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簡化版」 基爾霍夫定律輕鬆解決複雜取樣電路穩壓值計算

2020-12-03 電子世界一修哥

維修實踐中改裝開關電源時我們往往需要計算原電源的穩壓值,一般的取樣電路相信大家都能輕鬆應對。但如果取樣電壓來自於兩個以上不同電壓值,這樣計算起來就相對麻煩一點了。比如有這樣一個液晶顯示器電源:

取樣電路

這裡的取樣電壓來自於V1、V2兩個不同的電壓,兩個電壓都會影響電源的穩壓值,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計算呢?熟悉電工的小夥伴們一定知道,這種情況如果運用基爾霍夫定律就會變得很簡單。可是咱書讀得少別和我談什麼定律什麼公式, 好吧,咱們先來簡化一把。其實基爾霍夫定律說的是電路中任意一節點流入電流之和等於流出電流之和即∑I入=∑I出,這個不好懂?那咱們看圖說話:比如圖中的G點,有I1、I2兩個電流注入;而流出的電流為I3, 顯然I1+I2=I3。這下好懂了吧?嗯,其實我們已經在應用看似高深的基爾霍夫定律了,哈哈。

問題是我們就是因為不知道V1、V2的具體值才計算的呀,那我們首先得在V1、V2兩個電壓中區分出一個主次來,簡單點說就是看哪個電壓對穩壓值的影響力更大。圖中V2對應的分壓電阻R2=39.2K而V1對應的分壓電阻R1=3.65K,顯然V1對穩壓值的影響更為靈敏,所以V1是主要的而V2是次要的。接下來試著計算一下在不考慮V2支路情況下的穩壓值:V1={3.65K/(1.3K+1.21K)+1}*2.5V=6.13V。顯然V1的穩壓值不高於6.13V且極可能是5V。

然後我們再「假設」V2的值,當然假設也得靠譜比如參考其濾波電容的耐壓值和經驗數據(液晶顯示器電源5V+15V/24V的很多)。本例已知V2濾波電容耐壓25V,那麼我們把V2假設為15V。如此,I1=(15V-2.5V)/39.2K=0.319mA;I3=2.5V/(1.3K+1.21K)=1mA;I2=1mA-0.319mA=0.681mA。那麼UR1=0.681mA *3.65K=2.49V;所以V1=2.5V+2.49V=5V,計算結果是V1=5V;V2=15V,按這個結果找個電源改裝上去一定妥妥的。

