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向華為學習,對 EBG 業務期望值更大

2021-01-10 雷鋒網

近日,海康披露了2019年業績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9.23億元,同比增長14.60%;實現淨利潤42.17億元,同比增長1.67%。

此前海康一季度報顯示,第一季度淨利潤下跌15%,出現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負增長,引發了外界對海康業績增速的擔憂;今年5月,又傳海康被美列入禁用名單,再次提示了其海外業務所面臨的風險。

海康在一季度報回應及證券機構的調研中,顯示了一貫的穩重和自信,「一季度負增長是有史以來海康第一次,但從我們在手的訂單和商機數的情況來看,商機數在增長,去年下半年商機數是直線下降的,今年三月份商機數變好,這是我們信心的來源。」

而半年度報的發布,則用增速數據,回應了之前的下滑。

在半年報中,海康還概述了其上半年經營的方向和幾大重點。首先是加強研發投入,同時此前提出的「AI Cloud雲邊融合」計算架構、「物信融合」數據架構繼續落地。

再是,堅持之前的業務架構優化,即PBG(公共服務事業群)、EBG(企事業事業群)、SMBG(中小企業事業群)三大業務群有效協同內部資源。

另外,應對國際形勢及海外風險,夯實海外渠道,密切關注商業環境不確定性風險快速上升的地區,積極採取應對措施。

除原有業務外,海康還將螢石業務、機器人業務作為創新業務,並持續實現了盈利,汽車電子、存儲業務等其他創新業務也在快速成長。

半年報發布後,APG等證券機構對海康威視進行了調研,海康威視高級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黃方紅女士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Q:上半年海康威視的創新業務增幅達50%,相比之下安防主業的增速是12%,能否詳解一下相關數據?另外,預計第三季度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A:第一季度報表沒有分拆的業務數據,我們大致解釋一下:第一季度創新業務雖然受到一些影響,但總體還是比安防業務的數據好很多。

從第一季度我們收入增速較低和淨利潤負增長這個結果來說,安防作為我們的主業,佔到95%左右,由於總體表現不佳,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關於第三季度,我們現在給出的淨利潤增速預期是一個向好的趨勢。同時,我們希望做到全年收入增長20%以上的目標。

Q:所有的業務矩陣中,海康威視下半年更看好哪一塊業務?

A:從產業的發展空間來看,我們會把這一票投給 EBG,因為它代表了社會效率提升的走向。

SMBG是分銷渠道,也有很多改善型的業務機會,二季度是明顯向好的。總之,PBG、EBG 和 SMBG 都不能掉隊,任何一個 BG掉隊,整體業務可能都無法拉動,但如果說略快一些,還是對 EBG 的期望值更高一些。

Q: EBG這塊業務上半年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A: EBG板塊從收入增速角度來看,是幾塊業務中表現比較優秀的。

這與整個市場的變化有關係,因為EBG整個市場有很多的需求空間是過去沒有看到的,或者說是現在產生的一些新的需求。

比如最近很熱的垃圾分類,垃圾箱周邊一般都會有監控探頭,不管探頭用了哪一家廠商的,對於整個市場來說,它是新的需求,是增加市場容量的,類似的需求不斷產生,行業的空間正快速打開。

對EBG來說,隨著技術的發展、產品的不斷豐富、產品性能的提升以及功能的擴展,給我們的業務增加了很多新的機會。

相對而言,PBG是比較傳統的公共服務業務,過去十年與現在相比,現在與未來十年相比,政府管理的主要職責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

這是兩個行業目前來看差異比較大的原因, 我們對EBG增速的預期會更大一些。

Q:包括垃圾分類、明廚亮灶、無人收費等新興市場,會成為海康威視新的收入增長點嗎?

A:公司每年都在做 SP(Strategy Plan),我們在不斷地研究市場各方面的商機和需求,結合市場宏觀走向及公司內部對自身產業的理解,研究哪些需求是真正對公司有實質上影響的,而哪些只是產生一些增量。

目前來看我們還是認為:國內和海外市場對安全和防範存在持續而強烈訴求的大趨勢沒有改變。

同時,國內有很多方面比較領先,包括像垃圾分類、明廚亮灶、高速收費口的改造等等,都已經脫離開單純安防的需求,而是在提升效率方面了。

從效率提升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一直它比安防本身的概念大很多,每一個點都可以展開,海康的特長恰恰也在這裡。

因為我們的產品線特別的豐富,我們在各個的領域都可以產生應用,我們的產品靈活性又很強,隨時可以做一些定製調整。

當一個新的應用領域誕生,不論我們能拿到多大的份額,我們肯定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參與其中。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傳統安防領域外,存在大量的應用空間,所以我們對產業有信心。

當然,這個產業很難分析,很難看到某一個具體需求對產業產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我們身處的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很碎片化的場景,我們要去做的就是把這些碎片化的場景一個個做好,把我們自己的基礎打紮實,一點一點往前走。

Q:在海外市場相對複雜的情況下,海康威視還能實現正向增長,實則不易。能否分享一下,海外業務的主要增長點在哪裡?

