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佑生命再逆行 湖北黃岡醫護志願服務隊奔赴防汛一線

2021-01-08 中國文明網

  他叫熊學輝,黃岡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同新冠肺炎疫情戰鬥時,他不幸感染;康復後,他成為黃岡首位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

  她叫林丹,黃州區人民醫院感染科和發熱門診護士長,黃岡市第一批走上新冠肺炎抗疫前線的醫務人員之一。

  ……

  他們和她們走過生死考驗的戰「疫」火線,當汛情到來時,他們白大褂上加穿志願者的紅馬甲,再次逆行奔赴戰場,成為一個個防汛志願服務隊員,義務守護巡堤查險值守人員的安康。

  白衣紅甲,成為河堤防汛點上一道流動的風景。

  集結,組建健康防汛志願服務隊

  聞「汛」而動,聞令而行。

  7月以來,外洪內澇雙線夾擊,市區防汛抗洪救災形勢異常嚴峻。

  7月6日晚上,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秦清接到通知,醫院緊急啟動應急救援隊,進行汛期戶外醫療保障。

  當晚10:20,秦清帶著應急救援1組成員趕到醫院,準備救援器材、防汛藥品等醫療應急設備。直到凌晨兩點,所有醫療保障應急設備才準備妥當。

  7月7日,市區組建一支衛生健康防汛志願服務隊,全力以赴為市區巡堤查險值守人員、轉移安置群眾提供送醫送藥志願服務。

  黃州區人民醫院40歲的骨科醫生賀鵬說:「我扛不了沙包,但能夠保障他們的健康,也算是出一分力!」

  市中心醫院21歲的護士夏菁若說:「我經歷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磨難,也想為防汛搶險儘自己的力量,我報名參加醫院防汛志願隊。」

  ……

  一支40人的衛生健康防汛志願服務隊迅速集結。

  組建之初,醫護志願者40人分4組,赴長江幹堤、長河沿線堤防、葉路洲圩堤上堤巡診,為巡堤查險處險值守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和診療服務。

  7月7日下午1:00,秦清再次接到指令,沿長江幹堤黃州閘至陳策樓鎮沿堤巡診。

  第一天出戰,風雨交加,醫護志願者一行5人,開著救護車沿著江堤往陳策樓鎮方向一個一個地方找防汛點。

  每到一個防汛點,秦清不忘提醒守堤防汛人員:「現在疫情並未完全過去,人多時還是要戴口罩,哨棚空間小,要儘量開窗通風。」

  走到陶店鄉最後一個防汛點時,已是晚上7點多鐘。秦清走下江堤,向停在路邊的救護車走去,雨水已浸溼了裡面的夏裝,衣服貼在皮膚上,緊繃又溼滑,哪怕穿著厚厚的防風服,她還是感覺有些冷。

  回到醫院後,秦清忙著清點已發放的藥物,準備第二天的巡診物品。等她回到家時,已是晚上10點多鐘。

  疫情期間,秦清一直承擔著新冠肺炎患者的跟車轉運工作。

  汛期一到,她又成為市區衛生健康防汛志願服務隊第一批巡堤義診人員。

  半個月來,像秦清一樣,市中心醫院、黃州區總醫院有近380名醫護人員加入防汛志願服務隊。

  在堅持完成醫院正常工作之餘,醫護志願者們又投入到市區防汛搶險救災行動中。

  突擊,安置點裡忙碌的「紅馬甲」

  招之即來,來之能戰。

  7月9日凌晨4點左右,黃州區南湖街道辦事處榨舟街社區南湖5組遭遇水災,90餘名群眾被緊急轉移安置到市體育館避險。

  接到指令,市區衛生健康防汛志願服務隊迅速出擊。

  佔學兵、林丹、王志軍、許雁平……黃州區總醫院抽調了20餘名醫護志願服務隊隊員,第一批人員迅速趕赴安置點。

  對市體育館安置點內外進行消毒殺菌、為受災群眾進行健康檢測和診療,幫助受災群眾搬行李、物件,並現場向大家發放新冠肺炎防控知識、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單。妥善安撫好群眾後,志願服務隊又安排兩名人員24小時值守。

