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源UHF RFID標籤的低成本阻抗匹配網絡設計詳細教程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無源UHF RFID標籤的低成本阻抗匹配網絡設計詳細教程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28 10:24:00

引言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發展迅速的自動識別技術,它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以達到識別的目的並交換數據。RFID作為快速、實時、準確採集與處理信息的高新技術和信息標準化的基礎,在生產、零售、物流、交通等各個行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RFID技術已經被世界公認為本世紀十大重要技術之一。

RFID標籤包含天線和晶片,二者均具有複數阻抗。對於無源標籤來說,因為標籤工作所需功耗全部來源於讀寫器發射的射頻能量,所以天線和晶片之間能否實現良好的匹配和功率傳輸,直接影響到系統功能的實現,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標籤的關鍵性能。

目前已有的阻抗匹配方法大都較為複雜,用於RFID晶片時標籤識別準確率較低,效果並不理想。文中提出了一種用於無源RFID標籤晶片的低成本阻抗匹配網絡的設計方法,該匹配網絡集成於標籤晶片內,結構簡單,在標籤天線和晶片之間以及標籤和讀寫器之間實現了最大的功率傳輸,改善了晶片性能並提高了讀寫器對標籤反射信號的識別率。

1 RFID標籤阻抗匹配分析

1.1.1 RFID原理與標籤組成

常見的RFID系統主要由讀寫器和標籤組成。讀寫器向標籤發送射頻連續波(Continuous2wave,簡稱CW),激活標籤晶片並將命令和數據調製到射頻電磁波中。處在讀寫器電磁場範圍內的標籤通過倍壓整流電路將較小的輸入電壓提升到可供標籤晶片正常工作所需的電壓值,並將交流轉變為直流;由於晶片輸入電壓變化範圍較大,導致輸出電壓不穩定,需要加入穩壓電路;標籤解調模塊從接收到的射頻連續波中解調出命令和數據,送到數字基帶模塊;數字基帶模塊按照協議,根據接收到的指令完成數據存儲、發送或其他操作[4];返回數據時,標籤通過改變自身的阻抗改變天線的反射係數,將調製反射信號發回給讀寫器。時鐘產生電路提供晶片工作所需時鐘頻率,並通過讀寫器發送的時鐘校準信息校準,實現時鐘同步;上電復位電路一方面對基帶處理器進行復位,另一方面為調製反射電路提供使能信號。

圖1所示為RFID標籤系統的結構框圖,晶片包含射頻模擬前端、數字基帶和非易失性存儲器(NVM)三部分,其中射頻?模擬前端基本功能模塊包括:阻抗匹配、倍壓整流、調製、解調、穩壓、上電復位、時鐘產生等。

圖1 射頻識別標籤系統結構框圖

1.1.2 阻抗匹配分析

圖2所示是標籤的戴維寧等效電路,已被很多研究者用來解決各種天線問題。其中射頻信號在天線上感應出的開路交流電壓是Va,晶片輸入電壓是Vc,天線輸入阻抗Za=Ra+jXa,晶片輸入阻抗Zc=Rc+jXc。而晶片輸入阻抗的實部主要由倍壓整流電路和負載決定,虛部主要由倍壓整流電路、調製解調電路和ESD決定。Za和Zc都隨工作頻率的變化而變化,而且在實際應用中,不同的輸入功率下Zc的值也有差異。本文在輸入功率等於晶片正常工作所需最小功率的情況下,完成阻抗匹配網絡的設計。為了得到最大功率傳輸,晶片的輸入阻抗必須和天線共軛匹配。

圖2 RFID標籤等效電路圖

L型匹配是實現射頻到直流高效率轉換時使用的一種阻抗匹配方法,通過串聯的電感和晶片中的電容諧振的方法,達到匹配的目的。對於RFID標籤晶片來說,在很小的面積內集成電感是不現實的。因此,通過下文的方法對晶片的輸入阻抗進行修正,達到利用電感La進行L型匹配的目的。

