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陷入沉寂之前最後的歡呼

2020-12-08 騰訊網

圖為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2年拍攝的銀河系中古老的白矮星。這些恆星年齡介於120億至130億年,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根據新的研究,白矮星也將成為宇宙中最後的恆星,並將一直延續到超乎想像的遙遠的未來,並最終發生爆炸。

圖源:NASA AND H. RICH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撰文:DAN FALK

宇宙史的終章預計會相當黯淡。物理學家認為,距今無數億年之後,當所有的恆星燃盡,宇宙會變成了一個寒冷、黑暗的廣闊空間,沒有任何有趣的事情發生,或可能發生。隨著空間本身不斷膨脹,物質變得稀薄,可用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少。宇宙在接下來的無窮時間裡會陷入一個名為「熱寂」的情境。

但是在所有的光線永久熄滅之前,可能會有幾場「煙花」謝幕。天文學家認為,緻密恆星白矮星將是古老的宇宙中最後剩餘的天體。近日,《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的一篇論文發現,這類恆星能以慢得超乎尋常的速度進行核聚變,並最終形成超新星一樣的爆炸。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及卡內基天文臺的天文學家Abigail Polin(未參與本研究)介紹,白矮星發生爆炸這一概念有點兒令人意外,因為,科學家們一般認為這些燃盡的恆星「會永遠地冷卻下去」。

根據這一新的研究模型,最早一批白矮星爆炸至少不會早於101100年後。這個數字是1後面跟著1100個0,數字太大,無法用兆、億之類的單位命名。該論文的作者、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Matt Caplan說:「如果你要寫出來,就是一整頁的0。」(宇宙目前的年齡僅有137億年左右。)

Polin也認為:「這超出了我們通常所使用的任何時間尺度。」不過,如果Caplan的結論是對的,這些爆炸將是宇宙陷入無盡黑暗之前最後的重大天文事件。

在宇宙迷霧中穿行

恆星燃燒,靠的是在其內核中將氫聚變成為氦。當像我們太陽大小或稍重一些的恆星耗盡所有的氫元素時,它就沒有足夠的能量來抵消其自身的重力,其內核就開始收縮,而其外層則會劇烈膨脹。當內核收縮時,壓力和溫度增加,從而聚變形成更重的元素。這些恆星最終剝離了外層,剩下的部分會形成密度超大、直徑僅有幾千千米的天體,即白矮星。

這些白矮星是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06年執行天文調查時拍攝的。

圖源:NASA, ESA, A. CALAMIDA AND K. SAHU (STSCI), AND THE SWEEPS SCIENCE TEAM

在經歷幾萬億年到幾百萬億年的漫長歲月後,白矮星輻射出剩餘的所有熱量,冰冷的殘餘物有時候被稱作「黑矮星」。但是,儘管黑矮星又冷又小,使其無法長久地維持穩定,而Caplan的計算顯示,由於存在量子隧穿現象,核聚變仍然可以進行。

在黑矮星的內核,每個原子的原子核都帶有一個正電荷,因此,它們會像磁極一樣相互排斥。但是,根據量子理論,每個原子核都呈現出波粒二象性。由於原子核的「波」的特性,一顆原子核偶爾會從將其與鄰近原子核分開的斥力壁壘中「隧穿」。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Marten van Kerkwijk(未參與本研究)稱:「我們都以為白矮星是完全呆滯的天體。能想到這些安靜的死亡恆星仍在繼續聚變,真是相當高明。」

據Caplan介紹,歷經許多萬億年,這些超慢的聚變反應會產生重元素鐵。這一過程也會釋放出正電子(與電子類似,但帶正電荷)。當這些正電子與電子在恆星內核相遇時,它們會消滅彼此。沒了這些電子及其釋放的壓力,白矮星自身將無法克服重力拖拽。它將會繼續收縮,直至在一場爆炸中向外「回彈」。這一過程類似於傳統的超新星爆發。

Caplan指出,只有最重的白矮星,即質量超過太陽1.2倍的,才能產生這種爆炸。他說,即便如此,白矮星發生爆炸的概率,在目前存在約1023顆恆星中也僅佔1%。

爆炸前,默默聚變的黑矮星不會釋放出可見光。Caplan說:「它即使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它,直到它爆炸。」

