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個奇幻的年份,大家已經充分領教了這一點。在這個奇幻年份過了一半的時候,突然又爆炸了一顆炸彈:中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豬流感病毒,有成為大流行的潛力。評論區的畫風大都是這樣的:
「2020是來完成2012未完成的使命嗎?」
「能申請重啟2020嗎,感覺打開方式錯了。」
「眾所周知,今天是科幻元年2020上半年的最後一天。」
好吧,這事確實很富有戲劇性。不過我要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這種病毒目前並沒有什麼可怕的。
我的朋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張洪濤博士寫了一篇文章,對此做出了專業的解讀。下面,我就來結合其他一些材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基本的問題是:這種病毒是新發現的嗎?
其實完全不是,在2013年就發現了。
讓我們解釋一下。引起媒體熱議的,是中國科學家6月29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標題是《一種流行的歐亞類禽H1N1豬流感病毒,具有可導致人類感染的2009年大流行病毒基因》(Prevalent Eurasian avian-like H1N1 swine influenza virus with 2009 pandemic viral genes facilitating human infection)。
歐亞類禽H1N1豬流感病毒有很多種,基因不斷在分叉。從2011年開始,科學家就在監測這些病毒的演化。此文報導的,就是從 2011年到2018年的階段性監測結果。此文的通訊作者就是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監測病毒正是疾控中心的工作。
他們對77個病毒株做了基因測序,把它們分為六類,按照出現的順序命名為G1到G6。隨著時間的推移,G4的比例在迅速擴大,就是論文圖2B中褐色的部分。2013年,G4剛剛出現,那時絕大部分是綠色的G1。而2018年,G4已經擠得其他五種幾乎看不見了。
六類豬流感病毒演化圖
由此可見,這個所謂「新型豬流感病毒」其實一點都不新。那麼,為什麼還要叫新型呢?
因為它還沒有得到正式的命名。
就像新冠病毒,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在2020年2月12日給它起了個名字SARS-CoV-2,即SARS冠狀病毒二號,在此之前大家都把它稱為新型冠狀病毒。實際上,即使在有了SARS-CoV-2這個名字之後,人們大多數時候還是把它叫做新冠病毒。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對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的聲明
這種新型某某病毒的稱呼,造成了不少混淆。
例如2018年,中國研究人員在豬裡發現了一種冠狀病毒,當時也叫它「新型冠狀病毒」,還上了電視新聞。新冠疫情暴發以後,許多人把那段新聞視頻搬出來,以為新冠病毒早就出現了,然後大發陰謀論的驚嘆。實際上,那個是豬急性腹瀉冠狀病毒(SADS-CoV)。
下一個問題是:這種G4豬流感病毒,對人的威脅有多大?
目前看起來不大,因為這種病毒的特點是傳染性強,而致命性弱。
傳染性強的證據是,作者對15個農場的338名養豬工人做了血清檢測,發現其中有35人感染,比例為10.4%。作為對照,他們檢測了與養豬場無關的230名普通群眾,發現其中有10人感染,比例為4.4%。由此可見,與豬接觸顯著地提高了感染的概率。
如果單單只看這兩個數據,並且把這個4.4%的比例外推到世界,可能立刻就會陷入恐慌:全世界已經有4.4%的人口即3.2億人感染了G4病毒,這不是團滅的節奏嗎?!
鎮定。這就引出了致命性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歐亞類禽豬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在中國總共報導了五例,其中只有兩例是G4病毒。
一位46歲的患者在發燒、咳嗽症狀出現10天後,因多器官衰竭而去世。另一位9歲的患者只出現了輕微的發燒症狀,沒有住院治療,在一個星期後康復了。
一名患者的死亡當然是個悲劇,我們向他致以哀悼。不過請仔細想想,如果一種病毒已經在人群中大範圍傳播,卻只死了一個人,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這種病毒的致命性很低。甚至那一位死亡者,都很可能不是因為這種病毒去世的,而是因為其他原因。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對這兩位患者的家人和醫院護理人員的跟蹤調查表明,他們都沒有出現流感症狀。由此可見,G4病毒可以從豬傳人,但目前沒有證據從人傳人。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看,G4病毒的可怕程度都不是太高。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什麼都不需要擔心。如果是這樣的話,這論文怎麼發得出來?
正確的態度是:G4病毒目前並不可怕,不過我們要保持密切監測,因為它可能在傳播中變異,變得致命起來。這就是為什麼作者說,它有成為大流行的「潛力」。
實際上,世界上的病毒種類太多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不致病的,跟人體共生的就有很多,甚至還有對人體有益的。我們不可能把病毒消滅乾淨,只能挑一些重點的去監測,對那些明確致病的去鬥爭。
在專家眼裡,潛在的大流行病毒有很多很多種。所以看到這個消息引起公眾恐慌,世界衛生組織立刻出來闢謠,說第一這個病毒我們早就知道了,第二我們在對很多種潛在的大流行病毒進行監測,這只是其中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公開闢謠
這意思就是,我們不用對這一個特別緊張,持續觀察就是了。正如國軍的經典語言,「一切情勢盡在掌握中」。
最後,從新型某某病毒這種草率的命名,能夠引出我的朋友、管理專家汪濤的一個評論:新型冠狀病毒成了正式名稱,說明我們壓根就沒想過將來再出現更新的冠狀病毒怎麼辦。如果以後再發現一種,難道叫做「新新冠狀病毒」嗎?
同樣的還有「非典型肺炎」。都多少年了,還叫非典型,下次再發現一種該叫什麼?「非非典的非典型肺炎」?
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如果不改,以後還會吃虧。
實際上,由於人類的活動範圍日漸擴大,動物的棲息地被破壞,許多原本不會接觸的物種都有了接觸,跨物種的病毒傳播機會越來越多,病毒的變異速度也加快了。現在平均每過一兩年就會出現一種新的傳染病,它們對人類的威脅比天花、霍亂等已知的傳染病要大得多,這才是我們應該看清的宏觀圖景。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帳號「科技袁人」。2020年是一個奇幻的年份,但絕不是末日。我們不需要對G4病毒感到恐慌,同時也要敬畏自然,看清大圖景。只有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才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https://www.ixigua.com/i684743670579311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