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沒有孩子的時候,我對她(他)有很多的期待:她如果是個女兒,希望她漂亮可愛,人見人愛;如果是個小男孩,希望他勇敢強壯,有氣概有擔當。可是當我成為一個媽媽,把一個抱在懷裡的小人養成一個會和你聊天,整體在你屁股後面,依賴你,粘著你,你看著她的小臉那麼天真無邪,那麼美好,你只希望她幸福快樂。
幸福,是我們對孩子最美好的期許,也是我們所有人想要擁有的,可是幸福又不是那麼容易得到。
0101如何得到幸福
《心流》的作者米哈裡說:「幸福如此難得可貴,主要是因為宇宙初創之時,就沒有以人類的安逸舒適為念。它廣袤無邊,充斥著人類生存的空洞與寒漠,它更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
所以有人說,幸福總是在別人的眼睛裡。
深以為然。大多數時,我們眼裡別人的幸福有時只是我們以為。
就像很多人認為,有錢人就一定是幸福快樂的,殊不知有錢人也有他們的煩惱,不是有句話這麼說:錢能解決的事兒,那都不叫事兒。有錢人的煩惱都是錢解決不了的煩惱,那才是令人絕望的煩惱。
所以有錢就能使人幸福嗎?我不以為然。
那麼一時的感官享樂呢?米哈利一言中的:「享樂的片刻轉瞬即逝。」。
就像我們追劇熬的夜,那都是熬得黑眼圈呀。
那幸福到底在哪裡呢?我們什麼時候才感覺幸福呢?是擁有健康?美貌?權利?
實際上,除了健康是我們得以生存的客觀條件外,其他的似乎都與外在的比較、評判標準相關,有太多外在的主觀因素,所以這些似乎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最終答案。
也可以說這個問題既有哲學性,又有探索性。
哲學家密爾說:「自問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覺就蕩然無存了。」
而米哈裡告訴我們:幸福並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幸福是你全身心的投入一樁事物,達到忘我的程度,並由此獲得內心秩序和安寧時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最優體驗,米哈裡稱之為「心流」。
所以說,心流是我們獲得幸福的必要路徑。
0202該如何快速進入心流
其實我們生活裡有很多這樣的「心流」體驗。
比如,之前有位閨蜜跟我說,她家的廚房就是她的地盤,她在裡面得心應手,特別是做晚飯時,什麼時候收拾食材,什麼時候下鍋,什麼時候把飯菜盛出來端上桌,她老公正好開門回家,每次她都拿捏得特別準。
所以閨蜜說,當她在廚房做飯時,都能分辨出她老公上樓的腳步聲,對她來說,在廚房為家人準備飯菜,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這就是一種最優體驗,也可以說為家人盡心做飯這件事讓她達到「心流」的狀態。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怎麼才能更多、更快地達到這種「心流」的狀態、擁有這種最優體驗呢?米哈裡給出了五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注意力。也就是做一件事情時的專注力。
第二步,有一個你願意為之付出的目標。這個目標讓你專注於此事。
第三步,有及時的回饋。
第四步,當你專注於此事時,忘卻了周遭其他的人和事。
第五步,達到了忘我的狀態。
簡而言之就是,做一件事時是你心甘情願付出時間、精力、體力的,這樣就更容易專注於此事,達到一種忘我的投入狀態,也就很容易進入「心流」模式。
拿我自己來說,我剛開始練瑜伽時,對於老師說的,體式要配合呼吸,不要去看別人,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特別是流瑜伽,一個體式對應呼吸的一呼或一吸,而我總是做不到。甚至有時為了生硬地做到某個體式,忘記呼吸,不但絲毫體會不到做瑜伽的樂趣,還因為為了照葫蘆畫瓢做體式,造成身體其他部位代償,根本練不到真正要練習的身體部位。
後來經過和老師溝通,積極地調整心態,做體式時,真正做到只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接受自己身體的局限,不強迫自己做體式,閉上雙眼,跟隨老師的口令和自己的呼吸,吸時加深,呼時放鬆,在一呼一吸間,自己的身體一次次突破原有的邊界,原有的疼痛感和拉伸感,隨著一呼一吸,都變得可以接受了。
實際上是因為,當我關注於自己的一呼一吸時,就會專注於自己的瑜伽動作,有助於完成體式,也就有了一種最優的瑜伽體驗。
所以說,想要進入心流模式,就是專注地、投入地、忘我地去做一件事情。
0303進入心流對我們的影響
當我們不斷進入心流模式時,不僅能幫助我們擁有更多的最優體驗,也更多地體驗幸福快樂的感覺。
比如說做事情時,快速進入心流模式,就能很容易做到「知行合一」。
這是因為在極度專注下,我們把自己原有的知識儲備、意識、情緒狀態等都與自己的行為相匹配。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曾提到,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你怎麼解釋它。
就是說外部資訊進入我們的大腦後,我們會形成怎樣的意識很重要。就像一千個人眼裡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實際上,這就是進入了心流模式的良性循環。另外在心流模式下,外部環境也會越變越好。
這是因為,如果我們要想更好地進入心流模式,首先要改變我們的外部環境,那樣做能讓我們感覺到安全與舒適。
其次,在心流模式下,我們更容易去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不斷改善幸福和睦的家庭關係等,這些不僅讓我們更容易一心一意,也更容易進入心流模式。
總之,心流是我們快樂的源泉,進入心流模式是我們工作生活的理想狀態,但是,它不可強求。所以我們要學著接納自己,敢於承認自己的不完美,腳踏實地地,一點一滴地進步。
涓涓育兒記,文字背後有顆溫暖的心,一起育兒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