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所謂的溫度,其實不過是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而越接近真空的環境,分子的運動就越緩慢,溫度也就越低。
很多人都以為,太空是真空環境,因此太空的溫度也肯定是一直處於零下的,這種說法一半正確一半錯誤,因為即使是距離太陽幾百億公裡,人們在太空中也能感受到這顆恆星的熱度。
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它佔據了太陽系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質量,而其擁有的能量是人類難以想像的,因為僅僅是太陽一秒鐘所發出的能量,就足夠人類使用27萬年了。
而太陽的溫度也很高,據科學家分析,太陽表面的溫度在5700度左右,內部則更為嚇人,達到了2萬度,哪怕是地球上熔點最高的金屬鎢,只要靠近太陽的表面,都會被瞬間蒸發成氣體。
為了解開太陽系的秘密,1977年,美國宇航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以及旅行者二號無人探測器,其目的有兩個,一是希望在探索太陽系的同時能夠「偶遇」地外生命,其二則是走出太陽系,去探索宇宙的更深處。
值得慶幸的是,距離兩艘無人探測器已經過去了42個年頭,旅行者號仍然在正常地工作,而據了解,旅行者一號已經飛離地球218億公裡,即將到達太陽系的邊緣了。
據科學家計算,旅行者號的電池壽命可以使用到2025年,這也意味著,在2025年之後,這艘在太陽系漂泊了幾十年的探測器將徹底和人類失去聯繫。
而根據旅行者二號傳回的最新消息,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太陽系邊緣的溫度竟然高達31000度,如此高的溫度讓人懷疑,太陽系的邊緣究竟發生了什麼。
宇宙是很遼闊的,即使是太陽這樣的恆星有數億萬顆,也不可能溫暖整個宇宙,而太空環境下由於缺乏介質,溫度無法傳遞,因此也非常地寒冷,而即使是存在,就好比位於太陽系邊緣位置的冥王星,這顆的表面溫度也僅有零下229度。
後來,科學家才了解到,太陽系邊緣的高溫源於太陽風在這裡跟來自宇宙空間的各種輻射和星際離子高速的碰撞,這還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空間,但太陽風的存在,也保證了宇宙中的各種致命輻射不會危害到太陽系中的生命。