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毅力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季圓滿落幕

2020-08-25 星光的遠徵TEL

來源兼原創:haibaraemily

2020年7月30日,NASA毅力號火星車搭乘宇宙神V-541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1]。繼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之後,本屆火星賽季最後一位選手,奔赴火星。

搭載毅力號的宇宙神V-541火箭點火升空。來源:NASA

從各個角度來說,毅力號身上都滿是前輩好奇號的影子,無論是外形、降落方式,還是探測目標、科學儀器,無不彰顯著自己好奇號Pro的氣質。而好奇號作為一個已經馳騁火星近8年的super star,它的繼任者自然也給了我們許多難以言說的親切感,仿佛一位認識很久的老朋友,在娓娓展示著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是如何薪火傳承的。

好奇號 vs 毅力號,八年過去了。素材來源:NASA/JPL-Caltech

毅力號的目標是繼續探索火星的地質和氣候環境,尋找火星過去的微生物痕跡(詳見:我們離火星生命還有多遠?)。相比於好奇號,毅力號升級和替換了哪些黑科技?

御風而行

毅力號此行,最閃耀的明星可能是它攜帶的小型無人機機智號

安裝在毅力號底部的機智號無人機。來源:NASA/JPL-Caltech

人類迄今為止有四種探測火星的方式:飛掠、環繞、著陸、巡視。(嘛…其他星球還有伴飛、採樣返回和載人探測,不過考慮到一般都是伴飛小天體,小天體自轉又很快,所以四捨五入也和繞飛差不多了)

飛掠(flyby)、環繞(orbiting)、著陸(landing)、巡視(roving)。改編自:CGTN [2]

而毅力號將嘗試為人類帶來新的探測方式:無人機探測。要知道別說是火星,人類在地球以外的任何其他星球上,都還沒有飛過無人機呢,這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用無人機探測其他星球有多麼令人期待?在機智號還沒有真正在火星上測試飛行過的情況下,另一艘無人機任務,NASA的蜻蜓號已經入選下界新疆界級任務,計劃於2026年前往土衛六了。

蜻蜓號無人機在土衛六上的工作假想圖。來源:NASA

但不同於有著稠密大氣的土衛六或者有著一般般大氣的地球,火星的大氣可就太稀薄了。火星表面大氣壓僅有地球的0.6%,在這樣的星球上開無人機,「飛起來」的難度要大得多。

而機智號的應對之法也很直接:自身儘可能輕小,槳葉儘量大,轉速儘量快。整個機智號僅重1.8公斤,而槳葉總長達1.2米,轉速高達2400轉/分鐘 [3, 4]。

嚴格來說,這是個共軸反槳直升機

作為測試機,機智號沒有攜帶任何科學儀器(相機分科學相機和工程相機的),工作時間也不長:充電一天僅能滿血飛行約90秒,飛300米遠(也不少了,好奇號一年也就能走3公裡…)。但它需要驗證在一顆遙遠星球上保溫、充電、自主飛行、拍照等諸多技術,如果測試順利的話,甚至能為毅力號偵查地形和規劃路線。機智號計劃飛行1-4次(注意:NASA不同資料中對儀器參數的口徑其實略有差異,下同)。

如果機智號能成功完成測試,這將意味著人類探索其他星球的方式再次得到了拓展:探測器們將不僅能在固態星球上巡視馳騁,還將能在火星這樣的有大氣的星球上御風而行,用無人機開拓我們的探測視野。

機智號工作想像。來源:NASA/JPL-Caltech

生命「神探」

為了探尋火星生命痕跡,好奇號最大的法寶是腹中的一套強大的有機物探測裝置,叫做火星樣本分析儀(Sample Analysis at Mars),簡稱SAM(山姆)。機器臂採集到的火星固體樣品,會被送入「山姆」之中,經過高溫分解檢測其中是否有複雜有機物。「山姆」是整個好奇號火星車上佔體積最大,設計最複雜的儀器,也正是「山姆」相助,才讓好奇號在火星發現了多種噻吩(C4H4S)、芳香族和脂肪族複雜有機物(詳見:我們離火星生命還有多遠?)。

火星樣本分析儀SAM及其內部儀器。來源:NASA

而毅力號則啟用了一套遠程分析的儀器來探測有機分子和可能的生命痕跡——以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為名,這個儀器叫做夏洛克(全稱「拉曼和螢光掃描宜居環境、尋找有機物和化學物質儀」,縮寫SHERLOC)。夏洛克安裝在毅力號機臂前端,包括一個紫外雷射拉曼光譜儀和一個暱稱「華生」的相機,可以協同工作,精細探測火星表面的礦物成分、有機分子和可能的生命痕跡 [6]。