  「有十幾個穿著『紅馬甲』的醫護人員在場館裡消毒、搬床、搬東西。我們進來都測過兩次體溫。」

  「還給我們發了解暑祛溼中藥湯劑,味道有點像涼茶。」 受災群眾孫蘭香提起當日轉移到安置點的情形,表示很感謝醫護志願者。

  佔學兵,黃州區人民醫院呼吸科醫生,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他始終身臨一線。面對洪澇災害,46歲的佔學兵又挺身而出。

  7月9日,佔學兵在市體育館受災群眾安置點值守一天一夜。

  7月10日一大早,佔學兵又從安置點趕回醫院上班,在回來的車上,他小憩了一會。

  「我感覺有些累,但是現在醫院防疫和防汛都需要人手,大家都很忙,我只能堅持。」

  那一天,佔學兵的女兒剛參加完高考。高考期間他忙著在醫院上班和防汛志願服務,沒有陪孩子一下,佔學兵有些許遺憾。

  7月12日,黃州區人民醫院感染科和發熱門診護士長林丹在市體育館安置點忙到下午1點,連午飯都來不及吃。她說,對這樣的忙碌已經習以為常了。

  「發生疫情以來,我的兩個孩子都送到了鄉下婆家,半年沒見到孩子,回鄉下時,1歲半的兒子居然會走路了。等忙過防疫防汛這陣子,我想陪陪孩子。」 林丹說。

  巡診,每天奔赴35個防汛點送醫送藥

  不計報酬,醫者仁心。

  7月14日,新一天巡診開始了。

  黃岡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熊學輝、魏小川和護士夏菁若、劉雅琪一行4人,沿著35個防汛點為守堤人員送醫送藥。

  帶隊負責人熊學輝,背著重達20公斤的醫療保障急救包,奔走在各個防汛點,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防汛守堤人員很辛苦,高溫高溼,蚊蟲叮咬,他們守護我們的家園,我們守護他們的健康!」

  熊學輝表示,他一直堅持寫入黨申請書,希望用自己的行動來接受黨組織的考驗。

  24歲的孫欽棟,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也是市區衛生健康防汛志願服務隊第一批巡堤義診人員。疫情期間,轉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他衝在前面。在巡診中,重的醫療器械他主動背在身上。頭天義診完,第二天照常上班。他說:「我年輕,扛得住。」

  39歲的ICU護士長李君,巡診途中雨天路滑,不小心滑倒,從堤上滾到了堤下,她爬起來,又繼續投入戰鬥。

  23歲的護士劉雅琪,第一次參加防汛巡診活動,一天下來,手臂上下黑白分明。

  29歲的醫生凌元吉,疫情期間火線入黨,「黨員就應該有黨員的樣子,指向哪裡就應該衝向哪裡,絕不退縮。」

  42歲手術室護士長畢水紅說:「戰疫期間,我們可以醫治病人,控制病情。防汛搶險,我們不能控制汛情,但盡己所能保障守堤人的健康,讓他們安心守護大堤、守護家園。」

  ……

  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心聲,一次次勇往直前的舉動,讓醫護志願者們成為防汛救災中一支堅強的力量。(黃岡日報全媒記者 王桑 陳愛武 通訊員 戴勳冰 何幸運)