然而,如果物質本身不穩定,那麼,白矮星等恆星殘留物的存在時間可能不足以產生如此緩慢的聚變過程。物理學家們推斷,質子的衰變時間很長,約1031至1036年。如果它們發生衰變,那麼,白矮星可能在爆炸之前就會消失。

但是,只要有質子存在,「Caplan的論文裡的物理過程,以及結果似乎都說得通。」Fred Adams說道。他是密西根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曾在1999年與人合著《宇宙的五個時代:探究永恆的物理(The Five Ages of the Universe: Inside the Physics of Eternity)》一書,探討了宇宙長遠的未來。

當前,熱寂是接受度最高的宇宙終結理論,不過,天體物理學家們仍在繼續探討其他可能性。宇宙可能會自身坍縮回去,所有物質壓縮成一個奇點,之後可能會再次發生大爆炸。或者,宇宙的加速膨脹將會毀滅空間本身,單個原子最終也將會被撕裂。

無盡黑暗中最後的光亮

待到白矮星開始爆炸時,宇宙將面目全非。星系都失去了其結構,單個恆星的殘留物在太空中自由地飄蕩。距今10100年後,如今已知最大的黑洞也可能會由於霍金輻射過程而消失。儘管這是一段極為漫長的時間,但與白矮星爆炸的時間尺度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

暗物質,抵消引力並將萬物與其他一切分離開的神秘力量,將會使任何剩下的天體(包括白矮星)分離開,以至於任何天體都無法看到彼此。

由於沒有恆星燃燒產生熱量,此時很可能什麼都無法存活。但是,假如還存在那麼一種生物,它將只能看到一場白矮星爆炸,因為所有其他的白矮星爆炸都發生在它的「宇宙視界」之外。它將無法獲取宇宙視界之外的任何信息,包括光。

儘管101100年的時長超乎想像,但這只是終結的開始,標誌著最重的白矮星開始爆炸。較輕的白矮星還需要更久,據Caplan計算,最久的將發生在103200年之後。儘管有這些爆炸發生,但宇宙的熱寂卻無法終止。爆炸的白矮星可能將是茫茫宇宙中最後的歡呼。

Caplan說:「除非有我們尚未發現的新物理規律出現,否則,在那之後,宇宙將陷入永遠的冰冷、黑暗、悽慘之中。」

(譯者:Mikegao)

