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崛起!印度探測器登月失敗後,目標換成了火星,力求彎道超車

2020-09-04 兵器前沿觀察

在高科技領域,印度也有值得拿出手的東西,這就是深空探測,印度航天在相關技術領域,印度排名全球水平可不低,如今印度航天未來的發展計劃野心勃勃!如果看一下相關的計劃可以看出來,印度探測器登月失敗後,雖然有著再次努力的說法,但是在後續的計劃當中,登上月球已排不上號,印度已經將目標定向了載人航天,目標換成了火星,甚至提出直接登上火星才算夠水平。

月船2號

如果簡單分析一下的話,不難發現印度在航天技術領域的進步,速度還是相當快,現在一箭多星技術領域等表現相當不錯,尤其是在深空探測方面,印度相當走在前面,印度早在2013年時候就已經執行了第1次火星探測計劃,且取得了成功。

登月器

當時印度發射了一枚探測器稱為曼加裡安號,這是一個重量約1300公斤的探測器,也算在目前為止當中執行任務中最小的,整個任務的過程充滿了相當大的風險,能夠最終成功,可以說是好運爆表了。由於這個探測器的重量較低,沒有太多的燃料,所以它無法直接飛向火星,所以不得不搞了一個逐步加速的過程,先環繞地球軌道經過幾次變軌實現加速過程,然後才飛向月火星,這樣從2013年11月5日發射升空,在發射後的近一個月內,一直在環繞地球運行,不斷進行加速,直到2014年9月24日才到達火星軌道,飛行時間長達320多天。

升空

最後這個探測器被火星引力捕獲,成功到達火星軌道,成為火星的一個人造衛星,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環繞火星飛行的軌道探測器原定壽命僅2個月,結果實際使用2年多。

金星探測器

如此表現讓人們得承認印度正在快速崛起,即便計劃上又顯得有點毛躁了,實際只是發射了一顆火星的衛星,並沒有實現登月著陸,但是這個成就還是相當高的,更不要說印度花費了只有7000多萬美元,幾乎是全球最低的花費了!

發射

也許是受到這一成就的刺激,印度在後續的發展上顯得有點過於急躁,已經叫喊著力求彎道超車。現實總會遇到磕磕碰碰,現在載人航天計劃又出現了推遲,但是不要笑話人家,在這個航天領域出現推遲不算意外,再說了,在航天領域,印度遠不像在其他領域拖延那麼嚴重,千萬別小看人家,也許只是晚一點,但是成為第四個獨自把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絕對不是什麼意外!應該把印度視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對手了!

