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氏族志之南海姓氏始祖來源

2020-11-29 嶺南劉氏
丹灶沙水雲溪公祠

考志所知,遠古時代, 佛山是南海中一個小孤島。 至秦時才開始逐漸在佛山南部(現環市鎮柵下東頭一帶)成陸地。屬南海郡治, 但地方荒蕪無人居住。

丹灶沙水村東社坊

公元226 年,吳王孫權設置廣州, 先後才有越族「雞」、漢族「田」、「布」、「老」 四姓。清道光版《南海縣誌》內氏族只有「列」 氏而無「田」 氏,「列」氏由海上乘舟而來, 在南部成陸地方登岸,擇地居住,開荒種植,並以漁業為生,成為佛山最早的土著居民。

丹灶沙水村樂閒公祠

兩晉至南北朝時期, 由於五胡作亂和南北朝戰爭,中原一些氏族因避兵亂而先後移居於佛山,有冼、陳、梁、李、霍等姓落籍於南部和中部,即今普君南路、普君北路、仙湧街(石角村、山紫村、村尾、弼頭)、祖廟(洛水)一帶。以後子孫繁衍,各自建村, 聚族而居。直至隋代前, 人口日盛, 形成大村。隋唐之前,佛山的氏族有雞、田、布、老、陳、梁、冼、李、霍等, 後來增加區、黃、何、岑、譚、高等姓。隋統一天下,戶口比前眾,因此定名為「季華鄉」,由南海縣管轄。至唐代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鄉人在塔坡岡開荒,獲得佛像, 重建塔坡寺,定名為佛山,戶口比前倍增,因而改稱為「佛山鄉」。

但以上歷代的姓氏和戶口,因缺乏史料,故無從稽考。有史可查而較大量到佛山落籍的氏族, 則在南宋時代,先後共有三次。一在建炎元年(1127 年)金滅北宋,人們南下避亂; 一在南宋度宗鹹淳九年(1273年)南雄縣珠璣巷居民因「胡妃出走」 事件牽連, 舉族南下避禍; 另一次在元兵侵宋, 南宋將滅,民眾隨宋帝南下逃難。中原人口大量南遷, 加快了佛山地方手工業、商業的繁盛發展。

南宋時代, 佛山的姓氏有: 趙、王、潘, 龐、曹、張、葉、蔡、文、楊、馮、孔、鄧、阮、劉、任、陸、蘇、歐、林、羅、周、胡、馬、麥、郭、翁、蕭、黎、謝、吳、簡、廖、杜、鄺、鄭、盧、凌、程、朱、唐、關、溫、湯、孫、姚、韓、魏、袁、邱、丘、伍、尹、倫、雷、繆、丁、石、甘、湛、司徒、侯、鮑、屈、嚴等。其餘勞、鄒、呂、莫、官、奚、餘、徐、彭、禤、仇、香、宋等姓, 是南宋以後來佛山定居的。明代氏族多少不詳, 但據明代景泰二年(1451 年)祖廟《靈應祠碑記》載, 民廬櫛比, 屋瓦鱗次, 凡三千餘家, 約2 萬人, 面積是「地袤十裡, 廣七裡」。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 年),《佛山忠義鄉志》記載的姓氏有: 李、陳、梁、冼、霍、龐、黃、譚、何、黎、楊、關、岑、高、潘、布、趙、招、彭、邱(以上為明代名宦大族)、簡、左、區、張、龔、朱、馮, 許、方、吳、曹、呂、林、俞、莊、胡、談、封、周、勞、羅、邵、嚴、劉、衛、鄭、麥。除以上記述外, 清代還有老、王、魏、孔、馬、蘇、白、洪、陶、溫、郭、鄧、杜、盧、雞、列、孫、陸、韓、錢、葉、曾、廖、袁、姚、蔡、伍、餘、倪、唐、倫、顏、湛、鄒、熊、蕭、敖、謝、程、徐、邢、舒、鍾、沈、柯、鄺、顧、莫、仇、畢、崔、遊、歐、薛、範、巫、易、晏、胡、奚、歐陽、駱、戴、傅、容、香等氏族居於佛山。

