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三大由道入釋金仙:慈航道人、普賢道人、文殊廣法天尊

2021-01-09 歷史國學教堂

在上古神話傳說中,人類誕生之前出現過無數聖人和神仙鬼神。而人類誕生之後,同樣亦會有因功德無量,或是憑藉自己修煉位列仙班的大羅金仙,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上古三大金仙:慈航道人、普賢道人、文殊廣法天尊。

慈航道人又稱慈航大士,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居住在普陀山珞珈洞,有法寶玉三寶如意、清淨琉璃瓶,坐騎是金毛吼,是十二金仙中擁有法身的三大士之一,法力在十二金仙中排名前三。

據《歷代神仙通鑑》卷記載:普陀落伽巖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傳商王時修道於此,已得神通三昧,發願欲普度世間男女。嘗以丹藥及甘露水濟人,南海人稱之曰慈航大士。

相傳商朝末年紂王無道,常將百姓致殘以取妲己歡心,昏庸的要取慈航之母手眼,慈航得知後主動獻出了自己手眼,其孝心感動上天。女媧娘娘得知後傳慈航千手千眼之術,指引其拜師於元始天尊。

傳說元始天尊傳授慈航一本天書,乃是道德天尊的《道德心經》,讓其在普陀山修道成仙,稱為慈航道長,又稱千手神仙。為廣傳道法,前去西遊,後歸來助周伐紂。

封神大戰結束後,慈航道人為宣揚道法,由道入釋去往西方教,也就是加入了如今我們熟知的佛教,後世習慣稱她為「觀世音大慈大悲菩薩」。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在宋微宗宣和元年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大士,觀世音改名:慈航普度圓通自在天尊,再次列入道教。

接著便要說到普賢真人,其乃是十二金仙之中一位比較厲害的大仙,有很高超的仙力,戰鬥實力不容小覷,在大周戰勝商朝的戰役中,做出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的道場是在風景優美的九宮山,那裡有一個白鶴洞,正是他練功修煉的地方。他的弟子是託塔李天王的二兒子木吒,他的坐騎是在封神戰役時收服的靈牙仙,其實靈牙仙的原型是一頭白象,因此其又被稱為「白象星君」。

普賢真人的法寶是太極符印、長虹鎖、三品金蓮和吳鉤劍。吳鉤劍普賢真人是一時所持有,後來將它贈予了愛徒;太極符印是元始天尊贈予普賢真人,威力無窮,它是一個有太極符的大印,可抵禦一切法術攻擊;長虹鎖可以捆住他人的去處,是一種抑制他人,有助於自己進攻的武器。吳鉤劍的威力巨大,也可以說是保命的武器。

普賢真人曾經聯手文殊廣發天真等人一同擊破誅仙劍陣,殺了袁天君。封神大戰結束後,普賢真人加入了西方教,被西方教尊為三大士之一,也就是如今我們熟知的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了。

最後便不得不提文殊廣法天尊了,其乃是三清之一玉虛宮元始天尊第五位弟子,崑崙闡教十二金仙之一,道場在五龍山雲霄洞,他的法寶是遁龍柱、七寶金蓮,弟子為李靖大兒子金吒。

文殊廣法天尊法力高深,又悟性很強,根型好,氣運也高,是崑崙十二金仙之中九曲黃河劫數後,最早恢復法力之人,也是崑崙十二金仙中擁有法身能力的三大高手之一,純粹靠本身法力來渡過神仙殺劫。

相傳天尊常常乘坐青獅虯首仙為坐騎,代表智慧威猛無比,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他的原型是漢川佛門淨土宗三大士中的文殊菩薩,號為大智,也是佛教中代表智慧的神明。

天尊一般右手握智慧之劍,象徵慧劍斬痴昧。它的原型與大智有關,在封神中亦是幫助姜子牙破天絕陣殺秦天君;設計擒拿馬元;參與捉拿殷郊;破太極陣,收虯首仙;決戰萬仙陣,聯手普賢、慈航道人鬥平金靈聖母,真可謂是智慧與法力高超,在十二金仙中尤為突出。