A:這個問題可能比較難預測,因為中美關係的變數較大,從3月到現在,預期一會兒好一會兒差,所以讓企業來做預測確實很困難。

從目前美國的情況來看,價值觀和文化方面的衝突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所以我們還是偏向於略悲觀的預判;美國現在的國防授權法案,已經是一個生效的法案,目前很難有大的實質性改觀。

至於其他市場,今年上半年負面因素也都比較多,像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由於匯率的原因,影響比較大;阿根廷等國家,受到政治和經濟的影響,所以業務情況也不是那麼的理想。

好的方面,我們看到發展中國家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人員流動加快,整個國家的治安管理需求上升,對監控領域的政策法規也比較寬鬆,行業從業者數量也在增加。

所以發展中國家比如說印度、越南、菲律賓還有一些東歐國家,安防的需求現在看來還是比較樂觀的,比較明顯的在往上走。

發達國家目前的形勢比較難預測。這些市場對監控的需求也比較成熟,一些需求進入到產品更新換代改善的周期;同時,它對意識形態這方面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發達國家我們既看到了一些比較樂觀的因素,也看到了一些阻力。

綜合各方面因素來做判斷,海外市場長期來看,我們還是有信心,但短期看到的負面因素特別多。

Q: 松下、施耐德六月份將安防業務剝離給獨立的PE公司,他們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點做一些動作?

A:我沒有特別仔細去關注過這兩家公司,大概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裡,日韓和歐美的品牌在安防這個領域的競爭力是在走下坡路的,所以他們也逐漸在縮減規模。

2018年下半年,因為中美貿易戰等一些非市場因素影響,包括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的限制,一些中國公司、日韓公司以及臺灣公司,抓住機會想要搶佔一些市場可能留出來的空檔。

從商業競爭的角度來說,我們覺得這些公司本質上並不是特別有競爭力,但是現在因為非市場因素、非商業因素在起作用,可能會有一些增長的機會。

這些事情超出了我們能夠控制的範圍,所以這個事情可能要看一段時間,但我相信不可能長期都是這樣的狀態。

至於松下、施耐德有什麼樣的考量和打算,我不好判斷。

Q: 如何看待華為安防的競爭?相關業務是否遇到了一些阻礙,特別是廣東市場?

A:這兩年我們廣東業務中心的業績是不錯的,在公司內部的業績排名也比較靠前。政府類的項目有招標法的約束,政府採購方面的規則還是比較公平和明確的,大家都有公平參與的機會。

華為能做生意的地方我們也能做,反過來在浙江也不見得只有我們浙江企業在做生意,華為也在做,所以政府的採購還是有公平性的,給了大家參與的機會,做得怎麼樣就要看自己了。

和華為有競爭。但我們還是覺得華為是一家優秀的公司,在中國的科技企業裡面,如果談學習目標的話,我們還是要學習華為。

華為在集團作戰、規模效應方面都做得很好,我們要努力學習別人的優點,也包括學習行業裡其他友商的優秀做法,不管是業務、技術還是公司管理,我們都會保持開放的態度。

Q:我們現在能夠看到,其實整個 AI 在 PBG 層面,需求確實是很旺盛的,但是在 EBG 層面,海康展現出來的一系列案例來看,可能 AI 還沒有完全走出安全的範疇,你覺得AI 在 EBG 層面什麼時候有一個比較好的快速落地?

A:現在確實是處於星星之火的狀態。

我們 EBG 在跟各個行業的頭部用戶進行業務合作,從房地產、各類能源企業、智能樓宇、園區等等,維度特別的豐富,同時又特別的分散,也比較難看到某一類業務一旦展開後,就形成只需要複製就能開展的模式,這是行業的一個真實狀態,就是非常碎片化。

像工地實名制,一定程度上還是偏向於安全管理的需求,但是它又包含了強烈的效率提升需求。因為工地中幹活的民工數量多,靠幾個人把一個工地中幾百上千人管好很難。

據統計全國有超過 70 萬個工地,工地實名制,運用智能算法對工人身份進行識別,其中也對是否佩戴安全帽進行識別,一方面是安全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需求,這兩者的界限沒有那麼的清晰。

提升效率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加速了 AI 業務的發展,現在的工地管理完全不是過去那種手動登記、人盯人的管理。像這樣的應用,應該會越來越多。

目前,確實很難找到快速複製普遍推廣的案例,因為這個產業就是小顆粒的碎片業務。

Q: 關於 AI 落地,PBG 問題不大,EBG 可能還是有些阻力。從海康的角度看,AI 用在工業企業部門,最大的門檻和瓶頸是什麼?效果不夠好、成本不下來、還是應用的定製方案比較強,沒辦法和擴展速度相平衡?

