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樣電阻(三)

2020-11-26 電子產品世界

對於電流檢測,過去的二十年間兩種不同原理的檢測方法佔據著這個市場,基於磁場的檢測方法和基於分流器的檢測方法.基於磁場的檢測方法(以電流互感器和霍爾傳感器為代表)具有良好的隔離和較低的功率損耗等優點,因此主要在驅動技術和大電流領域被電子工程師們選用,但它的缺點是體積較大,補償特性、線性以及溫度特性不理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481.htm

在過去的幾年間,由於小體積的高精度低阻值電阻器的實用化,以及數據採集和處理器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已經導致傳統的基於分流器的電流檢測方法的技術革新,並使新的應用成為可能,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

車身電子控制系統的工作電流大多在1-100A之間,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氧傳感器加熱),會有短時間200-300A的電流,車輛的啟動電流甚至高達1500A.在電池和電源管理系統中,還有更極端的情況,車輛運行時持續電流為100-300A,而在靜止狀態,電流只有幾毫安,這也需要被精確檢測出來.

電流檢測電阻的基本原理:

根據歐姆定律,當被測電流流過電阻時,電阻兩端的電壓與電流成正比.當1W的電阻通過的電流為幾百毫安時,這種設計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如果電流達到10-20A,情況就完全不同,因為在電阻上損耗的功率(P=I2xR)就不容忽視了.我們可以通過降低電阻阻值來降低功率損耗,但電阻兩端的電壓也會相應降低,所以基於取樣解析度的考慮,電阻的阻值也不允許太低.

通常,下面的公式適用於計算電阻兩端的電壓:

U=RxI+Uth+Uind +Uiext+......

其中Uth是熱電動勢,Uind 是感應電壓,Uiext是PCB引線上微小電流引起的壓降.

其中與電流無關的因素而導致的誤差電壓能夠直接影響到測量的精度,因此設計者應該了解這些因素並通過精心的電路板布局,尤其是選擇合適的元件來降低相關的影響.

很多種導電材料可以用來製造電阻,但是這樣的元件並不太適合做電流取樣.因為電阻阻值與溫度,時間,電壓和頻率等參數有關,R=R (T,t,P,Hz,U,A,m,p,...).

實際的電阻性能或多或少都和它的基礎材料以及生產製程有關

理想的電流檢測電阻應該完全與這些參數無關,當然這樣的電阻是不存在的.實際的電阻特性見表1,包括溫度係數TCR,長期穩定性,熱電動勢,負載能力,電感和線性度,其中的部分特性由材料本身決定;部分特性由元件設計決定,還有一些參數決定於生產製程.

早在1889年,德國Isabellenhuette公司發明了精密電阻合金錳鎳銅(Manganin),其優良的特性奠定了精密測量技術的基礎,後來該公司又發明了Isaohm 和 Zeranin,它們的電阻係數分別達到132mW xcm和29mW xcm,使電阻合金的家族更加完善,所有這些合金都極大地滿足了全球對電阻材料的需求並且長期被精密電阻廠商成功應用.

過去25年,為了應對基於磁場的電流檢測方法的發展,Isabellenhuette公司致力於通過對分流器電阻進行物理優化進而擴展分流器的電流檢測的量程.與此同時,半導體公司已經改進了運算放大器的諸多特性比如漂移,溫度係數和噪聲,這促使電子工程師可以在設計中選用毫歐級阻值的分流電阻,解決了大電流條件下的高功率損耗問題.但隨之而來的代價是因為幹擾和熱電效應等因素而引起的相關誤差也大大增加,因此降低寄生電感和抑制熱電動勢就顯得特別重要.