本文由電子世界一修哥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簡述基爾霍夫電流定律_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公式_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教案
    在19世紀40年代,由於電氣技術發展的十分迅速,電路變得愈來愈複雜。某些電路呈現出網絡形狀,並且網絡中還存在一些由3條或3條以上支路形成的交點 (節點)。這種複雜電路不是串、並聯電路的公式所能解決的,剛從德國哥尼斯堡大學畢業,年僅21歲的基爾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1845年,在他的第1篇論文中提出了適用於這種網絡狀電路計算的兩個定律,即著名的基爾霍夫定律。
  •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理解_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方程_基爾霍夫電壓定律例題
    在19世紀40年代,由於電氣技術發展的十分迅速,電路變得愈來愈複雜。某些電路呈現出網絡形狀,並且網絡中還存在一些由3條或3條以上支路形成的交點 (節點)。這種複雜電路不是串、並聯電路的公式所能解決的,剛從德國哥尼斯堡大學畢業,年僅21歲的基爾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1845年,在他的第1篇論文中提出了適用於這種網絡狀電路計算的兩個定律,即著名的基爾霍夫定律。
  •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例題詳解_基爾霍夫電壓定律例題詳解
    40年代,由於電氣技術發展的十分迅速,電路變得愈來愈複雜。某些電路呈現出網絡形狀,並且網絡中還存在一些由3條或3條以上支路形成的交點 (節點)。這種複雜電路不是串、並聯電路的公式所能解決的。   1845年,剛從德國哥尼斯堡大學畢業、年僅21對的基爾霍夫在他的第一篇論文中提出了適用於網絡狀電路計算的兩個定律,即著名的基爾霍夫定律。
  • 電工基礎之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irchhoff laws)是電路中電壓所遵循的基本規律,是分析和計算較為複雜電路的基礎,1845年由德國物理學家G.R.基爾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
  •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對於簡單電路,我們已知電路中電壓和電流均為與所施加的激勵源同頻率的正弦量。此結論可推廣到線性穩態的複雜正弦交流電路中去。對於複雜的線性電路,如果所有激勵源均為同一頻率的正弦函數,則各支路的電流和電壓都為和激勵源有相同頻率的正弦函數,都可以表示為相量形式,在電路計算中可採用相量計算的方法。
  • 電路中重要的「遊戲」規則:基爾霍夫電壓和電流定律
    電路並不僅有電源和電阻,電路的設計來自系統運行的需求,19世紀中期,德國的物理學家基爾霍夫,拓展了歐姆定律,讓我們可以計算複雜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他根據我們已知的電荷和能量守恆的關係,提出了電路分析的兩條重要準則,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基爾霍夫在23歲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時提出的,基爾霍夫電壓和電流定律是電子學中最重要的定律,他第一次為電路的走向制定了規則。
  • 基爾霍夫定律:支路、節點、迴路和網孔
    一、引入基爾霍夫定律是針對複雜電路而言的,複雜電路就是指無法直接用串並聯電路的規律求出整個電路的各種參數的電路,稱之為複雜電路。也可以這樣理解,電路中有兩個及其以上的電源,並且不能合併的電路。如圖複雜電路所示, ACDBA迴路和AEFBA迴路是網孔,AEFBDCA迴路不是網孔。電路中的網孔數等於獨立迴路數。
  • 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和能量守恆分析
    因此,在將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應用於特定電路元件時,重要的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元件兩端的電壓降和源的電動勢的代數符號(+和-),否則我們的計算可能是錯誤的。但是,在我們進一步仔細研究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之前,首先要了解單個元件(例如電阻器)上的壓降。單迴路元件對於這個簡單的示例,我們將假定電流I與正電荷流(即常規電流)的方向相同。
  • 電氣新手必知:基爾霍夫定律01(八)
    不知道大家對基爾霍夫有沒有了解過,什麼?沒聽過?不了解沒關係,但是關於基爾霍夫定律,學員們就有必要掌握了,畢竟基爾霍夫電路定律可是解決複雜電路問題的重要工具。在《電工基礎》的第10課時中,曹老師主要講的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顯然,這節課講的都是關於電流的,那麼,我們就開始學習吧。在做基爾霍夫定律這道菜之前,我們還是要先準備一些材料滴。下圖8-1就是基爾霍夫定律的基本配菜(基本術語),結合電路圖,不知道大家看出了什麼?
  • 電氣新手必知:基爾霍夫定律02(九)
    在上一次學習了第一道菜「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後,這次我們繼續學習第二道菜「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電工基礎入門#在《電工基礎》的第11課時中,「曹大廚」(把曹老師說成廚師,不知道他會不會打我,噓~~)再次給我們展示了他的精湛廚藝,詳細的講解了基爾霍夫電壓定律以及它的應用。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在任一瞬間,從迴路中任一點出發,沿迴路循行一周,則在這個方向上的電位升之和等於電位降之和;或者說:在任一瞬間,沿任一迴路循行方向,迴路中各段電壓的代數和恆等於零。
  • 什麼是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是用來確定迴路中各段電壓間關係的。如果從迴路中任意一點出發,以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沿迴路循行一周。則在這個方向上的電位降之和應該等於電位升之和。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時,該點的電位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此即電路中任意一點的瞬時電位。具有單值性的結果。
  • 大學電學——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分析電路,我們已經有了模型:電壓源,電流源,受控源,電阻,也給出了參考方向的選擇方法。那麼就差一個分析公式了。初中用的,在簡單電路中,還是很好用的,也是電學的基礎,歐姆定律一刀出,沒有搞不定的。但大學這會兒,咱見到的和學到的都比較複雜,電路也更多。
  • 電工基礎:電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31)
    時間過去了這麼久,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之前所學的電路基本定律: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顯然是沒有的,也就是說,不管是交流電路亦或是直流電路,都必須遵循基爾霍夫定律。那麼,在正弦交流電路中,用相量表示的各種正弦電氣量,結合基爾霍夫定律又是怎樣的形式呢?接下來就讓我來給大家揭曉電路基本定律(即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是怎麼樣的吧!
  • 基爾霍夫定律的應用——電源的等效變換
    基爾霍夫定律的應用--等效變換今天繼續電壓源串聯這是兩個電壓源與兩個電阻串聯的電路圖,採用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我們可以得出其開路電壓u,繪製電路圖如下。通過基爾霍夫定律得出以下方程:i=is1+u/R1+is2+u/R2化簡後得到:i=is1+is2+(1/R1+1/R2)u我們可以像電壓一樣,繪製電路等效後的簡圖。
  • 基爾霍夫定律的應用--等效變換
    在實際應用中,有時會發現,有些電路可以通過簡化來節省對結果的求取過程,也會更容易理解,這個簡化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等效變換。01等效變換就是把相同的部分作為一個等效的替代,結果不影響電路的功能。也可以是把電路中的一部分進行變換,變換後,該部分外部埠電壓電流值保持不變,或者外部埠的電壓電流關係都保持不變。同樣可以有多個等效變換存在於電路中。
  • 大學電學——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在上次文章中,說的電流定律,我們在選取節點時,對於等電位的點,可以算作一個點。對於節點較多的,選取方程時,可以列出N-1個方程。比如兩個節點的,列一個方程,三個節點的,列兩個方程。之後聯立方程就可以了。須記得,要提前選取參考方向。
  • 電路定理與科學家
    定理&方法科學家生平基爾霍夫定律基爾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德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化學家。21歲在柯尼斯堡就讀期間,就根據歐姆定律總結出網絡電路的兩個定律(基爾霍夫電路定律),發展了歐姆定律,對電路理論作出了顯著成績(1845年)。在光譜研究中,他與本生合作,開拓出一個新的學科領域──光譜分析,採用這一新方法,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銫(1860年)和銣(1861年)。後來基爾霍夫又提出了天體的光譜分析法,帶領天體物理學進入新紀元。
  • 如何測試穩壓二極體的穩壓值
    測量穩壓二極體的穩壓值VZ的方法如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如圖1所示,萬用表打到R×10k(內電池電壓E=9V)檔,黑表筆接穩壓管負極,紅表筆接正極,穩壓二極體處於反向接通狀態,其計算圖1 用萬用表測量
  • 復頻域(s域)中的電路定律、電路元件及其模型
    電路中最重要的兩個定律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其表達式為:KCL: 對兩個定律的方程式作拉普拉斯變換,即有:KCL:
  • 電路基礎知識最全匯總
    基爾霍夫定律 :1.幾個概念:支路:是電路的一個分支。結點: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聯接點稱為結點。迴路:由支路構成的閉合路徑稱為迴路。網孔:電路中無其他支路穿過的迴路稱為網孔。2.基爾霍夫電流定律:(1)定義:任一時刻,流入一個結點的電流的代數和為零。或者說:流入的電流等於流出的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