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文殊、普賢、懼留孫,為何有膽量背叛元始天尊,投靠佛門?

2021-01-09 網易

  元始天尊,在封神大戰中有多重身份,既是闡教掌門,還是封神榜代理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仙界格局產生巨大的影響。通過巧妙的布局,保護了闡教精英,又打擊了競爭對手,讓自己成了封神終極大贏家。

  想當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師兄弟三人代表三教,在碧遊宮僉押封神榜時,對於入選規則有著詳細的說明:三教共議封神,其中有忠臣義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淺厚薄,彼此緣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後。吾教下也有許多。此是天數,非同小可,況有彌封,只至死後方知端的……

  

  理論上來說,除去那些不生不滅的先天聖人,三教弟子都有可能入選封神榜。但在實際操作中,闡、截二教入選者的比例顯得極為不公!翻開封神榜大名單,共計產生了365位正神,800位副神,截教弟子佔了8成以上,闡教十二金仙無一人上榜,元始天尊貢獻的只是像黃天化、楊任、土行孫這樣的三代弟子,其餘的空缺都是由凡人或散仙填補的。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鬥法的過程中,來自佛門的西方教二聖充當了「外援」的角色,他們趁亂打劫,對外宣稱,東南兩度,有三千丈紅氣衝空,與吾西方有緣;是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開之數。西方雖是極樂,其道何日得行於東南;不若借東南大教,兼行吾道!

  
西方教二聖

  西方教吸收修煉者加盟的意圖很明顯,效果也很理想,萬仙陣一戰中,接引、準提兩位教主,把乾坤袋舉在空中,有緣的須當早進,無緣的任你縱橫……吸收了數以千計的截教高手,壯大了西方教(佛門)的實力。

  接引、準提的目標可是僅僅是截教弟子,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不少高手也選擇了加盟西方教,當封神大戰結束後,闡教副教主燃燈,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先後投入西方教,十二金仙中有三分之一的比例「背叛師門」,在大批精英弟子外流的情況下,元始天尊為何坐視不理呢?

  
元始天尊

  熟悉闡教的都清楚,元始天尊經過數萬年的教化,才培養出一套以十二金仙為首的陣容,向來「護短」的元始天尊不惜破壞封神榜計劃的規則,數次復活姜子牙,屈尊親赴九曲黃河陣解救被俘的弟子,他聯合西方教的目的之一就是保留十二金仙,在已然取勝的條件下,他沒有理由允許燃燈等人「背叛」自己,要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得從元始天尊的構想以及十二金仙的處境來分析。

  從九曲黃河陣一戰開始,十二金仙被三霄仙子廢去了法力,削去頂上三花,除去胸中五氣,變成了凡人,可元始天尊並沒有立刻恢復十二金仙的法力!直到萬仙陣與通天教主決戰時,還有很多弟子沒能恢復元氣!

  
文殊廣法天尊

  以文殊廣法天尊為例,他在和虯首仙開戰前,是西方教給他恢復的法力!準提道人把文殊廣法天尊頂上一指,泥丸復開,三光迸出,瑞氣盤旋,這其中有西方教打「感情牌」的因素,但卻是能看出元始天尊對弟子的無情!

  為了個人利益,元始天尊隨時有可能放棄十二金仙,在這種大環境下,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等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加上燃燈早就有意加盟西方教,試問,文殊等人哪會不動心?

  十二金仙的處境並不好過,元始天尊喜怒無常,弟子的排名隨時會發生變動,而元始天尊既不是按照入門次序,也不是按功勞大小,標準是他個人的好惡!像慈航道人等多名高手人人自危,加盟西方教也是給自己預留的一條後路。

  
燃燈

  西方教有情,十二金仙有意,可沒有元始天尊拍板,資方(西方教)和求職者(燃燈等人)也無法籤訂協議,可元始天尊居然就同意了!原因就是西方教太過神秘,修行的功法、作戰時的布陣、內部擁有的法寶,元始天尊了解的不多!

  人總是對未知的事情感動莫名的恐怖!強如元始天尊也不例外,要想得到西方教內的第一手材料,硬拼不是好辦法,光是接引、準提二人實力就已不在元始天尊之下了,並且還擁有像十二品蓮臺、七寶妙樹、加持神杵這樣的先天至寶,要想控制西方教,倒不如派「特工」進入對手陣營!

