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UHF RFID抗金屬標籤天線的設計與分析

2020-11-26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提出了一種用於金屬物體的超高頻射頻識別標籤天線,該天線適用於多標準超高頻射頻識別系統。採用在偶極子結構上增加環形微帶線來增大輸入阻抗,極大地提高了標籤天線的增益特性。利用電磁仿真軟體分析了天線性能,仿真與測試結果吻合良好。整個天線的面積為100 mmx40 mm,由於採用表面印刷結構,使得標籤成本低廉、易於批量生產。
關鍵詞:抗金屬環形天線標籤天線超高頻射頻識別

0 引言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種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以達到目標識別並交換數據的技術。RFID系統一般由標籤、讀寫器和計算機通信網絡組成。標籤存儲著待識別對象的相關信息,附著在待識別對象上。通常電子標籤符合IS018000-4與18000-6標準,本身無源,通過讀寫器的射頻場獲得能源,採用負載調製方式。讀寫器利用射頻信號讀/寫標籤信息並進行處理。PC機通過RS 232接口遠程控制讀寫器。讀寫器接到命令後,通過天線發送射頻命令實現對標籤的操作,同時接收標籤返回的數據。電子標籤靠其內部天線獲得能量,並由晶片(IC)控制接收、發送數據。
國內RFID系統使用的頻段主要分為低頻(135 kHz以下)、高頻(13.56 MHz)、超高頻(Ultra High Frequency,UHF)(860~960 MHz)和微波(2.4 GHz以上)等幾大類。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聚焦在了對UHF RFID系統的研究上。由於電磁波會被金屬反射導致普通電子標籤在金屬表面無法被正確識別,這一缺點嚴重限制了其在物流行業的廣泛應用,因此UHF標籤天線的抗金屬性成為了研究的熱點和攻克的難點。本文在分析了金屬對標籤天線電磁場影響作用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成本相對較低可用於金屬環境的超高頻RFID無源標籤天線。該天線將環形微帶與偶極子結構結合實現了在金屬環境下高增益的特性。天線面積100 mmx40 mm滿足了小尺寸金屬環境的要求,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1 金屬對標籤天線的影響
射頻識別系統工作原理圖如圖1所示。研究金屬物體對標籤天線的影響,首先要考慮天線靠近金屬時金屬表面電磁場的特性。根據電磁感應定理,這時金屬表面附近的磁場分布會發生「畸變」,磁力線趨於平緩,在很近的區域內幾乎平行於金屬表面,使得金屬表面附近的磁場只存在切向的分量而沒有法向的分量,因此天線將無法通過切割磁力線來獲得電磁場能量,無源電子標籤則失去正常工作的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6511.htm


另一方面,當天線靠近金屬時,其內部產生渦流的同時還會吸收射頻能量轉換成自身的電場能,使原有射頻場強的總能量急劇減弱。而上述渦流也會產生自身的感應磁場,該場的磁力線垂直於金屬表面且方向與射頻場相反並對讀寫器產生的磁場起到反作用,致使金屬表面的磁場大幅度衰減,使得標籤與讀寫器之間通信受阻。另外,金屬還會引起額外的寄生電容即金屬引起的電磁摩擦造成能源損耗,使得標籤天線與讀寫器失諧,破壞RFID系統的性能。

2 UHF抗金屬標籤天線的設計與分析
2.1 天線設計
UHF無源標籤的性能主要由兩個方面決定:標籤天線的增益大小以及天線與晶片之間的阻抗匹配。一種提高增益的方法是並聯多個摺疊型偶極子結構,因為額外的偶極子的輻射阻抗能夠提高天線效率,因此本文提出在傳統偶極子天線結構(見圖2)上改造一段環形微帶線,在不增加天線面積的情況下獲得增益提高。


該天線結構由變型彎折偶極子輻射體和環形微帶線以及矩形饋電環三部分組成,將晶片貼在矩形饋電環的開口處進行激勵,利用電感耦合將能量送至兩個中間部分連在一起的彎折偶極子輻射體上。偶極子採用階梯彎折狀可以縮短天線的整體長度,使其結構緊湊面積縮小。天線結構如圖3所示。


