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MHz的微帶天線,基於RFID的小型天線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915 MHz的微帶天線,基於RFID的小型天線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16 08:58:00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近年來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網絡通信、信息安全等技術的發展.RFID已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其應用規模也快速增長。一個RFID系統包括RFID讀寫器、RFID標籤和軟體3大組成部分。所採用的天線主要分為標籤天線和讀寫器天線兩種。標籤天線是RFID系統中最易變的部分,並且其設計面臨著小型化、低損耗和低成本的實際要求,所以優化設計標籤天線在整個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

微帶天線以其體積小,重量輕,低剖面,易於加工以及電路繼承性能優越等優點在通信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RFID技術的發展,對天線的尺寸要求越來越高,微帶天線尺寸小,性能優越,因此,國內外學者對其的小型化,寬頻,高增益等技術進行了大量細緻而深入的研究。但天線尺寸上的變化對天線性能影響巨大,天線性能會隨自身尺寸的減小而變差,因此作為設計者,要在天線的各項參數中權衡最優方案,以達到設計目的。

文中設計了一款915 MHz的微帶天線並對其進行了結構優化,通過對貼片以及接地板開槽,完善了天線整體的參數性能,最終改進了天線的帶寬,增益,尺寸。

1 RFID天線特性

在RFID系統中,一般包含閱讀器天線和標籤天線。典型的工作頻率有:125 kHz、133 kHz、13.56 MHz、27.12 MHz、433MHz、915MHz 2.45 GHz、5.8 GHz,本文設計並仿真的天線為915 MHz。射頻識別閱讀器必須通過於閱讀器天線來發射帶有數據信息的電磁波,進而通過對該電磁場對電子標籤進行識別。所以,RFID天線要求低剖面,低成本,小型化等,有的領域還要求有多頻特性。隨著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RFID天線也向著多功能、智能天線等方向發展。決定RFID天線性能的參數主要有天線的輸入阻抗,駐波比,回波損耗,增益以及波瓣的寬度。

2 915 MHz RFID天線設計

微帶天線的輻射機理,實際上是高頻的電磁洩漏。一個微波電路如果不是被導體完全封閉,電路中不連續處就會產生電磁輻射。例如微帶電路的開路端,結構尺寸的突變,彎折等不連續處也會產生電磁輻射。當頻率較低時,這部分的電尺寸很小,因此電磁洩漏少,但隨著頻率的升高,電尺寸增大,洩漏也就越大。再經過特設計,即放大尺寸做成貼片狀,並使其工作在諧振狀態。輻射就明顯增強,輻射效率就大大提高,而成為有效的天線。如圖1,圖2所示,依據微帶天線的設計理論,本文設計了下面這款天線,該天線採用FR4環氧樹脂板,介電常數為4.4,介質厚度h為5 mm,介質板邊長L1=120 mm,輻射貼片邊長L2=80 mm,採用同軸線饋電。

從圖1,圖2可以看出,天線的頻帶過窄,同時,阻抗匹配的效果不好,天線輻射功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3 天線的改進分析

微帶天線優化的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微帶貼片開槽:微帶天線的表面電流分布依賴於貼片的幾何結構,通過在貼片表面開槽,使原來的等效諧振電路變為雙諧振電路,達到展寬天線頻帶的目的,而且電流的有效路徑變長,貼片諧振頻率降低,有利於天線的小型化。為了在增益、尺寸、帶寬方面折衷考慮,本文對於貼片形狀進行了改進,採用在貼片邊緣開槽的方法,使得天線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微帶接地板開槽:通過在接地板上開槽也可以對天線的性能進行一定的改善。

切角:在輻射貼片上進行切角可以是天線變為圓極化天線。

饋點:由於採用的是背饋方式,饋點的選擇決定了天線的阻抗匹配。

4 改進後天線分析

圖3,圖4為優化後的天線模型。

通過多次仿真,可以觀察到,切角邊長,開槽寬度以及饋點位置對天線性能影響較為明顯。從圖5可以看出天線帶寬隨切角邊長變化改變,圖6,8顯示,中心頻點隨開槽寬度和中心圓半徑增加向高頻方向移動,如圖7,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饋點位置主要影響阻抗匹配和天線增益。

最終,通過結構性優化,天線參數如表1所示。

優化後仿真結果如圖9~11所示。

從仿真結果不難看出,天線阻抗匹配很好,基本達到50 Ω,天線中頻準確定位在915 MHz,帶寬明顯增加,由方向圖可以看出,後瓣由於接地板開槽已被消除殆盡。作為後續研究的方向,可以再對介質層的尺寸進行嘗試性的縮小,從而達到進一步小型化的目的。

