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小型圓極化天線的設計

2020-12-06 RFID世界網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of Identificatio,RFID)是一種使用射頻技術的非接觸自動識別技術,具有傳輸速率快、防衝撞、大批量讀取、運動過程讀取等優勢,因此,RFID技術在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生產管理與控制、防偽與安全控制、交通管理與控制等各領域具有重大的應用潛力。目前,射頻識別技術的工作頻段包括低頻、高頻、超高頻及微波段,其中以高頻和超高頻的應用最為廣泛。

  RFID系統主要由讀寫器(target)、應答器(RFID標籤)和後臺計算機組成,其中,讀寫器實現對標籤的數據讀寫和存儲,由控制單元、高頻通信模塊和天線組成,標籤主要由一塊集成電路晶片及外接天線組成,其中電路晶片通常包含射頻前端、邏輯控制、存儲器等電路。標籤按照供電原理可分為有源(acTIve)標籤、半有源(semiacTIve)標籤和無源(passive)標籤,無源標籤因為成本低、體積小而備受青睞。

  RFID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標籤進入讀寫器發射射頻場後,將天線獲得的感應電流經升壓電路後作為晶片的電源,同時將帶信息的感應電流通過射頻前端電路變為數位訊號送入邏輯控制電路進行處理,需要回復的信息則從標籤存儲器發出,經邏輯控制電路送回射頻前端電路,最後通過天線發回讀寫器。

  天線的目標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標籤晶片,這需要仔細的設計天線和自由空間以及其相連的標籤晶片的匹配,當工作頻率增加到微波區域的時候,天線與標籤晶片之間的匹配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一直以來,標籤天線的開發基於的是50或者75歐姆輸入阻抗,而在RFID應用中,晶片的輸入阻抗可能是任意值,並且很難在工作狀態下準確測試,缺少準確的參數,天線的設計難以達到最佳。

  近年來RFID技術的應用逐漸廣泛,同時也倍受重視。特別是UHF頻段的RFID系統,由於其傳輸距離遠、傳輸速率高,受到了更多地關注。典型的RFID系統由RFID閱讀器和標籤兩部分組成,RFID無源標籤依靠RFID閱讀器發射的電磁信號供電,並通過反射調製電磁信號與閱讀器通信。因此,RFID標籤天線設計的優劣對其系統工作性能有關鍵的影響。

  常見的射頻識別閱讀器天線有折合振子天線、分形天線、微帶天線以及軸向模螺旋天線。由於折合振子天線和分形天線一般為線極化天線,難以滿足閱讀器對各方向電子標籤的識別要求,所以在較多場合不適用;而微帶天線由於其面積尺寸過大,在小型化的閱讀器手持機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軸向模螺旋天線同樣因軸向高度過高,在實際使用中也受到了限制。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小尺寸、低剖面、高性能的圓極化射頻識別天線成為了關注的焦點。(短波天線的製作方法)

  四臂螺旋天線由於其圓極化性能出色,被廣泛應用於GPS領域。隨後經過進一步發展,Wang—lk Son等人將四臂螺旋天線應用至RFID,並利用平面倒F天線代替了傳統的單極子天線作為四臂螺旋天線的天線臂,如圖1所示,實現了良好的效果。文中利用該方式,設計了一種在尺寸和性能上更具優勢的RFID閱讀器天線。

  圖1、倒F摺疊四臂螺旋天線

  1、小型化四臂螺旋天線的設計

  1.1、四臂螺旋天線的設計

  文中設計的倒F四臂螺旋天線的結構如圖2所示。天線由4個完全相同的倒F天線組成,水平部分印製在介電常數為9.6,尺寸為60 mm×60 mm,厚度為1 mm的矩形微波複合介質板上,垂直部分印製在相同的4個厚度為1 mm的FR4小介質板上。4個天線饋電為等幅饋電,相位按逆時針相位依次滯後90°,形成右手圓極化。

