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曲佛音】文殊菩薩心咒(文殊菩薩智慧咒):常誦開啟智慧大門

2021-01-16 華曲佛音


  祈請文殊菩薩

  文殊摩訶薩,智慧通圓融;示現威德身,護持梵天真;

  請尊揮慧劍,斬盡吾愚昧;眾生斷惡業,芸芸皆皈依。

  頂禮文殊菩薩摩訶薩!

  文殊大士,妙應無方,座前獅子獸中王,妙意降吉祥;

  花雨天香,寶智透心光;

  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覺母智難量;

  右持利劍煩惱斷,左執青蓮德相彰;

  孔雀神獅供乘馭,毒龍猛獸伏清涼;

  童形五髻知權現,本是如來歡喜藏。

  南無五臺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妙吉祥菩薩 !

  1.文殊智慧咒:

  白天,晚上都可以念,每天最少念108遍,沐浴完念更好,這是表恭敬的意思。每天花10幾分鐘也不是很長。

  持咒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信心和恭敬心。

  文殊師利菩薩,以智慧著稱,在中國示現為菩薩,與觀音、普賢、地藏同為四大菩薩之一,五臺山清涼寺即為他的道場。但其實他早在久遠劫已成佛,號為龍種上如來,並被稱為七佛之師。

  文殊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示現人間時也示現誕生於舍衛國的婆羅門家,傳說他誕生時有十大異象:天降甘露、地湧七珍、倉變金粟、庭生蓮花、光明滿室、雞生鳳子、馬產祥麟、牛生白犢、豬誕龍豚、六牙象現。後來就到釋迦牟尼佛處學道。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然在印度、西域等地關於文殊的記載卻不多,反而在中國及密教地區,文殊菩薩成為很重要的信仰,現今敦煌石窟千佛洞中還存有文殊的壁畫及絹本畫。另文殊菩薩在維摩詰經中與維摩詰居士的對談,更是將佛法知見帶入了最高境界。

  ◎文殊心咒釋意

  嗡(Om)是皈依的意思。

  阿札(A Ja)表示空性大智慧是不生不滅、清淨無染的。

  哇札(Va Ja)是說在空性中諸法平等,遠離了一切的相對。

  那地(Na De)表示一切法都不可得。

  2.文殊智慧咒注音

  這是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咒語。又稱文殊菩薩心咒。

  嗡啊[日/阿],巴扎那底。

  ◎文殊智慧咒注音:

  發音:ōng ā rā,bā zhā nà dǐ。

  ◎發音註解:

  [日/阿]:讀音為(rā),為罕見字,常用字典中罕有收錄。也常寫成「惹」或「喏」等字代替。

  梵文:Om Ara Pa Ca Na Dhih

  藏文:Om Ara Pa Za Na Di

  文殊菩薩智慧咒的其它寫法:

  嗡啊惹 巴扎納德。

  嗡阿喇 巴札那諦。

  嗡阿諾 巴札拿得。

  常常念誦文殊心咒,可以增長福德、智慧,還可以增強記憶力,辯才無礙。對修行人來說,更可消除愚痴,了知諸法實相。

  咒語是佛菩薩的秘密藏中自然流露出的語言,當持誦者的心念集中時,就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相應,而感召不可思議的力量。

  3.文殊智慧咒功德簡介:

  文殊菩薩智慧咒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平時長念此咒能使您於空靈中將慢慢開啟智慧大門,事事如意。

  由《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可知持誦「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為:罪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離諸苦惱,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證悟一切諸三昧門,獲大聞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同經又說:「念誦數滿五十萬遍,即獲無盡辯才,如文殊師利菩薩等無有異。飛騰虛空,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又念誦數滿一俱胝,離諸苦惱。滿二俱胝遍,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三俱胝遍,證悟一切諸三昧門。四俱胝遍獲大聞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般若波羅蜜多成就,即智慧成就。難怪一般佛教徒會認為持誦「文殊咒」可令人獲得智慧成就,且持此一咒就包含一切如來所說法。

  4.文殊菩薩的不可思議功德----《大寶積經卷文殊師利授記會》

  爾時眾中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同聲唱言。南無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南無普見如來應正等覺。說此語已。八萬四千億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善根成熟。於三乘中得不退轉。是時佛告諸菩薩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善男子。若有受持百千億諸佛名號。若復有稱文殊師利菩薩名者。福多於彼。何況稱於普見佛名。何以故。彼百千億那由他佛利益眾生。不及文殊師利於一劫中所作饒益。

  爾時眾中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同聲唱言。南無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南無普見如來應正等覺。說此語已。八萬四千億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善根成熟。於三乘中得不退轉。

  文殊師利。又白佛言。我復有願。如我所見無量無數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尊。而彼諸佛所有佛剎功德莊嚴。如是一切皆令置我一佛剎中。唯除二乘及五濁等。世尊。若我自說佛剎功德種種莊嚴。過恆沙劫亦不能盡。如我所願。唯佛能知。佛言。如是文殊師利。如來知見於三世中無有限礙。

