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的吃橘子,很多的人說剝桔子的時候不要把橘子外面的一層白絲剝掉,因為這些白絲也是非常的有營養的,有的甚至說能治病。橘子上的白絲真的有那麼厲害嗎?一起去了解下橘子上的白絲能吃嗎?
橘子上的白絲能吃嗎
能吃。橘子上的白絲是可以吃的,橘絡本身就被中醫當做一種很實用的中草藥,《綱目拾遺》記載:「橘絡能通經絡滯氣、脈脹,驅皮裡膜外積痰,活血。」食用它不僅不會有害處,還可以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
橘子上的白絲吃了有啥好處
防止上火
很多的人吃橘子會容易上火其實只要我們在吃橘子的時候不要把白絲都去掉。吃橘子時連同橘絡一起食用的話,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吃橘子上火。
促進消化、通便
在吃橘子的時候不要把橘子上面的白絲去掉是有好處的。橘絡中含有一定量的纖維素,食用後能起到促進消化、通便的作用,對腸胃健康也有好處。
治療慢性疾病
橘絡具有通絡理氣、活血化瘀等功效,對於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痰滯經絡有一定食療作用,對咳嗽引起的胸肋疼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防止腦溢血
橘絡中很有一種名為「蘆丁」的物質,能讓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能防止腦溢血。
橘子白絲的營養價值
剝開橘子後,裡面的白絲稱為橘絡,橘絡其實是中果皮,它含有膳食纖維、鉀、鈣、鎂等營養成分,不過,這些營養成分在普通食物中也含有,並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此外,橘絡中還有黃酮類化合物、揮髮油等活性成分,其中,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是橙皮苷,揮髮油主要成分為D-檸檬烯。正因為含有這些有效成分,橘絡還被當成藥來用。
不過,一個橘子裡橘絡的量很少,能攝取到的營養或活性成分的量也就很有限了。因此,對於橘絡,如果喜歡就吃;如果不喜歡就剝掉,沒什麼可惜的。
橘子皮的功效與作用
橘子皮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非常多,除了可以美容護膚外,還能幫助清潔,能擦拭有茶鏽的瓷器,此外,還有除臭以及做肥料等作用。
橘子皮也是人們常說的陳皮,是一種常用的中藥。其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止咳降逆等功效,可治療脘腹脹滿及疼痛、食少納呆、噁心嘔吐、噯氣、呃逆、便溏洩瀉、寒痰咳嗽等症,還可解魚蟹毒。
橘子皮泡水喝的功效
1、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精油,將其洗淨曬乾與茶葉一樣存放,可同茶葉一起衝飲,也可以單獨衝飲,其味清香,而且提神、通氣;
2、熬粥時,放入幾片橘子皮,吃起來芳香爽口,還可起到開胃作用,可以入菜緩解孕吐;
3、燒肉或燒排骨時,加入幾片橘子皮,味道既鮮美又不會感到油膩;
4、橘子皮可以做成糖橘絲、糖橘丁、糖橘皮、橘皮醬、橘皮香等美味可口的食品。
忌鮮橘皮泡水喝
果農摘下橘子後大多用保鮮劑浸泡後再上市。保鮮劑為一種化學製劑,浸泡過的橘子對果肉沒有影響,但橘子皮上殘留的保鮮劑卻難以用清水洗掉,若用這樣的橘子皮泡水來喝,對身體健康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
陳皮的做法
將新鮮的橘子皮剪成細條,然後放在通風處陰乾,三年之後可可入藥為陳皮(因入藥以陳的藥效好,故名陳皮)。採收陳皮時,去其白色內皮後的紅色外皮叫橘紅,去紅色外皮後的白色內皮叫橘白,前者側重燥溼化痰,後者長於和胃化溼。
橘子的適用人群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風寒咳嗽、痰飲咳嗽者不宜食用。
孕婦可以吃橘子,但不能多吃,控制在250克之內,適當的吃些橘子對孕婦是很有好處的,不過也需要注意控制食用量。據測,每天吃2-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
寶寶能吃橘子,但是不宜給寶寶餵食過多。這是因為嬰幼兒肝臟功能不健全,食用過多橘子時,肝臟不能將體內過多的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A,胡蘿蔔素血症」便會找上門來。橘子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如果每天500克左右橘子連吃兩個月,可出現胡蘿蔔素血症,輕者僅表現為皮膚色澤發黃,重者可能還會出現厭食、煩躁等症狀,有時易與肝炎混淆。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停止攝入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並鼓勵患兒多飲水,必要時應儘快去醫院診治。
哺乳期的產婦當然是可以吃橘子的,但是不能一次性吃太多了。如果哺乳期媽媽在短期內吃大量的橘子,熱氣會通過乳汁傳給寶寶,會導致寶寶口舌生瘡、咽幹喉痛、大便秘結等上火」的症狀。
吃橘子的注意事項
1、吃橘子時,建議不要將橘絡扯掉,一起食用。
2、橘子大量食用的話是會導致上火的,而且橘子中的酸性物質較多,食用過多會對牙齒、腸胃有極大刺激,還可能引起結石等問題,所以不要過多的吃橘子。
3、患有腸胃炎、潰瘍等疾病以及有上火症狀的人群不宜吃橘子,以免加重身體不適症狀。
結語:在吃橘子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忽略橘子的白絲,其實橘子的白絲不僅可以食用,吃白絲對身體還有很多的好處,可以促進消化通便等作用,還能防止上火。所以大家記住在吃橘子的時候不要把白絲去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