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末,央視披露了去年10月份石景山區喜隆多商場內部的監控視頻,這場大火發生在凌晨2點49分33秒,由麥當勞餐廳引起,起火原因是電動車充電發生電器故障。歷經9小時才得以撲滅的大火致2名消防員犧牲,且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麼,從視頻監控錄像中,我們可以獲取哪些信息,吸取教訓防微杜漸。
錯過最佳滅火時機
根據喜隆多商場消防中控室的監控錄像顯示,凌晨2點52分54秒,中控室裡的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開始報警,然而,無論是火災報警鳴響或是報警燈不停地閃爍,並未引起值班人員的注意,他對火警報警器做的就是消音,摁斷報警後繼續打遊戲。
火災報警器存缺陷?喜隆多大火引深思
而此時麥當勞明火已經有明火出現,該店值班人員也並未及時處理而是第一時間選擇自行撤離,置之店內顧客與不顧。無論是值班人員還是餐廳職員,他們錯過了最佳滅火時機,導致大火肆意蔓延。
遊戲神馬的最耽誤事了(圖片來自京華時報)
接二連三的報警為何沒能引起重視
故事並沒有結束,商場內的火災報警器並非只有一個,據報導,距離第一個被消音報警的兩分鐘後,第二個報警器又開始報警,但值班人員依舊沒能按規定辦事,繼續消音、繼續打遊戲。距離首次報警器報警近10分鐘後,中控制內突現大面積報警燈閃爍,此時才引起值班人員注意,火勢已經大範圍蔓延,在挽救恐怕已不那麼簡單。
麥當勞員工自行撤離(圖片來自京華時報)
在確認大範圍報警後,理應啟動噴水滅火,將損失減少到最低,但令人不解的是,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商場擅自改成了手動狀態,上述值班人員始終沒有啟動這個系統。事情到這裡就再也沒有也許了,一切的假設都沒能成為現實。
從起火報警之初並未引起重視,到後來引發大範圍報警後,值班人員翻看中控報警系統說明書,在無情的大火面前,或許更多的責任還在於人防意識。筆者經常說,技防作用遠遠大於人防,或許這個觀點錯了,沒有人防意識,在強大的技防設施也於事無補。
引起重視卻有不會操作報警控制系統明(圖片來自京華時報)
火災報警器功能
既然說到了這場大火,就不得不談一談火災報警器。行業內定義火災報警系統嚴格來說要加入"自動"二字,是人們為了早期發現通報火災,並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撲滅火災,而設置在建築物中或其它場所的一種自動消防設施。按照概念理解,火災報警系統可自動採取措施,顯然將自動報警裝置擅自更改成人工啟動是有悖於常規和安全規定的。
火災報警系統可以是單一的系統也可以是集成化的中央控制系統,由火災探測器、自動報警器、自動滅火、安全疏導誘導等系統組成,根據使用規模可加入其它安全報警設備。但無論火災報警系統規模或大或小,火災探測器是該系統的核心。
火災報警探測器
報警探測器依原理和工作方式分很多種,但結合火災探測器來說,主要依靠煙感、氣感為主,煙感探測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種火災探測器,以離子型和光電型為主。感煙探測器是一種響應燃燒或熱解產生的固體或液體微粒的火災探測器,它能探測物質燃燒初期所產生的氣溶膠或煙霧粒子濃度。正如許多電影中的片段那樣,有人想試探火災報警器是否靈敏,將燃燒的物體放在報警器周邊,待探測器感受到煙霧時,噴頭會立即淋灑,讓人避之不及。
動車組廁所裝離子式煙感探測器
當然,這畢竟是電影中的橋段,在現實生活中您可不要輕易嘗試。特別是臨近春節,春運返鄉高潮即將來臨,面臨長途的旅行奔波,動車列車組明令禁止吸菸,提醒心存僥倖的朋友,即便是在廁所相對封閉的空間內也不要吸菸,因為列車內安裝了煙感報警設備,一旦觸發報警,情況嚴重會導致列車自動停車,其影響和責任恐怕難以承擔。
高鐵或動車組不僅在廁所內安裝煙感探測器,整車都採用感煙感溫複合探測技術和基於"浮動門限+溫度變化率"的火災信號處理辦法。高鐵廁所內採用離子式煙霧傳感,這是一種先進的技術,穩定性、可靠性強,性能遠優於氣敏電阻類探測器。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內設置了千餘個傳感器,故障自動報警系統十分完善,且煙感探測十分靈敏。
動車禁菸標誌隨處可見
無論是應用在哪裡的火災報警,我們最關注仍然是報警的靈敏度,有區別於煙感報警器的是,吸氣式火災報警探測器根據環境要求不同選用不同規格的空氣進行採樣,這種探測器靈敏度較高,不受任何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誤報,其工作模式採用主動探測,降低了因火災過大才觸發報警的隱患。
總而言之,火災報警器在各行各業已經十分普遍,在配置好全面的火災報警時,更要加強人防或安保人員安全意識,防患於未然老生常談,但真正實施或許還值得考驗。
>>本周熱點文章推薦<<
夜視監控七大功能詳解 校園監控攝像機選購指南
>>點擊進入中關村在線安防論壇
火災報警器並非存缺陷,私自設定人工啟動,值班人員玩遊戲置之不理...認清火災報警器,防患於未然。
勾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