相關焦點

  • XMM-2599突然沉寂,原因何在?
    簡介:XMM-2599是宇宙早期形成的超大質量星系,同期形成的星系大多數都會產生新的星系,該星系卻陷入了休眠狀態。科學家們目前還不知道XMM-2599為什麼不再產生新的星系,也不知道該星系未來會如何演化。對這個星系的研究,或許會改變我們目前對超大質量星系的理解。
  • 在進入永恆的黑暗之前,宇宙將會經歷最後一次絢爛?
    根據已知的物理定律,從現在起大約10¹⁰⁰年之後,恆星將停止誕生,星系將變得黑暗,連黑洞也會通過霍金輻射的過程而蒸發殆盡,從此宇宙中只剩下簡單的亞原子粒子和能量,而空間的膨脹會使能量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標誌著宇宙達到熱寂。
  • 宇宙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
    宇宙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所以討論大爆炸之前的事情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的宇宙也許就是暴脹產生的一個氣泡,這個氣泡從一個奇點生長為我們整個宇宙。當然這個過程可以不斷繼續,最後產生多個,甚至無數個這樣的泡沫宇宙。
  • 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大爆炸之前,是另一個宇宙
    彭羅斯認為,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宇宙可能只是無休無止不斷重複出現消亡的循環宇宙中最新的一個而已。那宇宙之前是什麼呢?彭羅斯認為宇宙的終結就是另一次大爆炸的開始,宇宙就是在大爆炸-膨脹-大爆炸-膨脹中無限循環。也就是他認為:大爆炸之前,是另一個宇宙。
  • 宇宙滅亡前的最後光芒,黑矮星超新星爆發,大概在10^1100年後
    在漫長的歲月裡,它會一點點失去自己的溫度和光芒,沉寂成為一顆黑矮星。在白矮星逐漸冷卻的同時,宇宙中的黑洞也在不斷蒸發著自己的物質。終有一天,所有的天體都變得冰冷而又暗淡。它會像目前宇宙中99%的正在燃燒的恆星一樣,未來只能永遠沉寂下去。只有1%的黑矮星,足夠引發這樣的量子隧穿效應。一個粒子的量子隧穿效應不會造成任何改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效應逐漸累積,最終就會發生質的改變,引發黑矮星超新星爆發。屆時,最巨大的黑矮星將是最早爆發的,隨後它們就像排著隊一樣,從大到小依次爆發。
  • 宇宙可能在黑矮星爆炸中走向黑暗
    這些恆星年齡介於120億至130億年,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根據新的研究,白矮星也將成為宇宙中最後的恆星,並將一直延續到超乎想像的遙遠的未來,並最終發生爆炸。圖源:NASA AND H. RICH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撰文:DAN FALK  宇宙史的終章預計會相當黯淡。
  • 宇宙可能在黑矮星爆炸中走向黑暗
    這些恆星年齡介於120億至130億年,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根據新的研究,白矮星也將成為宇宙中最後的恆星,並將一直延續到超乎想像的遙遠的未來,並最終發生爆炸。圖源:NASA AND H.物理學家認為,距今無數億年之後,當所有的恆星燃盡,宇宙會變成了一個寒冷、黑暗的廣闊空間,沒有任何有趣的事情發生,或可能發生。隨著空間本身不斷膨脹,物質變得稀薄,可用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少。宇宙在接下來的無窮時間裡會陷入一個名為「熱寂」的情境。  但是在所有的光線永久熄滅之前,可能會有幾場「煙花」謝幕。
  • 在大爆炸之前,所有的一切科學知識都無效
    按照現階段的科學發展,我們認為宇宙是在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中誕生的,經歷著加速膨脹,宇宙真實的「大小」我們並不知道,但考慮到光子傳播,存在著一個被稱為可觀測宇宙的宇宙範圍。宇宙有多大呢?談某個星系多少光年,可觀測宇宙多少光年,未知宇宙可能多大,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那是目光太局限而沒有整體觀。大爆炸開始後,10^-36秒-10^32秒之間,初始宇宙開始了指數形式的暴漲。這漲的指數是多少呢,10^N次呢?可能這一剎那間的就達到了萬億,萬萬億光年了。無限的宇宙,如果一定要用距離尺度去衡量,永遠不會有答案。
  • 我們的宇宙在沒形成之前是什麼?之前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宇宙?
    宇宙之前是絕對空間,是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的一個超時空的恆定態!宇宙由於能量態被充滿而從能量態向恆定態絕對空間釋放能量,能量態改變恆定態後產生了人類可以觀察到的宇宙。「恆定態」是絕對零空間,由「超宇宙的能量態」影響著其範圍,超宇宙能量態是什麼?是要人類先搞清楚時間和空間才能去理解的,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以後幾萬年,人類還是先研究明白時間和空間再想宇宙問題吧!
  • 超人和曼哈頓博士的決戰終於要來了,DC宇宙陷入存亡危機?