A: 我目前了解到的是 AI 在工業企業的拓展還是在投入階段,因為產品應用面比較寬, 在各個領域都要投入足夠的人力資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我們的費用控制也是非常嚴格的,所以不是一下子鋪開,實施的是漸進式的投入,就是有機會,增加投入,再有更多機會,再增加投入。

對我們來說,節奏上最好比別人只早半步,最好勢頭起來了,產品也準備好了,訂單也進來了。

如果比別人早一步兩步,領先得很多,在市場上開拓了很久,費用也花了很多,但是遲遲不見市場放量,這種感受是很差的。

所以這是一個節奏的問題,我們控制節奏, 從產品、技術各方面看,我們對自己還是有信心。

Q: 關於收入拆分裡,「其他產品」這塊的增速接近 40%,這一塊業務指的是?有更為具體的一些數字嗎?

A: 其他產品包含的產品比較多,我們把一些非視頻監控的產品,比如門禁報警、外採的一些產品(譬如硬碟),都放在其他產品裡。

對於業務的分類,這是從之前的報表結構繼承過來的,未來我們也會做一些業務拆分的調整。

從報警門禁產品來看,我們三年前收購過英國的一家報警公司,擴展了產品線;門禁對講在國內也可能是一個不錯的產業,現在門禁用上人臉識別技術以後,很多應用的需求就可以衍生出來。

關於硬碟,這個比較簡單,就是給項目做配套的,如果客戶需要我們就多賣一些,如果客戶不需要,我們不賣也沒關係。

上半年其他產品這個分類的的毛利掉了一些,是硬碟銷售增速快一點的緣故。

Q:你之前說打算把營收結構拆分,後續改成按照三個事業部來進行呈現,上半年其實我們還是維持了原有的分法,可以看到中心控制設備這塊還是保持一個比較高的增速,能否簡單介紹一下這一塊的潛力。

A:關於報表的呈現方式,我希望推動公司在這方面做一些調整和變化,把報表的呈現跟公司現在業務的布局一致起來。因為單純從產品的維度來拆分業務,會讓大家產生很多困惑,好像我們就只是賣產品的公司。

另外關於中心控制這個產品分類,因為裡面有很多的產品,數據中心就放在這個分類裡面,有些分析師可能希望藉助這個分類的增長來判斷公司的戰略性業務是否發展良好。

不可否認,我們的一些 AI 產品的確銷售得很不錯,我們比較堅定的在認定的未來發展方向上前進,但是單純從這一個分類分析是比較單薄的,中心控制這個分類的金額也不是太大,所以只能說看一些跡象。

另外,比如我們的前端裡面有非常多的智能產品,現在把智能的算法嵌入在前端做成產品,我們的後端產品中有很多帶智能化功能的硬碟錄像機,所以其他分類都有包含 AI 的產品。

希望大家給我們一點時間,因為分類切換對財務部門的後臺核算會有很多要求,也要跟會計準則去做合規,這方面我們還在努力地往前推進,爭取在2019年的年報能完成切換。

Q:從安全到管理到提效率這樣一個維度,其實這是對公司供給能力上的一個提升,同時整個業務的鏈條會變得更長,從你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走到了哪一步?

A:我們還在調整過程當中。

公司過去給大家的感受還是賣產品的味道更明顯一些,從偏重於賣產品,切換到給用戶做解決方案,在能力上有非常全面的要求。

這個解決方案也不僅是過去那種大的行業方案,還需要結合用戶的實際情況,這種方案的顆粒度做到什麼程度,哪些作為我們的基線方案,哪些是定製方案,我們不斷地在這個產業當中去摸索,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最佳的投入產出的平衡,所以這個事情應該說一直都在路上。

另外一個方面,從2018年推進整個調整到現在,不能說我們內部架構調整對於短期收入業績的完成沒有影響。因為面臨這麼大規模的架構、職責和人員的調整,對員工的工作投入肯定是有影響的。