一,溫度係數

是錳鎳銅合金電阻的典型溫度特性曲線,溫度係數TCR單位為ppm/K,在20或25℃ 時,TCR=[R(T)-R(T0)]/R(T0) ×(T-T0),對於溫度係數的定義,製造商標明溫度的上限是必要的,舉例說明在+20 -+60℃的溫度範圍內,測量系統經常選用TCR為幾百個ppm/K 的低阻值的厚膜電阻器,比如TCR 為200 ppm/K的電阻器的溫度特性,即使在如此小的範圍內,+50℃的溫度變化就足以導致阻值變化超過1%,這樣的電阻是不能用於精確電流測量的,有些測量設備製造商甚至使用PCB走線的銅膜作為電流取樣電阻,銅的TCR是4000 ppm/K(or 0.4%/K),2.5℃的溫度變化就足以造成1%的誤差.

二,熱電動勢

當溫度輕微升高或者降低時,在不同材料的接觸面上會產生熱電勢,這種效應對低阻值電阻的影響非常重要,儘管通常情況下熱電勢數值非常小,但微伏級的熱電勢能夠嚴重地影響測量結果.

直到今天,電阻合金康銅依舊是繞線和衝壓分流器(在片狀材料上進行模壓)的主要材料,儘管它有良好的TCR,但其對銅的熱電勢高達40mV/K.例如,使用1毫歐的分流電阻檢測4A電流,10℃的溫差就能產生400mV的電壓差,相當於測量結果誤差增大了10%.更嚴重的情況是,假如考慮到電阻尺寸,經常被忽略的珀爾帖效應(Peltier effect)可以通過接觸面之間的相互加熱或降溫作用,將溫差增大到20℃以上(非常極端的例子是焊接部位熔化).即使被測電路工作在恆定電流狀態下,由於珀爾帖效應(Peltier effect)而產生的溫差也會導致有電壓存在,顯示電流是不恆定的.關斷電流之後,在溫差消失之前,測量結果會顯示有明顯的電流存在,根據設計和阻值的不同,電流誤差能有幾個百分點或達到幾個安培.而前面提到的精密電阻合金的熱電特性和銅非常接近,金屬和金屬的接觸面不會產生熱電壓,設計者甚至可以忽略珀爾帖效應(Peltier effect).比如使用一隻0.3mW的電阻,產生的熱電壓小於1mV,在關掉100A電流的時侯,熱電勢產生的電流小於3mA.

三,長期穩定性

對於任何傳感器來說,長期穩定性都非常重要.甚至在使用了一些年後,人們都希望還能維持早期的精度.這就意味著電阻材料在壽命周期內一定要抗腐蝕,並且合金成分不能改變.要使測量元件滿足這些要求,可以使用同質複合晶體組成的合金,通過退火和穩定處理的生產製程,以達到基本熱力學狀態.這樣的合金的穩定性可以達到ppm/年的數量級,使其能用於標準電阻.

表面貼裝電阻 在140℃下老化1000小時後阻值只有大約-0.2%的輕微漂移,這是由於生產過程中輕微變形而導致的晶格缺損造成的.阻值漂移很大程度上由高溫決定,因此在較低的溫度下比如+100℃,這種漂移實際是檢測不出來的.

四,端子連接

在低阻值電阻中,端子的阻值和溫度係數的影響往往是不能忽略的,實際設計中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可以使用附加的取樣端子直接測量金屬材料兩端的電壓.如圖3所示,一個四端子的連接將允許測量系統實際用到的阻值為R0,而普通的連接的阻值為R0+2xRCu .例如,10 mm長0.3 mm線徑的銅線會增加2.4 mW的RCu阻值,4mm長0.2mm寬 35mm厚度的PCB引線的RCu阻值是10mW.

一個四端子的連接將允許測量系統實際用到的阻值為R0,而普通的連接的阻值為R0+2xRCu

這些例子都表明有缺陷的電阻結構或者布線不合理都會導致非常大的誤差,對於10毫歐兩端子電阻器,銅連接線佔了總阻值的24%,甚至很短的4mm的PCB布線已經使阻值翻倍.電阻材料和銅端子焊接前的結合面清理工藝可以減少端子的附加阻值,但是TCR的影響依然存在.

描述的實例中,銅的比例小到只有2%(相比前面24%的例子),然而TCR卻從接近0升高到80ppm/K.對於這樣結構的低阻值電阻器,如果在在技術文檔中只列出合金材料本身的TCR絕對是不可以被接受也是沒有價值的.

