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幾年,教育題材的影視作品不斷增加,讓很多家長在熒幕裡看到的平常的自己。比如電視劇《虎媽貓爸》,趙薇飾演了一個對孩子要求嚴格,幾乎盡善盡美的媽媽。可是現實中,誰又能做到不犯一點兒錯誤,十全十美呢?不完美的孩子才真實,家長們應該知道。
小寶的媽媽是高中老師,媽媽知道學習對一個人有多重要,更知道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基礎沒有打好,思維方式太亂,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甚至可能沒有學上,遭受現實和心理的雙重打擊。因此,小寶媽媽要求,每個科目都需要拿到98分以上,她希望100分是常態,而不是變態。
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之下,小寶內心非常壓抑,他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達不到媽媽的完美要求。於是。原來活潑開朗的小寶,在升學路上,變得內向、不愛說話,犯錯了會自己反省,得到成績了會患得患失。
要知道,會哭泣的孩子才有血有肉,父母應該讓孩子「不完美」。
一、在育兒路上追求「完美」的家長忽略了什麼?
應試教育之下,許多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稍微鬆懈一點,就會落後於人,畢竟現在的文化教育越來越普及,孩子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厲害,所以不少父母逼著孩子學,逼著孩子成長,逼著孩子做全能的人。
殊不知,在追求孩子完美的路上,家長早已忽視了天真、有想法、自主、有主見的孩子,以及那個具有自我特徵,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的孩子。追求完美的家長,把孩子的個性同共性混淆,逐漸地沒有了「自我」。
二、你不可能變成「完美的家長」,孩子也一樣
《虎貓貓爸》裡,想要孩子完美成才的趙薇「夫妻」是失敗的,在引導孩子「完美」的過程裡,首先熄滅的是孩子的創造力,再者是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和信任感。因為孩子會在無止境的要求裡變得自我懷疑,永遠都不滿足的家長,會讓孩子很疲憊。
而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註定以失敗告終,畢竟,再完美的人也會有缺陷,不完美的孩子和家長,才是最正常的。
就像我們會犯錯一樣,孩子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犯錯,家長本就不完美,如何要求孩子完美不已呢?我們不可能成為一個沒有缺陷的人,孩子也是。
三、有「不完美的家長」才能出現真實的孩子
一些父母認為,只有自己強大,一絲不苟,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的確,父母的文化水平、思想高度等,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維,但是,這並不是要求每一位家長做到「完美」。
恰好是每個人身上的不完美,組成了最真實的自己。就像孩子在畫畫的時候,不一定會把天畫成藍色,他可能會用粉紅色填充……
正是這些看起來和「標準答案」不一樣的東西,構成了豐富的世界,對於孩子而言,他需要這份自由和天地。
父母因為不完美而成為獨立有個性的自己,那麼孩子同樣需要父母給予並保留這份真實。有「不完美的家長」才能出現真實的孩子,對此,家長們該放手了。
四、讓孩子接納「不完美」,家長應該怎麼做?
1、允許孩子犯錯
犯錯不是最可怕的,錯而不自知,才是更加恐怖的行為。就好比我們經常說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因永遠比結果更重要,這是成長的基石。
因而,當孩子犯錯後,家長不要一味地一味地提要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找到「病根」,這樣才是幫助孩子成長。
2、尊重孩子的個性
比如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整理東西,可是當他們要找東西不會耽誤時間,顯然。這是壞習慣,可是無傷大雅不是嗎?允許孩子有個性,這是不完美教育的開始。
3、承認自己以及孩子的「普通」
誰都希望功成名就,可是成功是需要時機和能力的,我們不能只看到一個優秀的人身上,散發出的魅力,更要看到成功背後的條件。承認自己的普通,就是成功的開始,這樣才能用平常心對待許多問題,看明白許多問題,並加以利用。
在這裡提醒大家,讓孩子看到父母的不完美,共同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才是教育最真實的模樣,如此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更「健康」。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孩子的不完美」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