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為何與龍王搭上關係,一個詞「滄海桑田」

2021-01-09 齊雲神話

「神話」可以說是民間文學的一部分,其中民間文學裡就有供地質學家研究的科學價值。今天,小齊就來淺談下,隱藏於五臺山佛教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地質學故事,與文殊菩薩、龍王等兩個神話人物息息相關。

對於「菩薩」一詞,很多人腦海裡就想到慈悲為懷、普渡眾生,而今天所談到的文殊菩薩不僅是仁慈的代表,還是智慧的象徵。因為在眾多佛經裡,他直接與「般若」掛勾,什麼又是「般若」?般若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佛教神話裡的大智慧、終極智慧。

文殊菩薩的來由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妙吉祥、文殊法王子以及般若金剛,等等。在佛陀時代,他與普賢菩薩同為佛祖釋迦牟尼身邊的侍者,後世,人們尊稱他們三人為「華嚴三聖」。關於他的來歷,在佛經《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早有記載,他本是一位來自西域之國舍衛國的貴族之子,後來向釋迦牟尼出家問道,凡是與師尊的佛會,他都一一參與,只為佛法精深與推廣。

於是,常以仗劍騎獅的形象出現人間,右手持佛劍可以斬斷世間一切煩惱,座下的威風神獅,隨時用巨吼將迷茫的眾生喚醒。說到這裡,為何文殊菩薩的道場是五臺山,這個答案追蹤至漢代的背景,佛教的傳入。漢明帝時期,早已開始允許佛教徒在清涼山處傳播佛法。自此,清涼山就是後來的五臺山,被佛門紮根,經歷諸多朝代的影響,才有今天中國佛教聖地之首的美譽,還是一個老道理,多年經營留下的龐大根系。

滄海桑田」的地質記憶

關於五臺山文殊菩薩的神話傳說,「歇龍石傳說」就是流傳比較廣的一個,傳說版本也比較多。小齊就其中一個版本來簡述下。

相傳在很久以前,五臺山本來十分乾燥,文殊菩薩見五臺山處的村民遭受大旱,又得知海底龍王有塊能使大地清涼的歇龍石。便化作無名僧侶前去討求,龍王看不出這位僧侶的來由,覺得他只是一個凡人,又不肯外借神石,就告訴僧侶,這塊石頭十分重,你若能帶走就歸你。文殊菩薩立即將歇龍石變小收入衣袖裡,謝過龍王並回到五臺山,將其放入山中,五臺山大地瞬間清涼無比,所以,五臺山別名「清涼山」。

龍王

講完這個故事,龍王與文殊菩薩搭上故事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五臺山這塊地方在幾千年前完全不同。龍王在於海底,民間文學裡就有一定可供研究的地質學材料。說不定五臺山在幾千年前的古人記憶裡是一片汪洋,經過地質變遷等主要因素化為桑田、形成五臺山。

如此怪誕的神話傳說,可能也是經過歷朝歷代的人們修改,原始樣貌不復存在。僅有龍王代表「滄海桑田」的地質記憶,以及文殊菩薩代表的民俗文化信息。神話傳說的的確確就是民間的記憶庫之一。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

參考文獻:

《文殊菩薩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相關焦點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但為何香火最旺的卻是五爺廟?
    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被譽為「智慧之山」,象徵平安順利,吉祥如意,又因佛菩薩有求必應,故自古至今,五臺山一直是廣大信眾朝山拜佛、平安祈福、許願還願的首選之地,一年到頭香火旺盛,往來香客絡繹不絕。但要說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地方,卻不是殊像寺,而是五爺廟,其中奧妙何在?得機緣巧合,恰逢五爺誕辰,與友人一起五臺山去祈福,有幸得見盛況,從中略知其中一二,現行文與諸公分享。
  • 五臺山的文殊祖庭殊像寺,供奉最大文殊菩薩,菩薩頭像蕎麥麵做成
    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殊像寺」即意味著寺院裡有文殊菩薩的塑像,故重建後的寺院,仍叫殊像寺。殊像寺大文殊殿殊像寺的正殿為大文殊殿,殿有聞名中外的文殊菩薩騎狻猊(傳說中的一種猛獸,類似獅子)塑像1尊,總高9.87米,是五臺山寺廟中最高的一尊文殊菩薩像。
  • 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大乘佛教的典籍中,文殊是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人。他生於古印度舍衛國,系多羅聚落婆羅門種姓,父親名叫梵德,是一位著名的大長者。
  • 五臺山:一片被文殊師利菩薩加持故事"清涼佛國″淨土
    乾隆聽說五臺山僧人作風不良,想去親自查看,到五臺山,看到一個和尚在河裡洗澡,旁邊還有許多女人,乾隆一生氣,一支箭射過去,和尚負箭跑了,乾隆追上去,到了菩薩頂上,僧人不見了,就看到文殊菩薩背後有一隻箭。五臺山就有了"帶箭文殊″。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為七佛之師,一切菩薩之母,身紫金色,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智慧猛利,能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獅子,象徵其威猛。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道場 — 五臺山中國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世界佛教徒心中嚮往的聖地。
  • 今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同為佛陀的侍者,是佛陀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文殊菩薩是過去無量諸佛的老師,曾引導無數修行者證得佛果。《放缽經》中,佛陀也說道: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大涅槃經》中云:若聞文殊名,或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稱念文殊名,設有重障者,不墮阿鼻極猛火處,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從中可見能與文殊菩薩結緣,是何等的功德利益。
  • 文殊菩薩生日是哪天?考試前為何要禮拜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生日是哪天?文殊菩薩的生日在農曆的四月初四。考試前為何要禮拜文殊菩薩?考試之前,不少考生們禮拜文殊菩薩,是因為文殊菩薩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了大智慧。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在《放缽經》中,佛陀也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間的小孩有父母一樣,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文殊菩薩,既然是三世果位如來,其智慧特殊可知。
  • 文殊菩薩,妙吉祥,美妙、莊嚴的大菩薩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非常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
  • 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為何他又成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
    文殊菩薩,大家都很熟悉,起碼在電視劇《西遊記》裡看到過。文殊菩薩是簡稱,全名是文殊師利菩薩,也叫曼殊室利菩薩,都是梵文的音譯,是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裡代表智慧,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五臺山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 佛教號稱「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你了解多少?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文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文殊師利的意思便為妙吉祥。據佛經講,文殊原是舍衛國婆羅門貴族中的一位公子,追隨釋迦摩尼佛修行,功德圓滿後修成了菩薩身,後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輔助釋迦牟尼佛弘揚教化、普度眾生。
  • 敦煌石窟千年壁畫 文殊菩薩三次現身五臺之謎
    《五臺山圖》所揭示的《文殊化現》,每一個化現靈跡都隱含著一段重要佛教故事或歷史。是我們巡禮、朝聖五臺山必須了解和前往朝拜的聖地。《五臺山文殊聖跡圖》也名《五臺山文殊化現圖》,簡稱《五臺山圖》是歷代祖師大德、海外僧侶朝拜五臺山必備的導引圖。也是世界佛教信徒信眾心中的聖物。
  • 文殊菩薩坐騎青毛獅子兩次下凡
    乘坐青毛獅子,左手持利劍,右手握經卷,這是文殊菩薩形象。又到高考季,不少家長祈願孩子榜上有名,而祈求的菩薩就是文殊。文殊菩薩被認為是智慧的化身,他的道場被認為在山西五臺山。在《西遊記》中,文殊菩薩曾兩次救取經僧,而惹禍的就是坐下的青毛獅子。烏雞國國王創立家邦第二年,天旱地荒,民生餒死。
  • 文殊菩薩的地位多高?連如來都承認,自己成佛全靠他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佛教裡面的文殊菩薩,他的身世和來歷是怎麼樣的。文殊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的典籍之中,他象徵著智慧,同時他也是釋迦牟尼的一個倚仗。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所記載,文殊菩薩本來是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的兒子,而在古印度時期,當時有很多的國家,有一個國家叫做舍衛。
  • 文殊菩薩是何物修煉成仙?他的本體是啥,前世又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而現在的佛教也已經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了,為表敬重每年各個菩薩自己的道場都會舉行巨大的盛典,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在山西五臺山,是佛教四大道場之一,他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文殊菩薩又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 妙江妙法 | 五臺山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是菩薩的化身
    五臺山一沙一石 一草一木都是菩薩的化身 所以我們來五臺山,就是一沙一石、一草一木、山河大地都是菩薩的化身,都是菩薩完美智慧的展現,能意識到這一點,那你就能得到好多的智慧。
  • 【華曲佛音】文殊菩薩心咒(文殊菩薩智慧咒):常誦開啟智慧大門
    南無妙吉祥菩薩 !  1.文殊智慧咒:  白天,晚上都可以念,每天最少念108遍,沐浴完念更好,這是表恭敬的意思。每天花10幾分鐘也不是很長。  持咒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信心和恭敬心。  文殊師利菩薩,以智慧著稱,在中國示現為菩薩,與觀音、普賢、地藏同為四大菩薩之一,五臺山清涼寺即為他的道場。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本文 945字 圖片 7 幅 閱讀約需 3 分鐘( 後臺回復「書單」獲取一份超大的西藏書單庫 )遇見西藏-菩薩-No.002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
  • 四大菩薩坐騎及其象徵意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     文殊菩薩(圖片來源:資料圖)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五臺山和韻》,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
    其《傳》卷上又說:晉永嘉三年,雁門郡後人縣百餘家,避亂入此山,見山人為之 步驅而不返,遂寧居巖野。往還之士,時有望其居者。至詣尋訪,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為仙者之都矣。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始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了五臺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 康熙帝五次巡遊五臺山真正意圖是什麼?意在調適滿蒙藏漢關係?
    康熙帝總計五次巡遊五臺山。第一次為康熙二十二年也就是1683年二月十二日至三月初六日,計25天。拜佛進香,為秋季太皇太后巡視五臺山做準備。本次出巡命皇太子胤礽隨駕啟行。第二次是1683年九月十一日至十月初九日,計28天。奉太皇太后進香,拜佛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