來源:NASA/JPL-Caltech

「夏洛克」的儀器標定板也值得一提。許多送往火星的儀器都需要從地球帶去標定物來校準,同時這些標定物在火星的極端溫度和輻射環境下逐漸發生的變化,也能幫助我們了解火星環境的影響。

感受一下夏洛克的標定板大小。來源:NASA/JSC [7]

夏洛克攜帶了10件標定物,其中最具話題性的當屬火星隕石Sayh al Uhaymir 008的切片。這顆來自火星的隕石是人類1999年在阿曼沙漠找到的,而這次,毅力號要送它回家了

火星隕石Sayh al Uhaymir 008的切片。不過不止夏洛克,毅力號的超級相機也攜帶了一塊火星隕石用於定標,不過那塊要低調不少。來源:NASA/JPL-Caltech/PIA22245

除了火星隕石,夏洛克的標定板中還有5種太空衣纖維和頭盔材料,這些材料在火星環境下性能如何,會如何老化,這些都關係到將來的太空人登上火星時的安危。這是人類首次將太空衣材料送往火星 [6]。

感謝微博網友們幫助漢化,這些個材料中文都是啥啊orz,陷入了知識的盲區…漢化自:NASA/PIA24033

仔細觀察夏洛克的定標板,還能發現左下角(放聚碳酸酯材料的)那格寫著「貝克街221號」,真是偷偷把cue梗進行到底的節奏呀。今後毅力號所在的地方,就是火星上的「貝克街221號」吧~

夏洛克的定標板。來源:NASA/JPL/collectSPACE [8]

火星制氧

去掉了好奇號的樣本分析儀「山姆」(SAM),毅力號的「腹中」給另一個前所未有的儀器騰出了一點位置——火星原位制氧儀「莫克西」(Mars Oxygen 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Experiment,MOXIE)。

(左)莫克西的位置和參數。(右)實物,就是這個金盒子!來源:NASA/JPL-Caltech

莫克西從火星大氣中收集二氧化碳,電解為氧氣和一氧化碳,對氧氣進行提純之後,將一氧化碳和其他產物排回大氣中。

莫克西制氧原理。根據NASA資料簡化製作

火星大氣約96%的成分是二氧化碳,而將來登陸火星探測甚至長期生活的人類更需要的,是賴以生存的氧氣。如果能直接利用火星的二氧化碳來製備氧,那麼將來的人類就不用千裡迢迢從地球帶液氧來火星,而是可以直接在火星生產氧,供日常呼吸和推進劑之用。想想就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

讓《火星救援》裡的生保系統成為可能。來源:電影《火星救援》

莫克西這個縮寫也別有深意,MOIXE意為「勇氣、大膽、堅韌、富有冒險精神」,這也是NASA對這個探索性儀器寄予的期望。

NASA還順便cue了一款叫做MOXIE的蘇打飲料品牌,2018年被可口可樂公司收購。來源:維基

強勁「手臂」

相比於好奇號,毅力號在外形上最大的調整是把更多重心放在了機器臂上。可以說,毅力號將是目前的火星車裡最強的「獨臂大俠」。

毅力號的機器臂。來源:NASA/JPL-Caltech

除了好奇號就有的鑽頭和相機,毅力號還把自己7大儀器中的2個都安裝在了機器臂前端:一個是上一節提到的生命神探「夏洛克」,另一個則是可以探測巖石超精細化學組成的X射線螢光光譜儀(The Planetary Instrument for X-ray Lithochemistry,縮寫PIXL)。

PIXL的另一層含義是「像素」(pixel)的諧音,用以表現這個儀器將會如何「明察秋毫」。它不僅能探測出巖石含有的成分,還能像素級還原清晰地拍攝出這些成分的排列方式。

(左)PIXL傳感探頭;(右)PIXL相比於其他探測元素的儀器(如好奇號攜帶的APXS)的優勢。來源:NASA/NICOLAS MICHEL-HAR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IXL和夏洛克雙劍合璧,可以幫助我們探測到火星上更可靠的疑似微生物遺蹟

暈了沒?沒暈走兩步?| 來來來再捋一下,以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之一——疊層石為例,PIXL可以探測這塊石頭裡含有哪些元素以及元素的微觀排布,夏洛克可以探測這塊石頭裡含有哪些礦物和有機分子。來源:參考文獻 [9]

