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

2020-12-03 大道5疆

孩子的語言問題似乎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了,隨手一翻就可以在我文章的回覆裡面找到幾個。可儘管是一個常見的問題,但一些家長對此還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孩子的語言是如何發展的。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

(1)說話晚

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

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

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2)吐字不清

這種情況很常見,吐字不清就是把「A」說成了「B」,意義雖然沒有改變,但聽上去卻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兒。吐字不清一般分三種,一是輔音發不好,如把n發成了l,把p發成了b等;另一種是元音發不好,如把ang發成了an,等等;也有元音和輔音同時發不好的,這就麻煩了,家裡人能聽得懂,對於外人來說,就不知道孩子在說什麼了。

(3)仿說

前兩種情況問題不大,問題大的是仿說,即你說什麼他就跟著說什麼,哪怕你說的是個問句,他也會跟你一樣地問你,比如你問他「你吃飯了嗎」?孩子也會問你「你吃飯了嗎」?這就不光是語言問題了,它還涉及「理解和認知」的問題。所以,有些專業人士會把這類孩子歸到疑似自閉症裡去。

同時,有這種現象的孩子,一般都不願意與人交流,不願意回答別人的問題,因為他聽不懂,這屬於聽覺性語言中樞的問題。

(4)肢體語言有問題

還有一部分孩子,不光是不會說、說不好,而且他的肢體語言也不行,如不會用手指物,不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另一方面,他也不太理解別人的肢體語言,也不會看人臉色。所以,這樣的孩子在表達自己需求時,是非常困難的,只會用哭、喊、鬧來表達。

什麼原因導致的?

凡事都要找到原因,原因找得準、找得對,才能精準、高效地解決問題。語言問題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把導致孩子語言問題的原因找到了,解決起來就不難了。一般情況下來講,語言問題有三種原因。

(1)家庭語言環境

孩子的語言獲得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也是模仿的結果。孩子從發音開始,到開口說話,這個過程是需要模仿的。就像出生在廣東的孩子,從小就會說粵語;在天津長大的孩子,天津話說得就好。相反,在哈爾濱長大的孩子,對閩南話會很陌生;在陝西成長起來的孩子,就不會說寧波話。語言環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所以,平時,家裡帶孩子的大人應該多跟孩子講話,自己在做家務時,也要用適當的語言來描述一下,此外,家庭成員間的和睦的關係和家庭氣氛也是很重要的。

(2)運動過少

運動(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與語言是相關的,因為運動和語言在大腦皮層的同一區域。運動,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跟語言是相互促進的關係。這個觀點提出後,很多網友給我提供了不少「反例」,有的說他小時候運動很好,就是語言不好;有的說孩子運動不好,但語言還是不錯的。運動與語言只是在同一區域,並不是「重疊」的或相同的區域,也就是說,它們畢竟只是鄰居而已,是「相關」的和「相互促進」的關係,所以,有些「特例」也是正常的。

(3)原始反射不整合

孩子出生以後的一些動作和反應,尤其是一些機械化的、程序化的、自動的動作,基本都是由原始反射控制的。進化成這個樣子的好處就是速度快,不需要大腦皮層來參與,即不需要思考,能很好地幫助孩子生存和發展,當大腦皮層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原始反射便被整合到其他反射或整合到大腦皮層裡了,讓大腦皮層來「指揮」孩子的動作和反應,這樣會更複雜、高級。可是,一些孩子錯失了整合原始反射的大好時機(玩耍過少、感官刺激過少等),就造成了原始反射的殘留(不整合),因而這些動作還由原始反射來控制著,這也是造成孩子的種種問題的最根本原因。語言的發展也一樣,如果張口反射、足蹠反射、手拉反射和抓握反射不整合,語言就一定會有問題。

如何解決語言問題?

