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央視新聞7月24日消息,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在7月20日發射後首次將一張從地球附近遠望火星的照片傳回了地球,拍攝時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
-
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傳回了第一張火星照片
阿聯「希望號」探測器首次將火星照片傳回了地球,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從日本發射升空四天後,探測器首次看到紅色星球。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在Twitter上分享了這張圖片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在7月20日發射後首次將一張從地球附近遠望火星的照片傳回了地球,拍攝時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這張圖片。他說:「太空飛行器飛行一百萬公裡後,我們收到它首次拍下的目的地——火星的照片,超越天空這將是我們夢想的起點。」預計在飛行200天後,「希望號」探測器將在2021年2月份進入火星軌道,探測器的總行程為4.95億公裡,一切順利的話,它將圍繞火星飛行,對火星大氣開展科學研究 。(總臺記者 王威)
-
天問一號最新好消息,已飛行150萬公裡,首張照片成功傳回地球
當前,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升空後各項飛行和運轉指標都良好,已經脫離了地球引力影響區域,進入到了地火轉移軌道,在距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的深空穩定飛行。而在天問一號飛抵距離地球120萬公裡距離的時候,還專門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合影「拍照」(利用的是光學導航敏感器),這也是天問一號首度在深空拍攝照片,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傳回首張火星照片
據外媒報導,9月25日,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在7300千米高度傳回首張火星照片。此前一日,作為印度首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也將印度帶入外太空探測的「精英俱樂部」。科技發展 不甘人後「曼加裡安」號的成功入軌,標誌著印度成為第一個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就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的國家。這也意味著印度在2008年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後,向外太空邁出了更近一步。此前對印度參加航天技術競賽一直唱衰聲不斷的西方媒體,這次也不吝溢美之詞。
-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7月2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密切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
-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
-
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遭吐槽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在經歷了近7個月的飛行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在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登陸火星。包括26萬名中國人在內的200萬名「太空粉絲」的信息,也存在微晶片中隨「洞察號」一起上了火星。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破3億千米,計劃明年2月實施火星捕獲
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國家航天局介紹,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飛行破3億千米,計劃明年2月火星捕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飛行期間,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 8月19日晚22時20分起,環繞器上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等載荷依次完成自檢,載荷科學數據下傳順利,確認設備狀態正常,各項飛控工作正常開展。 截止11月17日,"天問一號"已經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
-
印度探測器登月失敗後,目標換成了火星,力求彎道超車
如果看一下相關的計劃可以看出來,印度探測器登月失敗後,雖然有著再次努力的說法,但是在後續的計劃當中,登上月球已排不上號,印度已經將目標定向了載人航天,目標換成了火星,甚至提出直接登上火星才算夠水平。由於這個探測器的重量較低,沒有太多的燃料,所以它無法直接飛向火星,所以不得不搞了一個逐步加速的過程,先環繞地球軌道經過幾次變軌實現加速過程,然後才飛向月火星,這樣從2013年11月5日發射升空,在發射後的近一個月內,一直在環繞地球運行,不斷進行加速,直到2014年9月24日才到達火星軌道,飛行時間長達320多天。
-
「天問一號」眾望所歸,僅發射一周就傳來喜訊,實現「彎道超車」
這不近日就聽說,中國「天問一號」不負眾望,發射一周後傳來喜訊,首次實現了「彎道超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而中國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將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毫無疑問我國正式向火星邁開了第一步。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的設計思路,追趕美國50年差距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搖四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中點火升空。此後火箭飛行了36分鐘就成功將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7個月後,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之後通過2-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到火星表面,最終開展深空探測任務。而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也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大家都在為之驕傲,感嘆中國工業實力的蓬勃發展。
-
我國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幅火星照片!
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記者胡喆)浩瀚宇宙,中國奔火勇士「天問一號」傳來最新消息!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
圖為2020年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拍攝的地月合影照片。國家航天局供圖圖為2020年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拍攝的地月合影照片。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郭超凱 李晨)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的消息,截至9月11日上午9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30萬千米。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那麼進程怎麼樣?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的消息,截至9月11日上午9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30萬千米。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9月11日9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9月11日9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今年7月,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三個火星探測器先後踏上「奔火」徵途,掀開人類火星探測新的篇章。
-
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
導語: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就在人類短暫的航天史中,有兩枚探測器成功帶領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的其他景象,那便是旅行者一號與旅行者二號,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兩個探測器,累計飛行了200億公裡,創下了奇蹟,也為地球傳回了珍貴的數據。那麼旅行者號,飛行200億公裡,到底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