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大腦皮層|肢體語言|吐字|孩子|反射|-健康界

2021-01-09 健康界

孩子的語言問題似乎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了,隨手一翻就可以在我文章的回覆裡面找到幾個。可儘管是一個常見的問題,但一些家長對此還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孩子的語言是如何發展的。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

(1)說話晚

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

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

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2)吐字不清

這種情況很常見,吐字不清就是把「A」說成了「B」,意義雖然沒有改變,但聽上去卻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兒。吐字不清一般分三種,一是輔音發不好,如把n發成了l,把p發成了b等;另一種是元音發不好,如把ang發成了an,等等;也有元音和輔音同時發不好的,這就麻煩了,家裡人能聽得懂,對於外人來說,就不知道孩子在說什麼了。

(3)仿說

前兩種情況問題不大,問題大的是仿說,即你說什麼他就跟著說什麼,哪怕你說的是個問句,他也會跟你一樣地問你,比如你問他「你吃飯了嗎」?孩子也會問你「你吃飯了嗎」?這就不光是語言問題了,它還涉及「理解和認知」的問題。所以,有些專業人士會把這類孩子歸到疑似自閉症裡去。

同時,有這種現象的孩子,一般都不願意與人交流,不願意回答別人的問題,因為他聽不懂,這屬於聽覺性語言中樞的問題。

(4)肢體語言有問題

還有一部分孩子,不光是不會說、說不好,而且他的肢體語言也不行,如不會用手指物,不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另一方面,他也不太理解別人的肢體語言,也不會看人臉色。所以,這樣的孩子在表達自己需求時,是非常困難的,只會用哭、喊、鬧來表達。

什麼原因導致的?

凡事都要找到原因,原因找得準、找得對,才能精準、高效地解決問題。語言問題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把導致孩子語言問題的原因找到了,解決起來就不難了。一般情況下來講,語言問題有三種原因。

(1)家庭語言環境

孩子的語言獲得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也是模仿的結果。孩子從發音開始,到開口說話,這個過程是需要模仿的。就像出生在廣東的孩子,從小就會說粵語;在天津長大的孩子,天津話說得就好。相反,在哈爾濱長大的孩子,對閩南話會很陌生;在陝西成長起來的孩子,就不會說寧波話。語言環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所以,平時,家裡帶孩子的大人應該多跟孩子講話,自己在做家務時,也要用適當的語言來描述一下,此外,家庭成員間的和睦的關係和家庭氣氛也是很重要的。

(2)運動過少

運動(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與語言是相關的,因為運動和語言在大腦皮層的同一區域。運動,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跟語言是相互促進的關係。這個觀點提出後,很多網友給我提供了不少「反例」,有的說他小時候運動很好,就是語言不好;有的說孩子運動不好,但語言還是不錯的。運動與語言只是在同一區域,並不是「重疊」的或相同的區域,也就是說,它們畢竟只是鄰居而已,是「相關」的和「相互促進」的關係,所以,有些「特例」也是正常的。

(3)原始反射不整合

孩子出生以後的一些動作和反應,尤其是一些機械化的、程序化的、自動的動作,基本都是由原始反射控制的。進化成這個樣子的好處就是速度快,不需要大腦皮層來參與,即不需要思考,能很好地幫助孩子生存和發展,當大腦皮層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原始反射便被整合到其他反射或整合到大腦皮層裡了,讓大腦皮層來「指揮」孩子的動作和反應,這樣會更複雜、高級。可是,一些孩子錯失了整合原始反射的大好時機(玩耍過少、感官刺激過少等),就造成了原始反射的殘留(不整合),因而這些動作還由原始反射來控制著,這也是造成孩子的種種問題的最根本原因。語言的發展也一樣,如果張口反射、足蹠反射、手拉反射和抓握反射不整合,語言就一定會有問題。

如何解決語言問題?