原始找到了,解決起來就不難了。

(1)運動,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與語言是直接相關的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玩耍和運動的時間,這樣還可以增加孩子的感官刺激,而這兩項是幫助孩子完成原始反射的主要途徑。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更能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這裡的精細動作主要是指手指的動作,如果孩子的手指比較靈活,則說明精細動作好。所以,練習孩子手指的動作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練習抓握、捏、拿、摳、彈、拍等。

(2)幫助孩子整合原始反射

當然,玩耍的時間要長很多,並且隨意的玩耍對完成原始反射來講,也沒有啥針對性。如果想快點幫孩子整合原始反射的話,還是用身心腦重塑課程上學到的方法來操作,能更有針對性地整合某個指定的反射。每天所花時間不多,但從我對孩子調和的實踐來看,效果是很好的,包括我寫的這些文章,都是在身心腦重塑課程上學到的,受益良多。

光就語言問題來講,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左右就可開口說話,最快的是半個月。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大腦皮層|肢體語言|吐字|孩子|反射|-健康界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1)說話晚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 孩子多大開口說話算是正常?說話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而且,很多父母們都覺得,開口說話早的寶寶,就是一種聰明的表現。因此,對於一些開口說話比較晚的孩子,父母們就尤為的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比較笨,所以遲遲都學不會說話。那麼,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這其中的時間早晚問題,跟寶寶的智商高低有關係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說話?
  • 孩子說話的早晚影響智商?家長3點誤區讓孩子晚說話,千萬要重視
    孩子一出生,就承載著父母所有的希望。父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當孩子學會叫父母的時候,叫爸爸媽媽。這是父母最幸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有回報的。但是孩子遲早會開口,甚至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儘早開口付出很多努力。一般寶寶什麼時候說話?
  • 說話遲的兒童是不是智商低?你家寶寶幾歲開口說話?
    隔壁王大爺的孫子已經開始背唐詩了,李大媽的孫女開始念《三字經》了,而自己和他們同齡的孩子什麼都不會,說話遲的兒童是不是智商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方面的疑問,但背後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父母都比較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更別提語言上的交流了。
  • 教鸚鵡說話的方法一
    幼鳥如何教說話,從幼鳥開始教它說話其實和人類教孩子差不多,教育都是需要從娃娃抓起的。有許多人會覺得家裡的鸚鵡怎麼教說話都不清楚,或者是老是學不會,其實這是教導方法有問題,簡單說說幾個方法,首先在教它說話之前,儘量讓你的幼鳥精神較為集中,把它放在你的面前,而且眼前不能有移動的東西去轉移它的注意力,最好能要它的側臉注視著你,這樣它能夠用心的去聆聽你說的話。
  • 開口說話早的孩子更聰明,還是「貴人語遲」?可以看下語言能力表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有些寶媽的心裡就非常的不舒服,什麼時候,開口說話的早晚,已經成為定義孩子智商的標準了?難道孩子開口說話晚,就說明智商不高?雖然一方面覺得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另一方面,也會受到這樣的話的影響。
  • 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長大後就會寫字難看,有必然聯繫嗎?
    (1)發音障礙  這樣的孩子會說話,說得也不少,能整句說話,只是說不明白,口齒不清,他說的話,只有自己家人能懂,別人不懂他的話。這是「語音加工缺陷綜合症」(Phonologic programming deficit syndrome)。
  • 為什麼孩子不愛聽父母說話?因為一開口,他們就錯了
    當孩子還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時,許多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真是可愛極了,也不太費事。但是孩子長大到能說話、能走路的年紀時,父母們就開始頭疼了,因為孩子開始變得有自己的堅持,即使是錯誤的事情,孩子也不一定能夠將父母的話聽進去。
  • 育兒家丨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更聰明,這話到底對不對?
    每每聊起,她媽媽都很焦慮,大家都安慰她:「沒事沒事,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肯定是個有福氣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貴人語遲」跟孩子說話早晚一點關係都沒有。此話出自《論語》:「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指的是有內涵有思想的人,是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說話的。