兩個具有複數阻抗的器件直接相連的情況下,接口處復功率波反射係數定義為s,應用於RFID標籤可得:

晶片在和天線阻抗共軛匹配(狀態0)和失配(狀態1)時對應的輸入阻抗分別為Zc0和Zc1,通過阻抗修正,天線阻抗的虛部被加入晶片內,修正後的天線阻抗只保留了實部Ra,如圖3所示。晶片的輸入電壓可由公式(3)計算:

由於無源RFID晶片工作所需能量完全來自於空間電磁場,所以輸入電壓Vc具有足夠高的值是倍壓整流電路能夠開啟並提供正常工作電壓的關鍵,也是決定標籤工作性能的重要參數。

RFID標籤的RCS(雷達散射截面)是晶片輸入阻抗的函數,由經典的雷達方程可得RCS的值:

其中K是波長,G是標籤天線增益,兩種晶片輸入阻抗狀態下對應的不同的RCS值可以讓讀寫器從調製反射信號的幅度上分辨標籤發送的數據。矢量微分RCS更進一步讓讀寫器探測到調製反射信號的相對相位特性。以△V來標註該矢量的模:

2 提出的阻抗匹配網絡

2.1.1 原理分析

當標籤工作在923MHz頻帶,晶片處於最小輸入功率,未調製狀態的情況下,使用安捷倫E5071C網絡分析儀實測未加入阻抗匹配網絡的晶片輸入阻抗為22-j106歐。根據晶片輸入阻抗特點,選用Q值較大的標籤天線。天線的輸入阻抗為15+j88歐,阻抗匹配網絡的設計如圖4所示,其中La=1512nH。

開關K1斷開時,晶片處於狀態0。在圖5所示的從標籤晶片輸入阻抗到天線的共軛阻抗的匹配路徑上,點1處阻抗為22-j106歐;並聯電容Ccm後與158等電阻圓交於點2,阻抗為15-j888;再串聯電感La到達點3,其阻抗為158,與修正過後的天線阻抗Ra共軛匹配。經計算可以得到Ccm=340fF。

天線和晶片接口處沒有復功率波反射,晶片和天線的共軛匹配使天線將從空中接收到的射頻能量的一半傳遞給晶片,達到功率傳輸的最大化。開關K1閉合時,晶片處於狀態1。圖6所示為標籤晶片輸入阻抗變化的路徑。

2.1.2 性能比較

在未進行阻抗匹配的情況下,晶片Qc的值為4182;加入阻抗匹配網絡後,在晶片和天線阻抗共軛匹配狀態下,Qc增大到5187,由公式(3)可得晶片獲得的交流電壓Vc增大到原來的111倍,改善了晶片的性能。

通過比較可知,本晶片的矢量微分RCS的模值要大1015dB,大大改善了標籤反射信號的可識別性,提高了讀寫器對標籤識別的準確率。

2.1.3 電路實現

阻抗匹配網絡由電容Ccm和開關K1兩部分組成,如圖7所示。為了保證兩個天線引腳間電路的對稱,Ccm採用兩個電容並聯的形式,每個大小為170fF;K1由兩個PMOS開關管組成,PMOS由基帶信號經過電平轉換電路(圖7中A部分)後驅動,因此PMOS的柵極可以獲得更高的柵壓,保證關斷狀態可靠截止;B部分為上電保護電路,保證數字基帶給出的上電復位信號處在穩定狀態下晶片才能進入調製反射,避免了由於數字基帶電路復位前狀態不確定而導致晶片在無法獲得工作能量的情況下反射。PMOS開關管和NMOS上電保護管均採用網狀柵極結構,增大MOS管的寬長比,有利於減小MOS管的電阻和寄生電容。

3 測試結果

所設計的RFID標籤晶片基於chartered0135Lm2P4M、低閾值CMOS工藝流片,晶片尺寸1026Lm×1796Lm,圖8為晶片的顯微照片。實際使用過程中,晶片僅有兩個引腳與天線相連,圖中所顯示的其餘引腳均為測試所用,連接對應的模擬或數位訊號。