  文殊廣法天尊等人加盟西方教,在外人看來是「背叛師門」,其實不過是元始天尊派到西方教執行任務的「特工」,有了元始天尊的許可,慈航、文殊、普賢、懼留孫等人自然有膽量背叛元始天尊、投靠佛門了!

  238天前5條評論

  元始天尊,在封神大戰中有多重身份,既是闡教掌門,還是封神榜代理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仙界格局產生巨大的影響。通過巧妙的布局,保護了闡教精英,又打擊了競爭對手,讓自己成了封神終極大贏家。

  想當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師兄弟三人代表三教,在碧遊宮僉押封神榜時,對於入選規則有著詳細的說明:三教共議封神,其中有忠臣義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淺厚薄,彼此緣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後。吾教下也有許多。此是天數,非同小可,況有彌封,只至死後方知端的……

  
打開WiFi萬能鑰匙,查看更多圖片封神榜

  理論上來說,除去那些不生不滅的先天聖人,三教弟子都有可能入選封神榜。但在實際操作中,闡、截二教入選者的比例顯得極為不公!翻開封神榜大名單,共計產生了365位正神,800位副神,截教弟子佔了8成以上,闡教十二金仙無一人上榜,元始天尊貢獻的只是像黃天化、楊任、土行孫這樣的三代弟子,其餘的空缺都是由凡人或散仙填補的。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鬥法的過程中,來自佛門的西方教二聖充當了「外援」的角色,他們趁亂打劫,對外宣稱,東南兩度,有三千丈紅氣衝空,與吾西方有緣;是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開之數。西方雖是極樂,其道何日得行於東南;不若借東南大教,兼行吾道!

  
西方教二聖

  西方教吸收修煉者加盟的意圖很明顯,效果也很理想,萬仙陣一戰中,接引、準提兩位教主,把乾坤袋舉在空中,有緣的須當早進,無緣的任你縱橫……吸收了數以千計的截教高手,壯大了西方教(佛門)的實力。

  接引、準提的目標可是僅僅是截教弟子,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不少高手也選擇了加盟西方教,當封神大戰結束後,闡教副教主燃燈,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先後投入西方教,十二金仙中有三分之一的比例「背叛師門」,在大批精英弟子外流的情況下,元始天尊為何坐視不理呢?

  
元始天尊

  熟悉闡教的都清楚,元始天尊經過數萬年的教化,才培養出一套以十二金仙為首的陣容,向來「護短」的元始天尊不惜破壞封神榜計劃的規則,數次復活姜子牙,屈尊親赴九曲黃河陣解救被俘的弟子,他聯合西方教的目的之一就是保留十二金仙,在已然取勝的條件下,他沒有理由允許燃燈等人「背叛」自己,要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得從元始天尊的構想以及十二金仙的處境來分析。

  從九曲黃河陣一戰開始,十二金仙被三霄仙子廢去了法力,削去頂上三花,除去胸中五氣,變成了凡人,可元始天尊並沒有立刻恢復十二金仙的法力!直到萬仙陣與通天教主決戰時,還有很多弟子沒能恢復元氣!

  
文殊廣法天尊

  以文殊廣法天尊為例,他在和虯首仙開戰前,是西方教給他恢復的法力!準提道人把文殊廣法天尊頂上一指,泥丸復開,三光迸出,瑞氣盤旋,這其中有西方教打「感情牌」的因素,但卻是能看出元始天尊對弟子的無情!

  為了個人利益,元始天尊隨時有可能放棄十二金仙,在這種大環境下,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等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加上燃燈早就有意加盟西方教,試問,文殊等人哪會不動心?

  十二金仙的處境並不好過,元始天尊喜怒無常,弟子的排名隨時會發生變動,而元始天尊既不是按照入門次序,也不是按功勞大小,標準是他個人的好惡!像慈航道人等多名高手人人自危,加盟西方教也是給自己預留的一條後路。

  
燃燈

  西方教有情,十二金仙有意,可沒有元始天尊拍板,資方(西方教)和求職者(燃燈等人)也無法籤訂協議,可元始天尊居然就同意了!原因就是西方教太過神秘,修行的功法、作戰時的布陣、內部擁有的法寶,元始天尊了解的不多!