  •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別再安慰自己了!
    ,但是還不會說話,不管別人怎麼逗他,他都不搭理人家,一副「我很高冷」的樣子。  但是,小孩子說話晚真的是好事嗎?當然不是!孩子遲遲不說話,對於自身發育造成的影響是很不好的。  那麼,導致孩子遲遲不說話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有四種,分別是家庭不和睦、缺乏陪伴、家長溺愛、患有自閉症,今天我們就來對這幾種原因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 鸚鵡學說話的必須條件
    b、正確的教育方法+堅持;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很重要的,經常很多鳥友會問我,怎麼家裡的鸚鵡學話很不清楚,或者老是學不懂,其實這就是主人的教導方法有問題要吐字清晰,節奏放慢。很多人教鸚鵡說話就跟平時說話一樣,開火車那樣一堆東西吐出來,這樣當然是不行的,本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鸚鵡心生活。鸚鵡是學習模仿聲音,不是錄音機,說話太快,吐字不清晰的,鸚鵡是記不住的,所以很多人經常責怪鳥兒說話不清,其實問題是在自己身上。
  • 「貴人語遲」不可信,寶寶說話晚要上心!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說話晚是「金口難開,貴人語遲」,而且說話越晚越聰明。其實,並不是這樣。 那麼,寶寶說話晚到底該不該擔心?「貴人語遲」的說法對嗎?寶寶的語言發育進程是怎樣的?寶寶說話晚的原因有哪些?需要治療嗎?
  • 歡樂頌劉濤聲音被吐槽 說話快節奏吐字不清晰?
    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電視劇《小丈夫》裡,很久沒露面的俞飛鴻美麗依舊,但扮演一個潑辣果敢現代女性的她,一開口就讓觀眾覺得哪裡不對勁。   比如《美人魚》裡性感的張雨綺一開口,嘶啞的嗓音讓人大跌眼鏡;《歡樂頌》裡高冷的劉濤,說起話含混不清讓幹練勁少了一半。當然也有加分的,比如《甄嬛傳》裡華妃,蔣欣時而充滿鄙夷時而充滿威嚴的聲音,為這個角色增添不少。好演員,不僅得演得好,還得說得好。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表達能力是培養孩子與父母和外界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交能力發展好。通過觀察和研究表明:語言發育良好,吐字清晰,語言表達流暢、敏捷、準確,是兒童敏銳思維能力的表現。另一方面,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以同時促進大腦發育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使兒童的智力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 都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早的寶寶智商高?
    導讀:都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早的寶寶智商高?雖然我們經常聽老人說「貴人語遲」,但我想這只是安慰人心的一句好話吧。畢竟孩子說話晚了,作為家長肯定是會著急的。其實,孩子智商高和低跟說話的早晚是沒有必然聯繫。智商高是因為先天的基因、後天的培養和孩子自己的努力,才能讓他比別人更出色。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說話有早的也有晚的,就跟孩子學走路是一個道理,有的孩子走路早也有的孩子走路晚。
  • 孩子說話混亂沒邏輯?「MECE原則」,讓孩子從此說話「有條理」
    我在聽著孩子講述的時候,開始漸漸發現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孩子在跟我講述的過程中,總是斷斷續續的,表達的語言也十分地沒有邏輯。"媽媽,我今天,嗯,在學校裡,不是,那個,今天玩了一個遊戲……"我聽著孩子的表達,開始發現孩子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顯然是不足夠的。孩子說話總是混亂沒有邏輯,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後臺收到了一位寶媽的提問:我家孩子快3歲了,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可朋友家的孩子2歲多說話都特別流利,都說男孩說話晚是真的嗎?為什麼寶寶說話還有早有晚?
  • 寶寶說話越晚越聰明?美國研究員揭「貴人語遲」真相!
    一位說:我家孩子都一歲零兩個月了,到現在只會叫「媽媽」,想說的東西表達不出來,只會恩恩啊啊的,可急死我了。另一位說:別擔心,人家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小孩子以後聰明著呢。是嗎?那位媽媽將信將疑地看了眼自家兒子,臉上凝重的表情總算是淡了三分。
  • 虎皮鸚鵡會說話嗎?教你怎麼讓虎皮鸚鵡說話!
    一、少部分虎皮鸚鵡會說話虎皮鸚鵡會說話嗎?不少人好奇虎皮鸚鵡會說話嗎,虎皮鸚鵡能學舌,一般公虎皮開口能力強一些,即使是其他品種鸚鵡一般也是公的厲害些。鸚鵡學舌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每天都跟它講同一句話,用錄音機播放也行。如果你的虎皮模仿說話的能力比較強,並且你教導得法的話,虎皮最終大概可以學會十幾句話的。
  • 「寶寶說話晚」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是正常現象還是自閉症?
    很多寶媽寶爸到寶寶學說話階段都會有這樣的困惑:1歲了怎麼還沒學會叫爸爸媽媽;寶寶不喜歡理人,怎麼喊都依舊一聲不吭。在面對小區裡其他寶寶早已經學會說話,自己的寶寶卻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急的不行而跑去求醫的例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