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毅力號正在飛往火星,卻傳回一段錄音,真空下哪來的聲音?

2021-01-13 騰訊網

人類目前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研究火星,馬斯克曾提出預計在2050年前把人類送往火星上生存,火星有可能會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去年7月份我國天問1號正式發射,此後美國發射了毅力號,兩個國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研究火星,可是毅力號還未抵達火星時,卻被一個詭異聲音給嚇壞了。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領先一步登上火星,同時它是首個登陸火星的國家,這幾年來美國的科技越來越發達,登陸火星變得越來越危險,美國的毅力號正在加快抵達火星,預計在2021年到2月18日著陸,沒想到距離著陸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毅力號意外捕捉到了一段詭異聲音,科學家聽到詭異的聲音後被嚇了一跳,那麼毅力號究竟聽到了什麼呢?

其實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有這樣一個疑問,宇宙中本應該是真空的狀態,在一個真空的環境下,聲音又是怎樣傳播的呢?難道說毅力號行駛的過程中遇到了不測嗎?眾人都滿臉問號,甚至還聯想到了是外星人故意幹涉毅力號不讓它登陸火星,各種各樣的不幸消息都傳播開來,最後天文專家意識到問題不對,於是開始反覆聽這一段聲音,終於給出了一個確切的答案。

沒想到這是毅力號自己發出的聲音,慢慢傳回了地球,實際上美國科學家在毅力號身上安裝了麥克風,目的就是為了散熱系統,此次毅力號傳回的消息正是由散熱系統自己發出的聲音,相信大家根本都沒有想到,如果不知道是這樣的狀況,還認為是外星人才干涉人類,很多人不解的是,即便安裝了麥克風,在一個真空的環境下又是怎樣傳播聲音呢?

實際上這段聲音並不是真實錄音,是變成了電信號,被人類給接收到了,毅力號的麥克風接收到這一錄音後,沒想到竟然用來嚇唬人類,大家也不要過於擔憂,會受到其他文明的影響,畢竟在短時間內人類還沒有找到其他文明存在的證據。

目前美國的毅力號和中國的天問一號正在去往火星的路上,只不過1號登陸的時間比較短,預計在今年的5月份才會在火星上著陸,所以各個國家都研究火星目的,是為了在火星上找到生命存在的證據。

