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的早晚影響智商?家長3點誤區讓孩子晚說話,千萬要重視

2021-01-13 不省心的娃

孩子一出生,就承載著父母所有的希望。父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當孩子學會叫父母的時候,叫爸爸媽媽。這是父母最幸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有回報的。但是孩子遲早會開口,甚至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儘早開口付出很多努力。

一般寶寶什麼時候說話?

其實我相信老一輩的人都會知道孩子在什麼年齡會做什麼樣的事情。然而,年輕的父母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在談論什麼樣的時間段。那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其實一般來說,孩子1~2個月就開始牙牙學語了。當孩子長到2~6個月的時候,可以有表情,可以興奮地笑,可以興奮地叫。當孩子長到8~9個月的時候,是爸爸媽媽最興奮的時候。這時,孩子會學會給父母打電話。到了10~12個月,孩子真的會叫爸爸媽媽了。

剩下的一年,孩子會慢慢明白大人在說什麼。但是孩子的成長是獨特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這樣成長和發展的。這麼多生意,家長會問孩子說話時間,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係嗎?

許多父母為他們的孩子說話早而自豪。有很多珍貴的父母,說孩子說話早,智力就會高。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沒有科學證據。

兒童的言語與智商發展沒有直接關係。沒錯,當一個孩子的邊緣天賦比別人高的時候,真的比別的孩子說話早。但只能證明孩子的語言天賦比別人高。而且因為孩子的語言天賦比別人高。這樣的孩子也更會表達,更會交際。但和智商無關。其實孩子的語言是父母教的。當孩子模仿父母開始說話時,父母教孩子說話的方式就會有所不同。有些父母教孩子說話的方式很糟糕。

父母用什麼方法教孩子說話是不對的,知道真相的父母都要哭了

「填鴨式」教學

有很多家長希望孩子早點說話,早點叫自己爸爸媽媽。孩子小的時候,在他們面前不停地嘮叨。有時候,和孩子說話,沒有目的,只是為了讓孩子多聽自己的話。我認為,當孩子聽別人這麼多的時候,他們可以更早地學會說話。

但家長不知道的是,這是背道而馳的。當父母不斷向孩子表達的時候,孩子就會沒有表達的欲望。會降低孩子說話的欲望,讓孩子越來越晚的學會說話。幼兒語言教學

相信很多家長會用一些疊字來教孩子說話。比如吃晚飯,喝奶奶等等。其實對於成年人來說,這種說話方式是不正確的。但是父母是這樣教孩子說話的。

會對孩子的說話習慣產生影響。孩子會認為這種說話方式才是正確的說話方式。所以,家長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用正確的說話方式。否則會誤導孩子的觀念。對以後的兒童語言教學極為不利。

非邏輯教學

有些父母只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教他們發音。但是孩子不明白父母在說什麼。其實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孩子的認知是有影響的。所以家長在開始教孩子說話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具體的對象來教孩子說話。讓孩子逐漸理解父母教的單詞的意思。父母教孩子說整句話的時候,最好結合一些語境。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所說的意思。這種教學方法對孩子比較好。

消息:

其實孩子的說話時間對孩子的智力沒有直接影響。不管孩子說話早還是晚,經過父母的良好教育,都會成為聰明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多大開口說話算是正常?說話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導讀: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最為讓爸爸媽媽們感到開心的時候,就是寶寶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很多媽媽聽到寶寶居然開始懂得喊媽媽的時候,整顆心都要開心到飛起來了。而且,很多父母們都覺得,開口說話早的寶寶,就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 抓住孩子說話黃金期,讓孩子「能言善辯」,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所以家長應該要重視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注意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千萬不要盲目相信「貴人語遲」等老話。世界上可沒有那麼多「愛因斯坦」。家長們要抓住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幫助孩子一點點提升說話興趣,促進孩子的說話能力。孩子遲遲不開口講話,家長應該要怎麼辦? 1、多和孩子說話 想讓寶寶成為小「話癆」,家長首先變成「話癆」。
  • 都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早的寶寶智商高?
    導讀:都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早的寶寶智商高?雖然我們經常聽老人說「貴人語遲」,但我想這只是安慰人心的一句好話吧。畢竟孩子說話晚了,作為家長肯定是會著急的。其實,孩子智商高和低跟說話的早晚是沒有必然聯繫。智商高是因為先天的基因、後天的培養和孩子自己的努力,才能讓他比別人更出色。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說話有早的也有晚的,就跟孩子學走路是一個道理,有的孩子走路早也有的孩子走路晚。
  • 孩子說話晚不等於智商低!滿足這6種情況,智商高又聰明快來看看
    前兩天在育兒群裡跟媽媽們討論孩子說話早晚的問題。大玉兒家的寶寶快3周歲了,說話還是不利索,她非常擔心。跟她情況類似的還有很多。我堂妹家的女兒快到5歲了,說話還不利索。差點夫妻倆要鬧離婚。那麼孩子說話晚真的是智商低嗎?其實不然。
  • 開口說話早的孩子更聰明,還是「貴人語遲」?可以看下語言能力表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有些寶媽的心裡就非常的不舒服,什麼時候,開口說話的早晚,已經成為定義孩子智商的標準了?難道孩子開口說話晚,就說明智商不高?雖然一方面覺得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另一方面,也會受到這樣的話的影響。
  • 研究發現: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預測是一方面,家長的幹預,也是一方面。有時候,哪怕一個孩子智商再高,若是從出生開始,就被關在一個陰暗的小屋裡,那麼天才也會隕落。 因此,關注三方面的衡量水平,家長加以重視,不僅能夠預測孩子的智商,說不定,還能給孩子提上幾分。 1、令人驚訝的專注力 通常情況下,小朋友是沒有什麼專注力的,只要周圍有那麼點風吹草動,就會被吸引了過去。
  • 說話遲的兒童是不是智商低?你家寶寶幾歲開口說話?
    隔壁王大爺的孫子已經開始背唐詩了,李大媽的孫女開始念《三字經》了,而自己和他們同齡的孩子什麼都不會,說話遲的兒童是不是智商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方面的疑問,但背後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父母都比較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更別提語言上的交流了。
  • 老一輩都說「貴人語遲」,那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科學早有解釋
    在孩子所有的技能當中,說話這項能力是大多數家長最重視的。畢竟誰不想聽一聲萌萌的爸爸媽媽呢?而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說話,家長難免就會感到著急。但是老一輩的人通常會給出這樣的解釋:「貴人語遲。」那麼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呢?
  • 智商低下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特徵,中一個家長就要重視起來
    而且快兩歲的孩子,還不會走路,需要趴著才能向前。同學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基本沒回應,只顧著做自己的事情。給孩子一塊水果,好幾次才抓到。朋友回家之後,幾天都沒有睡好。因為她自己就是做育兒的,雖不能肯定孩子是哪方面的問題,但絕對不太正常。可同學看起來,不像是不知道的樣子。如果貿然提起,也怕對方介懷。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真能自愈嗎?家長有這些誤區,小心耽誤孩子!
    ,還不會說話,看到孩子這樣家長心裡都心急如焚。那麼語言遲緩的誤區都哪些呢,家長們都知道嗎?關於語言發育遲緩的誤區1、孩子長大了就好了,還有人說貴人語遲,這些都是自我安慰的藉口,雖然說孩子都不相同,但是如果差異過大,家長們還是要引起注意的2、有些家長希一次性短時間內就徹底治療好語言發育遲緩,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根據醫囑對孩子進行幹預和治療。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
    孩子的語言問題似乎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了,隨手一翻就可以在我文章的回覆裡面找到幾個。可儘管是一個常見的問題,但一些家長對此還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孩子的語言是如何發展的。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1)說話晚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
  • 孩子的說話早更聰明還是貴人語遲?美國研究人員:真正原因在這
    說話晚並不代表孩子就笨,最有力的反證就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7歲才開始說話,而這麼晚說話的原因就他懶得說(天才總是寂寞的)當然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愛因斯坦,如果家長還是擔心自己孩子說話遲會不會笨的話,那看看美國的這個研究吧。
  •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後臺收到了一位寶媽的提問:我家孩子快3歲了,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可朋友家的孩子2歲多說話都特別流利,都說男孩說話晚是真的嗎?為什麼寶寶說話還有早有晚?
  • 孩子和空氣說話,其實是她的「假想夥伴」,父母要注意3點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的時候有些家長就會很困惑,自己的孩子有一段時間不知道怎麼了,竟然自言自語的,對著空氣在說話。在鄉下聽很多老人說是不懂事的孩子還通著天眼,能看見不乾淨的東西。對於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我們不發表言論,但是家長也不要太慌張。孩子的這種和虛擬人物說話的行為其實是在向"假想夥伴"傾訴,看不見的人物,或者是孩子的布娃娃,超人、金剛模型等。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關於培養孩子的種種能力中,邏輯能力是最不被家長重視的,但是邏輯能力對於孩子的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邏輯能力的差距並不是很明顯,當他們上了小學之後,我們會能發現學習好的孩子恰好是那些邏輯能力高的孩子。
  • 如果孩子有這些特點,暗示將來智商高,千萬別以為是「熊孩子」
    但孩子鬧歸鬧,家長們可千萬別在孩子小時候,就因為頑皮而給他貼上「熊孩子」標籤。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把心中的那個標籤撕掉,如果孩子有這些特點,暗示將來智商高,千萬別以為是「熊孩子」,你家孩子中了嗎?
  • 「寶寶說話晚」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是正常現象還是自閉症?
    很多寶媽寶爸到寶寶學說話階段都會有這樣的困惑:1歲了怎麼還沒學會叫爸爸媽媽;寶寶不喜歡理人,怎麼喊都依舊一聲不吭。在面對小區裡其他寶寶早已經學會說話,自己的寶寶卻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急的不行而跑去求醫的例子比比皆是。
  • 育兒家丨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更聰明,這話到底對不對?
    每每聊起,她媽媽都很焦慮,大家都安慰她:「沒事沒事,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肯定是個有福氣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貴人語遲」跟孩子說話早晚一點關係都沒有。此話出自《論語》:「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指的是有內涵有思想的人,是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說話的。
  • 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孩子何時學會走路屬正常情況?
    相關數據表明,關於諮詢走路姿態的問題,至少每天有5到10例,絕大多數寶媽表示不能判斷孩子走路的姿態是否正確。孩子與孩子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很多孩子出生之後,隨著時間不斷的成長,有的孩子會出現走路比較早的現象;但是有一些孩子就會比較晚,家長們會拿這件事來衡量孩子自身的智商問題。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
  • 孩子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以後孩子受歡迎
    孩子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接受教育,家長的一言一行,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因此,父母對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相比之下,在孩子智力發育的過程中,幹擾因素就相對較多:環境因素、閱歷因素、營養因素等等。因此,智商和情商相對比,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成功這一觀點是可以「立住腳跟的」。而這一觀點更是被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所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