相關焦點

  • 山東重兵馳援湖北,背後還有一億人!
    湖北告急!武漢告急!黃岡告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山東對口支援的黃岡,是除武漢外疫情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山東省委書記、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家義強調,要全力以赴保湖北保重點,為全國大局作出山東貢獻。
  • ...碧桂園煲仔飯機器人支援一線醫護 丨感動中國系列故事(第四期)
    然而,《機器總動員》中的機器人瓦力卻相信就算世界滅亡,依然要對愛渴望;《機器人管家》中的機器人安德魯認為生命如此美妙,一定要嚮往愛與自由。我們看到,當機器被賦予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時,那一定是溫暖而又美好的。
  • 為生命接力!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除了挽救生命,護佑健康的職責外,我們還在探討生命、醫療更加深刻的內涵,讓生命更美好,讓醫療更有溫度。」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總護士長位蘭玲說,她和急診科的同事們發起成立「急診生命+」志願服務隊,就是希望讓生命多一種寬度,留下無限的可能。
  • 匹克研發3D列印「解放耳朵神器」 馳援湖北一線醫護人員
    核心提示:正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關鍵時期,中國運動品牌匹克傳出好消息:該公司3D列印研發團隊根據醫護人員的需要,研發出了一款口罩調節器,通過3D列印工藝迅速實現生產,並陸續將產品免費捐贈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新冠病毒疫情牽掛著每一個人的心。
  • 東平縣啟動春風行動 「一對一」關愛抗疫一線醫護子女
    2月13日,在送媽媽去湖北黃岡的離別現場,尹資源向媽媽承諾。尹資源是東平縣實驗中學八年級的學生,他的媽媽是該縣中醫院內科護士長。得知媽媽要去支援黃岡,雖然十分不舍,但是尹資源還是雙手支持媽媽的決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東平縣有不少像尹資源媽媽這樣的醫護人員衝向疫情一線。
  • 時間就是生命!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與您一起為鄂浙粵抗「疫...
    時間就是生命!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與您一起為鄂浙粵抗「疫」一線募捐! 與病毒抗爭,醫用物資星夜馳援;為生命接力,醫護人員緊急奔赴。與此同時,在抗擊病毒的最前線有一群人,在不分晝夜的護佑大家的平安!他們在高強度的工作中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甚至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為的就是自己身上那最後一件防護服、護目鏡和口罩!他們急缺防護物資的現狀令人心疼,也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
  • 湖北黃石通報表揚13個志願服務團體
    9日,湖北黃石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13個志願服務團體進行通報表揚。13個志願服務團體,涵蓋範圍廣,奮戰在各條戰線,包括為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及市民提供多項便民服務的黃石城發愛心服務總隊、為群眾提供24小時交通出行服務的市交投陽光志願服務車隊、創作推出一批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音樂作品的市音協文藝志願服務隊、負責重大捐贈物資及大宗物資轉運和裝卸的黃石藍天救援隊、積極為防疫一線醫務人員搭配製作營養盒飯的黃石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愛心配餐志願服務隊等團體。
  •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石蕊: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逆行」
    17年前,SARS病毒肆虐,身為實習醫生的她,日夜奮戰在臨床一線挽救患者生命。17年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她再次主動請纓,星夜馳援江城武漢,衝鋒在抗擊疫情一線。
  • 泰安東平縣啟動春風行動 「一對一」關愛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
    2月13日,在送媽媽去湖北黃岡的離別現場,尹資源向媽媽承諾。尹資源是泰安市東平縣實驗中學八年級的學生,他的媽媽是該縣中醫院內科護士長。得知媽媽要去支援黃岡,雖然感到十分不舍和擔憂,但是尹資源還是雙手贊成媽媽的決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平縣有不少像尹資源媽媽這樣的醫護人員衝向疫情一線。
