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印尼首富是廣東人,娶歐洲美女為妻,如今後代已無華人長相

2020-12-05 奇聞趣談史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個被稱為"下南洋"的大規模移民潮。下南洋的洪流時期,我國遷徙過去的移民人數可能有數百萬。

當時,歐洲列強統治下的南洋各區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以推進開發過程。而當時的中國烽鼓不息,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艱難。福建、廣東一代的百姓為了躲避戰亂、維持生計,就一批一批地到毗鄰的南洋區域謀生。

被稱為"印尼華人之光"的張鴻南就是在這個時期去到了南洋,最後靠自己的勞動與智慧打拼為印尼一代首富。

背井離鄉謀生計

張鴻南是廣東省梅縣人,他出生於1861年。張鴻南的家中人口眾多,他有七個兄弟,一個妹妹。而這十口之家僅靠父親的小雜貨店維持生計,所以從小生活貧困。

只讀了幾年私塾的張鴻南就因為經濟壓力被迫輟學在家。輟學後的張鴻南與長他十歲的哥哥張煜南一起在家鄉做起了米谷生意。但因為梅縣當時地痛民貧,米店經營慘澹,很快就倒閉了。

哥哥張煜南在米店倒閉後,決定另謀出路。當時家鄉有很多人遠渡南洋做生意,並且有很多人因此改變了家庭的命運。這給年輕的張煜南點亮了希望,他也決定去闖一闖。隻身來到南洋的張煜南投靠在華僑張弼士的門下。

張煜南很有經營的頭腦和天賦,也很勤奮努力,很快張弼士看到了他的才能,並對他委以重任。張煜南也因此攢了不少積蓄。有了足夠的資本後,他決定自立門戶,並將事業重心轉移到了荷蘭殖民者開始侵略的棉蘭地區。

在那裡,他與張弼士合夥創辦了公司,主營墾荒種植的橡膠、椰子、咖啡等。後來他們又一起開辦了日裡銀行,隨後張煜南又開辦了商行。生意越做越大的張煜南一躍成為了當地華僑首富。

大展宏圖,蒸蒸日上

就在哥哥背井離鄉後不久,他們的父親就去世了。張鴻南覺得經營自家的雜貨店實在難以施展自己的宏圖壯志,就將母親託付給其他兄妹,遠渡重洋來到棉蘭投奔哥哥。張鴻南踏實勤奮,認真細緻,哥哥委任他擔任公司的總管,負責公司財務帳目。

在兄弟兩人的銳意經營下,他們的企業迅速發展。後來,一個荷蘭人的大種植園因為經營不善,瀕臨倒閉,張氏兄弟倆抓住時機,購下了這個種植園。他們僱傭了一個荷蘭人主管種植園,要知道當時還沒有種植園主有能力像他們一樣僱傭白人當其總管。

後來,張弼士在清政府的邀請下回國創辦中國通商銀行。因為知道張鴻南經營有道,就將自己的產業放心地交給了張鴻南代管。一時間,張氏兄弟在東南亞華僑財團中佔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

在之後的幾年間,張鴻南的事業版圖迅速擴展。他合股創辦遠揚航洋公司,在巴達維亞參與籌辦銀行。張鴻南不僅在棉蘭的企業蒸蒸日上,在爪哇島的產業也日升月恆。事業上風生水起的張鴻南,在家庭方面也沒有停滯不前,他娶了一位歐洲美女為妻,家庭幸福美滿

富不忘本,心繫祖國

事業有成的張氏兄弟也不忘回饋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他們出資在棉蘭創建了一所學校,對其他區域的中華學校也捐獻大量資金。

為了收容當地的麻風病人,他們捐設了一所專門的醫院。還捐建了一所醫藥免費的醫院,讓當地的貧困者可以看得起病。

為了當地居民出行的便利,出資建造了日裡河大橋。他們的一系列善舉,讓棉蘭人民對他們崇敬無比,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在當地的聲望。

遠在海外,但祖國時刻在張鴻南倆兄弟的心中。他們為清政府海軍的擴充提供了大量經濟支持,祖國有旱災、鬧饑荒,他們也立馬捐款救濟災民。

為了祖國及家鄉的教育事業發展,他們捐建學校,捐款支持優秀著作的出版。為了祖國經濟發展,他們捐獻了30萬元,以鼓勵"實業救國",振興祖國實業。

在聽到同鄉的同盟會成員謝逸橋對三民主義學說的介紹後,張鴻南義無反顧地帶頭為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起義捐獻了一大筆資金。後來,民國成立,孫中山專門題字"博愛"來表彰他愛國的拳拳之心。