  圖2、倒F四臂螺旋天線結構示意圖

  由於螺旋天線的4個臂相距較近,相對兩臂之間的距離約為0.18 λ,天線4個臂之間的耦合較強。因此,在4個單獨埠進行匹配時,不能按傳統的方法,將每個埠單獨匹配,再加功分網絡,則應充分考慮4個臂之間的耦合。利用Ansys HFSS進行仿真可發現,位置相對的臂之間的耦合要遠大於相鄰臂之間的耦合,如圖3所示。是因為相對兩個臂上的電流相互平行,所以相互影響過大,而相鄰臂上的大部分電流相互垂直,則影響較小,因而在一定範圍內只考慮相對臂之間的耦合。假設4個天線臂埠按逆時針分別為埠1、埠2、埠3和埠4,反射係數分別為Γ11、Γ22、Γ33和Γ44,相對天線臂之間的耦合係數為M13和M24,由於天線兩對臂之間的對稱性,所以只需分析天線臂1和3之間的關係。假設埠1處的相位為0,能量從埠1傳輸到埠3產生的相位差為θ,而埠1和埠3的饋電相位相差180°,則從埠1耦合到埠3的能量在天線臂3埠處產生的相位為-180°-θ,由於天線間距較小,θ較小,所以可認為埠1耦合到埠3的能量在埠3處的相位為-180°。埠3的饋電相位為-180°,則其反射能量的相位為180°。在埠3處看,從埠送出的能量包含埠3反射的能量和埠1耦合的能量,上文已得出反射能量和耦合能量在埠3處的相位分別為180°和-180°,所以當反射的能量和耦合的能量大小相等時,其等幅反相相互抵消,達到最佳匹配效果,即Γ33=M13,反之滿足Γ11=M13時,埠1處達到最佳匹配。同理可分析埠2和埠4。

  圖3、天線的S參數仿真結果

  1.2、饋電網絡的設計

  一般四臂螺旋天線的饋電方式有兩種,自相移饋電和功分網絡饋電。自相移形式由於其相位不易控制,且4個天線臂結構產生差異,方向圖也略有變化,因此選擇採用功分網絡來實現饋電。威爾金森形式的功分器尺寸較大,且隔離電阻會導致損耗增加,因此該處採用簡單的T型功分器。圖4為功分網絡的結構圖。

  圖4、T型功分結構圖

  2、天線的仿真與實測結果

  圖5給出了仿真和實測的駐波結果對比圖,由圖中可看出,仿真和實測結果吻合良好,天線在國內UHF。頻段920~925 MHz內的實測駐波在1.2以下,且在908~928 MHz內的駐波均在1.5以下,可滿足實際應用。圖6給出了天線增益和軸比隨頻率的變化,可看出天線的峰值增益為3.5 dB,軸比在帶內<2 dB。圖7和圖8給出了天線在XZ和YZ面的歸一化方向圖,從圖中可看出天線的3 dB波束寬度>120°,前後比>15dB。圖9給出了天線的實物照片,天線的整體尺寸為6 mln<60 mm<6 mm,與傳統RFID天線相比尺寸較小。綜上所述,該天線性能優越,滿足目前UHF頻段RFID系統對於天線的要求。


  圖5、天線駐波仿真和測試結果圖

  圖6、天線的增益和軸比隨頻率的變化

  圖7、天線XZ和YZ面二維歸一化方向圖

  圖8、天線實物圖

  3、結束語

  文中運用新的結構和耦合匹配理論,設計了一種小型圓極化四臂螺旋天線。該天線可應用於UHF頻段的射頻識別系統中。與傳統的射頻識別天線相比,其具有尺寸小、剖面低、圓極化和寬波束等優點。經製作測試,實測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

