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能彎道超車嗎?答案:拭目以待

2020-08-27 侃侃科學

第二顆火星探測器天宮一號成功發射,是否說明我們已經實現彎道超車?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預算利用自己的火箭和製造的探測器,印度創造了這次不可思議。人類史上唯一首次探測火星就大獲成功的國家從2013年成功發射後一直工作到今天,其實也算是個奇蹟了。雖然我們沒有實現彎道超車,那此次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又為我們帶來了哪些航天技術的突破的突破?

如果人類能夠在另一個星球上找到生命獨立起源的證據,那必將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發現。假如生命奇蹟只發生過一次,那也許只是純屬偶然甚至獨一無二。但是如果能夠證明在同一恆星系裡就發生過兩次這樣的生命奇蹟。

試想一下,太空中無數的恆星系,那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奇蹟並非那麼不同尋常,而是一個普遍現象,因此國星極有可能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

如果將來有一天人類抵達火星,找到生命的痕跡,我們就能夠了解宇宙生命是否普遍存在的基本知識。而假如到了那裡,發現氣候曾經一度溫暖溼潤宜居,但卻沒有生命出現。

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了解生命起源的必要條件。由於地球形成以來不斷經受劇烈的地質運動,導致生命起源的證據早已無跡可循,但生命奇蹟的發生卻是不爭的事實。由於地球早期的偃師已經在後來的地質運動中毀掉了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就此斷裂。

比起地球,火星就要安靜的多地表巖石擁有將近四十億年的歷史,所以如果火星上也曾有過生命生命起源的證據就像是一本書封存於火星的巖石之中,等待人類去翻閱。

如果人類想要衝出地球,達到下一個行星,甚至衝出太陽系,基本只能先從火星和金星兩個鄰居開始。他們和地球同處太陽系內的宜居帶同屬於巖質行星,擁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然而,人類經過航天探索發現金星環境實在太過惡劣,氣壓是地球的92,被空氣中幾乎全部都是二氧化碳,並且布滿了稀硫酸雲。地表溫度常年保持在460攝氏度,人類或普通生命體根本無法生存。

相較而言,火星的條件就優越不少,幾乎是人類航天探索下一站唯一的選擇。國星和地球同為巖質行星演化與構造類似,火星上有水稀薄,空氣與地球類似的元素,小分子有機物和太陽系最壯觀的山川峽谷等,是地球演化歷史和未來的重要參照。

火星與地球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一個火星日大約是24小時39分鐘,而且他還和地球一樣也有四季更迭。國星是一個溫度變化很大的星球,但這也只是相對於地球來說稀薄的大氣層,導致保暖效果很差,冬天兩極溫度能達到零下一百多攝氏度。

而夏天赤道附近的溫度約為28攝氏度,但是到了晚上再又會降至零下七十攝氏度。雖然溫度條件有點惡劣,但對比其他地外星球,這個溫度可以說是相當舒適。

然而一些證據讓我們懷疑,即使是現在的火星也存在生命,而證據就是水和甲烷。火星的南北極存在於不亞於地球上。格陵蘭島的淡水資源土壤中廣泛存在23%的水分,而且火星也存在一定的有機物分子水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就有可能有生命的存在。

其次,NASA在火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大量的甲烷,這表明火星迄今仍然具有活力,甲烷也是生命存在的另一關鍵因素。產生甲烷的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期的生命形態。因此,如果火星上的甲烷和地球甲烷產生方式,如果相同的話,那麼這些微生物就有可能仍然存活於火星的地表之下。