1903年,為推進"實業救國"理想的進程,已被邀回國的哥哥張煜南向清政府建議修建潮汕鐵路。這個提議獲得批准後,張鴻南兄弟倆立即為興建鐵路籌措資金。這條鐵路歷時三年後全線完工。

潮汕鐵路是中國近代史上首條由華僑投資興建的純商辦鐵路。它全長39公裡,加上後來又加築的意溪支線,總長42公裡。這條鐵路便利了潮汕地區的交通,推動了當地商業貿易和經濟發展。

但是,這條鐵路後來被侵略者破壞了。雖然只存在了33年,但是它代表的張氏兄弟的愛國之心卻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後來,哥哥去世了。張鴻南繼續發展兄弟兩人的事業,繼任了"甲必丹"後又升為華人"瑪腰",被人尊稱為"雄視一方的張瑪腰"。

1921年,61歲的張鴻南在棉蘭因病去世。出殯時,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國籍的人們,紛紛趕來參加他的葬禮,由此可見,他在南洋地區的聲望之高、名聲之大。

如今,重回張鴻南故裡,在這裡守候的後人已沒了華人模樣,但是我們能從他典型的中式住所以及他生平的事跡看出他對祖國深深地眷戀、濃濃的思念。

結語

當年遠渡重洋的華人們精耕細作、兢兢業業,他們所付出的勞動與智慧,使當地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甚至可以說使荒蕪的南洋之地容光煥發。

同時,在那個華人飽受歧視的年代裡,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在異國他鄉證明了中國人超群絕倫的實力。他們當中,有許多像張鴻南兄弟這樣的人物,當初背井離鄉,功成名就後不忘報效祖國。無論在哪裡,都不會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相關焦點

