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聽著名字就好像這味植物與夏季格格不入。有說法是夏枯草在進入夏天后,就立即枯萎。也有說法是,夏枯草並非夏天就立即枯萎,而是夏枯草開花後,紫色花穗下面鮮綠的枝葉換成棕褐色,遠遠的看感覺像枯萎了似的。那不論如何,夏枯草與其他植物差別還是蠻大的,絕大多數的植被,在夏天正是生機盎然、綠意蔥蔥,而陰陽五行理論裡面,夏季對應的也是「長」,寓意生生不息,在秋季結果豐收。而夏枯草卻選擇在這夏季結獲果實。說法其實很多,圖個樂子。
夏枯草,是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乾燥果穗。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夏季果穗呈棕紅色的時候採收,採摘後除去雜質,曬乾,生用。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歸於肝經、膽經。
主要的功效是: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
本品苦寒,入於肝經,擅長清瀉肝膽之火,肝開竅於目,肝經火熱容易上蒙目竅,夏枯草清肝經火熱之邪,配伍桑葉、菊花、決明子等能達到清肝明目的功效。
夏枯草,還具有散結消腫的作用,苦寒洩熱,配伍貝母、香附等藥能夠治療肝經鬱熱,痰火內聚不散,凝結成瘰癧的疾病,例如夏枯草湯。
肝經火熱,則鬱結成膿,肝經布散斜肋,故而邪聚斜肋部,造成胸脅腫痛,更有甚者蔓延至乳房部形成乳癰,夏枯草能夠清瀉肝熱,化膿消腫,與蒲公英、金銀花等配伍能夠治療乳癰腫痛、斜肋脹痛等疾病。
夏枯草,苦寒洩熱,苦寒之品,清熱的同時易傷陽氣,尤其是中焦脾胃的陽氣,故而脾胃虛弱者應慎用。
喜歡中醫的小夥伴們,別忘了點點關注、轉發,有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評論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