最後,祝願田一號順利抵達平安著陸,期待七個月後的捷報也期待第一張由中國帶給世界的火星照片。在你看來,我們今天的航天技術是否已經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能彎道超車嗎?美媒:中國擅長後發制人
    (天問一號發射器)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國家航天局官宣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為「天問一號」,在今年七月份,天問一號火星飛船就會出徵火星,執行中國首個行星探測任務,屆時這將是繼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繞月衛星之後中國航天的第四大裡程碑
  • 天問一號出徵火星,中國要彎道超車嗎?美媒解釋令人意外
    (天問一號發射器)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國家航天局官宣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為「天問一號」,在今年七月份,天問一號火星飛船就會出徵火星,執行中國首個行星探測任務,屆時這將是繼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繞月衛星之後中國航天的第四大裡程碑。
  • 「天問一號」眾望所歸,僅發射一周就傳來喜訊,實現「彎道超車」
    這不近日就聽說,中國「天問一號」不負眾望,發射一周後傳來喜訊,首次實現了「彎道超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而中國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將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毫無疑問我國正式向火星邁開了第一步。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的設計思路,追趕美國50年差距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搖四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中點火升空。此後火箭飛行了36分鐘就成功將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7個月後,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之後通過2-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到火星表面,最終開展深空探測任務。而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也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大家都在為之驕傲,感嘆中國工業實力的蓬勃發展。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將一舉追上與美國火星探測50年的差距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也是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乘坐長徵5號遙四火箭已經發射升空。首先我們預祝這次探火過程中的所有任務都能圓滿成功。相比月球距離地球平均為38萬公裡,因此去月球和去火星的難度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一般去往火星至少需要7個月的時間。所以這項任務的周期非常長,大家要耐心等待「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軌道,以及著陸器著陸的消息。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彎道超車」「趕美超蘇」?警惕那些「捧殺」聲音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現場。郭文彬/攝毫不意外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再一次讓中國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場2020年最受期待的中國航天大戲拉開帷幕,迎來國內外鋪天蓋地的報導,這其中不乏溢美之詞,甚至有捧殺之論。面對這些,我們在歡呼興奮之餘,還要多一分清醒。
  • 「天問一號」海南出發,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國NASA卻出現技術問題,火星探測或被迫取消
    今天,伴隨著「胖五」搭載「天問一號」探測器的升空,我國正式開啟了探索火星的徵程,據悉,在進入太空後,胖五帶著「天問一號」加速到超過11.2km/秒的速度,隨後二者完成脫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進入到地火轉移軌道,隨後開啟奔赴火星的行程。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天問一號」升空:開啟中國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探測器分為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介紹,「到達火星不是目的,儘可能獲得有效科學探測數據才是目標。」同時,圍繞火星環繞的環繞器搭載了7臺科學儀器,火星車則攜帶了6臺載荷。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線上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火星是我們的過往,還是地球未來的歸宿?或許,它亦可成為人類改造的對象,在若干年後成為一個宜居的地外家園?所有的問題,只有等到我們「身臨其境」後才能一步步得到解答。萬眾期待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按計劃將在今年內開啟。
  • 我國火星探測「十大問」,帶你詳細了解「天問一號」
    2020年7月20日凌晨5點58分,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由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開啟前往火星之旅。 同時隨著火星探測窗口期的打開,國際火星探測大幕正式被拉開。我國長徵五號將帶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展我國首次探火之旅。1、為何取名天問?《天問》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
  • 飛行200萬千米後,中國火星探測器傳回首張照片已實現彎道超車
    近日,天問一號在飛向太空一周,距離地球200萬千米之後,傳回首張照片,這一張照片專門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合影拍照,看來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看到天問一號升空之後,美國也決定緊追不捨,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奧媒: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歐洲時報奧地利版羅德維、李靜編譯報導】據《奧地利國家電視臺》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首次進入紅色星球》的文章稱,繼歐洲、美國、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中國現在也開始進軍火星。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正式開啟了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
  • 為何各國都不惜成本去火星?「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意義非凡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們離探索火星的夢想又更進了一步。一直以來,針對深空和宇宙探測,美國有著豐富的經驗,而且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雖然中國航天起步相對於美國來說晚很多,但進步是非常快的,本次的「天問一號」就是以高點位起步,也算是實現了對美國的「彎道超車」了。為什麼這麼說?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來源:海外網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英媒《衛報》稱,近幾十年來,中國的航天航空項目發展迅速,中國嘗試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加入到徵服火星的「精英俱樂部」。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動 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行星探測新篇章
    「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巡視勘測。這次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正式拉開了行星探測的序幕。當天中午,坐標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隨著最後一聲倒計時完畢,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大約2167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
  • 組圖|「天問一號」海南出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