  人總是對未知的事情感動莫名的恐怖!強如元始天尊也不例外,要想得到西方教內的第一手材料,硬拼不是好辦法,光是接引、準提二人實力就已不在元始天尊之下了,並且還擁有像十二品蓮臺、七寶妙樹、加持神杵這樣的先天至寶,要想控制西方教,倒不如派「特工」進入對手陣營!

  文殊廣法天尊等人加盟西方教,在外人看來是「背叛師門」,其實不過是元始天尊派到西方教執行任務的「特工」,有了元始天尊的許可,慈航、文殊、普賢、懼留孫等人自然有膽量背叛元始天尊、投靠佛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揭秘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最後為何入了佛門?
    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很明顯西方教二教主準提道人來摻和「封神大戰」就是為了尋找「有緣人」入西方教的,比如孔宣就被度化到西方去了,後來的闡教金仙懼留孫被龜靈聖母追殺到西方也被度化了,成了懼留孫古佛當然也有好多道教門人是主動去西方入佛門的,今天書生主要講述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這三位闡教的門人最後怎麼就成了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 封神大戰中,準提僅給文殊打開泥丸,為何普賢、慈航也擁有法身?
    我們知道,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三位闡教金仙后來都加入了西方教,原文:後興釋門,成於佛教,為文殊、普賢、觀音,是三位大士。在封神大戰中,西方教的接引、準提二教主來到東南方尋找有緣客,顯然,這三位金仙入了他們的法眼。為了表示招賢的誠意,西方教決定送給這三人大禮。
  • 上古三大由道入釋金仙:慈航道人、普賢道人、文殊廣法天尊
    而人類誕生之後,同樣亦會有因功德無量,或是憑藉自己修煉位列仙班的大羅金仙,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上古三大金仙:慈航道人、普賢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慈航道人又稱慈航大士,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居住在普陀山珞珈洞,有法寶玉三寶如意、清淨琉璃瓶,坐騎是金毛吼,是十二金仙中擁有法身的三大士之一,法力在十二金仙中排名前三。
  • 佛門三大士之一,闡教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有何本領?
    封神不僅僅是道門的一次內訌,更重要的是洪荒天地的一個轉折點,封神之前是道門大興於洪荒,一家獨大;封神之後道門氣運開始下降,佛門興起,開始同道門進行爭鬥數千年。所以本期我們就結合這一點來說說闡教中有一位名為文殊廣法天尊的金仙,封神後背叛道門成為了佛教的文殊菩薩,是不是就和佛道氣運有關呢?
  • 文殊、普賢菩薩沉香作品鑑賞!
    普賢菩薩,是一位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土的大乘聖者。與文殊菩薩一起同為釋迦摩尼的肋侍者。即文殊駕獅子侍佛祖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普賢菩薩是理德和大行願的象徵,代表著一切諸佛的德行。
  • 他僅次觀音,不是文殊、普賢、地藏王
    有讀者會問了,為何要偏偏講西遊記排名第二的菩薩呢?因為第一大家都知道,他就是觀音菩薩,而第二的身份僅次觀音,卻無幾人能知曉。這就好比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要是問世界第二高峰是哪個?估計就沒有幾個讀者能答上來。有讀者會講,西天排名第二的菩薩會不會是文殊菩薩呢?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本文 945字 圖片 7 幅 閱讀約需 3 分鐘( 後臺回復「書單」獲取一份超大的西藏書單庫 )遇見西藏-菩薩-No.002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勉唐派《普賢菩薩》唐卡,製圖@鄭某某/遇見西藏)▽說明:唐卡《普賢菩薩》是一幅西藏勉唐畫派的經典作品,作者:次仁羅布,尺寸:50×70釐米;作品完成於2018年06月,整體構圖劇中,上層頂嚴為釋迦摩尼和阿彌陀佛;下方則為六臂瑪哈嘎拉以及吉祥天母。普賢菩薩,又稱遍吉菩薩,是一位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土的大乘聖者。
  • 中國古代神話最強的神仙排行榜,元始天尊墊底,第一名與鴻鈞同輩
    第六名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鴻鈞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闡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以及「過去七佛」中的懼留孫佛都曾是他的門人弟子。而楊戩、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孫。後來他成為三清教的主管——《西遊記》中的玉清聖地先天教祖。
