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是古代印度語的譯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發大心願的人。
菩薩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
普賢菩薩,是一位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土的大乘聖者。與文殊菩薩一起同為釋迦摩尼的肋侍者。即文殊駕獅子侍佛祖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
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
普賢菩薩是理德和大行願的象徵,代表著一切諸佛的德行。他是佛菩薩中的「實踐派」,代表知行合一,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行。
普賢菩薩-汶萊沉水老料,重約20.9克
菩薩所乘騎的是一隻大象,代表著菩薩的願行殷深,辛勤不倦。而大象長著的六根牙齒,則表示了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普賢菩薩不僅宣揚佛法,更通過行動以身作則,使世人在佛法中領悟涵義從而真實地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依次形成大功德,所以也將其稱之為「大行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佛教智慧的象徵,被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是一切菩薩智慧的老師。
文殊菩薩是佛陀怙恃之一。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能威猛)。
文殊菩薩-汶萊沉水老料,重約22.2克
菩薩的主要職責是協助佛一起教化眾生,傳播佛法,普渡眾生。而菩薩最終修行成佛的。菩薩都是立下宏願,為了解救眾生的苦難,以自我奉獻的精神而留住人間,並且以種種不同的化身來到民眾中間,隨時隨地解救危難,所以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植於民心,使人倍感親切可敬。
(文殊、普賢菩薩-汶萊沉水老料,同一塊料所作,工細料好,收藏之作,因文殊普賢菩薩代表著理、行、德、智、毅等,所以送孩子作為壓枕禮物,也是傳家極好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