  • 雲南騰衝有個首富,娶了中國妻子後又娶緬甸公主為妻,非常傳奇
    芒果旅行日記:雲南有個著名家族,曾是清末騰衝首富,娶了中國妻子後又娶了緬甸公主為第二個妻子,還在曼德勒建了一座寺廟,成為緬甸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說明朝探險旅行家徐霞客也曾經到訪過這個家族,還住了幾天,在徐霞客雲南遊記中也有記載,圖為徐霞客雕像和主人雕像。
  • 復旦老師用6年時間逆襲上海首富,娶著名主持人為妻
    有些人的人生就跟開了掛一樣,努力讀書就能上名牌學校,下海創業就能成為億萬富翁,轉行跨業也跟過家家一樣,看似非常容易。這些人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中國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富豪,像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靠廢紙成為首富的張茵,賣飾品的周曉波;就連李嘉誠、曹德旺、李書福等等企業家也是白手起家的成功者。他們在不同的領域造就著不一樣的商業故事,激勵著下一代創業人。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應該是最能造就財富的城市。上海雖然在網際網路領域沒有超級巨頭的存在,可是在金融領域,上海可以說是當仁不讓了。
  • 4萬到400億,復旦老師成為上海首富僅用6年,娶著名美女主持為妻
    誰說學習毫無用武之地,回首如今富豪榜上的名單,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白手起家。其中有一位把4萬本錢賺到400億,由復旦老師蛻變成為上海首富只用6年時間,並娶著名美女主持為妻,這是怎樣的一位傳奇人物呢?1992年,他終於等來了機會,他從朋友那裡借來四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在短短6年時間裡,他從普通的一名復旦老師成功蛻變為上海首富,他就是身價四百多億的富豪郭廣昌。二、成功之路不是偶然郭廣昌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而是他一朝一夕積累而成。
  • 為何古埃及王室,喜歡娶自己的女兒或妹妹為妻?答案讓人哭笑不得
    現在我們知道,近親結婚所生育的後代,有很大概率會患有遺傳疾病,但是為何當時的古埃及王室卻堅持這個「傳統」呢?法老埃及之後,託勒密的家族將統治埃及近300年,直到被羅馬吞併,這一時期,託勒密埃及王朝的所有男性統治者都取名為託勒密。託勒密埃及繼承了法老埃及的許多傳統,其中就包括近親結婚,而主要的形式就是「兄妹婚」,一般是娶自己的姐姐或者妹妹。
  • 同為美女大國,為何中國男人不娶俄羅斯美女?導遊:怕你受不了!
    很多人生活在國內,看遍了國內的各種青山綠水,就會選擇出國旅遊增長自己的見識,也看看他國的各種習俗與文化。而位於我們旁邊的國家俄羅斯,會成為很多人旅遊的選擇,這裡不僅有美麗的玻璃沙灘,俄國美女也是一大風景。
  • 他娶自己的妹妹為妻,後來被眾人恥笑,生下一子卻世界聞名
    近親結婚在現代人看來是非常不可理喻的一件事,也是讓人無法接受的一件事。但是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近親結婚卻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不過古代的近親結婚一般都是表親之間結婚。因為古代有著三妻六妾,所以古代近親結婚也就不會出現我們常說的畸形孩子。今天我們所說的這個故事是哥哥娶了自己的妹妹,因為妹妹長相醜陋,所以被鄰居們笑話。
  • 心理學:為何人類喜歡和長相好看的人交配繁衍後代?
    這還要源自知乎上有人問了個很有趣的問題說起:為何人類喜歡和長相好看的人交配繁衍後代?節目中分別請中國女孩和英國女孩分別為亞裔男星外表進行打分,尤其把郭德綱和餘文樂放在上面做了對比。既然你看到了,每個地區和民族對於長相好看的定義都不盡相同。那麼究竟長相好看是否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呢?日劇《世界奇妙物語》裡探討過這樣一種可能:「如果全社會都對一個醜女評價為美女,那麼這個醜女是否會變成美女?」
  • 印尼人到底能娶幾個老婆?十件事帶你了解真實的印尼
    ,沒啥新鮮的,就是說一些印尼人都習以為常的習慣或習俗,但是對於還沒有來過印尼的或者初到印尼的朋友,就值得一看了。印尼人對於早上不洗澡的人,也會覺得奇怪,筆者剛來印尼時也沒有這個習慣,因此還被人笑話成不愛乾淨,也挺尷尬的。如今,如果早起不洗澡,會渾身不自在。印尼是千島之國,水資源豐富,很多地方用水都很便宜,有的還免費,加上氣候環境因素,很多人一天洗很多次澡很正常。
  • 廣東人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娶土著女人做老婆,生下的兒子成該國總理
    在這個國家的華僑華人基本是福建人和廣東人佔多數,廣東人最早來這個國家奮鬥。今天我說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經商的廣東臺山人,在當地娶了土著女人做老婆。兒子是該國唯一的華人總理。陳仲民的父親是陳柏,陳柏早年從中國廣東臺山來到巴布亞紐幾內亞謀生。後來在當地經商有成。在當地做零售生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成為當地一名富商。1946年前的統計,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中國人口總數約為2000人。由於華人性別不平衡,華人男多女少。華人男性與土著婦女的結合長期以來一直是巴布亞紐幾內亞華人社會的常態。
  • 大學時喜歡女孩卻不敢表白,他用4萬賺來550億,如今把她娶進家門