封神大戰後,文殊廣法天尊歷經劫難,皈依西方教,被尊為「文殊菩薩」,佛教三大士之一,與普賢同為釋迦佛之脅侍,分別表示佛智、佛慧之別德。所乘之獅子,象徵其威猛。

好了,上古三大由道入釋的金仙就為大家盤點到此,未來還會為大家分享其餘部分,還望大家持續關注。最後想奉勸大家一句:道也好,佛也好,皆是信仰,皆是自我修行,與其執著門派之爭,不如放下,靜心讓自己最舒心才是最純粹的修行!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揭秘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最後為何入了佛門?
    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很明顯西方教二教主準提道人來摻和「封神大戰」就是為了尋找「有緣人」入西方教的,比如孔宣就被度化到西方去了,後來的闡教金仙懼留孫被龜靈聖母追殺到西方也被度化了,成了懼留孫古佛當然也有好多道教門人是主動去西方入佛門的,今天書生主要講述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這三位闡教的門人最後怎麼就成了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 封神大戰中,準提僅給文殊打開泥丸,為何普賢、慈航也擁有法身?
    在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個個根行深厚,而其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三位尤其特殊,因為他在封神大戰中都現出了"法身",而其他九位都沒有。法身指證得清淨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滅,無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因此,這個"法身"與西方教頗有關係。
  • 《封神演義》中文殊廣法天尊最後為什麼成佛了?
    在《封神演義》中,文殊廣法天尊是元始天尊第七位弟子,闡教十二金仙之一,同是也是金吒的師傅。從佛教經典上來說,佛滅度後,迦葉尊者召集了常常參與佛陀法會的500大阿羅漢,請阿難尊者重說佛當年講過的經典。阿難尊者記憶力超人,只要是佛講過的話,一個字也不會記錯。即便如此,阿難複述佛當年講過的經時,必須得500阿羅漢同時通過,如果有一位提出異議,說這一句我沒有聽過,就不能寫入經典。
  • 慈航、文殊、普賢、懼留孫,為何有膽量背叛元始天尊,投靠佛門?
    接引、準提的目標可是僅僅是截教弟子,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不少高手也選擇了加盟西方教,當封神大戰結束後,闡教副教主燃燈,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先後投入西方教,十二金仙中有三分之一的比例「背叛師門」,在大批精英弟子外流的情況下,元始天尊為何坐視不理呢?
  • 佛門三大士之一,闡教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有何本領?
    所以本期我們就結合這一點來說說闡教中有一位名為文殊廣法天尊的金仙,封神後背叛道門成為了佛教的文殊菩薩,是不是就和佛道氣運有關呢?那麼這位文殊菩薩有什麼本領會被佛教所青睞呢?封神中名頭最響亮的一個組合毋庸置疑一定是闡教十二金仙,這十二人雖然實力不如截教門人高,但是名頭響亮啊,更何況封神之後他們其中還出現了三位佛門菩薩,一位古佛,這一下子更是醜事傳千裡,名氣更大了。
  • 文殊廣法天尊是什麼時候加入的西方教,並不是在萬仙陣,而是更早
    這時候的馬元生死正在一線,一旁文殊廣法天尊仗劍就要斬殺馬元。就在這危急時刻,遠處來了一位道人,阻止了文殊廣法天尊,說道:「貧道乃西方教下準提道人是也。封神榜上無馬元名諱,此人根行且重,與吾西方有緣,待貧道把他帶上西方,成為正果,亦是道兄慈悲,貧道不二門中之幸也。」廣法天尊聞言,滿面歡喜,大笑曰:「久仰大法,行教西方,蓮花現相,舍利元光,真乃高明之客,貧道謹領遵命。」