將以上兩種天線置於72 mmx36 mm的金屬板上,採用相對介電常數為4.4,厚度為1 mm的介質板,利用HFSS軟體進行仿真,最終得到功率反射係數曲線圖,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到,本文提出的環形天線在頻率為900 MHz時功率反射係數可達到-22 dB,其性能大大優於傳統天線。


天線增益大小和它到金屬板的距離密切相關,表1列出了傳統天線和環形天線在距金屬板距離^分別為2 mm,3 mm,5mm,10 mm時的增益值;圖5是環形天線在距金屬板距離為2 mm,3 mm,4 mm,6 mm,8 mm時功率反射係數的曲線。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距金屬板距離相同時,本文提出的環形天線增益始終優於傳統天線,驗證了該環形天線的高性能。同時,隨著天線到金屬板距離的增加,增益值呈現出不規律的變化趨勢,因此,通過大量的仿真優化,最終觀察到該天線在距金屬板距離為3 mm時可獲得最大增益,增益值為2.06 dBi。從圖5可以看出,該環形天線工作在900 MHz時性能最好。


接地面大小是對天線性能影響的另一個因素。通過仿真研究發現,金屬面大小的變化對諧振頻率、輸入阻抗、帶寬影響較小,但對輻射效率、方向圖的影響較大。表2列出了電子標籤分別位於金屬表面面積為60 mm×36 mm,72 mmx36 mm,90 mmx36 mm時天線增益的變化情況。從表2可以看到標籤在面積為60 mm×36 mm的金屬表面工作時天線增益較低,只有1.90 dBi;隨著金屬表面面積增加到72 mm×36 mm,天線的增益增強到2.06 dBj,但隨著金屬面積的進一步增大天線的增益又有所下降,因此得出天線增益大小變化並不與金屬面大小變化成正比,原因是在金屬表面面積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天線的輻射方向會發生畸變,使得垂直於輻射面的輻射場減弱,此時天線的增益會有所下降。


圖6為該天線的阻抗曲線,可以看到在900 MHz時天線的阻抗為(44.24-j5.96)Ω,需要選擇阻抗值為(44.24+i5.96)Ω的晶片與天線進行共軛匹配。如果使用的晶片阻抗值不是(44.24+j5.96)Ω而是其他的容性值,可以通過調整天線的開槽長度來優化其阻抗值以達到天線與晶片之間的共軛匹配。


2.2 測試結果
本文中採用Ansoft公司的HFSS軟體和安捷倫公司的N5230A矢量分析儀進行了仿真和實測。圖7為天線的增益圖,圖8為天線的仿真與實測結果,從中可以看出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較好吻合,驗證了該設計的實用性。該天線採用相對介電常數4.4、厚度1 mm的FR4基板進行加工,實物如圖9所示。



3 結 語
本文提出了一類結構簡單、兼容多標準的UHF抗金屬無源電子標籤天線。該天線利用環形微帶線與偶極子結構的結合實現了在金屬表面高增益的特性;同時,可以調節槽線長度來優化天線的特性阻抗,使其能夠與晶片阻抗共軛匹配從而提高無源電子標籤性能。通過實驗分析得到在金屬板面積為72 mm×36 mm、與天線距離為3 mm時,該天線可在900 MHz獲得最大增益2.06 dBi。最後基於仿真分析,加工了一個實物天線。實際測量結果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驗證了該天線設計的有效性。