    在很多人的眼中,上海是一個富豪聚集的城市,更是財富集中的城市,比如上海首富郭廣昌這個人,他可謂是如雷貫耳,還被外界稱為中國的巴菲特。其實郭廣昌是貧苦出身,但是他卻能夠抓住機遇,一步步成為上海首富,還娶了一個漂亮的主持人做妻子。
  • 歐洲美女之國,禁止美女外嫁,只有這個國家能娶到!
    實際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很相似的,均需考慮方方面面,雖說多數情況下需要理性地處理好彼此的關係,但這份關係並不是冰冷的,同樣會久處生情、患難見真情。比如這個國家,它被稱為歐洲最大的美女國,對我國的態度友好,使得其國內的美女也願意嫁過來。其實世界這麼多國家,也並不缺乏美女。且不同地域的美女都別有一番風情,而各國的審美也不一樣。但其實美女屬於一種別有價值的資源,比如美人計、聯姻、交際花……在必要的條件下,美女可為某個人建立起一定的人脈,或促進國與國之間關係。
  • 這位中國人連續10年蟬聯印尼首富,他卻獨愛打橋牌,還獲獎
    在本屆亞運會橋牌選手當中,有一位老人顯得格外引人關注,他成為亞運會歷史上年齡最大的運動員,也成為拿到獎牌最年長的運動員。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是印尼首富,還是中國國籍,據媒體報導,他已連續10年蟬聯印尼首富。今年78歲的他從6歲開始打橋牌,已經有70多年的經歷了。在一次採訪時他說到:「打橋牌是為了時刻讓自己保持集中的精力,保持對事業的專注度」。
  • 他曾是世界第一首富,國家都向他借錢,後代子女今何在?
    他曾是世界第一首富,國家都向他借錢,後代子女今何在?這六個人中,又唯獨伍秉鑑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出現,所以伍秉鑑也是人們最關注的焦點,對於伍秉鑑大家卻知之甚少,他是清朝時期的世界首富。伍秉鑑究竟有多少錢?據國外媒體估算,1834年,伍秉鑑就擁有2600萬銀兩,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約為50個億。伍秉鑑在西方世界知名度甚高,外商習慣稱他為伍浩官。「浩官」象徵著財富和商業信用。
  • 拳臺最能打的小個子,如今娶美女網紅!
    拳臺最能打的小個子,如今娶美女網紅!說到拳擊,會想到泰森,播求,會想到楊建平,鄒市明等等這些拳擊巨星。拳擊在近些年來變得越來越火的原因與他們有著莫大的關係,因為在體育越來越被重視的年代,從小孩到大人,體育強身健體的觀念都已深深刻在了心裡,父母們會覺得讓孩子多鍛鍊既能夠長個又能增強抵抗力何樂而不為呢。
  • 印尼華人到底多富有?掌控八成社會財富,一組數據揭曉答案!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印尼移民局曾做過一項統計,印尼有400萬華人,其中300為印尼公民,100萬人持有中國護照,另有15萬人持無國籍護照。而如今,印尼華人總數已突破1000萬人口,是印尼的第三大民族,在印尼經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活漢妻」是什麼意思?為何古人告誡我們:有錢不娶「活漢妻」
    「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史記·滑稽列傳》在司馬遷的《西門豹治鄴》一文中,「俗語」一詞首次出現,意思是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俗語產生自民間,一般短小精悍,簡單易記,在民間口口相傳,廣為流傳。看似平淡的俗語背後,是古人豐富經驗和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 一代宗師黃飛鴻去世後,其子孫後代現狀如何?
    黃飛鴻出生於鹹豐六年(1856年),出生地今天廣東南海縣,他的父親黃麒英是廣東十虎之一,晚清時期赫赫有名的武師。此時的黃飛鴻已是68歲高齡,時間和精力都不允許他東山再起,他只能依靠自己僅有的積蓄艱難度日,為此黃飛鴻變得一蹶不振,鬱鬱寡歡。寶芝林被燒六個月以後,黃飛鴻抑鬱成疾,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享年69歲。 黃飛鴻生前先後娶過四位妻子,不過都是續弦,他23歲那年娶髮妻羅氏,可是婚後三個月羅氏就病逝了。黃飛鴻40歲那年續娶馬氏,生育二子二女,可惜馬氏也早逝。
  • 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到底是什麼意思?你可能沒聽過
    比如說這一句「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至今讀來也有著一定的道理。由於古代社會的階級性和男性地位的超越性,讓女性承受著太多的不公和磨難。而青樓這種特殊產業的存在更是將女子的地位和尊嚴踐踏在了社會的最底層,就算是如此,史上也有很多文人雅士將這裡當作了附庸風雅、飲酒作樂的好去處,而眾多被迫在裡面迎合男人的女子們則成為了供往來者消遣的玩物。
  • 42歲二婚乾脆娶了位25歲黑人為妻
    生活中的納什也經歷了很多不順,其中納什曾與白人妻子生下黑人小孩更是成為很多人的笑柄,但是後來納什在42歲的時候二婚乾脆娶了位25歲黑人為妻,如今二人的生活非常幸福!對於很多NBA球星而言強悍的身體素質是他們立足於NBA的生存之道,但是對於納什來說他所依賴的並非身體的強悍程度而是那出眾的頭腦和運籌帷幄的臨場判斷,納什的出現讓很多身體天賦不足的籃球愛好者看到了他們在籃球場的生存之道。
  • 昔日被李嘉誠趕走英資財閥,如今李超人赴英國,他卻來上海投千億
    昔日英美財閥在港澳橫行無忌之時,在港華人頗受英美人士瞧不起更別提被從洋行融資做生意。這其中就有數位站在塔尖的華人富商就做到,甚至把許多曾經不可能的變成現實。如今那被趕走的英資洋行重返中國上海投資千億,但戲劇性的是那位攆走英美大佬的華人首富,卻撤資內地孤注一擲押寶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