售的情況。這種背景之下,膠膜廠商就會優先供應給更近一層的合作夥伴,導致其他組件廠商在短期內更缺貨,譬如晶澳系、天合系、昱輝等公司既是膠膜廠的供應商,又是其客戶。
整體來說,國內膠膜公司的競爭主要還是在幾個大型廠家之間,未來福斯特的主導地位可能會持續,而新興公司的進擊也會因為擴產和市場份額的搶奪變得有戲看。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