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縣,是古代徽州府的所在地,是國粹京劇和徽州文化的發源地,同樣也是徽商、徽菜的發源地。歙縣還盛產文房四寶中的歙硯和徽墨,被稱為「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等等。
安徽歙縣是古徽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裡不僅有著秀麗的山水風景,更有古樸的白牆黛瓦相互映襯,步入歙縣就仿佛步入了一副清麗動人的水墨畫。
歙縣古城,與麗江、平遙、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歙縣素來被人們稱之為「禮儀之邦」、「文物之海」。隨處走走就能看到那厚厚青苔下掩藏的徽式魅力。
歙縣雄村景區,古時此處是一座以讀書而聞名的村落。「十戶之村,不廢誦讀」清晰地描繪了當時雄村的讀書盛景。而正因如此,雖然徽商富庶,但此處所處的歷史名臣依舊是源源不絕。除了四世一品坊上所嘉獎的曹文植四代,另外還有進士29名,中舉著更有52人。
新安江山水畫廊景區,這是一段以自然和人文和諧相襯為觀念而形成的自然風景。約百裡長的景區內,自然風光與徽式古村落完美結合,呈現「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魚」的立體生態格局,青山綠水間依稀可見錯落有致的徽式建築,新安江在此中穿流而過,仿佛一幅正在流動不止的立體山水畫卷,所謂山水畫廊也是因此而得名。
棠樾牌坊群,這裡是當年明朱理學對於民間的影響的典型代表。牌坊群一共由七座牌坊組成,分別為明時3座、清時4座。明時的為鮑燦坊、慈孝裡坊、鮑象賢尚書坊;清時的則為鮑文齡妻節孝坊、鮑漱芳父子樂善好施坊、鮑父淵節孝坊、鮑運昌孝子坊。
鬥山街是一處體會徽式文化的絕佳好地方。古老的街道、被風雨侵蝕的民居和雕欄畫壁、幽深而不可見的古井都透露出這條巷子悠久的歷史年代感,讓人宛若穿越百年前的明清時期,很容易就能聯想出曾在這裡發生的那些或喜悅或悲傷的故事。
還有那些特有的徽式美食,著名的徽式毛豆腐、徽州臭鱖魚、徽州石雞、徽州圓子、石頭餜等都是值得一嘗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