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幾千年前,岐伯和軒轅黃帝有一段對話。
軒轅黃帝問岐伯曰:地之為下,否乎?
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
黃帝曰:馮乎?
岐伯曰:大氣舉之。
這段對話記錄在《黃帝內經.素問.五運行大論》裡。
這段對話裡已經明確了說明了天和地之間的關係,大地是漂浮在太空中的。所以在中醫的經典裡面,天的對面是泉,氣是司天、在泉,而不是司天、在地。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中國人死了以後,靈魂的歸隱之所是九泉之下,而不是地下。
按照這個觀點溯源,中國古代的宇宙包括了天~真空,包括了可見的物質~地,以及九泉。
人是一個小宇宙,這不僅僅是道家的觀點,古希臘哲學認為人類是反映宇宙的小世界。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宇宙中充滿了靈魂,而萬物的運動都是由這些靈魂所推動的,由此而得到的合理結論就是人體是由自己的靈魂驅動的微型宇宙。
》宇宙是活的,有生命。
這是古代哲學的合理結論。
現代英國數學家、宇宙學家,弗雷德.霍伊爾,也持有相同的觀點。
●弗雷德.霍伊爾爵士,生於1915年6月24日,英格蘭西約克郡;卒於2001年8月20日,多塞特郡伯恩茅斯。
弗雷德.霍伊爾是穩態宇宙理論的堅定支持者。
該理論認為宇宙的平均物質密度是不變的,物質在不斷擴張的宇宙中會長出來。當然,這個理論現在有缺陷,宇宙中的星系並沒有成長出來。
但是真空確實是成長出來的,而且真空的性質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光速的恆定不變性證明了這一點。
而宇宙的擴張,本質上是真空的擴張。
弗雷德.霍伊爾也是人類學原理的堅定支持者。
「人類學原理」一詞最早是由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布蘭登·卡特於1973年正式提出。他在尼古拉·哥白尼誕辰500周年之際提出了這一建議,這與哥白尼原理相反,哥白尼原理認為人類在宇宙中沒有特權。
》人類學原理。
人類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宇宙當前的結構和自然常數所取得的值使生命得以演化。宇宙的許多特徵對於生命的進化和持久性都是必須的,這是自然常數之間的不同值異常重合的結果。
這些觀點可以總結為強人類學原理:宇宙必須具有允許生命在某個時刻誕生的屬性。
這個理論解決了宇宙存在的目的性。
另一部分物理學家包括慧勒等人,把強人類學原理,強化成最終人類學原理:智能信息必須存在於宇宙中,一旦存在就永不會消失。
對於人類來說,智能信息和人類的意識是完全等價的。
如果用更通俗的話來講,在人身上具有一種智能的、永恆存在的屬性,我們可以稱它為意識,也可以稱它為靈魂。
弗雷德.霍伊爾的預言:碳的誕生不簡單。
按照概率,生命不可能誕生。
》宇宙為了創設生命專門設定了法則。
我們知道宇宙之初只有氫和氦元素,所有的比氫和氦重的元素都是在恆星內部合成的。
這種核聚變一般的情況下是按照兩個原子核碰在一起設計的。
因為原子核之間的間距非常的大,原子核就像在一個足球場中的玻璃球那麼大,2個以上原子核同時碰在一起的概率為0。
氫反應形成氦,就需要這種兩兩相碰的一長串中間過程。
其中的一個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是兩顆質子合併成1個中子和1個質子的氕;第二步是1個氕合併1個質子,合成1個氦3;第三步兩個氦3合併成1個氦,放出2個質子。
氦3後面的反應分支可以有幾個,但是不管哪一個,都是兩兩相碰。
那麼碳呢?理論上說兩個氦原子相碰,可以形成一個鈹原子,一個鈹原子和一個氦原子相碰,可以形成一個碳原子。
這是通常科學告訴我們的過程。
如果按照這個反應,自然界中存在的鈹的數量,應該比碳要多。
但是,鈹是最輕的一種鹼金屬元素,在宇宙中的豐度很低,因而在地球儲量也極少。
但是地球上的碳卻很多,豐度排在第17位。宇宙中的碳更多,豐度排在第4位。
那麼我們就要問一個問題?這他喵的要怎麼樣才能搞出來這麼多的碳。
我們是碳基生命,沒有碳就沒有生命。
弗雷德.霍伊爾認為,根據人類學原理,為了宇宙中生命的誕生,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必須有一個可以跳過鈹、氦合成碳的過程。
也就是說,需要三個氦原子,直接就合成碳。
霍伊爾做出了一個預言:碳12原子核中一定存在一個未被發現的共振,這有助於其在恆星內的合成,他計算出這個未被發現的共振的能量為760萬電子伏特。
是的,霍伊爾是對的!碳原子內部這種神秘的共振最終被發現,測量值和霍伊爾的預測值非常接近。
1983年,霍伊爾的同事威廉.弗勒,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碳12,這種廉價的、非常平常的物質,在眾多的原子中卻是那麼的獨特,宇宙為了它的產生專門制定了一個法則。
從那以後,弗雷德.霍伊爾從一個無神論者轉變成了一個有神論者。
》宇宙、生命、靈魂與輪迴。
如果靈魂不滅歸於宇宙。那麼靈魂會不會通過某種方式又與生命結合呢?當然,在現代科學裡面沒有這樣的表述。只是在佛教裡面有輪迴的概念。
但是,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傑.彭羅斯,提出了一個共形輪迴宇宙學說。
彭羅斯認為,一個宇宙的開端是另外一個宇宙的結束,宇宙之間就在這樣不停的輪迴,永無止境。
而且彭羅斯提出這個理論是有數學模型的,因為他本身就是數學物理學家。
不僅僅如此,共形輪迴宇宙學說還是可以被證偽的,因為有一個推論:玻色子可以在不同的宇宙之間穿越,這種穿越會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上留下一個同心圓的痕跡。
如果人是一個小宇宙,大宇宙都可以輪迴,小宇宙,為什麼不可以輪迴呢?
隨著科學不斷的發展,最終將證明古代的賢者和現代的賢者們的智慧,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