倍壓電路的輸出電平是決定RFID晶片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標,採用本阻抗匹配電路的晶片在輸入交流電平僅為300mV時,輸出直流電平可達1147V,完全滿足晶片正常工作所需電平要求。1800026C中規定的RFID工作頻帶為860~960MHz,與我國的規定[11]在920~925MHz頻段相重合,因此所設計的RFID標籤工作在923MHz頻帶。

使用Impinj公司的speedway讀寫器,設置發送功率為2WERP,標籤天線增益115dBi,在自由空間中進行測試。使用安捷倫1682A邏輯分析儀測試信號波形如圖9,圖中「clk-240k」為系統工作時鐘,頻率為240kHz;「din-dump」為解調輸出信號;「d-out」為調製輸出信號。測試表明,採用該阻抗匹配網絡的標籤在和讀寫器通信的過程中,誤碼率低於10-4,標籤的一次識別更為準確。

4 結論

提出了一種符合ISO1800026C標準的無源RFID標籤的低成本的阻抗匹配網絡。電路結構簡單,在讀寫器、標籤天線和晶片之間實現了功率傳輸的最大化。採用該阻抗匹配方法的標籤晶片已通過chartered0135LmCMOS工藝流片驗證。理論分析和實測結果都表明,該方法有效的改善了晶片性能,提高了讀寫器對標籤識別的準確率,標籤滿足系統設計要求。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關於超高頻無源RFID標籤電路的設計
    近年來,隨著RFID技術的普及,超高頻無源RFID標籤廣泛應用於資產管理、倉儲管理、產線管理、物流管理、檔案管理、供應鏈管理、零售管理及車輛管理等行業。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關於超高頻無源RFID標籤電路的設計的那些研究。
  • 一種新型UHF RFID抗金屬標籤天線的設計與分析
    RFID系統一般由標籤、讀寫器和計算機通信網絡組成。標籤存儲著待識別對象的相關信息,附著在待識別對象上。通常電子標籤符合IS018000-4與18000-6標準,本身無源,通過讀寫器的射頻場獲得能源,採用負載調製方式。讀寫器利用射頻信號讀/寫標籤信息並進行處理。PC機通過RS 232接口遠程控制讀寫器。讀寫器接到命令後,通過天線發送射頻命令實現對標籤的操作,同時接收標籤返回的數據。
  • 基於PCB的小型化UHF RFID抗金屬標籤設計
    2 抗金屬原理及其設計  金屬等環境介質對電磁波有衰減作用,金屬表面對電磁波有反射作用,嚴重影響著UHF無源RFID系統性能的充分發揮。  初步設計的抗金屬標籤天線如圖1所示,天線總尺寸為為71mm*28mm*0.5mm。在FR4基板上覆蓋一個與基板尺寸相近的矩形銅貼片,在貼片上方開3個U型槽,通過這種設計,可以增加標籤天線的電流路徑長度,從而有效地減少抗金屬標籤天線的尺寸。通過調節U型槽的長度、寬度來調節天線的阻抗,使得標籤天線的阻抗和晶片的阻抗共軛相近,就可以認為標籤天線和晶片匹配。
  • 一文讀懂UHF RFID天線的設計技術
    由於電磁波會被金屬反射導致普通電子標籤在金屬表面無法被正確識別,這一缺點嚴重限制了其在物流行業的廣泛應用,因此UHF標籤天線的抗金屬性成為了研究的熱點和攻克的難點。本文在分析了金屬對標籤天線電磁場影響作用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成本相對較低可用於金屬環境的超高頻RFID無源標籤天線。該天線將環形微帶與偶極子結構結合實現了在金屬環境下高增益的特性。
  • UHF RFID無源標籤的晶片是依靠什麼來供電的
    1 引言國外基於CDMA的RFID空中接口研究工作,至今仍然停留在有源標籤、只發不收的研究階段,其直接原因通常歸咎於無源標籤未能實現晶片低功耗設計,可見晶片的低功耗設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只有首先弄清無源標籤的供電機理,繼而針對UHF RFID空中接口的應用環境進行分析,才可能尋得完整的解決方案。本文旨在介紹UHF RFID無源標籤的晶片特殊的供電機理。
  • RFID技術原理和RFID標籤天線詳解