我們在去年的年報當中提到,我們基本完成了統一軟體架構平臺的搭建,也把我們的數據架構和計算架構都考慮清楚了,這些真正決定我們戰略走向的問題上,我們都已經想明白了。

那麼剩下比較長的路,是我們在過去三年增加了2萬人,而這2萬人是快速的投入到公司的,有一個從進入公司,接受公司的文化,到有業績產出、與他人協同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人的成長有一個時間周期,從員工的成長以及我們業務的調整來說,需要大量的磨合,其中尤其是能力的提升。所以我們內部也做了大量的培訓、溝通,包括 EBG、PBG 的行銷下沉,做大量細緻而務實的工作,這些可能是企業經營不太為外部所知,但同時又特別重要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大華和海康威視哪個好?大華和海康的優缺點比較
    打開APP 大華和海康威視哪個好?大華集團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集房地產投資、開發、建設、物業管理等業務為一體的,兼及投資管理和商業運營等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集團,業務發展遍布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10餘座城市以及澳洲的雪梨、墨爾本兩大都市。
  • 螢石母公司海康威視榮登深市市值第一
    > 海康威視市值第一的背後,不是一夜「暴富」,展現的是一家企業源源不斷的創新發展力量。螢石作為海康威視旗下創新業務,專注於安全智能生活的網際網路品牌,致力於與小微企業、家庭和個人用戶共同創建可視化安全為基礎的開放式商業環境、智能的家居生活方式、時尚的運動視頻潮流。 海康威視近日發布的年報中顯示,2016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19.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3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46%。
  • 對話海康威視徐習明:AIoT 很難做,解決碎片問題必須靠開放平臺
    這是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徐習明在安博會上接受 36 氪採訪時的發言。今年的安博會跟往年相比,展示晶片 PPT 的公司少了些,展示落地方案的公司多了些。華為、大華、宇視、依圖、海康威視幾家的展位挨得很近,展示的能力偶有重疊之處。相比其他幾家競爭對手,海康威視低調了很多,沒有安排發布會,也沒有廣告牌。
  • 馮柳重倉的海康威視浮盈已超50億元 機構還在扎堆調研
    不過,在機構熱情擁抱的同時,北向資金卻在最近選擇了大舉拋售……資金現分歧1月12日,海康威視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收盤價61.25元,今年以來海康威視漲幅已超26%。隨著股價持續攀高,曾在去年三季度大舉增持該股的高毅資產無疑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
  • 海康威視晶片供應商名錄 海康威視供應商A股上市公司名單
    目前,安防視頻設備中所需要的處理器晶片主要包括網絡攝像機中的SoC晶片、後端DVR/NVR中的SoC晶片以及深度學習算法、加速器晶片以及前端模擬攝像機中的ISP晶片四種類型。A股主要廠商富瀚微早在2010年前後開發出基於CMOS圖像傳感器的ISP晶片,首先通過華南地區的中小安防監控設備廠商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後繼其產品成功導入海康威視,進一步替代了國外廠商(例如Nextchip)的份額。DVRSoC晶片。以海思、德州儀器為主,海思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前端網絡攝像機IPCSoC晶片。
  • 海康威視,全球最大的安防設備生產商,所有的攝像頭都是他的
    對了,就是他,海康威視。號稱安全的千裡眼。海康威視是一家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和數據運營提供商,也是一家安防產品設備供應商,為全球提供領先的安防設備和專業的解決方案。海康威視成立在2001年的杭州,創業團隊的人員全部來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研究所,發展到今天,海康威視已經成為員工超過2萬,技術全球最領先的世界級安防公司巨頭。
  • 海康威視市值突破5000億!螢石網絡分拆上市!
    從2021年新年開啟後,海康威視的股價就一路走高,估值隨之攀升,首次突破5000億元。2021年1月9日,海康威視發布公告,擬將其控股子公司螢石網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後,分拆至科創板上市。在本次分拆完成後,海康威視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螢石網絡的控股權。
  • 財說|評估日期一年前,海康威視為何低價轉讓「搖錢樹」?
    公告稱,經收益法評估,於評估基準日2019年8月31日,海康威視熱成像事業部資產組的帳面價值為273.82萬元,評估價值為8億元。海康微影則由海康威視持股60%,杭州海康威視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跟投合夥企業」)持股40%。跟投合夥企業是海康威視實施核心員工跟投創新業務的平臺,代表公司員工出資跟投創新業務子公司。
  • 海康威視業績首現"雙降"!"實體清單"對業績有影響