原始找到了,解決起來就不難了。

(1)運動,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與語言是直接相關的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玩耍和運動的時間,這樣還可以增加孩子的感官刺激,而這兩項是幫助孩子完成原始反射的主要途徑。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更能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這裡的精細動作主要是指手指的動作,如果孩子的手指比較靈活,則說明精細動作好。所以,練習孩子手指的動作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練習抓握、捏、拿、摳、彈、拍等。

(2)幫助孩子整合原始反射

當然,玩耍的時間要長很多,並且隨意的玩耍對完成原始反射來講,也沒有啥針對性。如果想快點幫孩子整合原始反射的話,還是用身心腦重塑課程上學到的方法來操作,能更有針對性地整合某個指定的反射。每天所花時間不多,但從我對孩子調和的實踐來看,效果是很好的,包括我寫的這些文章,都是在身心腦重塑課程上學到的,受益良多。

光就語言問題來講,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左右就可開口說話,最快的是半個月。

相關焦點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1)說話晚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4)肢體語言有問題還有一部分孩子,不光是不會說、說不好,而且他的肢體語言也不行,如不會用手指物,不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另一方面,他也不太理解別人的肢體語言,也不會看人臉色。所以,這樣的孩子在表達自己需求時,是非常困難的,只會用哭、喊、鬧來表達。
  • 開口說話早的孩子更聰明,還是「貴人語遲」?可以看下語言能力表
    比如,擔心自己家的孩子開口說話晚,是不是智商低;或者擔心自己孩子開口說話晚,會被別人說自己孩子智商低等。有些寶媽甚至為了讓孩子早開口說話,幾乎每天都通過各種方式鍛鍊孩子的說話能力,甚至有點拔苗助長的感覺。那麼,孩子開口說話的早晚,真的跟智商有關嗎?
  • 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長大後就會寫字難看,有必然聯繫嗎?
    (2)語音-句法障礙  這樣的孩子能開口說話,主要問題是吐字不清,並且不會連貫地說話,即整句整句地說,偶爾說出一句話,還有可能語法不正確。這是「語音-句法缺陷綜合症」(Phonologic-syntactic deficit syndrome)。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語言表達能力是培養孩子與父母和外界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交能力發展好。通過觀察和研究表明:語言發育良好,吐字清晰,語言表達流暢、敏捷、準確,是兒童敏銳思維能力的表現。
  • 孩子多大開口說話算是正常?說話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而且,很多父母們都覺得,開口說話早的寶寶,就是一種聰明的表現。因此,對於一些開口說話比較晚的孩子,父母們就尤為的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比較笨,所以遲遲都學不會說話。那麼,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這其中的時間早晚問題,跟寶寶的智商高低有關係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說話?
  • 想教鸚鵡說話?先學會看懂它們的肢體語言
    像葵花鸚鵡,緋胸鸚鵡、金剛鸚鵡也會說一些比較簡單的語言,但是性格方面過於活潑,行為乖張。此外還有一些說話能力較差,吐字不清晰地像吸密、壓力山大等,沒有訓語經驗的玩家最好不要抱太大希望。甚至很多沒養過鸚鵡的會認為虎皮、牡丹這類的小型鸚鵡也能教說話,確實出現個別案例,但是萬裡挑一,可以選擇作為觀賞,不建議作為學說話的目的飼養。
  • 孩子說話的早晚影響智商?家長3點誤區讓孩子晚說話,千萬要重視
    孩子一出生,就承載著父母所有的希望。父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當孩子學會叫父母的時候,叫爸爸媽媽。這是父母最幸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有回報的。但是孩子遲早會開口,甚至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儘早開口付出很多努力。一般寶寶什麼時候說話?
  • 抓住孩子說話黃金期,讓孩子「能言善辯」,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家長們要抓住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幫助孩子一點點提升說話興趣,促進孩子的說話能力。孩子遲遲不開口講話,家長應該要怎麼辦? 1、多和孩子說話 想讓寶寶成為小「話癆」,家長首先變成「話癆」。
  • 育兒家丨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更聰明,這話到底對不對?
    大部分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基本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但有的孩子可能說話會比別人晚一些,或者掌握的詞沒有別的孩子多、發音不清楚。 那孩子說話晚,或者說不清,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說話不清楚,需注重左腦思維開發
