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錢幣也可能很值錢,比如這個。
隨著近些年考古工作的大範圍進行,越來越多的古錢幣進入人們的視野。隨之而來對於錢幣的判定就很有意思了。而且同樣是錢幣,同樣有考古意義但是他們的價值卻大不一樣,地位也很懸殊。就算是同一個年代差別也是很巨大的。
下面我就列舉一下貨幣的發展史
1、最早的貨幣
)
中國算是使用貨幣最早的國家,商朝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在商品交換中就已經使用貝幣了,除此之外,還有銅貝、海貝,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貨幣。
2、戰國的貨幣
戰國時期人們已經使用金屬鑄造的刀幣和布幣。
種類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狀,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潭邦刀、針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齊刀是齊國貨幣。幣面文字帶「齊」字的,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三字刀為「齊法化 (貨)」。四字刀為「齊之法化」。六字刀為「齊造邦長法化」。「齊」指齊國都城臨淄。幣面文字不帶「齊」字的,有即墨刀、安陽刀和潭邦刀。
3、環形幣
在這麼多類型的錢幣中,最後勝出的卻是環錢。答案很簡單,秦國通行的「秦半兩」就是環錢。因此,嬴政滅六國後,統一貨幣當然會以本國的錢作為參照。從此,「圓形方孔」錢真正開始大行其道,影響一直到清代。
4、紙幣
交子是中國最早的紙幣。宋、金紙幣名稱之一。
北宋初年,四川用鐵錢,體重值小,1000個大錢重25斤,買1匹絹需90斤到上百斤的鐵錢。流通不便。
於是,商人發行一種紙幣,名為交子,代替鐵錢流通。兌現時每貫須扣除30錢。成都16戶富商為印造發行並經營銅錢與交子的兌換業務而開設交子鋪,開民間金融之先聲。他們每歲在絲蠶米麥將熟之時,用同一色紙印造交子。
5、數字幣
數字幣的歸類我覺得不僅僅是用手機支付包括銀行卡支付在內的都應該屬於數字幣。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會引起革命,同紙幣的防偽來看,數字幣面臨的威脅可能會更大,但依舊沒辦法阻止數字貨幣的流通。
那什麼樣的古錢幣最值錢呢?
要確定一枚古幣的收藏價值,應主要從鑄造數量、存世量和技術工藝、文獻記載以及幣材的質地、品相等條件來綜合評價,而鑄造年代久遠並不是決定其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另外,像歷史上一些朝代曾經鑄造過具有欣賞、紀念性的特殊錢幣就很有史料收藏價值。
下面總結一下中國什麼銅錢最值錢。
第三:【戰國時期「下陽」背「十七·兩」大型三孔布】文字清晰,邊廓整齊,品相完美,通體老坑傳世古色,為先秦貨幣中的珍品。清嘉道間金石學家張廷濟、近代收藏家張叔馴遞藏,流傳有緒,拓本見載於幾乎所有古錢幣重要著作,徵集自海外資深收藏家族,極為珍稀。2012年10月23日,在北京誠軒拍賣,起拍價80萬元人民幣,最終以以368萬人民幣成交。
【第二:遼代年號平錢27枚】遼代年號錢及非年號錢一套共計27枚,包括每次改元之後所鑄年號平錢24枚(遼共22個年號,其中在太平、大康兩個年號裡同時鑄有通寶和元寶錢),非年號平錢3枚(通行泉貨、壯國元寶、助國元寶);構成了完整的遼代年號平錢全家福。目前公、私藏家很難集全這些珍稀遼錢,是故此套遼代平錢就更加顯得珍稀和難得。在世佳藝術2010年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成功拍得425.6萬人民幣。
第一:【清代鎮庫祺祥重寶】古錢「祺祥重寶」背大清鎮庫大錢,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鹹豐皇帝病逝熱河,載垣等八大臣受遺詔輔政,改元「祺祥」鑄祺祥通寶、祺祥重寶。通寶為小平,重寶為當十。不久發生政變載垣、肅順、端華三大臣被殺,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改年號為「同治」。「祺祥」年號為時一個月即改為「同治」,所以祺祥錢的鑄期不足一個月,因此量少極稀。成交於2013年春季拍賣會錢幣專場,最終成交價575萬港幣,約人民幣48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