此外,毅力號還升級了鑽頭:好奇號的鑽頭只能採集火星巖石和土壤粉末,而毅力號的鑽頭可以直接採集完整的巖芯,這有助於將來的人類分析到「無損」的火星巖石樣品。這也將是人類首次採集到火星的巖芯樣品

(左)毅力號採樣示意圖;(右)巖芯鑽取示意圖。來源:NASA、參考文獻 [10]

採樣返回先驅者

前輩好奇號探測火星生命的儀器「山姆」裡,有一整套雙層旋轉木馬一般的「試管套裝」,這些「試管」,是好奇號分析樣品的化學實驗杯。

毅力號依然攜帶了一套「試管」,但這些「試管」只用於封裝鑽頭採集的火星樣品。

毅力號的樣品收集管。來源:NASA、參考文獻[9]

是的,毅力號此行完全放棄了好奇號甚至海盜號那樣通過機器臂直接採集和接觸式分析樣品的模式,而是只負責樣品的採集和封裝:

之後,毅力號會把樣品管轉移到指定地點:

圖中第二站是樣品緩存站,如果後續還有拓展任務(虛線部分),那麼拓展任務採集到的樣品還會再折返送回緩存站。來源:NASA

留待將來的火星任務拾取和送回地球,給人類親手研究:

火星採樣返回任務示意。來源:NASA/JPL-Caltech


擁抱未來

作為手握人類全部八次成功的火星著陸探測榮譽稱號的選手(蘇聯還有一次成功著陸但沒能順利開展工作的,算…半次吧),NASA對火星探測毫無疑問有著最多經驗,也走在最前沿。既帶著前輩們的經驗,又有著最雄厚的資金投入,價值24億美元的毅力號火星車顯然還有太多細節值得深挖和學習,這不是一兩篇文章能講完的,有機會我們再展開講講。

例如,毅力號把好奇號原有的桅杆相機(Mastcam)和化學相機(ChemCam)升級為可縮放的桅杆相機(Mastcam-Z)和還能分析礦物和分子、拍攝彩色照片的超級相機(SuperCam)。

毅力號的7大儀器。來源:NASA/JPL-Caltech

毅力號和我國天問一號火星車一樣攜帶了次表層雷達,兩個測地雷達將深入探測火星車沿途的地下淺表層結構和水冰分布。從沒有過見識過巡視器測地雷達的火星,將一口氣迎來兩個。

毅力號的次表層雷達(RIMFAX)工作示意圖。來源:NASA/JPL-Caltech

毅力號攜帶了更多相機,足足有23個之多,渾身都是「眼睛」。

毅力號的相機分布。來源:NASA/JPL-Caltech [11]

毅力號在好奇號的基礎上更新了軟體系統,設計了更堅固耐磨的車輪…

好奇號vs毅力號車輪。來源:NASA/JPL-Caltech

……

但總的來說,相比於升級裝備和探索更多科學謎題,毅力號顯然有更大的目標,也更具開拓性——不執著於用有限的資源獲得儘可能多的科學成果,不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而是真正著眼於將來。不管是機智號無人機,還是莫克西制氧儀,都是本次毅力號的「試驗任務」,它們最大的目標是驗證技術的可行性,為將來的載人火星任務鋪路。而採集巖芯、封裝火星樣品,更是把更多「發現」的機會留給了未來,或許,是十年後的人類。

7個月後

毅力號的火星之旅計劃在路上花費約6個半月,途中進行5-7次軌道修正。

毅力號計劃軌道。敲黑板複習一下,這個就是上期講的快速轉移軌道。來源:NASA/JPL-Caltech

一切順利的話,毅力號火星車將於2021年2月18日登上火星表面的傑澤羅(Jezero)撞擊坑

(這裡的「成功」僅按「成功著陸且順利開展探測工作計)

這是一個古老湖泊的遺蹟,有著三角洲流水地貌、豐富的火山熔巖產物和礦物沉積,是行星科學家們精挑細選出的可能孕育生命和保存生命痕跡的環境。核電池加身的毅力號設計壽命1個火星年(約2個地球年),當然,按照我們對以往NASA火星車的經驗來看,不出意外的話它實際會工作更久。

