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坐騎青毛獅子兩次下凡

2021-01-09 七品草民

乘坐青毛獅子,左手持利劍,右手握經卷,這是文殊菩薩形象。

又到高考季,不少家長祈願孩子榜上有名,而祈求的菩薩就是文殊。

文殊菩薩被認為是智慧的化身,他的道場被認為在山西五臺山。

在《西遊記》中,文殊菩薩曾兩次救取經僧,而惹禍的就是坐下的青毛獅子。

烏雞國國王創立家邦第二年,天旱地荒,民生餒死。

恰巧在此時,青毛獅子化身全真道士下凡,呼風喚雨,點石成金,解決了烏雞國的災荒。這青毛獅子佛教的屬下變成道教的人,究竟為什麼呢?

國王非常信任道士,「朕與他同寢食者,只得二年」。他們的關係可謂非常密切。

看到這裡也許都懷疑國王的性取向。

沒有必要。

為了證明青毛獅子沒有玷汙王后,「他是個騸(閹割)了的獅子」,文殊菩薩說的。

「悟空,他不曾走,他是佛旨差來的。」

凡是有果必有因。

國王在水井浸泡三年,完全出於個人恩怨。當年,文殊菩薩變作凡僧到人間,被國王繩捆送到河裡浸泡了三日三夜。

青毛獅子被降伏之後,文殊菩薩帶著徑轉五臺山上去了。

文殊菩薩不大出差,不像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到處普渡眾生;又或者還有其他的坐騎。因為,青毛獅子不久又下凡了。

「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發躧成氈片,人皮肉蘭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幹焦晃亮如銀。」

這是孫悟空看到的獅駝嶺。不肖說獅駝嶺妖怪為害一方,有多麼殘忍了。所以,山腳下太白金星變作老頭前來通報消息。

有人說這頭青毛獅子並非在烏雞國的那一頭。青毛獅子三年在烏雞國並未害人,而且治理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其實不然,吳承恩書中透露此獅即彼獅。

「只見那小妖走上大路,敲著梆,搖著鈴,口裡作念道:『我等巡山,各人要謹慎提放孫行者:他會變蒼蠅!』」

正在巡山大的小旋風嘴裡念叨的這話,著實把孫悟空嚇了一跳,因為悟空變作了蒼蠅。

難不成被小妖發現了,小妖都如此厲害。孫悟空這樣以為。

「原來小妖也不曾見他,只是那魔頭不知怎麼就吩咐他這話,卻是個謠言,著他這等胡念。」

此處已經明確告訴了大家,這魔頭是非常熟悉孫悟空的。

「因那年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邀請諸仙,他不曾具柬來請,我大王意欲爭天,被玉皇差十萬天兵來降我大王……故此是一口曾吞十萬兵。」