  爾時眾中有諸菩薩。作如是念。文殊師利所得佛剎功德莊嚴。與阿彌陀佛剎。為等不耶。爾時世尊。知彼菩薩心之所念。即告師子勇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析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於大海中取一滴水。此一滴水喻阿彌陀佛剎莊嚴。彼大海水喻普見如來佛剎莊嚴。復過於此。何以故。普見如來佛剎莊嚴不思議故。

  5.文殊菩薩咒語及其功德利益---海濤法師 輯

  1)有恐怖處當須攝心,念誦此咒即得除怖。

  2)若欲臥時,當誦此咒一百八遍,即得好夢,善知吉兇。

  3)若人或患瘧病,持此咒者,視患瘧人面,持誦此咒一千八遍,其患即除。

  4)若欲入陣,當取牛黃書寫此咒帶於身上,一切刀仗,弓箭(等)不能為害。

  5)若入陣時,畫文殊師利童子像,安於象馬上。當於三軍前,先頭而行,引諸軍眾,彼兇愚賊自然退散。畫像之法須作童子相貌,乘騎金色孔雀。

  6)若有一切眾生見畫像者,所有四重,五逆等罪悉得消滅,常得面睹文殊聖者童子親為教授,即得究竟解脫乃至佛果,於其中間不被三界煩惱,痴心相應。

  7)是故勸念一切有情,行住坐臥當須念咒憶持不忘,時時每誦一百八遍勿令斷絕,常得一切眾生見者皆來歸伏,惡人自當退散。

  8)若能每日三時念誦各一百八遍,所作稱意,所求諸願悉得隨心,一切皆得圓滿具足,得大富貴,所遊無障,自在恣情受諸快樂。

  9)設臨命終,即得聖者文殊師利童子親現靈儀,為說大乘深妙法藏,聞法心大歡喜,即得普門三昧。得此三昧已,於煩惱生死當永隔別,即與文殊聖者及大菩薩同為眷屬,位階三地,進修不退。住文殊聖者之位,同得佛智慧,三摩地門。

  10)若有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依法受持,讀誦書寫修行,現世成就一切吉祥,諸事圓滿,壽命長遠,眾人愛敬,生珍重心。

  11)命終之後得生天上受樂無量,或生王宮處尊重位,受富快樂身無病苦,得宿命智薄貪恚痴,善知因果寶重佛法。雖紹貴位心無憍慢,宿因力強習讀大乘,愍念一切心,無勝負心,常利有情。