傑澤羅撞擊坑三角洲一帶豐富的沉積物:綠色是粘土礦物、黃色是橄欖石和碳酸鹽。MRO CTX影像和CRISM光譜圖像的疊加圖。NASA/JPL/JHUAPL/MSSS/Brown University

即使不談這些,光是7個月後的火星上空即將再現空中吊車黑科技這一項,想必早已讓很多朋友們激動不已了。

空中吊車/空中起重機著陸,這曾是好奇號獨有的著陸方式,毅力號也將延用。© NASA/JPL

更何況——還有NASA「帶著你的名字去火星」的傳統藝能呢!屆時,又會有1093萬個被裝在小小的晶片裡的地球人名字,和毅力號一同登上火星表面了[12]。

名字都在這裡。來源:NASA/JPL-Caltech

不過除了這些,毅力號此行還在火星車底盤左側安裝了一塊8×13釐米的鋁牌,畫面是代表醫學的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頂起地球,其上是探測器飛出地球,去往更遙遠的星球。這塊鋁牌意在致敬和感謝全世界的醫護工作者們在新冠疫情期間的偉大奉獻,正是有ta們在守護地球,人類才能不斷探索更遙遠的地方。

(左)毅力號攜帶的紀念鋁牌;(右)代表醫學的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logo中的元素。來源:NASA/JPL-Caltech/WHO

看見這塊鋁牌在哪裡了麼?