    數據顯示,2019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業收入576.58億元,同比增長15.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4.15億元,同比增長9.36%。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元(含稅),不送紅股,不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同時,海康威視披露,擬將子公司螢石網絡分拆至深交所上市。
  • 海康威視牽手世界自然基金會
    」的科技公益理念,將向各類公益組織免費開放AI能力,幫助其開展創新公益活動,為公益插上科技的「翅膀」,共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此之前,海康威視還參與保護了斑頭雁、大熊貓、犀牛、非洲企鵝、長江江豚、東北虎等珍稀野生動物。   噹噹當~~~就是可愛的TA們!   技術賦能向公益組織免費開放AI能力   近年來,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已成為開展公益項目的創新手段。
  • 九龍湖又迎總部基地,海康威視大樓現代感十足
    2020年1月22日,海康威視數位技術有限公司底價拿下西站北廣場DAEJ2019044地塊(樟樹街以南、石鐘山路以西15.756畝商業、商務用地),擬建設南昌科技園,承載江西區域總部建設,整個項目將全部由海康威視自持。
  • ...促銷上海海康威視監控官方授權-海康威視 DS-IPC-B12H-I/PoE...
    【中關村在線上海行情】海康威視DS-IPC-B12H-I/PoE(4mm)監控攝像機,近日在商家「上海家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前往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新港大道88號剛泰國際大廈11樓詳詢,關於海康威視DS-IPC-B12H-I/PoE(4mm)監控攝像機的促銷信息也可諮詢(聯繫電話:18800278094 400-100-2050 400-100-2050 QQ:2681596472 )該商家。
  • 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康威視
    [導讀]5月26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查看產品展示和研發中心
  • 聯合光電抱海康威視大腿 龔虹嘉兩借供應商上市發財
    發行人間接股東中有海康威視的高管。請發行人代表說明:是否對第一大客戶海康威視存在依賴,申報材料中表述對該等客戶不存在重大依賴的合理性。龔虹嘉系海康威視副董事長,認定其實際上為海康威視的財務投資人的理由等。中國經濟網曾發表題為《富瀚微寄生懸疑:海康威視副董事長夫妻漸隱實控人?》的報導。
  • ...增速連降兩年 華為阿里紛紛入局智能安防競爭加劇丨財報AlphaGo
    年報顯示,2019年海康威視智能家居業務實現營收25.92億元,同比增長58.38%;機器人業務實現營收8.14億元,同比增長23.88%;其他創新業務實現營收10.30億元,同比增長101.96%。但是,也可以看到,雖然創新業務板塊增速較快,但佔營收比重較小,對整體業績影響有限。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康威視業績有所下滑。
  • 暖通測漏「火眼金睛」海康威視熱像儀-H10
    (原標題:暖通測漏「火眼金睛」海康威視熱像儀-H10) 海康威視可視測溫熱像儀
  • 海康威視:目前海康在底層技術、算法、硬體、軟體等各個維度都有多...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9日訊,有投資者向海康威視提問, 胡總,科技企業把握技術發展的方向很重要,您平時也許忙於各種管理活動,在跟蹤把握技術發展方面的投入時間和精力夠嗎?如何萬一是不夠的,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嗎?
  • 點檢測溫開啟「可視化」時代-海康威視H10樣機試用火熱徵集中
    海康威視熱成像通過不斷技術與服務革新,應用智能成像與傳感器解決方案,不斷為人類安全和發展開拓新視界,從而構建持續、安全、高效的未來。我們以紅外熱成像為起點,結合可見光,開啟對整個世界的探索!將自主 海康威視熱成像通過不斷技術與服務革新,應用智能成像與傳感器解決方案,不斷為人類安全和發展開拓新視界,從而構建持續、安全、高效的未來。我們以紅外熱成像為起點,結合可見光,開啟對整個世界的探索!
  • 「智慧社區」獲2大獎項,海康威視深入地產用戶達成多項深度合作
    經國內TOP房企、物企CIO和專家組共同推薦,海康威視憑藉解決方案綜合實力和推動房企數位化轉型方面的努力,摘得「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科技領軍企業」榮譽稱號。12月30日,由慧聰物聯網、慧聰電子網聯合舉辦的2020(第十七屆)中國物聯網產業大會暨品牌盛會在廣州盛大召開。
  • 海康威視1/4"DIS槍式紅外防水攝像機系列
    海康威視作為監控行業的主流品牌,其產品一向以穩定可靠著稱。從一開始板卡生產銷售,到如今大規模從事安防監控各個方面,其目的在於致力於不斷提升視頻處理技術和視頻分析技術,面向全球提供領先的安防產品、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與優質的服務,為客戶持續創造更大價值。因此,海康威視的產品被人們所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