1

相關焦點

  • 射頻識別RFID(2):一種RFID小型圓極化四臂螺旋天線的設計
    因此,RFID標籤天線設計的優劣對其系統工作性能有關鍵的影響。  常見的射頻識別閱讀器天線有折合振子天線、分形天線、微帶天線以及軸向模螺旋天線。由於折合振子天線和分形天線一般為線極化天線,難以滿足閱讀器對各方向電子標籤的識別要求,所以在較多場合不適用;而微帶天線由於其面積尺寸過大,在小型化的閱讀器手持機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軸向模螺旋天線同樣因軸向高度過高,在實際使用中也受到了限制。
  • 基於HFSS的小型圓極化GPS微帶天線設計與仿真
    摘要 設計了一種GPS小型圓極化微帶方形貼片天線。通過表面開槽的方法來減小天線尺寸和提高天線的整體性能,達到小型化的目的。通過切角的方法實現天線圓極化的工作方式。利用HFSS仿真軟體對天線的各項參數做了具體的優化分析,給出了各個參量變化對天線性能的具體影響,對以後進一步研究雙頻或多頻圓極化天線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設計的GPS微帶天線比同頻下圓極化微帶天線尺寸減小了20%,S11參數在中心頻率1.575 GHz處為-17 dB,頻帶寬度和軸比都有所提高,滿足GPS的應用要求。
  • RFID讀寫器天線圓極化與線極化的性能區別
    天線的極化是以電磁波的極化來確定的。電磁波的極化方向通常是以其電場矢量的空間指向來描述的,即在空間某位置上,沿電磁波的傳播方向看去,其電場矢量在空間的取向隨時間變化所描繪出的軌跡。如果這個軌跡是一條直線,則稱為線極化,如果是一個圓,則稱為圓極化。一般來說天線極化方向就是電場的方向。
  • 一種新型圓極化微帶天線的分析與設計
    1 引言微帶天線因其重量輕、體積小、易於集成等令人矚目的特點在無線移動通信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常將微帶天線設計成線極化模式,由於圓極化天線可以接收任意極化的來波,且其輻射波也可由任意極化天線接收到,因此當前高性能的圓極化微帶天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提到了關於實現圓極化的方法,但圓極化特性與帶寬特性不是很理想。
  • 用於UHF頻段射頻識別系統的小型右手圓極化四臂螺旋天線設計方案
    本文設計了一種用於UHF 頻段射頻識別系統的小型右手圓極化四臂螺旋天線。天線由四塊印刷介質板裝配組成,輻射部分為印製在介質板的4個金屬條帶臂,通過微帶威爾金森功分器饋電。通過對關鍵參數的仿真優化,天線尺寸為60 mm × 60 mm × 8 mm,峰值增益為4.2 dB,帶內軸比< 3 dB,3 dB 波束寬度> 120°。實物測試結果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
  • RFID天線技術分析
    一、RFID天線概述      RFID天線技術就是由發射機產生的高頻振蕩能量,經過傳輸線(也稱作饋線)傳送到發射天線,然後由發射天線變為電磁波能量,向預定方向輻射。電磁波通過傳播煤質到達接收天線後,接收天線將接收到的電磁波能量轉變為導行電磁波,然後通過饋線送到接收機,完成無線電波傳輸的過程。
  • 物流倉儲等應用場景中超高頻RFID天線怎麼選?
    說到超高頻rfid天線,我們經常會在項目應用中不知道該怎麼去選擇天線,選擇天線最關鍵點在於:極化方向,天線增益,波束角度,工作頻段,機械尺寸,應用環境等。  極化方向分別有:圓極化,線極化,雙線極化。  1, 圓極化天線使用場合最為廣泛,對標籤擺放沒有要求,360度旋轉都可以正常識別。
  • PIFA天線如何實現圓極化
    通常情況下為了更好的接收GNSS信號,導航定位天線需要設計成圓極化天線。
  • 在檔案管理的應用場景中UHF rfid天線如何選型?
    說到UHF超高頻rfid天線,我們經常會在項目應用中不知道該怎麼去選擇天線,選擇天線最關鍵點在於:極化方向,天線增益,波束角度,工作頻段,機械尺寸,應用環境等。極化方向分別有:圓極化,線極化,雙線極化。1, 圓極化天線使用場合最為廣泛,對標籤擺放沒有要求,360度旋轉都可以正常識別。
  • 低剖面寬帶圓極化微帶天線詳細教程
    打開APP 低剖面寬帶圓極化微帶天線詳細教程 發表於 2018-04-13 12:13:00 微帶天線由於其低成本、低輪廓、小體積
  • 新式寬頻帶寬波束圓極化微帶導航終端天線設計詳細教程
    打開APP 新式寬頻帶寬波束圓極化微帶導航終端天線設計詳細教程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19 10:08:00 雖然這些導航系統所採用的頻率不盡相同,但頻率範圍都在1164~1600MHz之間,只要能設計一種寬頻帶天線覆蓋這個頻帶,則該天線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可以應用於不同的導航系統。 由於需要接收多顆導航衛星的信號才可以進行導航和定位的結算,所以終端天線需要具有寬波束;同時由於導航衛星發射右旋圓極化的導航信號,要求導航終端天線具有良好的右旋圓極化特性。