5 結束語

在詳細分析研究微帶天線後,自主設計了一款915 MHz頻段的讀寫器微帶天線,並對該天線進行了開槽改進,對於開槽的位置、尺寸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從而可在增大帶寬和實現小型化方面,使天線性能得到提升,最終實現了一款性能優越的915 MHz頻段RFID讀寫器微帶天線。從仿真結果來看,天線匹配良好,天線性能優越,完全符合讀寫器的工作要求。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天線實現多頻的方法和RFID雙頻微帶天線仿真與設計
    微帶天線概述 2.1 微帶天線的概念,發展及應用 微帶天線是一種將介質基板一面製成一定形狀金屬貼片另一面有導體接地板組成的天線。微帶天線通常用微帶傳輸線或同軸探針來饋電[5]。1953年,Deschamps率先提出微帶輻射器的概念。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光刻蝕技術的發展以及微帶天線理論模型的提出,實際的微帶天線被製造出來。
  • 基於HFSS的小型圓極化GPS微帶天線設計與仿真
    摘要 設計了一種GPS小型圓極化微帶方形貼片天線。通過表面開槽的方法來減小天線尺寸和提高天線的整體性能,達到小型化的目的。通過切角的方法實現天線圓極化的工作方式。表徵天線極化純度的交叉極化鑑別率也可由軸比得出。1.2 微帶天線圓極化的實現方法微帶天線的圓極化方法大致分為3類:(1)單饋法。主要是基於空腔模型理論,利用簡併模分離元產生兩個輻射正交極化的簡併模工作,通過引入幾何微擾來實現。這種方式無須外加相移網絡和功率分配器,結構簡單,成本低,適合小型化。但帶寬窄,極化性能差。(2)多饋法。
  • 一種基於H分形光子帶隙結構的小型微帶天線
    對於微帶天線的設計,PBG結構可以用於提高天線的性能,例如提高天線增益,增強輻射效率以及減小天線尺寸等。但事實上,由於PBG周期單元尺寸接近禁帶頻率的半波長,使得PBG結構在實際應用中受其自身尺寸的限制,特別是在較低的頻率上應用時。
  • 關於RFID天線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博緯智能超高頻rfid天線三、RFID天線運用的優化射頻識別閱讀器天線小型化設計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1、微帶貼片天線微帶貼片天線是由一層或多層厚度遠小于波長(大約十幾分之一波長)的介質層和覆蓋其上下兩面的金屬接地板以及輻射元(尺寸可以和波長相比擬)構成。輻射元形狀多種多樣,常見的如方形、矩形、圓形等。
  • RFID天線技術分析
    一、RFID天線概述      RFID天線技術就是由發射機產生的高頻振蕩能量,經過傳輸線(也稱作饋線)傳送到發射天線,然後由發射天線變為電磁波能量,向預定方向輻射。電磁波通過傳播煤質到達接收天線後,接收天線將接收到的電磁波能量轉變為導行電磁波,然後通過饋線送到接收機,完成無線電波傳輸的過程。
  • 基於微帶饋電的平面單極子超寬帶天線
    用於脈衝輻射和接收的超寬帶天線是超寬帶系統的一項關鍵技術。所以對超寬帶小型化天線的研究一直是一個熱點。過去幾年的研究表明,TEM 喇叭 、貼片天線和開槽天線等可以作為超寬帶天線使用,其中貼片天線有輪廓低、重量輕、容易集成和製造成本低等優點,在移動通信的應用中有潛在的優勢。
  • 閒談微帶天線
    微帶天線的發展趨勢(1)微帶天線頻帶展寬技術對於諧振式天線來說,Q值越高,諧振特性就越尖銳,相對應的帶寬就越窄。因此,展寬帶寬可以考慮從降低Q值入手。增加介質基板的厚度,選擇低介電常數以及損耗角正切tanα值較大的介質基板均可使Q值下降。
  • RFID小型圓極化天線的設計
    天線的目標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標籤晶片,這需要仔細的設計天線和自由空間以及其相連的標籤晶片的匹配,當工作頻率增加到微波區域的時候,天線與標籤晶片之間的匹配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一直以來,標籤天線的開發基於的是50或者75歐姆輸入阻抗,而在RFID應用中,晶片的輸入阻抗可能是任意值,並且很難在工作狀態下準確測試,缺少準確的參數,天線的設計難以達到最佳。
  • RFID技術原理和RFID標籤天線詳解
    目前,RFID天線的研究重點是無源天線。從RFID系統工作頻段來分,在LF、HF段f如6.78MHz、13.56MHz)I作的RFID系統,電磁能量的傳送是在感應場區域(似穩場)中完成,也稱為感應耦合系統;在UHF段(如915MHz、2400Mttz)Z作的系統,電磁能量的傳送是在遠場區域(輻射場)中完成,也稱為微波輻射系統。
  • 9種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
    偶極子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與研究本文對無源RFID標籤半波偶極子天線總體的設計方法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種應用於868~915MHz的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方案,並通過圖形分析了天線的阻抗特性及RFID標籤功率接收效率。