  12)若生於諸人中,貴豪英俊,宣言辯利,人所愛樂,壽命長遠,中無災橫,所於求願,事與心規者,無人違信。



相關焦點

  • 能量強大的文殊菩薩心咒
    導讀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南無妙吉祥菩薩 !文殊菩薩形象多變,依照其形象,可分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頭頂綁了五個髻而得名,這五髻代表的是五種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劍」,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智慧之利劍表示能斬斷種種愚痴,智慧犀利如劍;青蓮花則代表純潔無染,花上放有般若經,作為智慧與慈悲的象徵。
  • 大乘佛教智慧的象徵——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在不同的派別中,有著不同的稱呼,比如在淨土宗中被稱作普現如來佛,在《新華嚴經》中的法號為「不動智」,而在密宗中被稱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作為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他在平等世界成佛,被稱作龍種上佛,由於龍有著特殊的象徵性,因此常用來指位居高位者。因此龍種上佛也被稱為天子佛,文殊菩薩對內是佛、菩薩,在教外是天子、帝王,地位十分顯赫。
  • 今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文殊菩薩,又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早已成佛,被稱為「三世諸佛之母」、「七佛之師」,釋迦牟尼佛的九世祖師,是大智慧的象徵,是般若智慧的化身,亦稱「辯才無礙」。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妙德」、「妙吉祥」,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頂,左手持青蓮華,右手持寶劍,坐騎為青獅子,智能威猛。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本文摘自大聖五臺山古文殊寺公眾號,作者為文殊之子 ,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法王子」。
  • 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是智慧與善良的化身,文殊菩薩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為智慧之象徵,身紫金色,形如童子,其形象多變,可分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頭頂綁了五個髻而得名,這五髻代表的是五種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劍」,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或手持如意,象徵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代表智慧的思維。
  • 文殊菩薩生日是哪天?考試前為何要禮拜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生日是哪天?文殊菩薩的生日在農曆的四月初四。考試前為何要禮拜文殊菩薩?考試之前,不少考生們禮拜文殊菩薩,是因為文殊菩薩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了大智慧。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在《放缽經》中,佛陀也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間的小孩有父母一樣,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文殊菩薩,既然是三世果位如來,其智慧特殊可知。
  • 佛教號稱「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你了解多少?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文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文殊師利的意思便為妙吉祥。據佛經講,文殊原是舍衛國婆羅門貴族中的一位公子,追隨釋迦摩尼佛修行,功德圓滿後修成了菩薩身,後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輔助釋迦牟尼佛弘揚教化、普度眾生。
  • 文殊菩薩八字真言,願力不可思議
    文殊菩薩八字大無畏最上秘密心真言絕大多數的真言咒語,往往需要念滿數萬甚至數十萬遍才能產生效用,但有一種真言,念一遍就能保護自己,念幾遍則能保護家人同伴,簡直令人無法想像!這個真言就是「一切佛心大無畏八字真言」,也叫「八字大無畏最上秘密心真言」,簡稱「文殊八字咒」。「……若能讀誦此經獲大功德,若能廣為人說,利益無量……復有一切佛心大無畏八字真言,名最上增益大吉祥。斷三界生死,消除一切惡趣,能滅一切災害,作一切事,皆得安樂。寂靜如現在見佛。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與普賢菩薩同為佛之脅侍,並稱「華嚴三聖」,是佛智慧的象徵。在佛畫像中,文殊菩薩其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青獅,表智能威猛。
  • 【天眼見證】大智文殊賜智慧 同沾法喜沐佛恩
    女兒與文殊菩薩溝通,然後再表述給大家。於是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問起問題來了。問:讀經的時候,如何消除內心升起的妄念?答:真正讀經的人是沒有妄念的,在讀經之前應該先清淨自己的心,建議先念一遍《心經》,這樣更有效果。問:請教文殊菩薩,怎麼樣能開啟智慧?答:人生如夢如幻,一切皆是虛幻。不必在意開大智慧還是小智慧,只要好好念經、念佛、打坐就能開智慧。
  • 慧晤09-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索達吉堪布對話威廉.道格拉斯教授
    慧晤第9期-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索達吉堪布對話威廉.道格拉斯教授-1-上師提問-適合歐洲大學生的法門慧晤第9期-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
  • 文殊菩薩,妙吉祥,美妙、莊嚴的大菩薩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非常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
  • 文殊、普賢菩薩沉香作品鑑賞!
    與文殊菩薩一起同為釋迦摩尼的肋侍者。即文殊駕獅子侍佛祖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普賢菩薩是理德和大行願的象徵,代表著一切諸佛的德行。他是佛菩薩中的「實踐派」,代表知行合一,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行。
  • 為什麼文殊菩薩的弟子將來會成佛,佛陀弟子只成菩薩?
    傳說文殊菩薩的弟子將來會成佛,而佛陀的弟子只成了菩薩。可見其功德不可思議。文殊菩薩是如來佛祖怙恃之一。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是兔屬相的本命佛,為智慧之象徵。文殊菩薩形象則為仗劍騎獅之像,代表著其法門的銳利。
  • 如何才能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
    考試之前,不少考生們禮拜文殊菩薩,是因為文殊菩薩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了大智慧。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在《放缽經》中,佛陀也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本文 945字 圖片 7 幅 閱讀約需 3 分鐘( 後臺回復「書單」獲取一份超大的西藏書單庫 )遇見西藏-菩薩-No.002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
  •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文殊師利菩薩,大智慧的象徵!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文殊菩薩是如來佛祖怙恃之一,又稱法王子。如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記載,過去久遠劫有龍種上尊如來(龍尊王佛),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盤,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
  • 五臺山的文殊祖庭殊像寺,供奉最大文殊菩薩,菩薩頭像蕎麥麵做成
    由於這位青年和尚儀表堂堂,精通經典,所以常和三公主在「善靜室」研討經文。久而久之,流言四起,說他們之間有了「愛戀」。這話傳到康熙的耳朵裡,認為有損皇族聲譽,於是派遣專人來五臺山殊像寺放火焚寺,密謀讓她倆和寺院同歸於盡。但出人意料的是,大火燃燒三天,全寺片瓦無存,惟三公主和那位年輕和尚「坐靜」的「善靜室」卻巍然獨存。"
  • 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為何他又成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
    文殊菩薩,大家都很熟悉,起碼在電視劇《西遊記》裡看到過。文殊菩薩是簡稱,全名是文殊師利菩薩,也叫曼殊室利菩薩,都是梵文的音譯,是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裡代表智慧,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五臺山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 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為何與龍王搭上關係,一個詞「滄海桑田」
    今天,小齊就來淺談下,隱藏於五臺山佛教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地質學故事,與文殊菩薩、龍王等兩個神話人物息息相關。對於「菩薩」一詞,很多人腦海裡就想到慈悲為懷、普渡眾生,而今天所談到的文殊菩薩不僅是仁慈的代表,還是智慧的象徵。因為在眾多佛經裡,他直接與「般若」掛勾,什麼又是「般若」?般若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佛教神話裡的大智慧、終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