    標籤按照供電原理可分為有源(acTIve)標籤、半有源(semiacTIve)標籤和無源(passive)標籤,無源標籤因為成本低、體積小而備受青睞。因此,天線尤其是標籤內部天線的研究就成為了重點。  3.1 RFID系統天線的類別  按RFID標籤晶片的供電方式來分,RFID標籤天線可以分為有源天線和無源天線兩類。有源天線的性能要求較無源天線要低一些,但是其性能受電池壽命的影響很大:無源天線能夠克服有源天線受電池限制的不足,但是對天線的性能要求很高。
  • 射頻仿真軟體ADS設計UHF RFID標籤天線的步驟解析
    對於一個射頻~,nOJIJ(RFID)系統來說,標籤天線是一個重要的元件之一, 它在標籤與閱讀器數據通信中起著關鍵作用。標籤天線對於RFID系統的作用相當於眼睛對於人類的作用一樣。在常見UHF RFID標籤天線中,平面結構的天線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微帶天線、縫隙天線等。在平面結構天線的設計中,許多傳統的設計技術仍然沿用至今。
  • 一種新型的UHF頻段RFID讀卡器天線
    典型的RFID系統由RFID 閱讀器和標籤兩部分組成,RFID無源標籤依靠RFID 閱讀器發射的電磁信號供電,並通過反射調製電磁信號與閱讀器通信。因此,RFID讀寫器天線設計的優劣對其系統工作性能有關鍵的影響。
  • 9種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
    偶極子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與研究本文對無源RFID標籤半波偶極子天線總體的設計方法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種應用於868~915MHz的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方案,並通過圖形分析了天線的阻抗特性及RFID標籤功率接收效率。
  • RFID系統中電子標籤天線分類及設計
    主動標籤自身攜帶電池為其提供讀寫器通信所需的能量:被動標籤則採用感應耦合或反向散射工作模式,即通過標籤天線從讀寫器中發出的電磁場或者電磁波獲得能量激活晶片,並調節射頻識別標籤晶片與標籤天線的匹配程度,將儲存在標籤晶片中的信息反饋給讀寫器。因此。射頻識別標籤天線的阻抗必須與標籤晶片的輸入阻抗共軛匹配,以使得標籤晶片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射頻識別讀寫器所發出的電磁能量。
  • 關於超小型超高頻段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全面解析
    該天線半徑為14 mm的半圓區域,尺寸小,同時滿足標籤小型化和天線性能兩方面的要求。  有源射頻識別定位系統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定位場景。針對實際場景下電子標籤小型化的需求,在半徑為14 mm的半圓裡,應用彎折線實現了標籤PCB天線的小型化設計,增益達到-17 dB.基於集總元件電路,天線實現了433 MHz的諧振特性,且標籤天線與標籤晶片實現了50 Ω的阻抗匹配。
  • RFID電子標籤天線的種類與發展趨勢
    RFID標籤除了晶片以外,外圍器件僅有天線,然而天線部分的重要性往往會被人們所忽略,當人們在設計完晶片以後才會發現天線成為了應用中最大的障礙。因為從一開始便沒有考慮到晶片與天線的匹配問題,而這一點又決定了標籤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及工作的距離有多遠,因此天線的設計應當與晶片的技術同步,並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設計出符合要求的RFID標籤。
  • 寬帶RFID阻抗變壓器的設計
    抗匹配器件常常用於高頻電路中,一般用來匹配元器件的阻抗和電路或系統的特性阻抗。      在某些電路中,希望阻抗匹配能夠實現多個八度音階頻率覆蓋範圍,同時插損很低。為了幫助阻抗變壓器設計人員,本文對阻抗比為1:4的不平衡到不平衡(unun)寬帶阻抗變壓器的設計進行了探討。
