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長大後就會寫字難看,有必然聯繫嗎?

2021-01-19 網易

2021-01-10 06:14:05 來源: 楊光明說

舉報

  語言問題,小時候的表現

  從發音、詞彙、詞義、語法、語用角度來看,有以下六種表現。

  (1)發音障礙

  這樣的孩子會說話,說得也不少,能整句說話,只是說不明白,口齒不清,他說的話,只有自己家人能懂,別人不懂他的話。這是「語音加工缺陷綜合症」(Phonologic programming deficit syndrome)。

  (2)語音-句法障礙

  這樣的孩子能開口說話,主要問題是吐字不清,並且不會連貫地說話,即整句整句地說,偶爾說出一句話,還有可能語法不正確。這是「語音-句法缺陷綜合症」(Phonologic-syntactic deficit syndrome)。

  (3)詞彙-句法障礙

  這樣的孩子一般發音沒有問題,即口齒清晰、發音準,但說話時經常找不到準確的詞彙或誤用詞彙,同時也不會整句表達,即使說出整句話,語法也會存在問題,這是「詞彙-句法缺陷綜合症」(Lexical-syntactic deficit syndrome)。

  

  (4)語義-語用障礙

  這樣的孩子在發音和語法(整句表達)方面則相對正常,但他們有想法表達不出來,或經常錯用詞彙,這是「語義-語用缺陷綜合症」(Semantic-pragmatic deficit syndrome)。

  (5)聽覺感覺障礙

  這樣的孩子發音沒問題,整句表達也沒問題,只是不能理解從耳朵傳進來的信息,即就聽覺性語言信息的理解有問題,有些家長說孩子「聽不懂話」,就是這種表現,但如果是眼睛看到的東西,就能理解、也認識,這是「言語聽覺失認症」(Verbal auditory agnosia)。

  (6)語用障礙

  這樣的孩子輕則以單字代詞、以詞代句、表達不流利、表達不準確;嚴重的則表現為「不說話」,「失語症」,說話晚也屬這一類,這是「言語運用障礙」(Verbal dyspraxia)。

  

  
長大以後,也會有些「後遺症」

  有以上任一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以下表現:

  √手部沒有力量,甚至胳膊的力量也不強。

  √在用剪刀、彈奏樂器等需要手部用力時,嘴巴會出現不由自主的動作,嘴巴跟著使勁兒。

  √頜骨緊,或有磨牙的現象。

  √用筷子或綁鞋帶,會感到困難。

  √臉對觸碰會敏感,對微風也會敏感。

  √執筆姿勢不正確,大力握筆,字跡潦草、寫字難看【這一點,正是本文所要討論的】。

  

  主要原因是四個原始反射不整合

  這裡需要補充一點,如果孩子確實是語言有問題,並且也有上面六種表現的一兩種的話,就說明孩子有四個原始反射是不整合的:張口反射、足蹠反射、抓握反射和手拉反射。

  (1)張口反射

  輕輕捏著嬰兒的手掌就會觸發張口反射,他會不自主地張開嘴巴,頭部向前或向側傾,嘴巴開始做出吸吮的動作。

  張口反射整合過程中,會刺激大腦皮層左邊頂葉的感覺皮質區,所以,若它不整合,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語音能力、難以接收聲音信息,還會影響手部的精細動作。

  (2)足蹠反射

  當你利用拇指按著嬰兒腳趾與足弓之間的足底肌肉時,他的腳趾會屈曲起來。

  未整合的足蹠反射會導致頜骨緊以及咬牙、磨牙的情況,如同未整合的張口反射一樣,這會影響發音和語音能力。

  (3)抓握反射

  將一隻手指放在嬰兒的手中就會觸發抓握反射,嬰兒會緊握手指不放,手臂會屈曲,便於你將其拉起。

  此反射與孩子手部的肌張力相關,若不整合,會影響孩子發音,會影響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肩部過度繃緊導致書寫困難及費力,擰瓶蓋都會很費勁。

  (4)手拉反射

  握著嬰兒的手腕,並把他向你拉近,這便會觸發手拉反射,接著,嬰兒會彎曲雙臂以幫助自己起身並坐起來。

  活性的手拉反射會對發音和書寫構成負面影響,主要是因為它會導致前臂肌肉出現緊張的情況。

  