感謝全世界醫護工作者們。來源:NASA/JPL-Caltech/WHO

至此,本屆火星賽季三位選手(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NASA毅力號)已全部交卷,順利前往火星。明年2月,三國的「火星大考」將迎來各自的第一輪「成果驗收」,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相關焦點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haibaraemily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20年7月30日,NASA堅毅號火星車搭乘宇宙神V-541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1]。繼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之後,本屆火星賽季最後一位選手,奔赴火星。△搭載堅毅號的宇宙神V-541火箭點火升空。
  • NASA「毅力」號發射升空!降落地點可能出現過火星生命
    2020年火星季的最後一位參與者也已入局。 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火星探測任務。截止目前,NASA的探測器已8次成功登陸火星。這次發射的毅力號更是被寄予厚望。這次探測任務共耗資24億美元,在承接美國此前的火星探測任務(檢測火星上的水、有機物等)的同時,毅力號也將搜尋火星上生命存在或曾經存在的證據,並將儲存樣本,等待搭乘未來的火星探測器返回地球。
  • NASA把無人機送上火星,最具野心探測計劃啟動
    最近幾天,以火星為目標的探測器紛紛啟程。7 月 30 日,在美國宇航局 NASA 成功發射的 MARS 2020 任務中,「宇宙神 5」型運載火箭將最新一代火星探測器毅力號 (Perseverance)送上軌道。
  • NASA 分享毅力號傳回的首批照片
    NASANASA 在本次窗口前往火星的探測車「毅力號」,前幾天已經順利著陸火星。和兄弟好奇號不同,毅力號裝備了更多個 GoPro 大小的小相機在隔熱盾內、懸吊火箭上下側等各處,讓毅力號可以記錄降落的過程的完整影像。上圖就是毅力號著陸在火星表面前一刻的畫面,由位於懸吊火箭下側的小相機所拍攝,再透過電纜傳至毅力號本體上保存。
  • NASA毅力號面面觀·強勁「手臂」
    2020年7月30日,NASA毅力號火星車搭乘宇宙神V-541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毅力號帶了些啥?前情提要:NASA毅力號面面觀·無人機、NASA毅力號面面觀·「夏洛克」和制氧儀。相比於好奇號,毅力號在外形上最大的調整是把更多重心放在了機器臂上。可以說,毅力號將是目前的火星車裡最強的「獨臂大俠」。
  • 毅力號即將出發!NASA 2020火星任務,探索生命之謎
    毅力號預計於2020年7月30日的11:50發射升空(換算成臺灣的時間為19:50),並在為期七個多月的太空漫遊後,於2021年2月登陸火星,開始執行它的任務。有趣的是,毅力號的許多零件都是使用製造好奇號時所剩下的備用零件,所以說毅力號是好奇號的「後輩」可以說是再適合不過了呢!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www.youtube.com/nasa https://twitter.com/nasa https://www.facebook.com/NASA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asa https://www.twitch.tv
  • 毅力號將用它的23隻「眼睛」,觀察充滿未知的火星
    桅杆變焦相機系統(Mastcam-Z,Z在這裡代表「zoom」,即變焦)具有下一代變焦功能,這能讓毅力號任務更輕鬆地進行3D成像。火星車的操作員仔細規劃了毅力號的每條行駛路線,以及車上機械臂的每一次移動,他們將能通過3D眼鏡查看這些立體圖像,觀察火星上獨特的風景。
  • 毅力號火星車將首次在火星上使用穿透地表的雷達,一探火星地下的地質奧秘
    2021年2月18日,NASA的火星2020(Mars 2020)毅力號漫遊車將降落在紅色星球之上,安全著陸之後,毅力號將對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進行細緻入微的搜索,幫助我們了解當地的火星地質歷史,並尋找古老微生物曾經生活過的跡象。但這個六輪機器人將不會只限於搜尋火星表面:毅力號將利用一個名為RIMFAX的探地雷達,探視火星地表之下深處的奧秘。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nasahttps://www.facebook.com/NASA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asahttps://www.twitch.tv/nasahttps://www.dailymotion.com/NASAhttp://theta.tv/nasa發射活動結束後,任務組成員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直播地址:https://www.youtube.com/nasa7 月 30 日,太平洋夏令時間凌晨 4 點/美國東部夏令時間上午 7 點,即北京時間 7 月 30 日下午 7 點,NASA 將進行發射任務實時報導,直播地址:https://www.youtube.com/nasahttps://twitter.com/nasa
  • 歐洲火星漫遊車組裝完畢,將於明年7月啟程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漫遊車將於明年7月奔赴火星,尋找生命的「蛛絲馬跡」。據悉,這輛漫遊車以英國科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名字命名,科學家們希望它能增進人類對火星的了解。組裝完畢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漫遊車即將離開空客公司。
  • NASA毅力號火星開直播,開啟生命探索
    直播地址:https://www.youtube.com/nasa7 月 30 日,太平洋夏令時間凌晨 4 點/美國東部夏令時間上午 7 點,即北京時間 7 月 30 日下午 7 點,NASA 將進行發射任務實時報導,直播地址:https://www.youtube.com/nasahttps://twitter.com/nasa
  • NASA「毅力」號發射升空!降落地點可能出現過火星生命
    2020年火星季的最後一位參與者也已入局。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火星探測任務。截止目前,NASA的探測器已8次成功登陸火星。這次發射的毅力號更是被寄予厚望。這次探測任務共耗資24億美元,在承接美國此前的火星探測任務(檢測火星上的水、有機物等)的同時,毅力號也將搜尋火星上生命存在或曾經存在的證據,並將儲存樣本,等待搭乘未來的火星探測器返回地球。此外,毅力號火星車的腹部首次攜帶了「機智」號火星直升機。如果機智號能在火星稀薄的大氣中起飛,這也意味著人類將首次實現飛行器在其他星球的受控飛行。
  • 「火星季」開啟!「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進入倒計時!
    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5時58分,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宣告2020年「火星季」正式開啟。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也即將擇機發射升空,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就在前幾天,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目標:火星!
  • 毅力號即將抵達火星,突然傳回一種聲音,科學家不淡定了
    如今毅力號即將抵達火星,卻突然傳回一種聲音,科學家不淡定了!美國早在上世紀就已經完成載人登月的奇蹟,同時也是世界上首次登陸火星唯一成功的國家,可見美國的科技越來越發達,登陸火星的危險程度遠遠比登陸月球大得多,最危險的便是傳說中的「死亡7分鐘」。
  • 美國毅力號正在飛往火星,卻傳回一段錄音,真空下哪來的聲音?
    人類目前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研究火星,馬斯克曾提出預計在2050年前把人類送往火星上生存,火星有可能會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去年7月份我國天問1號正式發射,此後美國發射了毅力號,兩個國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研究火星,可是毅力號還未抵達火星時,卻被一個詭異聲音給嚇壞了。
  • 毅力號火星車發射 今年三個火星探測器已全部啟程
    北京時間7月30日19時50分,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作為今年繼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的第三個火星探測器,踏上「奔火」徵途。本次發射任務使用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也是NASA(美國宇航局)第5次用本型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火星車將經過7個月左右的星際飛行,計劃於2021年2月18日登陸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
  • 涿鹿縣實驗小學第三屆科技節圓滿落幕
    本網訊(通訊員 廉海軍 宋義江)11月9日,涿鹿縣實驗小學第二屆科技節圓滿落幕。10月9日,實驗小學科技節組委會對本次科技節進行了總結,並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對獲獎學生、獲獎班級、優秀指導教師進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