四端子連接使得測量系統可以從高可靠性的感測元件直接獲取信號

由電子束焊接的銅-錳鎳銅電阻實際上具有這樣低的端子阻值,通過合理的布線可以作為兩端子電阻使用而接近四端子連接的性能.但是在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取樣電壓的信號連線不能直接連接取樣電阻的電流通道上,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從取樣電阻下面連接到電流端子並設計成微帶線.

五, 高負載功率

因為電阻材料的導熱性比銅要差,並且大多數電阻使用厚度在20-150mm之間的蝕刻結構的合金箔,因此無法通過電阻材料到端子散熱.解決方案之一就是用一層薄的導熱良好的粘合劑把電阻合金箔粘合到同樣有良好導熱性的底板材料上(銅或鋁).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地將熱量傳導給周圍環境,保證了電阻器具有非常低的熱內阻(典型值為10-30K/W).(ISA-PLAN系列的電阻使用該技術製造,譯者注)

這種結構的電阻可以在非常高的溫度下滿負荷工作,如圖5所示在很高的溫度下才出現功率折減;同時,電阻材料的溫度可以維持在較低水平,這就可以有效改善電阻的長期穩定性和因溫度而引起的阻值變化.

由於自身的低熱內阻,只有在高溫下才出現功率折減.

對於使用複合結構的極低阻值的電阻器,電阻合金的橫截面積和機械強度很大,所以沒必要使用底板,這也就意味著電阻材料具有足夠低的熱內阻,例如對於1毫歐的電阻,熱內阻大約10K/W,但是100微歐的電阻,熱內阻只有1K/W了.(ISA-WELD系列的電阻使用該技術製造,譯者注)

六,低電感

在當今的很多應用中需要測量和控制高頻電流,分流器的寄生電感參數也得到了大幅改善.表面貼裝電阻器的特殊的低電感平面設計和合金材料的抗磁特性,金屬底板,以及四引線連接都有效降低了電阻器的寄生電感.

然而,電路板上的取樣端子和電阻組成了一個環狀結構,為了避免其間因電流產生的磁場和外圍磁場而形成的感應電壓,需要特別強調要使取樣的信號線形成的區域越小越好,最理想的是微帶線設計,例如,與放大器連接的兩條取樣信號線要設計得儘量靠近或者最好在PCB的不同層面之間平行布線,最差的設計是天線效應會遠遠超出電阻本身實際電感的影響.

四端子連接的電路構成一個天線迴路,對EMI形成的感應電壓很敏感.