  • Y型微帶線饋電的圓極化陶瓷介質諧振器天線
    早期,人們集中研究介質諧振器線極化的實現,但由於圓極化在眾多場合中的重要應用,尤其是在衛星通訊等各種通訊中的應用,人們才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介質諧振器饋電方式[1],十字型介質諧振器天線[2],採用寄生貼片[3]以及微擾[4]等。
  • 915 MHz的微帶天線,基於RFID的小型天線
    打開APP 915 MHz的微帶天線,基於RFID的小型天線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16 08:58:00 所採用的天線主要分為標籤天線和讀寫器天線兩種。標籤天線是RFID系統中最易變的部分,並且其設計面臨著小型化、低損耗和低成本的實際要求,所以優化設計標籤天線在整個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 微帶天線以其體積小,重量輕,低剖面,易於加工以及電路繼承性能優越等優點在通信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RFID天線設計主要涉及到什麼指標呢?
    增益  天線增益是指:在輸入功率相等的條件下,實際天線與理想的輻射單元在空間同一點處所產生的信號的功率密度之比。它定量地描述一個天線把輸入功率集中輻射的程度。增益顯然與天線方向圖有密切的關係,方向圖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
  • 寄生切角極化可重構微帶貼片天線
    1 引言微帶天線以其低輪廓、重量輕、低成本和易於電路集成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而且,線極化微帶天線通過引入附加的微擾單元很容易產生圓極化輻射。最近極化可切換的極化可重構微帶天線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這類天線在無線通信系統多系統工作、頻率復用和克服信號多徑衰落等方面非常有效。
  • 高增益寬帶圓極化微帶天線陣研究
    前人在天線的這些性能的改進上做了相當多的工作,但是大多數都是只在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特性上做了改進。針對現有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具有小型化、高增益、寬頻帶的圓極化微帶陣列天線。研製了S波段小型化寬帶圓極化天線陣實驗樣機,並對天線陣實驗樣機的電特性進行了測量。
  • 讀寫器如何選擇RFID天線
    微帶天線的設計預期是,輻射結構可以將電場有效輻射到空間中,饋電結構可以將電場有效束縛在其中,實現高輻射效率,好的定向輻射特性。邊饋微帶天線幾何結構圖實現圓極化,天線必須滿足有兩個幅度相等、相互正交且在相位上相差 90°的電場分布。
  • RFID必須天線基礎知識
    這首先要求天線是一個良好的電磁開放系統,其次要求天線與發射機或接收機匹配。2、 天線應使電磁波儘可能集中於確定的方向上,或對確定方向的來波最大限度的接受,即方向具有方向性。3、 天線應能發射或接收規定極化的電磁波,即天線有適當的極化。4、 天線應有足夠的工作頻帶。這四點是天線最基本的功能,據此可定義若干參數作為設計和評價天線的依據。
  • 一種新型的UHF頻段RFID讀卡器天線
    因此,RFID讀寫器天線設計的優劣對其系統工作性能有關鍵的影響。  隨著手持移動端RFID讀寫設備的發展,減小天線尺寸成為了讀卡器天線設計中非常重要的設計要求,同時由於使用場景的複雜性,RFID無源標籤的姿態的非固定性,良好的圓極化性能也不可或缺。不同的應用場景對讀寫距離的要求也不同,如資產管理和人員管理應用中,要求最少數米的讀寫距離,這就對設備內置天線的增益提出了要求。
  • 關於超小型超高頻段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全面解析
    天線是RFID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眾多場景中均制約著RFID技術的發展,所以對於RFID天線的研究和設計十分迫切。當前RFID系統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低頻、高頻、超高頻和微波頻段,且在這些頻段上的天線設計研究有較大不同。本文系統設計採用超高頻段進行通信,目前在UHF頻段多採用偶極子及其變形結構,如彎折線天線、折合偶極子天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