相關焦點

  • RFID抗金屬標籤是什麼?為什麼都用rfid抗金屬標籤?
    RFID抗金屬標籤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一種抗金屬材料,這種材料可以防止標籤與金屬物體粘合出現失效的情況,這種材料的標籤被稱為rfid抗金屬標籤。 抗金屬材料是一種特殊的防磁性吸波材料封裝成的電子標籤,從技術上解決了電子標籤不能附著於金屬表面使用的難題。
  • 基於PCB的小型化UHF RFID抗金屬標籤設計
    目前,國外RFID抗金屬標籤存在著體積大、成本高、性能不穩、設計工藝複雜等缺點,難以滿足我國實際行業應用需求[2]。本文主要針對在金屬表面上的自動識別問題,設計了一款UHF頻段基於PCB的小型化抗金屬標籤。標籤具有尺寸小,成本低,讀寫距離遠等優點。
  • 一文讀懂UHF RFID天線的設計技術
    本文提出了一種用抗金屬的超高頻射頻識別標籤天線,該天線適用於多標準超高頻射頻識別系統。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種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以達到目標識別並交換數據的技術。PC機通過RS 232接口遠程控制讀寫器。讀寫器接到命令後,通過天線發送射頻命令實現對標籤的操作,同時接收標籤返回的數據。電子標籤靠其內部天線獲得能量,並由晶片(IC)控制接收、發送數據。
  • UHF抗金屬電子標籤種類
    金屬物體對於標籤天線參數及性能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天線場,一個是天線參數(如:阻抗,S參數,輻射效率)。天線所工作的場中有閱讀器發射來的入射波和被金屬板反射回來的反射波,而入射波與反射波存在著一定的相位差,導致兩者之間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使得場強減弱,這樣,工作在此環境下的標籤天線便無法感應出足夠的電流來為標籤晶片提供能量,使得標籤晶片無法被激活導致無法工作:而天線參數變化是由於天線工作在金屬表面的時候,將金屬板看做天線自身的一部分,這樣即使天線的物理尺寸沒有發生變化,其阻抗值,S參數等等還是發生了改變
  • 一種新型的UHF頻段RFID讀卡器天線
    典型的RFID系統由RFID 閱讀器和標籤兩部分組成,RFID無源標籤依靠RFID 閱讀器發射的電磁信號供電,並通過反射調製電磁信號與閱讀器通信。因此,RFID讀寫器天線設計的優劣對其系統工作性能有關鍵的影響。
  • 9種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
    偶極子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與研究本文對無源RFID標籤半波偶極子天線總體的設計方法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種應用於868~915MHz的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方案,並通過圖形分析了天線的阻抗特性及RFID標籤功率接收效率。
  • RFID天線技術分析
    天線在上述無線電波傳輸的過程中,是無線通信系統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器件。       RFID天線的極化:有些應用可以採用線極化,例如在流水線上,這時電子標籤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電子標籤的天線可以採用線極化的方式。但在大多數場合,由於電子標籤的方位是不可知的,所以大部分rfid系統採用圓極化天線。
  • 介質環境對標籤天線的影響分析及紙基RFID標籤天線設計實現
    包裝箱內的物品與 RFID 標籤天線非常靠近,而其體積相對標籤天線來說近似無窮大,對標籤天線的阻抗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 RFID 標籤天線的設計必須將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物品介質的影響考慮進去。 目前探討周圍介質對天線影響的研究主要應用於雷達天線罩設計,涉及到軍事技術,故國內外公開的文獻較少。
  • UHF抗金屬標籤企業要「馬上有什麼」?
    也許UHF RFID標籤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怕水怕金屬,一遇到障礙物還會有反射,在實際的項目應用會產生諸多困擾;然而抗金屬標籤的出現能否讓UHF的這種「市場低糜」得以改善,筆者也在試圖從2013(第七屆)RFID世界年度評選活動(vote2013.rfidworld.com.cn)中尋得答案。
  • 射頻仿真軟體ADS設計UHF RFID標籤天線的步驟解析
    對於一個射頻~,nOJIJ(RFID)系統來說,標籤天線是一個重要的元件之一, 它在標籤與閱讀器數據通信中起著關鍵作用。標籤天線對於RFID系統的作用相當於眼睛對於人類的作用一樣。在常見UHF RFID標籤天線中,平面結構的天線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微帶天線、縫隙天線等。在平面結構天線的設計中,許多傳統的設計技術仍然沿用至今。
