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黃兆琦
編輯丨馬詩晴
近年來,「天網工程」、「平安城市」等關鍵詞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國家日益重視公共安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首次提出「雪亮工程」的概念,將安防措施延伸到基層縣、鄉和村莊。正如同我們提起「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一口頭禪,視頻監控作為安防系統的眼睛,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安防監控視頻編碼仍採用國際標準,在當前海量視頻數據的積累下容易形成安全隱患。為實現安防監控行業自主可控,國家推出了自有的SVAC視頻編碼標準。
中星技術專注於安防監控視頻領域的系統集成,也是我國SVAC編碼新標準的有力推行者之一。在國家標準推廣的初始階段,中星技術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它既面臨著新技術產業鏈不成熟的困境,又要迎接主流視頻監控市場被龍頭企業佔領的挑戰。
那麼,在監控視頻國際主流標準和國家新標準並行的市場格局下,中星技術如何探索出一條優勢發展路徑?它將如何助力我國安防監控技術加速國產化進程?
國家標準仍在推廣初期
我國安防視頻監控視頻的SVAC國家標準仍在推廣初期,這對專注SVAC視頻技術解決方案的中星技術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現階段,國內安防市場仍有很大增長潛力。根據CPS中安網,2019 年我國安防行業總產值達到8260億元,行業增速14.99%,是全球市場增速的2倍。
在現階段視頻安防產品的應用中,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是視頻監控領域最大的需求方,累計達到34%。此外,文化、教育、衛生、金融和能源等多個領域,視頻安防產品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相較於西方發達國家,國內安防設備滲透率較低。英美每千人分別約擁有75臺和96臺監控攝像機,而北京與上海每千人配備攝像頭數目不到60臺,二三線城市的人均攝像頭數量則更少。可見國內的安防視頻監控仍有較大市場空間。
長期以來,我國安防視頻監控系統一直採用H.264/265等國際標準,核心技術和產品很大程度上依賴國外,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同時,安防視頻監控行業由於缺乏統一標準,行業內各廠家數據格式不兼容,導致了不同部門、地區之間的監控信息不能互聯互通。這些因素都促使推廣我國自主可控的統一監控視頻編碼標準成為大勢所趨。
因此,國家SVAC編碼標準應運而生。除了有利於維護我國的安防系統安全外,它也具備技術優越性。
H.264/265 在技術標準中沒有對加密功能的要求,傳輸和瀏覽過程中存在被篡改、偽造和洩密的可能。而SVAC標準中則要求對每一幀視頻圖像加密,為實現視頻數據的保密性和真實性提供了技術方式,因而是國家當前大力推廣的新標準。
然而,目前SVAC標準產品市佔率仍然較低,主要是由於H.264/265產品具有先發專利優勢,產業鏈成熟度高,而SVAC產品在推廣初期存在客戶認知度不夠,產品品種較少、價格較高的情況。
中星技術的研發團隊曾參與制定了《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等多個關於SVAC標準的國家、行業規範。作為國家標準推廣的先行者,中星技術任重道遠,雖然面臨挑戰,但其發展前景良好。
另闢蹊徑搶佔市場
雖然安防視頻監控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但目前海康威視(002415)、大華股份(002236)等產品線齊全的龍頭企業憑藉資本、技術和銷售渠道方面的積累,已逐漸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中星技術還能擴大自身的成長空間嗎?
事實上,在安防視頻監控系統集成領域,中星技術2019年的毛利率達到29.49%,高於同行業平均值24.64%,體現出了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這是由於中星技術在業務模式和市場定位做出了合適的選擇。
首先,由於H.264/265標準已形成國外專利池保護,中星技術為規避專利侵權,在SVAC標準研發中選擇了創新算法。海康威視、大華股份都是面向全球的H.264/265攝像機主流供應商,主要收入來源為攝像設備銷售。
2017-2019年,中星技術的安防視頻監控系統集成業務至少貢獻了80%左右的營業收入,而設備銷售和運維服務的佔比不超過20%,與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的業務模式差異較大。中星技術依靠SVAC標準著眼於安防系統集成業務,這樣就避免了與龍頭企業直接競爭。
在市場定位上,由於政府、公安和國企等機構對視頻監控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相較於其他應用領域更有利於國家SVAC標準推行,中星技術選擇從各地政府部門的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能交通、數字邊防等場景切入。
2014年,中星技術在山西、河北地方政府的試點項目實踐成功後,逐步向全國範圍內其他省市推廣。目前,其產品和技術已在多省100 多個項目中得到規模化應用。
由於政府及國企客戶的使用慣性,以及產品迭代和維護的便利性,中星技術已經在天津、廣東、山西、河北、河南、湖南、雲南、新疆等區域市場建立起先發競爭優勢。
中星技術能夠獲得眾多地方政務部門和國企認可,也是由於其對原有技術的改良。
在SVAC標準的研製過程中,中星技術進行了大量的錯誤算法驗證和有效算法積累,極大提升了編碼效率,保證了實時傳輸圖像的高分辨質量。此外,在實現SVAC 理論算法上,中星技術的產品能夠搭建成熟的商用系統進行驗證,擁有傳統H.264/265競爭對手很少具有的完整產業鏈經驗。
中星技術以SVAC標準從事的安防系統集成項目切入政務和國企市場,不僅避免了與主流H.264/265標準龍頭廠商直接競爭,也成功提高了自身的市場份額。
視頻雲平臺成新增長點
政務部門客戶是中星技術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國家全國推動平安城市建設的背景下,海量數據和跨區域協作也對中星技術的產品提出了新要求,它將如何為此做好準備?
中星技術的首要舉措是推動「網絡監控」向「智能監控」升級。
針對SVAC產品和系統在已有市場應用中反饋的新需求,中星技術將開發基於SVAC2.0標準的新一代智能監控產品。新產品將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利用計算機視覺和視頻監控自動分析,得出對圖像內容含義的理解,從而指導和規划行動。
在SVAC2.0標準的研發基礎上,中星技術將以新一代視頻雲平臺提升其技術領先地位。在過去十年的安防市場中,各行業的建設規模與日俱增,用戶的需求從基本安全保障升級為管理與應用。由此,傳統安防技術難以滿足傳輸、存儲、智能分析等新需求,需要雲存儲和雲計算作為技術支撐。
一方面,SVAC2.0標準的智能視頻需要用到超高性能計算力,而雲平臺可以解決算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視頻雲平臺還有利於跨地域之間視頻監控數據的融通,實現視頻監控圖像、信息共享,使跨市、區、縣的視頻追蹤辦案成為可能。
此外,現階段國內安防市場競爭激烈,統一的行業標準尚未形成,因而市場呈現分散化的特點。視頻雲平臺具有開放、包容的特性,既可以對接下遊不同廠商和規格的攝像頭,也能承載上遊行業最優算法和應用。中星技術將可以運用視頻雲平臺整合行業資源,從而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
由於視頻雲平臺項目能提升視頻大數據的存儲、查詢、分析和二次加工能力,為安防應用提供服務支撐,中星技術將使用2.7億元募集資金進行視頻雲平臺開發,預計耗時3年。該項目達產後,每年將實現淨利潤21886萬元,能夠大幅提高中星技術的盈利能力,助力未來業績增長。
安防監控市場在中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但目前主流廠商在視頻編碼上仍然長期採用國際標準,對我國安防監控安全造成隱患。中星技術以國家自有的SVAC監控視頻標準切入政務和國企市場,在該領域已形成先發優勢。
未來,中星技術將以新一代視頻雲平臺整合行業資源,提升市場份額,有希望成為安防監控技術國產化的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