相關焦點

  • 詳細回顧一下印度登月探測器的失敗過程及原因
    2007年,印度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籤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月船2號」。探測器的設計早在2009年就已經完成,但發射日期一推再推:先是推遲到2013年1月,然後又推遲到2015年。而隨著俄羅斯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墜毀,俄羅斯的太空計劃顯著放緩,不能按期完成「月船2號」登陸器的製造。
  •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能彎道超車嗎?答案:拭目以待
    第二顆火星探測器天宮一號成功發射,是否說明我們已經實現彎道超車?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預算利用自己的火箭和製造的探測器,印度創造了這次不可思議。
  • 日本彎道超車,2024年​棄​火星本身上衛星,成功率有多高?
    日本「彎道超車」,實力不可小覷我們說了上火星也具有證明科技實力的一方面,在2020年的時候,進行火星探測器發射的國家是非常多,相繼有阿聯、中國和美國先後發射探測任務,最終到底誰成功,誰失敗沒人知道,或者說都成功等等,因為最關鍵的火星探測器發射——最難的點是在著陸時刻,所以我們還是挺擔憂所有的探測器的,當然我們也要相信大家有探測的實力,著陸問題也不大。
  • 天問一號出徵火星,中國要彎道超車嗎?美媒解釋令人意外
    (天問一號模擬圖)今年七月份是每隔26月才會出現的太陽、地球和火星處於一條直線上的窗口期,趁此時機發射火星探測器能夠更加「經濟」,此前全球有多個國家都計劃在今年七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俄羅斯和歐盟合作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因多重技術問題已經宣布將發射任務推遲到2022年。
  •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能彎道超車嗎?美媒:中國擅長後發制人
    (天問一號模擬圖)今年七月份是每隔26月才會出現的太陽、地球和火星處於一條直線上的窗口期,趁此時機發射火星探測器能夠更加「經濟」,此前全球有多個國家都計劃在今年七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俄羅斯和歐盟合作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因多重技術問題已經宣布將發射任務推遲到2022年。目前除了中國「天問一號」之外, 今年7月份飛向火星的有阿聯借日本H-2A火箭搭載發射的「希望」火星探測器以及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三國火星探測器角力,誰又能更勝一籌呢?
  • 飛行200萬千米後,中國火星探測器傳回首張照片已實現彎道超車
    近日,天問一號在飛向太空一周,距離地球200萬千米之後,傳回首張照片,這一張照片專門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合影拍照,看來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看到天問一號升空之後,美國也決定緊追不捨,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 想彎道超車「超重-星艦」?對不起,還真學不來
    一年後,日本企業家前澤友作購買了首次繞月旅行的門票,BFR換成了現在這個雅致的名字超重—星艦(可簡稱「重艦」)。重艦的方案幾經變化,這樣也符合SpaceX方案快速迭代的特點,同時也是Falcon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的經驗。人們往往更關注於方案和參數,因此相關的介紹比較多,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而聚焦於其模式的創新。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將一舉追上與美國火星探測50年的差距
    「希望號」早於3天已經在日本發射升空,而且在月底美國的「毅力號」探測器也將去往火星。雖然美國、蘇聯、日本、印度、歐洲航天局在我們之前已經進行了、甚至多次進行了火星探測任務。但是他們都是繞、落、巡三項任務分開進行的,而且失敗的機率非常高。從下表就能看出火星就是一個探測器的墳墓。
  • 發射一周後傳來喜訊,天問一號拍下珍貴照片,美下令派火星車追趕
    ,這架探測器拍下並且傳回了一張珍貴的照片,原來天問一號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處回傳了地球跟月球的合影,從而證明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性能非常穩定,並且相關通訊技術非常可靠,看來這次中國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面對中國的進步,美國立刻下令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追趕,川普絕不希望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超越美國。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的設計思路,追趕美國50年差距
    預計7個月後,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之後通過2-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到火星表面,最終開展深空探測任務。而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也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大家都在為之驕傲,感嘆中國工業實力的蓬勃發展。它在次年首次拍到了火星的特寫圖片,共計發回21張火星圖片,揭開了人類探測火星的歷史。然而,在美國發射探測器之前,蘇聯就已經發射了5次探測器,但都已失敗告終。而60年後的今天,俄羅斯、日本、歐洲和印度也先後加入了火星探測的項目共計44次的探測任務。最終也只有23次成功,成功率只有43%,這些都說明著火星探測的困難。
  • 教育部回應普及幼兒園,中國學前教育布局能否彎道超車?
    教育部回應普及幼兒園,中國學前教育布局能否彎道超車? 撰文丨墨黑紙白 一、有些領域我們必須彎道超車,譬如教育領域 紙白君的文字一向對其他領域的彎道超車是持不認同觀點的,但今天要對教育領域例外,因為這可能是我們社會和國家及個人彎道超車最有效的機會。
  • 「天問一號」眾望所歸,僅發射一周就傳來喜訊,實現「彎道超車」
    這不近日就聽說,中國「天問一號」不負眾望,發射一周後傳來喜訊,首次實現了「彎道超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原來是前幾日,阿聯、美國與我國幾乎一個時期發射的火星探測器,而中國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將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毫無疑問我國正式向火星邁開了第一步。
  • 「月球2號」登月失敗前後,印度怎麼做,中國怎麼說
    繼「月球一號」12年前成功後,印度再上一個大臺階,「月球二號」直接軟著陸登月。目標,月球南極,想法,破紀錄。頗有點幾十年前中國搞「大躍進」的氣勢。月球二號成功發射並成功入軌後,印度是一片沸騰,接著,社交媒體上部分不自重的聲音就傳出來了,當然,還是針對中國:技術進步一舉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登月國家、成為世界首個月球南極登陸國家、中國登月工程被遠遠甩在身後,等等等等,小編這裡不搞截圖,但印度迷之自信躍然紙上,似乎月球二號已成功,中國登時就被印度甩在了身後。
  • 中美「火星探索」競賽,中國能彎道超越美國嗎?
    那麼中美兩國之間,探索火星的水平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國有沒有機會彎道超車?我們在這篇文章裡試著來回答這些問題。說來可能大家不相信,歐洲迄今為止只有過兩次火星任務,而且這兩次任務只有軌道器部分成功,著陸器部分全部失敗。
  • 目標火星,出發
    撰文 | 薛離擔負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剛剛發射升空!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了解到,飛行7個月後,它將抵達火星上空並著陸,畫下首個中國的火星「足跡」。這樣接近的環境,使得機器人或人類駐/住火星成為可能。此外,在以往的探測中,科學家還曾發現過火星存在水的證據。所以,火星是否有孕育生命的條件、火星是地球的過去還是未來,都成為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在載人登月後,火星成為人類登陸行星的首選目標。天問將完成哪些任務?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彎道超車」「趕美超蘇」?警惕那些「捧殺」聲音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現場。郭文彬/攝毫不意外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再一次讓中國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場2020年最受期待的中國航天大戲拉開帷幕,迎來國內外鋪天蓋地的報導,這其中不乏溢美之詞,甚至有捧殺之論。面對這些,我們在歡呼興奮之餘,還要多一分清醒。
  • 印度要發射月船3號登月,阿波羅登月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因為有一些項目能夠順利登陸到月球表面,而我們國家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等,也有一些項目登陸失敗的,如2019年以色列的「創世紀號」登月探測器和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都是在著陸階段墜毀到了月球表面,所以這兩個登月項目都以失敗告終。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讓火星見證中華民族的崛起
    我國首顆自主打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在2020年7月23日12:41,搭載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華民族有著14億多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近1/6,我們對火星的探測尤其具有重要意義,能夠用探測器登陸火星,也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所能達到的航天科技水平,對今後我國對火星等行星的探索具有重大的開創意義。
  • 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聊一聊印度航天實力
    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大家沉浸在喜悅中之時,卻聽到消息,印度早在7年前就已經成功發射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這事真的假的?2012年8月的印度獨立紀念日上,印度總理辛格就宣布,印度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器,2013年11月5日,印度代號「Mangalyaan」的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並在11個月後順利進入火星軌道,標誌著印度成為繼美俄歐後第4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所以,這事是真的。
  • 印度登月失敗 無釐頭推卸責任 質疑美國登月造假
    印度的登月夢又一次破碎。 印度登月失敗的消息傳到世界引起了不同反應。鄰國巴基斯坦科學負責人稱:印度完全是鬧了個笑話,這個著陸器工具好像適合在印度著陸,並不適合登陸月球。作為印度的盟友,美國也在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的合理關切,他們希望印度不要氣餒,畢竟月球「軟著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他們可以再接再厲,期待兩國可以一起探索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