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會高空拋物墜物法治工作座談會建議
從法律上明確高空拋物屬違法行為
西安已有不少小區採用技術手段防高空拋物
領秀長安裝了鋼絲網
高空拋物墜物致人傷亡事件頻發,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中國法學會23日召開高空拋物墜物法治工作座談會,來自各方面的法學法律工作者對治理高空拋物墜物問題發表了意見。會議認為,必須從法律上明確規定高空拋物屬於違法行為、明確予以禁止,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方面都要充分認識這種危害,對違法犯罪者嚴加懲處。
會議建議,應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將高空拋物確定為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對高空墜物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也應明確相應處罰;在民法典立法中,對高空拋物墜物作出更有針對性的規定,進一步明確相關人員的民事責任;在刑法修正案中,在明確拋擲物品類型和重量、拋擲高度等前提下,將「高空拋物」行為作為刑事犯罪予以懲治。公安機關應加大對高空拋物墜物案件調查、偵查力度,及時準確查明責任人,該承擔什麼責任就要承擔什麼責任、嚴格執法。檢察機關應對高空拋物等刑事案件依法行使檢察、批准逮捕、提起公訴等職權,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審判機關應公正司法,依法解決有關民事糾紛,對構成犯罪的依法定罪量刑。司法行政機關應監督指導律師依法執業,應加大普法力度,增強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減少高空拋物墜物情況發生。治理高空拋物墜物問題必須綜合治理、齊抓共管、增強合力,使高空拋物墜物有關違法犯罪行為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形成不敢為、不能為、不想為的良好局面。
會議建議,應進一步落實綜治領導責任制,對重視不夠、相關社會治安防範措施不落實導致高空拋物墜物有關違法犯罪現象嚴重或發生重特大案(事)件的地區,依法實施一票否決權制。應加快「雪亮工程」建設,做好證據固定、留存工作,充分發揮網格化服務管理的作用,及時排查整治安全隱患。房屋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應按照約定及時履行相關維修、養護、管理義務,物業服務企業要盡職盡責,協助做好有關安全防範工作等。應完善相關建築物建設技術規範,提高設計施工質量,對一定高度以上建築物,嚴禁採用外平開窗,採取推拉門窗時窗扇必須有防脫落措施,積極推廣採用下懸窗、安裝金剛網等防物件墜落設施。應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從娃娃抓起,從小事做起,實現「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據新華社
西安一小區裝鋼絲網
攔過不少「高危品」
如果你所在小區有防高空拋物的有效操作,請撥打88880000與我們分享
8月21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第一次記者會上,發言人臧鐵偉回應有關如何立法規範高空拋物、墜物的提問時稱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三審稿將在現行侵權責任法基礎上,對高空拋物追責問題作出有針對性規定。
同時,臧鐵偉認為高空拋物最關鍵的難點在於要及時準確地查明責任人,這就要求公安機關等相關機關及時調查、認真查清責任人。高空拋物再度成為媒體報導熱點。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為防高空拋物,西安不少小區已啟用技術手段,有裝鋼絲網、有裝朝天攝像頭。
22日,有網友在網絡上傳一張「鋼絲網」照片,配文稱「這個物業為了防止高空拋物傷人,也是煞費苦心。直接在一層裝了一圈鋼絲網。高明!譴責高空拋物的沒素質的人。」這是西安市長安區東長安街的領秀長安小區。
實地調查:小區安裝3處鋼絲網網上有衛生紙、瓷片、煙盒等
8月23日上午,在領秀長安小區北門外商鋪前,華商報記者看到黃銅支架撐起的綠色鋼絲網,網眼又密又小。上面有手套、煙盒、衛生紙團、塑膠袋等物品。據一臨街商鋪的店主說:「這鋼絲網安裝了一年多,物業每隔一段時間就清理一次,攔截過不少業主扔下的東西。小區內外共裝了3處。」
據了解,小區內的鋼絲網離地約2米高,小區外的離地約5米高,寬基本都在8米左右,長則依據可能發生高空拋物、墜物的範圍而定。在該小區南門外的鋼絲網上落著一小片瓷磚、一個盒子,以及一些雜物。
記者發現該小區外牆面貼著多塊小片瓷磚,有部分已經脫落。
物業透露:計劃給所有隱患區域都安裝鋼絲網 未獲審批
該小區物業一位姓楊的經理告訴記者:「2011年西安出臺『施工單位不得在建築3層以上部分的外立面鋪設瓷磚』的規定前,我們小區的規劃已經設計好了,所以是瓷磚外牆面。時間一長,瓷磚熱脹冷縮難免脫落。儘管小區從未發生過瓷片傷人事件,但難免還是存在安全隱患,2017年底到2018年,我們先後在3處安裝了鋼絲網,共花費4萬餘元。」
據楊經理介紹,安裝的3處地點都是業主、行人集中的地方。一處是北門外的臨街處,一處是南門外小區業主活動場所,還有一處是通往物業辦公區的道路。一些素質不高的業主,尤其是小孩子,會從樓上扔些十分危險的物品。
「我們原計劃將鋼絲網安裝在小區所有道路上,設計時也充分考慮了消防、低層業主採光、生活需求等問題。比如消防雲梯車,小區內鋼絲網設計的高度僅為2米左右,而小區外高度達到5米左右,還計劃在鋼絲網上種些綠植,讓小區每條道路都成為綠蔭小道。但未獲審批,因當時的經辦人員已離職,具體原因還需向城管部門了解。」楊經理說。
23日下午,記者致電負責該區域的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局執法二大隊,就小區安裝鋼絲網的審批問題詢問時,工作人員稱自己剛到單位不久,對情況不了解。之後又稱,上述問題的審批權力已劃至行政審批局,自己不便回復。
業主表態:大部分認為安裝鋼絲網有用
華商報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小區業主,大部分認為該鐵絲網用處不小。
一名剛搬進小區的業主說:「入住後,我才發現這小區的外立面是瓷磚,時間一久必會出現脫落。安裝鋼絲網肯定有用啊。」
有業主說:「我們小區總是有業主從樓下扔東西。之前一業主家的小男孩總愛從十幾層樓上往下扔空啤酒瓶,太嚇人了。安裝鋼絲網還是很有必要的。」
「還有小孩從十幾樓扔過鐵棍、木棍呢,那鐵棍大概有1米長。」旁邊一名業主說,「我得給這鋼絲網點讚。」
採訪過程中,也有個別業主認為,「安裝鋼絲網只是物業的免責行為,不能從根本上防止或降低高空墜物行為的發生,反而可能使一些人毫無顧忌地往下扔東西。」「安裝了鋼絲網後,低層住戶一開窗,看到的全是樓上扔下的雜物,怎能住得舒心?」
>>記者有話說
高空拋物傷人總令人惋惜,但僅有惋惜不夠,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避免下一次的惋惜。
高樓林立的城市中,一些年久失修或不合理的設計、或一些人為因素成為懸在空中的隱患。缺乏針對性法律的約束、無法查清責任人的尷尬,讓這種喪失公德的行為犯錯成本極低。
如今終有好消息傳來:一是將有高空拋物的針對性法律出臺,二是各小區正積極探索可「查明」責任人的技術措施。
採用「鋼絲網」攔住了「傷人」的高空墜物,卻杜絕不了高空拋物。唯有靠法律和可查清責任人的技術震懾,才能給這些傷害他人的人從心裡套上「鋼絲網」,讓高空拋物真正絕跡。
如果你所在的小區有防止高空拋物的有效操作,歡迎撥打華商報新聞熱線029-88880000與我們分享。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攝影 陳團結
(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