  • 一種超小型超高頻段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
    2 標籤天線結構設計  電子標籤採用FR4-環氧樹脂電路介質基板(FR4_expoy)厚度為0.8 mm;介電常數為4.4;線寬為0.5 mm。經過長時間繞制,得到天線幾何形狀如圖1所示。  圖1 設計天線結構圖  該結構充分利用了電子標籤形狀,天線的增益如圖2所示。  圖2 天線增益圖  由圖2可知,天線增益為-15.7 dB,全向輻射。天線上的電流分布如圖3所示。  圖3 天線面電流密度  天線諧振圖像如圖4所示。
  • RFID電子標籤天線的種類與發展趨勢
    RFID標籤除了晶片以外,外圍器件僅有天線,然而天線部分的重要性往往會被人們所忽略,當人們在設計完晶片以後才會發現天線成為了應用中最大的障礙。因為從一開始便沒有考慮到晶片與天線的匹配問題,而這一點又決定了標籤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及工作的距離有多遠,因此天線的設計應當與晶片的技術同步,並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設計出符合要求的RFID標籤。
  • RFID標籤天線製備技術
    RFID電子標籤主要由底材、天線及晶片組成,天線層是主要的功能層,其目的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標籤晶片。與傳統蝕刻法,繞線法相比,標籤天線的直接印製法大大節約了成本。1.標籤天線的傳統製造工藝①採用蝕刻方式加工製備標籤天線天線在蝕刻前應先印刷上抗蝕膜,首先將PET薄膜片材兩面覆上金屬(如銅、鋁等)箔;然後採用印刷法(絲網印刷,凹印等)或光刻法,在基板雙面天線圖案區域印刷抗蝕油墨,用以保護線路圖形在蝕刻中不被溶蝕掉:然後進行蝕刻,即將印刷油墨圖案已固化的片材浸入蝕刻液中
  • RFID技術原理和RFID標籤天線詳解
    3.2 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要求  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要求主要包括:天線的物理尺寸足夠小,能滿足標籤小型化的需求;具有全向或半球覆蓋的方向性;具有高增益,能提供最大的信號給標籤的晶片;阻抗匹配好,無論標籤在什麼方向,標籤天線的極化都能與讀寫器的信號相匹配;具有頑健性及低成本。
  • 關於RFID天線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一、你對RFID天線知多少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無線方式進行雙向數據通信,達到傳遞射頻信息的目的。一般情況下,RFID系統由電子標籤、閱讀器和相關應用系統軟體等組成。
  • RFID電子標籤天線有哪一些種類
    因為從一開始便沒有考慮到晶片與天線的匹配問題,而這一點又決定了標籤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及工作的距離有多遠,因此天線的設計應當與晶片的技術同步,並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設計出符合要求的RFID標籤。 電子標籤天線的設計還面臨許多其他難題,如相應的小尺寸要求,低成本要求,所標識物體的形狀及物理特性要求,電子標籤到貼標籤物體的距離要求,貼標籤物體的介電常數要求,金屬表面的反射要求,局部結構對輻射模式的影響要求等,這些都將影響電子標籤天線的特性,都是電子標籤設計面臨的問題。
  • RFID系統中電子標籤天線分類及設計
    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它是由電子標籤(Tag/Transponder)、讀寫器(Reader/Interrogator)及中間件(Middle-Ware)~部分組成的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系統。射頻識別中的標籤是射頻識別標籤晶片和標籤天線的結合體。標籤根據其工作模式不同而分為主動標籤和被動標籤。
  • 在檔案管理的應用場景中UHF rfid天線如何選型?
    說到UHF超高頻rfid天線,我們經常會在項目應用中不知道該怎麼去選擇天線,選擇天線最關鍵點在於:極化方向,天線增益,波束角度,工作頻段,機械尺寸,應用環境等。極化方向分別有:圓極化,線極化,雙線極化。1, 圓極化天線使用場合最為廣泛,對標籤擺放沒有要求,360度旋轉都可以正常識別。
  • UHF RFID電子標籤常見的形態及應用
    RFID標籤、高頻RFID標籤和超高頻RFID電子標籤幾大類,但這些標籤消耗量巨大的場景幾乎都是使用超高頻RFID標籤,這主要源自以下優勢: (1)超高頻RFID電子標籤的讀取距離更遠; (2)超高頻RFID電子標籤安全性、保密性強; (3)超高頻RFID電子標籤可以識別高速運動的物體; (4)超高頻RFID電子標籤能同時實現多對象的同步識別;
  • 無源UHF RFID標籤的低成本阻抗匹配網絡設計詳細教程
    文中提出了一種用於無源RFID標籤晶片的低成本阻抗匹配網絡的設計方法,該匹配網絡集成於標籤晶片內,結構簡單,在標籤天線和晶片之間以及標籤和讀寫器之間實現了最大的功率傳輸,改善了晶片性能並提高了讀寫器對標籤反射信號的識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