  
語言問題一定會伴有寫字難看的問題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這四個原始反射都會影響孩子的語言和精細動作。看起來手部的動作是不是好,跟語言的發展似乎沒什麼關係,但從大腦的區域來看,語言與(精細)動作在同一大腦區域,所以,他們之間的關聯還是不小的。

  在實踐上,我們也經常發現孩子的精細動作與語言是息息相關的,即孩子精細動作不好,語言也會有問題;如果語言有問題,精細動作也會不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1)說話晚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 孩子多大開口說話算是正常?說話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而且,很多父母們都覺得,開口說話早的寶寶,就是一種聰明的表現。因此,對於一些開口說話比較晚的孩子,父母們就尤為的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比較笨,所以遲遲都學不會說話。那麼,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這其中的時間早晚問題,跟寶寶的智商高低有關係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說話?
  •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是正常表現,等長大就會恢復正常?
    發音是每一個孩子學說話的前提,從七八個月說出模糊的音節開始,接著就是熟悉的名詞、動詞以及其他的詞類,然後是短句和長句,之後就是語法和高級的語言結構。 原本零散單調的句子中逐漸充斥著主謂語,孩子的語言就這樣一步步發展起來,這或許就是很多人經常說的孩子語言是一天一個樣的原因了。
  • 孩子說話的早晚影響智商?家長3點誤區讓孩子晚說話,千萬要重視
    到了10~12個月,孩子真的會叫爸爸媽媽了。剩下的一年,孩子會慢慢明白大人在說什麼。但是孩子的成長是獨特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這樣成長和發展的。這麼多生意,家長會問孩子說話時間,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係嗎?許多父母為他們的孩子說話早而自豪。有很多珍貴的父母,說孩子說話早,智力就會高。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沒有科學證據。
  • 寶寶說話越晚越聰明?美國研究員揭「貴人語遲」真相!
    這個詞的原意是指很多有謀略的人,不善言談,卻心中有數、行動迅速。但隨著這句古語在民間流傳開來,漸漸地就被人誤解為是說話晚的小孩子將來是富貴命的意思了。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是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那些心思縝密、智力超群的人許多都是沉默寡言者。
  • 都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早的寶寶智商高?
    導讀:都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早的寶寶智商高?雖然我們經常聽老人說「貴人語遲」,但我想這只是安慰人心的一句好話吧。畢竟孩子說話晚了,作為家長肯定是會著急的。其實,孩子智商高和低跟說話的早晚是沒有必然聯繫。智商高是因為先天的基因、後天的培養和孩子自己的努力,才能讓他比別人更出色。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說話有早的也有晚的,就跟孩子學走路是一個道理,有的孩子走路早也有的孩子走路晚。
  • 寶寶大舌頭、口齒不清,可能是大腦這個區域受到損傷
    以上類型的共同症狀就是發音不準、口齒不清、發音方式錯誤。造成每種構音障礙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器質性構音障礙是因為發音器官異常或功能缺失,認知性構音障礙的原因是發育遲緩、智力低下、自閉症,聽力性構音障礙是因為先天或後天的聽力損失引起的,而功能性構音障礙(即狹義的大舌頭)患者器質無病變,但存在著各種發音問題。
  • 別教孩子寫錯字了,寫字正確漂亮有什麼好處
    練習寫字是學習的基礎,要想寫好字,就要從最基礎的筆順下手。一旦小時候錯誤的習慣養成,長大要更改就很難了。在小時候就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將來練字也能更輕鬆。孩子練字有什麼好處1)幫孩子提高成績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就一直強調寫字要規範工整,在考試的時候卷面整潔能給老師一個更好的觀感。
  •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後臺收到了一位寶媽的提問:我家孩子快3歲了,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可朋友家的孩子2歲多說話都特別流利,都說男孩說話晚是真的嗎?為什麼寶寶說話還有早有晚?
  • 老一輩都說「貴人語遲」,那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科學早有解釋
    在孩子所有的技能當中,說話這項能力是大多數家長最重視的。畢竟誰不想聽一聲萌萌的爸爸媽媽呢?而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說話,家長難免就會感到著急。但是老一輩的人通常會給出這樣的解釋:「貴人語遲。」那麼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呢?