  • 讀寫器如何選擇RFID天線
    因此,基於UHF RFID 近場天線的研究越來越多。與 NFC 相比,UHF RFID 近場天線有讀寫速度更快,通信容量更大等優點。根據耦合方式的不一樣,近場天線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即電場耦合、磁場耦合,選擇良好性能的RFID天線至關重要。
  • 介質環境對標籤天線的影響分析及紙基RFID標籤天線設計實現
    以下假設包裝箱壁的厚度為1mm,介電常數εr = 3. 3,以物品厚度d和介電常數ε′r為參數,用IE3D軟體仿真在915 MHz頻段上物品介電常數對標籤天線電阻和電抗的影響,如圖4和圖5所示。 2 「RFID包裝箱」設計        為使 RFID 標籤天線對包裝箱內的物品介電常數不敏感,本文設計了一種懸置微帶多層介質結構的RFID標籤天線:在原有的RFID標籤天線基板下添加空氣層(發泡塑料填充)和金屬層(鋁箔或導電油墨覆蓋) ,形成3層結構的 RFID 標籤天線基板,簡稱為RFID標籤(Ⅰ)結構,如圖6所示。
  • 微帶反射陣天線的分析與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9481.htm1、引言微帶反射陣天線是拋物面天線和微帶陣列天線相結合的產物。
  • 射頻識別系統微帶蝙蝠翼天線設計
    本文針對RFID系統對天線的要求,將微帶天線與蝙蝠翼天線相結合,創造性地設計出新型的微帶蝙蝠翼天線,用矩量法對所設計的天線進行仿真分析;用腐蝕工藝製版法製作天線樣品,並對天線的性能進行測試。在20世紀50年代,G.A.Deschamps教授就己經提出了微帶天線的概念。1972年,由於微波集成技術的發展和空間技術對低剖面天線的迫切需求,R.E.Munson和J.Q.Howell等學者製成了第一批實用的微帶天線。隨後,微帶天線的發展日新月異,已經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通信等領域。
  • 寄生切角極化可重構微帶貼片天線
    1 引言微帶天線以其低輪廓、重量輕、低成本和易於電路集成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而且,線極化微帶天線通過引入附加的微擾單元很容易產生圓極化輻射。最近極化可切換的極化可重構微帶天線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這類天線在無線通信系統多系統工作、頻率復用和克服信號多徑衰落等方面非常有效。
  • 一種新型圓極化微帶天線的分析與設計
    1 引言微帶天線因其重量輕、體積小、易於集成等令人矚目的特點在無線移動通信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常將微帶天線設計成線極化模式,由於圓極化天線可以接收任意極化的來波,且其輻射波也可由任意極化天線接收到,因此當前高性能的圓極化微帶天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提到了關於實現圓極化的方法,但圓極化特性與帶寬特性不是很理想。
  • 射頻識別RFID(2):一種RFID小型圓極化四臂螺旋天線的設計
    因此,RFID標籤天線設計的優劣對其系統工作性能有關鍵的影響。  常見的射頻識別閱讀器天線有折合振子天線、分形天線、微帶天線以及軸向模螺旋天線。由於折合振子天線和分形天線一般為線極化天線,難以滿足閱讀器對各方向電子標籤的識別要求,所以在較多場合不適用;而微帶天線由於其面積尺寸過大,在小型化的閱讀器手持機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軸向模螺旋天線同樣因軸向高度過高,在實際使用中也受到了限制。
  • 一種基於矩形貼片天線的相控陣列天線設計
    近幾年,產生OAM渦旋電磁波的熱門的方法之一是相控微帶陣列天線[8]。雖然人們已經研究了幾種實現單模或多模的OAM波束的方法,但對雙頻OAM天線的研究卻很少。如果基於OAM通信系統能夠在兩個頻帶上工作,則通信系統容量將會再上一個臺階。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填補這一空白。 目前利用均勻圓陣列產生OAM,陣列單元主要是矩形貼片和圓形貼片[9]。圓形貼片天線體積大,容易耦合。
  • 低剖面寬帶圓極化微帶天線詳細教程
    打開APP 低剖面寬帶圓極化微帶天線詳細教程 發表於 2018-04-13 12:13:00 微帶天線由於其低成本、低輪廓、小體積
  • 基於北鬥的窖井井蓋全向天線設計
    摘要:基於北鬥的地下管網及窖井井蓋監控是實施城市安全和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目前存在著監測系統中天線受井蓋影響大、安裝困難、接收性能差等問題。本文針對目前窖井井蓋監測中微帶天線引起的低仰角增益、頻帶寬度與天線體積等問題,設計了一種應用於北鬥B1和GPSL1頻段的方形圓極化微帶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