  • 檢測無源 RFID 電子標籤諧振頻率的耦合器之關鍵技術研究
    在修正調諧電容值的過程中要反覆的檢測修正以後的電子標籤的諧振頻率,這就需要有專門的儀器來測量電子標籤的諧振頻率,由於目前還沒有用來檢測無源電子標籤諧振頻率的合適的儀器,所以筆者自己設計了一款耦合器,這種耦合器通過實驗可以很好的完成檢測電子標籤諧振頻率的工作,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這款耦合器。
  • RFID抗金屬標籤是什麼?為什麼都用rfid抗金屬標籤?
    RFID抗金屬標籤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一種抗金屬材料,這種材料可以防止標籤與金屬物體粘合出現失效的情況,這種材料的標籤被稱為rfid抗金屬標籤。 抗金屬材料是一種特殊的防磁性吸波材料封裝成的電子標籤,從技術上解決了電子標籤不能附著於金屬表面使用的難題。
  • 一種超小型超高頻段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
    2 標籤天線結構設計  電子標籤採用FR4-環氧樹脂電路介質基板(FR4_expoy)厚度為0.8 mm;介電常數為4.4;線寬為0.5 mm。經過長時間繞制,得到天線幾何形狀如圖1所示。  圖1 設計天線結構圖  該結構充分利用了電子標籤形狀,天線的增益如圖2所示。  圖2 天線增益圖  由圖2可知,天線增益為-15.7 dB,全向輻射。天線上的電流分布如圖3所示。  圖3 天線面電流密度  天線諧振圖像如圖4所示。
  • 添加rfid電子標籤需要注意什麼?
    堅持不懈關鍵商品整體規劃大部分連鎖加盟零售店對店內商品所陳列設計的部位有一個整體規劃,對服裝零售業而言尤是這般,以其店內一般有多種多樣陳列設計展現,而這種陳列設計花費通常會被其知名品牌所付款。殊不知,零售連鎖店運營店鋪越多,便會越累讓各家店鋪精準實行集中化供應商商品方案。
  • 介質環境對標籤天線的影響分析及紙基RFID標籤天線設計實現
    典型的 RFID 系統由 RFID 讀寫器和 RFID 標籤組成, RFID 標籤依靠讀寫器發射的電磁信號供電,並通過反射調製電磁信號與讀寫器通信。RFID標籤由RFID標籤晶片和標籤天線組成。RFID 標籤天線與標籤晶片之間的阻抗匹配程度,決定了RFID 標籤 的供電效率和讀寫距離。是影響 RFID 標籤性能指標的主要因素。
  • RFID天線的設計要領及常見步驟
    RFID電子標籤天線的設計  電子標籤天線的設計目標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標籤晶片,這需要仔細設計天線和自由空間的匹配,以及天線與標籤晶片的匹配。當工作頻率增加到微波波段,天線與電子標籤晶片之間的匹配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一直以來,電子標籤天線的開發是基於50 或者75 輸入阻抗,而在RFID應用中,晶片的輸入阻抗可能是任意值,並且很難在工作狀態下準確測試,缺少準確的參數,天線的設計難以達到最佳。
  • RFID小型圓極化天線的設計
    標籤按照供電原理可分為有源(acTIve)標籤、半有源(semiacTIve)標籤和無源(passive)標籤,無源標籤因為成本低、體積小而備受青睞。  天線的目標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標籤晶片,這需要仔細的設計天線和自由空間以及其相連的標籤晶片的匹配,當工作頻率增加到微波區域的時候,天線與標籤晶片之間的匹配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一直以來,標籤天線的開發基於的是50或者75歐姆輸入阻抗,而在RFID應用中,晶片的輸入阻抗可能是任意值,並且很難在工作狀態下準確測試,缺少準確的參數,天線的設計難以達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