七,低阻值

四引線設計推薦用於大電流和低阻值應用.通常的做法使用錳鎳銅合金帶直接衝壓成電阻器,但這不是最好的辦法.儘管四引線電阻有利於改進溫度特性和熱電壓,但總阻值有時高出實際阻值2到3倍,這會導致難以接受的功率損耗和溫升.此外,電阻材料很難通過螺絲或焊接與銅連接,也會增加接觸電阻以及造成更大的損耗.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取樣電阻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一文看懂取樣電阻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8-18 11:16:35   一,電流檢測電阻的基本原理   根據歐姆定律
  • Buck變換器的電流取樣電阻放置位置優缺點分析
    文中同時給出了使用高端主開關管導通電阻、低端同步開關管導通電阻以及電感 DCR 作為電流取樣電阻時,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對於電流模式的 Buck 變換器,電流的取樣電阻有三種不同的放置方式:①放置在輸入迴路即與高端主開關管相串聯;②放置在輸出迴路即與電感相串聯;③放置在續流迴路即與續流的二極體或同步開關管相串聯。有時候為了提高效率,可以取消外加的取樣電阻,用高端主開關管的導通電阻、電感 DCR 或續流同步開關管的導通電阻作電流取樣電阻。
  • 1206 0.25R取樣貼片電阻規格主要參數詳解
    1206 0.25R(250mR) 取樣貼片電阻是屬於低阻值採樣電阻,在電路中主要是起到電流採集的作用,這類電阻也分為很多種,如合金貼片電阻,長電極合金貼片電阻,升功率貼片電阻,金屬膜貼片電阻等等。
  • 2512 0.039R合金電阻_39mR毫歐電流檢測電阻_R039取樣電阻
    聲明:本文由深圳順海科技原創,轉載請註明2512 0.039R/39mR/R039合金電阻是電阻中比較常見及應用居多的一種,材質時候有陶瓷合金製成,像陶瓷合金製成電阻都是具有大電流、高硬度、強度、剛度、耐磨性、耐高溫及耐蝕性等方面特點因此很多人都會優先選擇這類的電阻,主要作用在產品電路中起到電流檢測作用也被叫做電流檢測電阻及取樣電阻。
  • 2512 0.25採樣電阻_250mR毫歐貼片電阻_R250取樣電阻
    2512 0.25/250mR/R250貼片電阻是非常常到的電流檢測電阻,主要作用在產品電路中起到電流採集也因此又叫採樣電阻,像這類電阻分為很多種,如:合金貼片電阻,長電極合金電阻,升功率貼片電阻,金屬膜貼片電阻等等主要還得看該類電阻特性。一般都應用在於各類電池保護板中。
  • 精密電阻是什麼?精密電阻和普通電阻的區別
    精密電阻,是指電阻的阻值誤差、電阻的的熱穩定性(溫度係數)、電阻器的分布參數(分布電容和分布電感)等項指標均達到一定標準的電阻器。   精密電阻和普通電阻的區別材料性能上的差別: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精密電阻的誤差比普通電阻的誤差小很多。
  • 電阻的識別方法與應用電路
    電路根據功能的不同,使用的電阻也不同,功能簡單的電路多使用普通電阻,而多功能電路還使用了壓敏電阻、保險電阻、可調電阻、熱敏電阻、磁敏電阻等。電阻識別常見電阻的名稱、功能、特性、電路符號、實物外形如表2-3所示。
  • 2512 0.36R合金電阻_360mR毫歐貼片電阻_R360精密電阻
    聲明:本文由深圳順海科技原創,轉載請註明2512 0.36R/360mR/R360合金電阻都是貼片電阻同一款電阻,只是電阻命名不同像電阻阻值mR(毫歐)又叫毫歐電阻所以是根據阻值或特性去命名實際上本質是大同小異的
  • 電阻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麼,電阻是如何分壓的
    電阻是一種最為常用的電子元器件,它在電路中用量最大。電阻的主要作用有分壓、降壓、分流、限流、上拉、下拉、取樣、反饋、啟動、洩放、連續可調分壓器、電位器的音量及平衡控制、可變電阻調整偏流等,本節只介紹一些電阻的常用電路,其餘功能在後續電路中再做介紹。
  • 電阻在不同電路中的作用
    電阻   電阻是一個限流元件,將電阻接在電路中後,電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兩個引腳,它可限制通過它所連支路的電流大小。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大小一般與溫度,材料,長度,還有橫截面積有關,衡量電阻受溫度影響大小的物理量是溫度係數,其定義為溫度每升高1℃時電阻值發生變化的百分數。電阻的主要物理特徵是變電能為熱能,也可說它是一個耗能元件,電流經過它就產生內能。電阻在電路中通常起分壓、分流的作用。對信號來說,交流與直流信號都可以通過電阻。
