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是MBA提前面試中個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MBA的提前面試,其他各類個人面試也幾乎都是以自我介紹開場的。自我介紹關乎面試官對申請同學的第一印象,也是面試官對同學的提問來源,所以很重要。那麼自我介紹應該如何做呢?
自我介紹形式
傳統的自我介紹以口述為主,MBA個面自我介紹往年也大多如此。但是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高校的提前面試都轉移到了線上進行,在線面試系統工具的多樣性,也使得這一年MBA個面自我介紹的形式豐富起來,比如結合PPT或視頻等形式。
如果高校不要求一定採用PPT或者視頻輔助形式,那麼同學自我介紹採用常規或是其他輔助形式都可以。形式不決定分數,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優勢來展現內容,然後再根據內容來決定用哪種形式展現比較好。
自我介紹內容
根據各個高校的規則,自我介紹的總時長一般在1-5分鐘之間,內容主要由教育經歷、工作經歷、職業規劃、其他闡述構成,每個部分講多久要根據總時長而定。這幾項對於考生來說,其實就是講清楚「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三個問題。
具體到每個部分都怎樣表述,下面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議。
01
教育經歷都說些什麼?
首先肯定是姓名、年齡等,這些內容一帶而過即可,不需做太多的噱頭,因為這不是MBA面試官最關心的。
關於畢業院校有幾點注意,如果是985/211院校要自信的說出來,這類院校是有加分的;如果學業期間拿到過獎學金、比賽成績、擔任學生幹部等也要展現。如果前兩者都一般,那麼是否在工作期間不間斷學習,取得了什麼成績,這也可以作為補充。
如果教育經歷部分沒有亮點,那麼就不要在此過多說明,趕快把考官帶入後面的闡述過程。
02
工作經歷都講哪些?
關於工作經歷,首先要說的是,如果你只有一兩家公司就職經歷,按照時間線闡述這一兩家的工作經歷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曾任職公司數量比較多,那麼逐一闡述從時間要求來說不太現實,其次也顯得非常囉嗦,這就要注意按照一定歸類合併來闡述。
比如,如果你現在是創業者,那麼可以按照創業前/創業後闡述工作經歷;如果你在不同公司曾經任職銷售、市場等多個崗位,那麼你可以按照工作的職能進行分類闡述。
然後是各個模塊具體闡述,建議按照公司—部門—個人,這三個角度遞進闡述,先說明你所就職的公司是什麼行業、什麼性質,是做哪些業務的。然後說明你所在的是什麼部門,具體承接哪些事務,最後說你個人在部門中擔任什麼角色、有什麼價值。個人價值的闡述是這部分闡述的重點內容。
03
職業規劃怎麼規劃?
職業規劃也是你要講給面試官的重要內容,職業規劃首先是你對自己未來的定位:是否打算創業?是否打算換行或換職能?具體在什麼行業發展?希望承擔什麼職能什麼職位……這些要清楚地表達給面試官。
光有定位還不夠,關鍵是你想怎樣實現這樣的目標,也就是實現路徑是怎樣的,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短期、中期、長期規劃了。很多同學不知道怎麼做規劃或者做的規劃比較空,其實這裡需要做的事情是,了解你目前與未來定位的差距在哪裡,你的未來規劃就是如何彌補這些差距,這些差距可能需要1年、3年、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彌補,這就是你的實現路徑。
如果對定位及如何彌補比較困惑,建議求助他人。原行業可以求助你的領導,轉行可以跟行內人士請教一下。這裡切忌只說希望通過就讀貴校MBA實現目標,因為很容易被高校反問,如果我們學校不錄取你怎麼辦,而是要談談自己已經在做什麼了。
04
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闡述什麼其他內容?
自我介紹時間充裕的情況下,你可以談談你的業餘愛好、做過的公益活動等。注意說這些的目的也是為了體現你在學習及工作能力之外的價值,可以凸顯你的個人特色,最好有相關的成績彰顯。比如業餘愛好唱歌,那麼是否參加過什麼歌曲比賽拿過名次;比如參加公益活動,公益活動的內容是否可以量化……
另外也可以談一談我為什麼選擇XX學校,或者我可以為XX學校帶來什麼。增加你與申請高校的黏性,也是不錯的。但是如果沒有什麼可以說出來的,也不必強求,著重在工作經歷和職業規劃上即可。
自我介紹注意要點
總體來說,個面的自我介紹環節,主要注意幾個方面:
提前將「自我介紹」做到全文流利「背誦」且沒有背誦痕跡。面試時高壓力+不可控,流暢的自我介紹會顯得更成熟自信,絕對加分;
整場要控制好語音、語速、和時間,保證讓面試官聽得清楚明白,且不會因為超時而被打斷;
描述個人優勢時候要善用對比和數據,讓面試官能直觀感受到你到底有多優秀;
職場轉換的銜接要有邏輯性,考官很可能在後續環節進行提問。
高級的自我介紹可以將自己的個人亮點做成伏筆放入自我介紹中,引導高校提問。從而化被動面試為主動面試。
以上就是關於MBA自我介紹的幾點建議,備考2022年MBA的同學們可以提前收藏,早做準備。尤其是關於職業規劃的實現路徑思考,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了,這樣能讓你的面試準備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