  • ...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大腦皮層|肢體語言|吐字|孩子|反射|-健康界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1)說話晚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 孩子長大後就是人脈圈子大比拼:別因不會說話,毀掉人生
    最近有一撥「超會說話」的孩子,讓我們看到了語言強大的魅力,其中孩子們明亮與真摯,深深感動了大家,這就是《超能說學院》給大家呈現的。共中,有一個孩子,讓大家印象深刻,他的金句直指人心,溫暖而深情。不好的一面是:孩子平時可能是父母太全方位的呵護。所以,孩子完全沒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這樣長期發展的話,有點擔心孩子未來面對挫折的抗壓能力。如果孩子是這樣回答的話,父母首先要肯定孩子對父母的信賴與關愛,但也要深入地尋求問題的根源。
  •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別再安慰自己了!
    但是,小孩子說話晚真的是好事嗎?當然不是!孩子遲遲不說話,對於自身發育造成的影響是很不好的。  那麼,導致孩子遲遲不說話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有四種,分別是家庭不和睦、缺乏陪伴、家長溺愛、患有自閉症,今天我們就來對這幾種原因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 「貴人語遲」不可信,寶寶說話晚要上心!
    桃桃今年3歲了,僅會喊爸爸媽媽,把桃桃媽媽愁得不行,但周圍的鄰居又勸她說:「孩子還小大了自然就會了,不用著急。」 那麼,寶寶說話晚到底該不該擔心?「貴人語遲」的說法對嗎?寶寶的語言發育進程是怎樣的?寶寶說話晚的原因有哪些?需要治療嗎?
  • 孩子的說話早更聰明還是貴人語遲?美國研究人員:真正原因在這
    不用擔心的,這孩子長大後要當大官呢,這叫做貴人語遲。小丁不信婆婆說的歪理,覺得可能是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是不是大腦發育慢。因為小丁自己村裡有一個孩子就是這樣,出生時有點點缺氧,家長也沒在意,到三歲才會說話,而上學了學習成績都是班上倒數第一,年年墊底,從不落空,而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非常差。
  • 河小象寫字小明星丨練字1月後被班主任誇「鳳凰涅槃」
    去年秋天,陳宸剛上一年級,因為字太難看,爸爸就被班主任叫住兩次;沒想到三個月後,陳宸卻成為了那個被老師拿著卷子誇「字是班裡最好看」的學生。努力是很重要,但奔錯了方向,努力就會變成白費力氣。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總為陳宸的字憂心,可是由於自己比較忙,也不太了解線上的書法課程,只好買了練字本自己在家練習,可效果嘛…總不太理想……陳宸媽媽說「孩子自己練字的時候總是排斥,帶了情緒練字就是應付我。」後來媽媽在抖音上看到河小象寫字的課程,給孩子報名了體驗課。沒想到,才過了兩周,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 育兒家丨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更聰明,這話到底對不對?
    每每聊起,她媽媽都很焦慮,大家都安慰她:「沒事沒事,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肯定是個有福氣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貴人語遲」跟孩子說話早晚一點關係都沒有。此話出自《論語》:「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指的是有內涵有思想的人,是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說話的。
  • 孩子情商高長大更容易有出息,而低情商的人,從小卻有這幾種特徵
    小小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但是卻不懂得如何說話。有好幾次說出來的話不僅讓父母尷尬 更是讓來訪者不知道如何應對。例如有一次小小爸爸的朋友廖先生來家裡做客,可能人到中年,廖先生有點脫髮的現象,中間頭頂出現「地中海」,沒想到小小盯著叔叔很久,說了一句「叔叔,你怎麼沒有頭髮呢?
  • 韓會師:鈔票多少和匯率升貶有必然聯繫嗎
    「現在讓你一頓飯吃下1鍋的米飯,你肯定會被撐死,這個邏輯對嗎?「我問道。  「對呀。」  「但你會拼命吃一鍋飯嗎?」  「當然不會了,我又不傻。」  「道理就在這裡。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適當的動機且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配合,雖然在極端情況下會發生很多極端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極端的事情一定會很快發生。
  • 「一臉聰明相」並非謠言,孩子臉上有3種特徵,長大智商不會低
    雖然這種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很多人會發現身邊有的人確實長得五官端正,很有福氣,也很聰明,而且與他的長相有一定的聯繫。比如說有些老人常會說:這孩子耳朵大有福氣!這孩子額頭寬肯定聰明!這孩子可真愛笑,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這人一看就是面色溫和,應該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