  • 電位電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在開關電路中,電阻有何作用?該如何為...
    電位器通常都是由骨架、電阻元件及活動電刷組成。常用的線繞式電位器的電阻元件由金屬電阻絲繞成。   在開關電路中,電阻有何作用?該如何為電阻選型   開關電源電路中電阻的選用,不僅僅考慮電路中平均電流值引起的功耗,還要考慮耐受最大峰值電流的能力。
  • 電阻的秘密——你必須知道的電阻參數
    電阻的參數有很多,平時我們一般關注值、精度、額度功率,這三個指標合適即可。誠然,在數字電路中,我們無需關注太多的細節,畢竟只有1和0的數字裡面,不大計較微乎其微的影響。但是在模擬電路中,當我們使用精準的電壓源,或者對信號進行模數轉換,又或者放大一個微弱的信號時,阻值的小小變動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了。
  • 日本飛船取樣,美國飛船取樣,我國嫦娥5號取樣,誰更先進?
    日本隼鳥2號,美國OSIRIS-REx號,我國嫦娥5號,三艘人造飛船都已經成功在地外世界取樣,從取樣技術上來看,誰的技術更先進呢?在在確定誰更先進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三艘人造飛船的採樣過程。三個取樣飛船,誰技術更先進?
  • 運用「簡化版」 基爾霍夫定律輕鬆解決複雜取樣電路穩壓值計算
    維修實踐中改裝開關電源時我們往往需要計算原電源的穩壓值,一般的取樣電路相信大家都能輕鬆應對。但如果取樣電壓來自於兩個以上不同電壓值,這樣計算起來就相對麻煩一點了。比如有這樣一個液晶顯示器電源:取樣電路這裡的取樣電壓來自於V1、V2兩個不同的電壓,兩個電壓都會影響電源的穩壓值
  • R100貼片電阻分類
    ,其作用是對電流進行檢測,因此也有人稱為採樣電阻或者取樣電阻。R100=100mR=0.1R電阻,R100電阻也分為插件和貼片兩種,插件主要是用於傳統的開關電源等部分產品上,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會慢慢被貼片電阻替代掉,R100貼片電阻幾乎用用到了所以的電子產品上,不管是電源還是其他需要做限流的產品中,這個產品自常見的還是電源產品,如充電器,電源適配器,電池保護板,驅動控制器等等。
  • 毫歐姆電阻在汽車電子系統中的應用
    基本原理  根據歐姆定律,當被測電流流過電阻時,電阻兩端的電壓與電流成正比。當1W的電阻通過的電流為幾百毫安時,這種設計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如果電流達到10-20A,情況就完全不同,因為在電阻上損耗的功率(P=I2xR)就不容忽視了。我們可以通過降低電阻阻值來降低功率損耗,但電阻兩端的電壓也會相應降低,所以基於取樣解析度的考慮,電阻的阻值也不允許太低。
  • 一文看懂精密電阻選購及換算方法
    對1Ω(歐姆)以上阻值的電阻,與標識阻值相比±0.5%以內阻值誤差的電阻可稱為精密電阻,更高精密的可以做到0.01%精度,也就是電子工程師所說的萬分之一精度,此類電阻一般為薄膜電阻,使用此材質的電阻一般才能滿足生產工藝要求。這類阻值1Ω以上電阻的普通系列精密度在±5%以上,電子產品上最常見的就是5%精度的電阻,不屬於精密電阻範圍。
  • 實驗三 惠斯通電橋測量電阻
    一、實驗目的學會識別電阻的串並聯關係;了解和認識惠斯通電橋電路,並掌握電橋平衡條件;掌握用惠斯通電橋測量電阻的方法
  • 劉堅強電子學《看懂電子電路圖》3-2 看懂電阻串聯電路
    從上一講的學習,我們知道電阻串聯電路是電子電路中的一個基本構成單元。因此,進行看圖時,可以首先在電路中找到這個基本電路,然後根據該電路的功能,來掌握它在整個電路中的作用,這是看懂電阻串聯電路的方法。下面我們來實際看一下電阻串聯電路,先從大家最熟悉的開始,這是穩壓控制電路中的電阻串聯電路,也叫取樣電路(如圖3-2-1所示)。
  • NASA小行星取樣成功,預計2023回地球,太空取樣成常態?
    可以說太空中取樣返回地球,需要一定的科研技術才能實現的,算上此處美國的成功取樣,到目前為止,全球外太空取樣成功的案例也不過寥寥幾例,相對於人類已經發射了上千次的航天活動來說,可以算是不足幾百分之一的概率,可想而知這取樣的難度是有多大,既然難度那麼大,那為何還要外太空取樣呢?而且還主要是從小行星中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