民國12 年(1923 年)所修的《佛山忠義鄉志》所載的姓氏有: 李、陳、梁、冼、霍、龐、黃、譚、何、黎、楊、關、岑、高、潘、布、趙、招、彭、邱、簡、左、區、張、龔、朱、馮、許、方、吳、曹、呂、林、俞、莊、胡、談、封、周、勞、羅、邵、嚴、劉、衛、鄭、麥、任、葉、莫、駱、戴、王、蔡、傅、曾、容、盧、袁、陸、文。

劉氏然藜書舍

相關焦點

  • 趣談中國姓氏的來源
    中國的姓氏源遠流長,很是複雜,內容豐富,從中國姓氏發展變化的歷程中,大致可以歸納出以下七種姓氏的來源:一、以氏族圖騰為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物體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它們能夠保護自己,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姓氏,據說最早起源於上古母系社會中部落的名稱,或其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其中一種說法是:主要用於辨別其部落中,不同的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而姓產生後,世代穩定相傳,而氏則隨著繼承的封邑,或者職位的變化而改變,所以就有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 上古始祖之女媧氏
    原為中國傳說時代中的上古氏族首領,後成為中國神話中的人類始祖。根據東漢文獻記載,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人首蛇身(龍身)女媧娘娘主要功績有搏土造人、鍊石補天、殺黑龍濟冀州、斷巨鰲立四極、積蘆灰止淫水、發明笙簧。以及創設婚姻天穹如傘,女媧善於補天,因此女媧亦成為臺灣地區雨傘和繡補業者所祀奉的職業神。
  • 專家: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
    東漢楊孚《異物志》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繳外大舟,錮以鐵葉,值之多拔。」三國時期萬震《南州異物志》記錄了從馬來半島到中國的航程,其載:「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這兩條史料的記述十分一致,其中所言「崎頭」是我國古人對礁嶼和淺灘的稱呼;而「漲海」即我國古代對南海最早的稱謂;「漲海崎頭」指南海諸島的礁灘。
  • 關於畢姓的來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關於畢姓的來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唐書率相世系表》記載:「畢公高之後」;《萬姓統譜》上也有記載:「《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
  • 揭秘姓氏來源:「東郭」確有其姓?「嬴」姓很古老
    「姓」與「氏」的起源  有句話說「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姓氏文化。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是標識家族來源和血緣關係的文字符號。  不過,「姓」和「氏」最初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 「姓氏尋宗」党姓——歷史來源
    党姓——夏禹的後裔黨氏出源,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氏的後裔。《姓氏考略》記載,魯大夫有黨氏,是周朝公族的後代。黨氏是上古聖君夏禹的後裔,支裔世居党項,遂以黨為姓。據《韻府郡玉》記載,夏禹氏的後代中,唐代有黨芬、党進,而《廣韻》則記載,黨氏原來是西羌姓氏,姚秦有將軍黨耐虎。
  • 南海地圖 中國南海諸島地圖 南海在哪
    南海是位於東南亞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臺灣本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及中印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越南稱東海、菲律賓稱西菲律賓海。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中文環境皆以「南海」稱之。近代有人從英語「South China Sea」譯為南中國海、中國南海,並成為該地區在國際上的通用名稱。
  • 中國三大最稀有的姓氏有哪些?第一個姓氏來歷令網友震驚?
    1、公姓中華姓氏之一,公姓出源於姬姓,出自於上古周朝時期魯國君主魯定公的兩個侄子,屬於以帝王賜封爵號為氏。世代族居山東蒙陰的公氏家族就起源於姬姓周公旦的後代。根據《通志氏族略》、《左傳》等記載:周公旦之子伯禽建立魯國,其後代有魯昭公,他把王位傳給弟弟姬宋,是為魯定公。
  • 這個姓氏被稱萬姓之祖,你的姓氏可能起源它,現如今人數不足百萬
    筆者曾經介紹過,姓氏最開始是兩碼事,「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於母系社會,在當時這是同宗同族的名字。由於當時女子地位很高,因此出現了很多女字偏旁的姓氏;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剛開始是「姓」的一個分支,再後來月由於男性地位的提升,就產生了父系氏族。
  • 中國100個姓氏圖騰大全!快來找找你的祖先是誰
    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今天,就一起看看中華姓氏圖騰吧!蔣姓圖騰,蔣姓是掌握建木天杆刻度的氏族。「蔣」,由甾木、寸、爿合成。
  • 姓氏揭秘:雲姓的文化歷史原來這麼美
