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當我們抬起頭看向上空會看到各種星光,一個星光就是一顆星球。雖然由於肉眼的視線狹窄,我們看不到更遠處的星光,但至少肉眼可見的星球離地球並不算太遠。即使中途有經過的天體,用不了多久也會重新看到這些星光。
而目前最公認的宇宙年齡為138億年,之所以得出這個數據,是因為我們能接收到最遠的星光就是138億光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我們能接收來自138億年前的光,可這麼久的時間和這麼長的距離,難道中途就沒有天體阻擋嗎?
138億年前的星球
再具體解釋一下宇宙的年齡:138億年前有顆星球,它發出了一束光,這一束光在宇宙中又飄蕩了138億年,直到被地球接收。正是因為我們從沒有探測到過比這更久遠的光,所以這個數字就這樣定了下來。
按這樣理解,宇宙的實際年齡要更大。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宇宙大爆炸之後,整個空間開始劇烈膨脹。這種膨脹十分迅速,比光速還要快很多,所以宇宙的年齡還只是最保守的數據。
宇宙的「漏洞」
這裡說的「漏洞」並不是宇宙中的空洞,指的是宇宙中天體之間的空隙。宇宙那龐大的空間是個天文數字,雖然包含以千億數量為單位的天體,但一束光從宇宙的一邊傳到另一邊,一定存在空隙。
138億年前的光到達地球,有一種可能就是光確實沒有受到任何天體的阻礙。就像下圖那樣,雖星光閃閃,卻依然有很多空隙。也正是這些空隙,讓那束光有了「可乘之機」。
星光怕阻擋嗎?
不過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是星光根本不怕天體的阻擋,要知道,光源發出的光並不只有一顆光子(一束光分解後的基本粒子),也不是天體只在一瞬間發出光芒。光是連續的,即使中途有天體阻擋也算不上什麼。發出光的天體是運行中的,而遮擋天體也是運行中的,所以對光來說,阻礙和順暢通行的區別只是時間的問題。
況且光在宇宙旅行時一定會被阻擋,這點我們能從哈勃望遠鏡接收到的數據中分析出來。對於遙遠的星光,我們從來只能接收到一段一段的訊息,通過段與段之間的空隙,我們可以知道這束來自某處的星光經歷了多少個天體的阻礙。
星光怕阻擋嗎?就算有天體擋在了星光的必經之路上,對於光自身的旅行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就像我們本來在看天上一顆的星星,這時月亮轉了過來,擋住了那顆星星。雖然當時看不到了,但只需等上一會兒,那顆星星就又出現了。所以對於光來說,它也根本不在意有沒有天體阻擋。
綜上所述,138億年前的光穿過宇宙到達地球,中途一定會有天體阻擋。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最終找到了那束光,甚至還把那束光跑過的時間認定為宇宙保守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