    而且編劇傑夫·瓊斯在這本漫畫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力圖還原當年阿蘭·摩爾的那種黑暗風格,可惜有心殺賊,無力回天,DC高層最終變動了整個DC宇宙的發展方向,導致《末日警鐘》和主宇宙的劇情發生了極大的衝突。一度有傳言說《末日警鐘》要變成獨立漫畫,但是現在這個傳言已經不攻自破,編劇之前的矛盾被完全解決,DC多位編劇出面梳理了從1938年一直到現在的DC時間線。
  • 飛入宇宙的那一天:探入未知的神奇世界
    我們來到宇宙的第二天,仿佛整個宇宙陷入了星辰大海一般的沉寂。一片煙波浩渺的雲霧當中,我們似乎回到了很久以前的地球,我記得那會兒我剛是一名飛行員。我對飛行器已經有一個基本的和操作後我進入了太空艙,我想著自己未來飛到太空中會怎樣的去實現自己的兒時夢想,還記得小時候爸爸最喜歡給我買的就是有關於太空的書籍和宇宙的知識書籍!我可能會看上一天一夜不吃飯都可以,因為我覺得宇宙非常的神奇,在我小時候我腦海裡就有一個夢想。宇宙我一定要飛入他的身體內,看一下它究竟是什麼樣子!
  • 「大爆炸之前」的宇宙什麼樣?
    與近年來各種新聞標題和彭羅斯的斷言相反的是,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存在某種「大爆炸之前的宇宙」。當最後一個階段發生時,原先與自由電子不斷相互作用的光子,便開始在宇宙中暢行無阻,沿直線行進。隨著宇宙的膨脹,光子的波長變長,分布也變得稀疏。
  • 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宇宙永恆輪迴、無始無終
    彭羅斯認為,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宇宙可能只是無休無止不斷重複出現消亡的循環宇宙中最新的一個而已。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現存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那宇宙之前是什麼呢?彭羅斯認為宇宙的終結就是另一次大爆炸的開始,宇宙就是在大爆炸-膨脹-大爆炸-膨脹中無限循環。也就是他認為:大爆炸之前,是另一個宇宙。那麼彭羅斯的理論有證據嗎?
  •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在時間和宇宙之前是什麼?霍金得出結論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在時間和宇宙之前是什麼?霍金得出結論大爆炸理論是關於宇宙起源的普遍觀點。埃德溫·哈勃證明了1931年宇宙還在膨脹,但會有結局嗎?各種理論試圖解釋宇宙的終結,大危機假設,假設未來宇宙將停止膨脹並開始收縮,到了最後,宇宙將回到最初的樣子,這可能導致另一次大爆炸。大凍結是另一種假設,即恆星將耗盡燃料並變暗,黑洞最終將主宰宇宙,並在釋放霍金輻射後死亡。
  • 宇宙終極謎題:在大爆炸之前,宇宙發生過什麼?
    但是新的理論物理學研究給探索早期宇宙打開了一個可能的窗口——早期宇宙,可能根本不「早期」。相反,它可能只是一個爆炸性反彈周期的最新迭代,這個周期已經迭代了……好吧,至少有一次,也可能一直在迭代。當然,在在物理學家決定拋棄宇宙大爆炸、改用大反彈周期理論之前,這些理論預測需要經受住觀測測試的考驗。
  • 宇宙誕生之前, 真的只是一片虛無麼?
    當我們童年的時候,我們都有這樣的疑問:宇宙有多大?宇宙之外是什麼?宇宙真的無邊無際嗎?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的小腦袋。在我們成長之前,我們發現宇宙仍然是最初的宇宙,但童年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但是人類的思想變得越來越世俗化,不願意去思考它。
  • 《歸於沉寂》弩安裝方法
    《歸於沉寂》在近日終於脫離了搶先體驗版本,正式在Steam上架。玩家需要在這場暴風雪中生存下來。弩箭是防守的利器之一,下面小編就將帶來《歸於沉寂》弩安裝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歸於沉寂》在近日終於脫離了搶先體驗版本,正式在Steam上架。
  • 超龍珠英雄宇宙爭亂篇第7集:第六宇宙遭滅頂之災,全王陷入危機
    每月都令人大跌眼鏡的超龍珠英雄系列動畫又更新啦,在上一集中監獄惑星篇已經結束,這次更新的第7集為宇宙政亂篇的開幕,從預告和OP上來看,宇宙爭亂篇的舞臺更大,以所有宇宙為背景,希特,開爾,凱莉弗拉,託破和吉連這些其他宇宙的高手們也紛紛加盟,反派陣容更是達到了6人之多,包括扎馬斯,堪巴
  • 揭露「宇宙之前」的真相
    前言:宇宙是人類認知的全部,也是人類思維的極限。目前,尚未有人知曉「宇宙之前」,或者描述「宇宙之外」。人類認知是有限的,道法寬度是無限的。只有人類不知道的世界,沒有道法不可創造的宇宙。註:信息(意識)、生命(靈性)是宇宙中真實的存在,它也是宇宙的組成部分。
  • 宇宙還有新恆星誕生嗎?新恆星是老恆星分裂出來的嗎?
    宇宙中的恆星多得不勝枚舉,太陽在它們之中,並不是獨一無二的,甚至算不上有什麼獨特之處。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新的恆星在誕生,它們可能比太陽更大更明亮;也有老去的恆星在消亡,它們也都有過曾經的輝煌。宇宙中有一些濃密的星際氣體塵埃雲,或者星系的旋臂物質盤,那裡聚集了大量的物質,物質之間相互摩擦和碰撞,隨時可能誕生新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