    雲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名列第41位。起源之一:出自於縉雲氏,是黃帝時夏官之後,以官名為姓氏。歷史人物有隋朝大將雲定興、中國蒙古族政治人物雲澤(烏蘭夫)、內蒙古自治區前主席雲布龍等等。雲氏族人大多尊奉祝融為得姓始祖。源流二:亦出自妘姓,為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後,以封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載,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後封於鄖國(今湖北省安陸縣,一就在湖北省鄖縣),春秋時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後簡去邑旁成為雲氏。源流三:源於縉雲氏,出自黃帝時期夏官之後,屬於以官職名為氏。
  • 國民政府「地圖開疆」: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
    事件發生以後,國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並於1935年出版了《中國南海島嶼圖》,確定中國南海最南的疆域線至北緯4°,把曾母暗沙標在疆域線之內。當時還有一幅《海疆南展後之中國全圖》,在南海疆域內標有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今南沙群島),其周圍用國界線標示。1935年4月,法國派遣軍艦運載30名越南人長年移居南沙主島。
  • 姓氏文化:彭姓也源自始祖顓頊,中華民族千年前都是一家人
    彭——始祖顓頊[尋宗探源]1.出自錢姓,為顓頊帝玄孫陸終的第三子錢健之後,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姓氏尋源》所載,顓頊帝有麼孫陸終,陸終第三子姓錢名鏗,受封於彭地(今江蘇徐州),建立大彭國,稱為彭祖,其子孫以國為氏。2.為帝髻時的火官祝融之後的八姓之一。《國語》載: 「祝融之後,八姓,己、董,彭,禿,女,斟,曹,芊,周滅之。」
  • 諸多「南海之謎」正在揭開神秘面紗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怎麼形成、年齡多少……汪品先院士在「南海深部計劃」成果匯報會上解「謎」南海——全球最大的邊緣海、我國最重要的深海區,浩瀚無際的海水之下,深藏了多少科學之謎?歷時8年,來自全國32個單位、700多人次科學家參與,我國海洋科學第一個大規模的基礎研究計劃——「南海深海過程演變」(簡稱「南海深部計劃」),取得豐碩成果。
  • 白公勝是白氏的得姓始祖,起源於河南息縣
    白公勝是中華白氏的得姓始祖。我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息縣作為「中華第一縣」,不僅是中華息氏、賴氏之根,更是中華白氏的祖源地。據史書記載,息縣留有關於白氏得姓始祖白公勝的白公城、白公勝父親「太子建」的廟和白亭等眾多歷史文化遺蹟。姓氏代表著血緣傳承的根源和次序,是中華 5000年文明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是家族一脈相承最重要的文化符號,歷來被人們所重視。「自隋唐而上,官為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①。」
  • 傅姓世家始於殷商 始祖傅說為武丁「夢中聖人」
    傳說中,傅姓的來源是因為一場夢,這又是怎樣的一段故事呢?傅姓目前在四川的情況是怎樣的?本期「四川百家姓」,達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著名姓氏文化研究者傅昌志先生,向大家講述傳承了數千年的遠古姓氏——傅姓。  姓氏釋義:傅,相也  傅,相也。傅的本意是輔佐、輔助,引申為教育、教導和師傅。
  • 中國政府: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為重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確立了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相關權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收復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曾非法侵佔的中國南海諸島,並恢復行使主權。
  • 地圖看世界;南海美濟島與南海東門島
    南海海域中有超過200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巖礁。其中屬於中國領土的有南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海有豐富的海洋油氣礦產資源、濱海和海島旅遊資源、海洋能資源、港口航運資源、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是中國最重要的海島和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等熱帶生態系統分布區。
  • 蓬佩奧又在南海作妖了,幹涉南海企圖必成泡影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蓬佩奧近日多次就南海問題幹預中國內政,意圖破壞中國和他國的關係。不僅如此,美國還派遣艦飛機前往南海演習,試圖染指中國南海局勢。中國和東協國家意圖共同發展,讓蓬佩奧意圖染指南海局勢的想法破裂成泡影。蓬佩奧意圖幹擾南海局勢近日,蓬佩奧又在南海作妖了,多次聲稱中國對於南海領土主權不合法。與此同時,美軍機時不時到南海耀武揚威。目的很明顯,想要破壞南海局勢穩定,藉此來打壓中國。對中國和東協國家的關係挑撥離間,機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