這是小旋風跟孫悟空講述青毛獅子的本事,青毛獅子完全吹牛。

「若是講手頭之話,老孫也曾幹過」,孫悟空聽了暗笑。青毛獅子還是熟悉孫悟空,把「大鬧天宮」新聞事件偷梁換柱編成自己的故事。

如果說還不足以證明,我們就繼續往下看。

「好大聖,想著:『那魔頭不曾與我會面,就知我老孫的名頭,我且倚著我的這個名頭』」,在洞口用幾句英雄話,山頭上四萬八千小妖被嚇跑了大半。

悟空變化成小旋風進了妖洞內,又是一番巧舌,把青毛獅子嚇壞了。

「那老魔(青毛獅子)聞此言,渾身是汗,唬得湛河呵呵得道:『兄弟,我說莫惹唐僧。他徒弟神通廣大,預先做了準備」。

這裡透露出兩個信息,其一青毛獅子根本不想吃唐僧肉,其二青毛獅子非常害怕孫悟空。

吃唐僧肉純粹是受到大鵬金翅雕的蠱惑,大鵬也知道孫悟空厲害,自己一個人單幹有點為難,所以與青毛獅子,白象結義,「打夥兒捉那個唐僧」。

這害怕除了五百年前大鬧天空的聲名,還有烏雞國被追著打的緣故。在烏雞國被追打的「往東北方向逃竄」,後來幸虧文殊菩薩及時趕到。

青毛獅子下凡沒有攜帶法寶。烏雞國從武將身上拿了一把劍,獅駝嶺舉了一把刀,與悟空金箍棒對打。

青毛獅子應該是純粹的坐騎,打的功夫確實不行。關鍵時刻張口吞掉了孫悟空,以為擒拿了孫悟空。

豈料,孫悟空是銅頭鐵腦,石卵化生,不利於消化,把青毛獅子折騰了半死。

最後,如來,文殊,普賢三位菩薩幫助悟空收服了妖精。

相關焦點

  • 代替烏雞國王,青獅精靠山是文殊菩薩?還有這位神仙,來頭更大!
    代替烏雞國王,青獅精靠山是文殊菩薩?還有這位神仙,來頭更大!《西遊記》裡,唐僧取經團隊在烏雞國遇到的國王並不算壞,卻遭遇了3年水厄。烏雞國王不僅不壞,身為皇帝,還算個賢德的明君,他體恤民情、愛民如子。唐僧來到烏雞國的5年前,烏雞國連年久旱,天不下雨,草木不生,百姓時有餓死。堂堂的國庫官倉更是空虛,錢盡糧絕。
  • 難怪烏雞國王敢把文殊菩薩泡河裡三天三夜,你看看他的靠山是誰
    為了完成如來交待的任務,文殊菩薩化作了一個普通人,輕車簡從前往。 哪知考察出了問題。不知是文殊平時領導當慣了,一時改不掉高高在上教訓別人的毛病,還是國王素質本身就不高,總之得罪了國王,國王命人將文殊菩薩綁了,扔在御水河裡邊兒泡了三天三夜。
  • 文殊菩薩是何物修煉成仙?他的本體是啥,前世又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而現在的佛教也已經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了,為表敬重每年各個菩薩自己的道場都會舉行巨大的盛典,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在山西五臺山,是佛教四大道場之一,他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文殊菩薩又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 四大菩薩坐騎及其象徵意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     文殊菩薩(圖片來源:資料圖)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
  • 盤點《封神演義》中的八大神獸坐騎,姜子牙的四不像僅排第三
    在《封神演義》中,坐騎雖然是不太起眼的的一個存在,卻也是主人勢力和地位的象徵,所以一頭好的坐騎,當然是必不可少的;現在來盤點下《封神演義》中的八大神獸坐騎:TOP、8 五色神牛五色神牛也叫五彩神牛,是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的坐騎。
  • 揭秘四大菩薩的坐騎 觀音坐騎朝天犼兇猛無比(圖)
    文殊菩薩 地藏菩薩地藏菩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臺山。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牙仙的六牙白象。
  • 文殊、普賢菩薩沉香作品鑑賞!
    與文殊菩薩一起同為釋迦摩尼的肋侍者。即文殊駕獅子侍佛祖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普賢菩薩是理德和大行願的象徵,代表著一切諸佛的德行。他是佛菩薩中的「實踐派」,代表知行合一,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行。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為七佛之師,一切菩薩之母,身紫金色,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智慧猛利,能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獅子,象徵其威猛。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道場 — 五臺山中國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世界佛教徒心中嚮往的聖地。
  • 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大乘佛教的典籍中,文殊是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人。他生於古印度舍衛國,系多羅聚落婆羅門種姓,父親名叫梵德,是一位著名的大長者。
  • 文殊菩薩,妙吉祥,美妙、莊嚴的大菩薩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非常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
  • 佛教號稱「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你了解多少?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文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文殊師利的意思便為妙吉祥。據佛經講,文殊原是舍衛國婆羅門貴族中的一位公子,追隨釋迦摩尼佛修行,功德圓滿後修成了菩薩身,後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輔助釋迦牟尼佛弘揚教化、普度眾生。
  • 今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今天11月16號,農曆十月二十日,是佛教裡文殊菩薩的出家紀念日。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另外三位大菩薩分別是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又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早已成佛,被稱為「三世諸佛之母」、「七佛之師」,釋迦牟尼佛的九世祖師,是大智慧的象徵,是般若智慧的化身,亦稱「辯才無礙」。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妙德」、「妙吉祥」,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頂,左手持青蓮華,右手持寶劍,坐騎為青獅子,智能威猛。
  • 佛教:釋迦三尊之一的文殊菩薩,最初的地位竟然是世襲婆羅門?
    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建立佛教之後,成就為釋迦摩尼佛,在他身邊有兩大侍者,分別文左脅侍者文殊菩薩以智輔佐,右脅普賢菩薩侍者以行輔助,被稱之為「釋迦三尊」。而在《華嚴經》中的毗盧遮那佛和文殊菩薩,以及普賢菩薩並稱為「華嚴三聖」。釋迦摩尼佛是三世佛中「婆娑世界」(現實世界)的教主,掌管著婆娑世界。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與普賢菩薩同為佛之脅侍,並稱「華嚴三聖」,是佛智慧的象徵。在佛畫像中,文殊菩薩其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青獅,表智能威猛。
  • 五臺山的文殊祖庭殊像寺,供奉最大文殊菩薩,菩薩頭像蕎麥麵做成
    善靜室"之所以獨在,康熙認為這是文殊菩薩證明他們之間並無「愛戀」一說,甚為高興,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後的殊像寺,有人提議,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無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純潔。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殊像寺」即意味著寺院裡有文殊菩薩的塑像,故重建後的寺院,仍叫殊像寺。
  • 能量強大的文殊菩薩心咒
    導讀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Manju 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本文 945字 圖片 7 幅 閱讀約需 3 分鐘( 後臺回復「書單」獲取一份超大的西藏書單庫 )遇見西藏-菩薩-No.002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