    有孩子的家庭父母最擔心孩子語言表達遲緩,一般像這種情況在嬰兒時期又發現不了,可把媽媽給急壞了,還有很多家庭孩子到3-4歲才會說話,為什麼不同的孩子出生會存在這麼大的差別?這都成了家長們熱點關心的話題,因為如果有些孩子說話早,孩子能夠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發現自家的孩子說話還講不清楚,父母是特別擔著急,那為什麼有些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這麼強,而有些家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這麼弱?因為媽媽在中間做了這些工作。
  • 為什麼孩子不愛聽父母說話?因為一開口,他們就錯了
    當孩子還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時,許多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真是可愛極了,也不太費事。但是孩子長大到能說話、能走路的年紀時,父母們就開始頭疼了,因為孩子開始變得有自己的堅持,即使是錯誤的事情,孩子也不一定能夠將父母的話聽進去。
  •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語言天才!如何激發孩子體內的語言潛力?
    同時,父母也要注意培養民主的家庭氛圍,定期和孩子談心,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裡話。 家庭成員儘可能在家裡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對正處在鍛鍊口才黃金時期的孩子來說,如果家庭成員使用方言,會導致孩子把聲音符號和周圍實物聯繫起來比較困難,致使孩子推遲開口講話的時間。
  • 從孩子的表現看待語言發育遲緩,及早發現對他的影響
    如果孩子語言發展速度落後半年以上,出現和年齡不匹配的語言表現,比如正常孩子兩歲多已經開始說短語和字詞,但是語言發展過於落後的孩子還在說單字、吃,那父母們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受到語言發育遲緩的影響。由於對語言發育遲緩缺乏了解,很多家長都不會注意到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異常,孩子學習字音的速度比較慢他們認為這是「夯實基礎」,孩子說話比較晚他們覺得這是「貴人語遲」。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忽視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影響力大增,徹底成為影響孩子說話發音的阻礙。
  • 語言發育遲緩,光著急有啥用,可以試試這個辦法
    我們只是知道人的腦分大腦和小腦,左腦和右腦,其實大腦滿複雜的,尤其是大腦皮層的各功能區,其中一個功能區就是語言中樞,而控制語言的區域可以分為布若卡氏區(Broca's Area)、聽覺性語言中樞(韋尼克區的一部分)、書寫性語言中樞和視覺性語言中樞(閱讀中樞),涉及說話能力、聽覺輸入理解能力、書寫繪畫能力和視覺輸入理解能力。
  • 說話遲的兒童是不是智商低?你家寶寶幾歲開口說話?
    隔壁王大爺的孫子已經開始背唐詩了,李大媽的孫女開始念《三字經》了,而自己和他們同齡的孩子什麼都不會,說話遲的兒童是不是智商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方面的疑問,但背後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父母都比較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更別提語言上的交流了。
  • 【熵量時間】東方啟音姚秋武:最開心的事是幫助患兒開口說話
    在東方啟音的北京朝陽中心裡,創始人姚秋武接受了健康界的專訪。大廳裡坐著擺弄手機或站在屏幕前觀看孩子上課實時畫面的家長,看起來跟很多兒童機構沒有太大區別,只是這家中心的學員都是自閉症兒童。姚秋武很快出現,他穿著深色西裝和條紋襯衣,開口是廣式普通話。 香港人,在加拿大求學,回香港當過金領,最終選擇創立東方啟音,他從深圳起步,把這家康復機構開到了全國。
  • 孩子如何英語啟蒙?做對了,每一個孩子都是學習語言的天才!
    最近和朋友沒事閒聊的時候,無意中涉及到了孩子的英文學習問題。朋友有一點焦慮,2-3歲的孩子是語言的爆發期,孩子學語言非常快,這個階段是否要給孩子報一個英文班呢?其實很多媽媽都有這種或多或少的焦慮,恨不得孩子從娘胎裡就開始學英語。
  • 發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千萬不要慌!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比別的孩子晚,而且還特別模糊,讓人聽不懂?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語言發育落後,說話比同齡的孩子晚。同時,發音的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也還不協調,所以寶寶說話特別模糊,家長聽不清。
  • [語言開發(7)]:如何教語言遲緩孩子,認知顏色、形狀、等詞彙
    3.提問提問是非常好的一種學習方式,語言遲緩的孩子,通常不願意說話,那麼提問,首先就是在引導孩子說話,其次,提問的過程中也是在加深孩子的認知理解,同時,通過提問也在檢測孩子對學習內容是否已經熟練掌握。,家長要進行鼓勵強化,增加孩子的語言表達興趣!
  • 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了解語言預備期的規律,一歲前需重視
    從寶寶出生以後,語言的能力就在發展,雖然在剛開始,寶寶並不能說話,但是聽和發音都是語言能力發展的表現。0-1歲的孩子,語言能力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聽。比如,尋找聲音的方向,跟據聲音做出反應等。0-1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預備期,在這一時期,孩子通過大量地聽,積累了語言的素材,為以後的說打下基礎。一歲以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什麼規律呢?2個月哭聲分化,孩子的不同哭聲,表達了不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