  • 十二金仙之文殊廣法天尊,戰鬥力超強好結交天地妖魔而不染!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那文殊廣法天尊。首先我們需要說明的是,文殊廣法天尊在道教之中反而沒有什麼記載,但是佛教卻有跡可循。在封神演義之中文殊廣法天尊被稱作天道聖人,後來被元始天尊收為了徒弟,是原始天尊的第七位弟子。後來的文殊廣法天尊從封神之戰後,組團和觀音菩薩,等等一眾組團由道入佛。於是乎,他成為了佛門三大士中的著名的文殊菩薩,號是「大智」。
  • 他本為上古妖神,後成通天愛徒,封神之戰後卻被對手給閹了
    而咱們今天的主角虯首仙本是上古妖神,青毛獅子得道,後來拜入了通天教主門下。通天教主共有親傳四大首席弟子,隨侍七仙,三代弟子三人,四代弟子四人。而虯首仙便是隨侍七仙中的一個。因為他是通天教主親傳弟子,所以法力高強,還擁有法寶太極印符。這太極印符乃太極陣的陣眼之物,一旦啟動,陣中如銅牆鐵壁,兵刃如山。
  • 一人能對戰文殊、普賢、慈航三位尊者的金靈聖母究竟是何人?
    近期熱播的《封神演義》,又成了吃瓜群眾們近期飯後談論的甜品,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作為僅次於四大名著之外的第五大普世讀物,在民間擁有很廣的群眾基礎,原著主要劇情講的是商紂王時代,天界神位空缺,世間人妖雜處,亂象橫生,元始天尊正好藉助人間武王伐紂的戰亂,命弟子姜子牙完成封神的故事。
  • 她是截教女仙之首 被燃燈道人偷襲打死 最後姜子牙封其為星宿之首
    當然這得從通天教主的四大親傳弟子中選,首席大弟子多寶道人是可以排除的,這位截教女仙的首領可了不得,在封神大戰中,萬仙陣她一人獨戰三位闡教高手。當然熟讀演義的都知曉,闡教特喜歡以多欺少和以大欺小,這位截教女仙之首下場很悲慘,猥瑣的燃燈道人闡教副教主,在一邊尋找機會暗中偷襲,燃燈道人偷襲得手了,用定海珠將其打死了。
  • 為何姜子牙死後,文殊廣法天尊才出手相助?元始天尊有話在前!
    作為元始天尊門下的弟子,姜子牙因為天生資質不好,只能無奈下山,從此只能享受人間繁華,無緣修道成真。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當商朝和周朝第一次交鋒的時候 ,姜子牙就掛掉了!原來,第一次交鋒,太師聞仲請來了自己的師兄弟出手,姜子牙身邊只有一個哪吒。這個時候,聞仲請來的四聖之一,「李興霸把劈地珠照子牙打來,正中前心。子牙「暖呀」一聲,幾乎墜騎;帶四不相望北海上逃走。」
  • 上古五大先天至寶,得一件便可橫行天下,連先天聖人都得退避三舍
    所謂「先天」,意思就是在盤古開天之前就存在的意思,有一些神兵利器也不知道怎麼來的,在孕育天地的混沌之氣中不知道培養了多少年,其威能當然也不是尋常法寶所能比擬的,來看看上古五大先天至寶都是啥,後歸誰所有:TOP、5 乾坤鼎
  • 鴻鈞老祖的定海珠,文殊菩薩的定風珠,都是開天神斧的一部分!
    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有兩件珠子的上古神器,它們分別是定海珠和定風珠,其實這兩件法寶都是開天神斧的一部分。說到開天神斧,大家並不陌生,它是盤古大神開天闢地的神器,是混沌第一至寶。在武王伐紂的路上,通天教主的大弟子,也就是趙公明。他下山阻止姜子牙完成封神大任,打敗了十二金仙,甚至讓南極仙翁落荒而逃。
  • 在封神之戰後,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去哪了?一個隱居,一個當船夫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別看截教和闡教的仙人們打得火熱,其實終歸到底也只是小打小鬧而已,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混元大羅金仙級別的存在,這也是為何截教的通天教主見到門下弟子們紛紛上封神榜卻不敢輕易出手的原因,因為闡教一方除了元始天尊外,還有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這三位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