  • 團中央、中青志協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和...
    295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稱號;授予武漢市青山區志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等149個集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稱號。  受到表彰的青年志願者和志願者集體是在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湧現出來的優秀典型和模範代表。他們當中,有的紮根社區,為居民群眾服務,協助開展社區防控、人員排查、環境消殺;有的堅守在交通卡口、機場車站,協助開展體溫檢測、車輛排查;有的為醫療機構提供後勤保障,為醫護人員子女提供志願服務;有的守護正義,及時闢謠、傳播科學知識、提供心理援助。
  • 為黨旗添彩丨逆水而行,蕪湖市司法局黨員幹部奔赴抗洪搶險一線
    面對嚴峻的防汛壓力,安徽司法行政人聞「汛」而動,全力以赴防汛抗洪,從長江沿岸,到新安江畔……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廣大幹警、法治工作者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奮戰在防汛一線。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
  • 抗疫一線表現突出 陽光融和醫院入黨積極分子「火線」成為預備黨員
    參加山東援鄂醫療隊的陽光融和醫院護士魏震、劉曉曙,以及戰鬥在陽光融和醫院隔離病區的一線醫護人員梁豔軍、郭金、張倩倩等5名入黨積極分子,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積極請戰、勇敢頑強,工作中表現突出,被黨組織「火線」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
  • 全國高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馳援抗疫一線紀實|醫療隊|護士|北京大學...
    短短一個小時內,呼吸科呂康、重症醫學科熊建輝兩名醫生主動請戰,來不及告別家人和同事,便第一時間趕往上饒市衛健委集結,留下的只有逆行的背影。此刻,時間就是在跟生命賽跑。1月26日,接到河北省衛健委通知後,河北醫科大學直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首批17名隊員迅速集結,當晚8時20分便登上了開往湖北的列車。
  • 將近3萬人,馳援湖北的醫療隊都從哪來
    但其實,包括這19個省市在內,全國還有很多地方都在陸續支援湖北,這一條不斷補充當地醫療資源的補給線,還在繼續。近3萬人的醫療隊奔赴湖北為了統計各省市醫療隊支援湖北的情況,數讀菌收集和整理了各省市衛健委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每一篇相關通報。
  • 山東疾控「福爾摩斯」黃岡探案記
    作為流調人員,山東第十一批赴湖北醫護人員劉曉冬在湖北黃岡負責對基層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2月15日,來自山東省疾控中心免疫預防管理所的劉曉冬和同事到達黃岡市黃州區。當時疫情還是比較嚴重的,他們和本地流調人員一起,圍繞家庭、社區及附近超市等開展調查。
  •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石蕊: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
    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目送10餘名患者康復出院,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石蕊感覺多日的疲憊一掃而空,連步子都輕快了不少。
  • 「抗疫最前線」醫護人員手記:看見(三)
    丈夫周寧主任是新生兒科醫生,夫妻雙雙上著一線晚夜班,家中老母帶著兩個拖著鼻涕的小屁孩。但周主任淡定的說「你去,家裡有我」。 接著我看到她抽了藥水叫同事幫她打針。「咋了?感冒了?打什麼針?」「我馬上要來大姨媽了,因經量比較多怕弄髒了防護服,穿脫不方便,更會浪費有限的醫療資源,打幾支黃體酮推遲月經,等我熟悉了那裡的工作環境再接大姨媽」我怔了半天……「人家都來醫院調經,你把月經打亂」?
  • 在防汛一線,他們就是堤壩上的「紅色堡壘」!
    在防汛一線,他們就是堤壩上的「紅色堡壘」!全縣在防汛一線建臨時黨委5個,臨時黨支部218個,他們就是堤壩上的「紅色堡壘」!靠前指揮 戰鬥在堤壩和縣善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潘曉娣將7月19日那天全鎮出現的險情用「七處失火,八處冒煙」來描述。
  • 「疫」線閃耀「火焰藍」——記奮戰湖北抗疫一線的消防救援隊伍
    作為疫情防控工作一支不可或缺的專業骨幹力量,在主戰場湖北,6000多名消防救援指戰員堅守一線、日夜奮戰,全面履行滅火搶險救援、防疫安全保障、社會救助服務等各項職責。武漢市江漢區消防救援大隊防火監督專班在江漢方艙醫院檢查消防設施,對消防軟管卷盤進行測試(2月23日攝)。新華社發(何漢求 攝)疫情就是命令,旗幟就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