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遲到了」 是Thomas Loren Friedman 的著作,描寫在由電腦、機器、網際網路所構建成的一個加速時代,個人、企業和政府部門都須不停歇地致力學習,以因應數位全球化、氣候變遷及摩爾定律(電晶體效能每兩年就會倍增)帶來的挑戰,但作者也認為,在這樣不斷加速的時代,我們特別需要偶而放慢腳步,暫停及反思周遭人、事、物與自身的互相影響。
關於趨勢的書,特別是不熟悉的領域,通常我勉強翻了幾頁就會眼神迷茫,這本當然並不例外,但在閱讀它的同時,讓我想起過去學習如何在電腦前用 MSN 和人傳遞訊息與溝通,當我剛熟悉各種貼圖的使用技巧後,突然它就消失了,因行動通訊的進步,讓大家跑到手機上用 Line 在聯繫,而在我還試著將照片、影像貼到 Facebook 上紀錄生活的點滴時,唉!Instagram 又出現了。
此外還讓我想起這瓶兩年前裝的分享,當時是我臺北 Whisky Explorer 社團辦的 「自己的年份酒一支會」,第一次喝到它頗為詫異,當然並不是美好的那種,我心想該再給它些時間,只是分裝回家後竟忘記隨手擱在何處,朋友催促著交出品飲心得,可我怎麼也找不著,直到今年另覓租處,才在衣櫥的一角發現了它,原來跟著我來到了北京。
當初的記憶,它有一絲動物皮毛的騷動,經過兩年的衣櫃窖藏,變得輕柔了許多,不太會佔據我的注意,我很欣賞的柑橘類果酸,還有一點白毛桃的想法,放置過久不太新鮮的核桃、杏仁等堅果,半埋在潮溼土壤中的木頭,奶油是有的,但總覺得摻進了些什麼難以捉摸,可能是一點點燃燒後的灰燼,不知咋的讓我突然想起無泥煤的烘乾麥芽,一小塊餵魚的豆餅,花香呢?這就是風信子的氣息,最後則是紫蘇與香草飄過。
嘴裡的變化較單調,或者說不那麼雜亂,入口時辛香料刺激著上顎與喉頭,蜂蜜與堅果油脂塗抹在奇福餅乾上,明顯的柑橘,但似乎也就只有柑橘,兩瓣薄荷葉,其實更像喉嚨不舒服時含的清涼中草藥丸,潑水熄滅了的火炬與木炭,還有一旁散亂堆疊的棧板,再來就是甘草的隱隱作甜。
以30年的酒,這尾韻真不值得期待,還好在上顎一直有柑橘的清香,以及我來北京才有的味覺記憶,咀嚼玉米餅後在唇齒間留下的甘甜,擱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後,比我當時的記憶要好上許多。
每次停留,我總能發覺自己的本心,或許對某些威士忌也一樣。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