相關焦點

  • 毅力號即將抵達火星,突然傳回一種聲音,科學家不淡定了
    如今毅力號即將抵達火星,卻突然傳回一種聲音,科學家不淡定了!美國早在上世紀就已經完成載人登月的奇蹟,同時也是世界上首次登陸火星唯一成功的國家,可見美國的科技越來越發達,登陸火星的危險程度遠遠比登陸月球大得多,最危險的便是傳說中的「死亡7分鐘」。
  • 火星:NASA探測器傳回神秘聲音?中國探測器春節入軌!阿聯首顆
    其中有阿聯的「希望號」於2020年7月20日搭乘日本的H2A型火箭在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成為去年探測火星的首顆探測器,也是阿拉伯世界探測火星的首顆探測器。計劃於2021年2月9日抵達火星軌道。由於阿聯並不具備軟著陸技術和經驗,所以「希望號」探測器將在火星軌道環繞飛行。
  • 2月20日晨間速遞(紅色星球:毅力號傳回火星表面全彩色圖像)
    「 美加澳 」02 當地時間19日,NASA發布了毅力號傳回的第一張全彩色圖像,展示了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降落到火星表面時拍攝的壯觀景色。在未來數周完成一系列測試後,毅力號將開始對耶澤羅隕石坑進行為期兩年的探測任務。
  • 如果去火星會聽到什麼?人類聽見火星聲音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
    如果你能去火星表面,你會聽到什麼?雖然有八次火星任務從這顆紅色星球表面傳回了令人驚嘆的火星景色照片,但是沒有一次傳回任何火星聲音。現在,這種情況即將改變:美國宇航局(NASA)毅力號火星車即將在幾天後發射升空,執行搜索火星過去的生命跡象和收集樣本以供未來返回地球的火星任務,而且火星車上將安裝不是一個麥克風,而是兩個麥克風。
  • 來自外太空的聲音,「洞察號」傳回史上首條火星上的風聲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8日在推特上寫道,該局在火星著陸的「洞察號」探測器向地球發來了第一條錄音,收錄了火星表面的風聲。當地時間11月26日14時54分許(北京時間27日3時54分許)美國航天局的「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心深處」奧秘的任務。他寫道:「緊急消息:在此之前人們從未聽過火星上的風聲!您聽一聽「洞察號」收錄的火星聲音,火星風吹過我們的探測器。最好戴耳機或者使用低音炮聽。」
  • 前美國海軍任新局長,毅力號剛發射就進入安全模式,能否到火星?
    如果再看下最近中美兩個之間的摩擦升級,從中不難聞出一些火藥味來。還記得那次美國宇航局把輛SUV大小的漫遊者送在火星表面的事嗎?是的,你可能還記得好奇號探測器,也許你還記得它那大膽的著陸過程利用火箭驅動的天空起重機,這次毅力號做了一些調整,他們將在火星的大氣層中進行飛行無人機飛行嘗試。要說這次毅力號有什麼任務,就要從好奇者號說起。
  • NASA 分享毅力號傳回的首批照片
    NASANASA 在本次窗口前往火星的探測車「毅力號」,前幾天已經順利著陸火星。和兄弟好奇號不同,毅力號裝備了更多個 GoPro 大小的小相機在隔熱盾內、懸吊火箭上下側等各處,讓毅力號可以記錄降落的過程的完整影像。上圖就是毅力號著陸在火星表面前一刻的畫面,由位於懸吊火箭下側的小相機所拍攝,再透過電纜傳至毅力號本體上保存。
  • 探索火星|NASA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傳回降落片段 讓人類首次聽見火星表面聲音
    (NASA)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上周四成功著陸火星並傳回照片,NASA周一公開一段長達3分25秒「毅力號」降落火星的影片。NASA研究員形容,這段「毅力號」拍下的影片「非常美妙」,他們花了整個周末「煲片」。
  • 為什麼天問一號登陸火星要等待夏季來臨,而美國的毅力號不用等?
    為什麼中國天問一號比美國毅力號早發射,還要晚幾個月登陸?這其中主要有兩個的原因。首先,中國是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進入環火星軌道後,需要一些時間對登陸地點進行詳細勘察,收集相關的數據。其次,因為中國本次選擇的火星的登陸地點是火星烏託邦平原。
  • 鈽-238助力美國航天局火星毅力號任務
    圖註:毅力號的火星車將於今年夏天前往火星,其載有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生產的鈽同位素,這是30年來的首次美國國內生產。隨著衰變,鈽-238將為火星車及其儀器提供動力。以前,美國的庫存主要包括1980年代後期在薩凡納河核電站生產的鈽-238,此後逐漸被消耗。這就是為什麼2015年是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裡程碑:近三十年來美國首次在美國生產鈽-238。自最初取得成功以來,該實驗室一直在不斷提高鈽-238的生產能力,目標是到2026年每年生產1.5千克。
  • 飛行200萬千米後,中國火星探測器傳回首張照片已實現彎道超車
    近日,天問一號在飛向太空一周,距離地球200萬千米之後,傳回首張照片,這一張照片專門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合影拍照,看來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看到天問一號升空之後,美國也決定緊追不捨,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美國好奇號傳回的火星景觀大家也看到了,火星表面到處都是乾旱的荒漠,不存在任何生命,歐航局火星快車探測數據顯示,火星空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的1%,因此保溫效果很不理想,就算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火星表面溫度都處在零下幾十攝氏度。
  • 太空中沒有聲音嗎?那你錯了,快來聽聽太陽系各行星的聲音吧
    在太空中,人類其實聽不到任何聲音,因為聲音不會在真空中傳播,所以人們聽不到太空中其它星球發出的聲音,因為聲波只能通過媒介傳播,由於星際空間幾乎沒有這樣的物質,因此聲音無法在其中傳播,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太空是沒有聲音的,因為他們知道太空是一個真空環境,從而導致在人類的印象中,宇宙是寂靜、是永恆的,雖說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它卻又不完全正確,畢竟太空中不存在人耳就能聽到的聲音,或許我們都錯了,可能只是人類聽不見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但是作為科技類的UP主,特別是52赫茲的UP主,我要發出特別的聲音。我會從科技方面來分析下,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裡面會用到哪些技術。火星任務首先從它們各自的任務來說吧。咱們的&34;主要任務是地質勘測。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但是作為科技類的UP主,特別是52赫茲的UP主,我要發出特別的聲音。我會從科技方面來分析下,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裡面會用到哪些技術。火星任務首先從它們各自的任務來說吧。所以從動力方面來說,美國的毅力號要比咱們的科技先進。火星登陸最後是火星登陸方面。天問一號這次要完成繞、落、巡三個方面的任務,這個難度有多高?這麼說吧,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一次過完成繞落巡。
  • 毅力號火星車重返正常狀態,繼續飛往火星
    最新傳來消息,毅力號火星車已經正常與地球通信,並且已經退出了安全模式,重返正常飛行模式,飛往火星。那麼為什麼毅力號會出現問題,既不能通信,又進入了安全模式呢?在毅力號與火箭分離之後,地面就需要與毅力號建立通信。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3:15準時,毅力號打開了通訊發射機,並開始向澳大利亞的NASA地面站發送載波信號。
  • 毅力號即將出發!NASA 2020火星任務,探索生命之謎
    對於距離地球最遠達4億公裡的火星究竟有沒有外星生命,一直是天文學家極力想探索的目標。 在今年七月底,NASA即將對探索火星計劃跨出超大的下一步啦!2011 年,好奇號 (Curiosity) 成功發射後,傳回不少火星的地貌照片以及環境線索等重要信息。
  • 洞察號:火星,我來了!你的名字即將登陸火星
    提起對火星的探索,NASA(美國宇航局)自然會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目前,美國在火星探索方面仍是世界「領跑者」。從20世紀60年代蘇聯發射人類首顆火星探測器以來,截止目前共實施了近50次火星探測活動,成功率約為48%。其中,美國共進行火星探測22次,美國在火星探索方面仍是世界「領跑者」。
  • 好奇號傳回新照片,火星上疑似發現「巧克力」,外星人吃剩的?
    今年火星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探索主要目標,隨著好奇號不斷傳回數據,讓大家全方面了解了火星,11月3號好奇號再次傳回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中我們看到了詭異一幕,火星的表面似乎出現了一塊「巧克力」,它和之前的照片不一樣,這張照片特別清晰,根本不像是後期PS的,這張照片公布後讓眾人議論紛紛,難道是外星人在火星吃剩的巧克力嗎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美國好奇號傳回的火星景觀大家也看到了,火星表面到處都是乾旱的荒漠,不存在任何生命,歐航局火星快車探測數據顯示,火星空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的1%,因此保溫效果很不理想,就算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火星表面溫度都處在零下幾十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