  • 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為何與龍王搭上關係,一個詞「滄海桑田」
    「神話」可以說是民間文學的一部分,其中民間文學裡就有供地質學家研究的科學價值。今天,小齊就來淺談下,隱藏於五臺山佛教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地質學故事,與文殊菩薩、龍王等兩個神話人物息息相關。在佛陀時代,他與普賢菩薩同為佛祖釋迦牟尼身邊的侍者,後世,人們尊稱他們三人為「華嚴三聖」。關於他的來歷,在佛經《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早有記載,他本是一位來自西域之國舍衛國的貴族之子,後來向釋迦牟尼出家問道,凡是與師尊的佛會,他都一一參與,只為佛法精深與推廣。於是,常以仗劍騎獅的形象出現人間,右手持佛劍可以斬斷世間一切煩惱,座下的威風神獅,隨時用巨吼將迷茫的眾生喚醒。
  • 為何姜子牙死後,文殊廣法天尊才出手相助?元始天尊有話在前!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當商朝和周朝第一次交鋒的時候 ,姜子牙就掛掉了!原來,第一次交鋒,太師聞仲請來了自己的師兄弟出手,姜子牙身邊只有一個哪吒。這個時候,聞仲請來的四聖之一,「李興霸把劈地珠照子牙打來,正中前心。子牙「暖呀」一聲,幾乎墜騎;帶四不相望北海上逃走。」
  • 一人能對戰文殊、普賢、慈航三位尊者的金靈聖母究竟是何人?
    相當於夜間的玉皇大帝,相傳金靈聖母膝下有九子,包括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還有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七星。除了擁有強大的地位與背景外,金靈聖母法力高強,其實力更勝過闡教的十二金仙,原著第八十四回講到,金靈聖母被三大士圍在當中,只見三大士面分藍、紅、白,或現三首六臂,或現八首六臂,或現三首八臂,渾身上下俱有金燈、白蓮、寶珠、瓔珞、華光護持,金靈聖母用玉如意招架三大士多時,不覺把頂上金冠落在塵埃,將頭髮散了,這聖母披髮大戰。正戰之間,遇著燃燈道人祭起定海珠打來,正中頂門。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與普賢菩薩同為佛之脅侍,並稱「華嚴三聖」,是佛智慧的象徵。在佛畫像中,文殊菩薩其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青獅,表智能威猛。
  • 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智慧之利劍表示能斬斷種種蠢痴,智慧犀利如劍;青蓮花則代表純潔無染,花上放有般若經,作為智慧與慈悲的象徵。菩薩亦常乘坐獅子座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或以蓮花為臺座,代表清淨無染;或駕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文殊菩薩是如來佛祖怙恃之一。
  • 十二金仙之文殊廣法天尊,戰鬥力超強好結交天地妖魔而不染!
    在封神演義之中,有這麼一個角色,他的道場在五龍山雲霄洞。收徒李金吒,並授意金吒下山保護師叔姜子牙,參與封神之戰,戰後金吒得道成聖,而且受那喜歡護短的太乙真人之請,欺負了哪吒,消磨了一番哪吒的戾氣,在九曲黃河陣之劫後,第一個恢復法力,沒有受那封神榜封印,後贅入如來門下成為了菩薩。
  • 今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今天11月16號,農曆十月二十日,是佛教裡文殊菩薩的出家紀念日。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另外三位大菩薩分別是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同為佛陀的侍者,是佛陀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文殊菩薩是過去無量諸佛的老師,曾引導無數修行者證得佛果。《放缽經》中,佛陀也說道: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大涅槃經》中云:若聞文殊名,或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稱念文殊名,設有重障者,不墮阿鼻極猛火處,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從中可見能與文殊菩薩結緣,是何等的功德利益。
  • 文殊廣法天尊是什麼時候加入的西方教,並不是在萬仙陣,而是更早
    封神大戰即將過去一半,姜子牙準備登臺拜將,玉虛宮元始天尊發布法旨讓闡教諸仙到時候去給姜子牙撐場面。這時候赤精子接到法旨,覺得此時派遣殷洪下山正是時候,既可以為母報仇,又可以在姜子牙帳下建功立業,也不枉上山修道一場。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殷洪剛下山就遇到了四處遊蕩的申公豹,被他三寸不爛之舌策反,改變了下山的初衷,忘記了赤精子的囑咐,決定助紂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